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9)
2023(17450)
2022(14640)
2021(13636)
2020(11288)
2019(25825)
2018(25609)
2017(48484)
2016(26401)
2015(29848)
2014(30009)
2013(29568)
2012(27275)
2011(24923)
2010(24837)
2009(22971)
2008(22212)
2007(19536)
2006(17468)
2005(15862)
作者
(77407)
(64334)
(63648)
(60940)
(41062)
(30503)
(28948)
(25314)
(24495)
(22863)
(21932)
(21693)
(20597)
(20561)
(19875)
(19870)
(19180)
(18519)
(18480)
(18291)
(16224)
(15835)
(15544)
(14683)
(14435)
(14282)
(14130)
(13884)
(12903)
(12701)
学科
(124270)
经济(124142)
管理(72525)
(64913)
(52446)
企业(52446)
方法(47722)
数学(41348)
数学方法(40926)
中国(34206)
(29995)
地方(27783)
(26825)
业经(25771)
(24844)
(21370)
(20639)
贸易(20625)
(19985)
农业(19936)
理论(18166)
环境(17957)
(17695)
(17692)
(17670)
金融(17661)
银行(17650)
(17016)
(16539)
地方经济(16224)
机构
大学(383196)
学院(378728)
(161859)
经济(158610)
管理(144535)
研究(138398)
理学(124241)
理学院(122762)
管理学(120648)
管理学院(119957)
中国(103560)
科学(83917)
(83507)
(71466)
(70266)
研究所(64037)
(61162)
中心(60390)
财经(57075)
(55333)
业大(54574)
北京(53526)
(51955)
(51631)
师范(51137)
经济学(50202)
(50182)
农业(47807)
经济学院(44930)
(44364)
基金
项目(255489)
科学(201062)
研究(187711)
基金(186008)
(162830)
国家(161533)
科学基金(137439)
社会(119794)
社会科(113455)
社会科学(113424)
基金项目(97558)
(97223)
自然(87337)
教育(85326)
自然科(85289)
自然科学(85268)
自然科学基金(83712)
(82748)
资助(76664)
编号(75293)
成果(62375)
重点(57734)
(56830)
(55692)
课题(52911)
(52164)
国家社会(50233)
创新(48827)
教育部(48640)
科研(48331)
期刊
(183195)
经济(183195)
研究(118972)
中国(76643)
学报(61163)
科学(56704)
(56396)
管理(55084)
(52423)
大学(46216)
教育(43825)
学学(43139)
农业(38993)
(33395)
金融(33395)
技术(32934)
经济研究(30586)
财经(28744)
业经(27131)
(24802)
问题(23887)
(20743)
图书(20006)
(19579)
技术经济(19225)
世界(18498)
科技(17504)
国际(17473)
理论(17421)
(17007)
共检索到575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云中  刘泽云  
中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有效度量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政策,推进一体化的进程。本文通过观察各个区域间经济波动一致性程度的变化来度量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构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并由此刻画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轨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盾,董云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属于自由贸易区的形式,但有其独自的特点。香港、澳门CEPA的出台,标志着在制度协调下三地经济合作的开始。随着CEPA的实施,加快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宫占奎  于晓燕  
21世纪以来,由于多边贸易谈判屡次受挫,世界各国开始热衷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开展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目前,全球及各主要地区的区域贸易协定在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运作领域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中国已于2001年起努力寻求与贸易伙伴缔结区域贸易协定。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其特点,将有利于深化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应对新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进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冯月秋  
CEPA迈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构筑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层”,是开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一把“钥匙”。本文的研究着眼于  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的作用。  的签订将会带动香港经济振兴,对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也将产生持续的影响。  为解决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同时,为中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次区域经济合作、沪港之间的合作,以及“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合作,进而为可能打通  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德泉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就其国际投资效应作初步的探研,以其对我国利用外资工作有所启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规模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投资规模的扩大起着刺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成员国之间的投资规模扩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消除或减少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使各成员国之间实现了产品的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文通  翁林宇  孙铁山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区县经济数据,从空间溢出视角探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结果表明:(1)从空间溢出视角看,五年来各区县本地投资、劳动力、公共支出对区域经济存在负面空间影响,从而抑制区域经济一体化;本地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正面影响。(2)根据空间影响范围测算结果,京津冀六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影响范围,都超出城市的行政边界,但不足以覆盖整个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实际上由若干次级经济区域组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载映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背景和前景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核心内容,同一地区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条约实行经济联合,在成员国之间实行经济优惠,对非成员国则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联合体,这种排他性优惠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进入到80年代以后,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全球性自由贸易主义,由于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加剧,开始动摇。从欧洲起源的区域主义,以局部地区内实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唐文琳  李雄师  
本文基于时序主成分分析框架,构建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测量模型,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2002年至2012年的变化情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来说明。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屈子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到经济政策统一逐步演化,也就是倡导市场的交易成本降低,达到产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一体化旨在解决区域经济对峙的局面,通过大幅度削减内生交易费用,来提高分工水平,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信息不对称是分工专业化利益的来源,同时也是内生交易费用产生的根源。经济一体化使各国经济相互渗透和融合,采用公平的游戏规则,与信息化正相关,与交易费用负相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汤碧  
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形成的动力机制来看,分为制度导向一体化和市场导向一体化;从对外联系程度看,又可分为封闭型一体化和开放型一体化。现实中,欧盟是制度导向和封闭一体化的典型;而APEC则体现为市场导向和开放一体化。欧盟以紧密的制度联合和较强的机制建设推进一体化,而APEC则以开放性、灵活性和渐进性推进一体化。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欧盟和APEC将改革现有模式,一体化的深化和外部开放度的提高同等重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锐  
成立了近十七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始终将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作为其发展、壮大的支柱。特别是在2007年第十五次APEC首脑峰会上,它不仅将其多年倡导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理念推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而且首次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节能、减排等重大问题上达成了鲜明的共识,从而使国际社会朝着"共创可持续未来"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佟家栋  杨坚  信玉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从1958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至今,世界上已出现三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即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各自的前途如何?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体制的关系如何?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 发达国家之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代表是欧洲共同体。该一体化组织自1958年1月1日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韦金鸾  
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新趋势,其发展对不同类型国家和世界经济均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对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及其动因的考察,分别分析了它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认为发达国家受益最大、冲击最小;发展中国家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利大于弊;世界经济则随着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而进一步发展。文章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面对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胡鞍钢  
利用2008年中国交通部省际货物运输周转量的普查数据,本文在引力方程的基础之上引入交通变量,以此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2008年中国省际贸易的边界效应处于6—21之间,这一数值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边界效应值比较接近;(2)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中国的区域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3)交通基础设施越发达,则边界效应越低,说明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中国区域贸易量的增加主要是促进了省际之间的贸易增加。所有这些均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