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2)
- 2023(14592)
- 2022(12605)
- 2021(11794)
- 2020(9835)
- 2019(22703)
- 2018(22199)
- 2017(42743)
- 2016(23051)
- 2015(26074)
- 2014(25734)
- 2013(25789)
- 2012(23755)
- 2011(21602)
- 2010(21255)
- 2009(19439)
- 2008(18696)
- 2007(16011)
- 2006(13885)
- 2005(12267)
- 学科
- 济(101135)
- 经济(101031)
- 管理(63656)
- 业(59929)
- 方法(48707)
- 企(47558)
- 企业(47558)
- 数学(43561)
- 数学方法(43197)
- 中国(27365)
- 农(25760)
- 财(21923)
- 地方(20759)
- 业经(20112)
- 贸(19903)
- 贸易(19895)
- 学(19690)
- 易(19290)
- 农业(17541)
- 制(15699)
- 环境(15567)
- 和(14701)
- 理论(14152)
- 融(14018)
- 金融(14016)
- 技术(13905)
- 银(13829)
- 银行(13784)
- 行(13229)
- 务(13041)
- 机构
- 大学(334435)
- 学院(330698)
- 济(140693)
- 经济(138105)
- 管理(132530)
- 理学(116193)
- 理学院(114905)
- 研究(113715)
- 管理学(113127)
- 管理学院(112545)
- 中国(84513)
- 京(71081)
- 科学(69430)
- 财(60148)
- 所(56340)
- 农(52014)
- 研究所(51899)
- 中心(50271)
- 财经(49966)
- 业大(49112)
- 经(45750)
- 北京(45085)
- 江(44700)
- 范(43722)
- 经济学(43614)
- 师范(43351)
- 院(41250)
- 农业(41010)
- 经济学院(39568)
- 财经大学(37461)
- 基金
- 项目(232996)
- 科学(184693)
- 基金(171888)
- 研究(169983)
- 家(150134)
- 国家(148943)
- 科学基金(128017)
- 社会(109580)
- 社会科(104041)
- 社会科学(104015)
- 基金项目(91017)
- 省(87939)
- 自然(82682)
- 自然科(80766)
- 自然科学(80747)
- 自然科学基金(79320)
- 教育(77399)
- 划(74986)
- 资助(71309)
- 编号(67770)
- 成果(54147)
- 部(52639)
- 重点(52101)
- 发(49812)
- 创(48004)
- 课题(46225)
- 国家社会(45998)
- 教育部(45332)
- 创新(44835)
- 科研(44521)
- 期刊
- 济(145678)
- 经济(145678)
- 研究(97837)
- 中国(57536)
- 学报(51921)
- 科学(48617)
- 管理(46250)
- 农(45823)
- 财(41652)
- 大学(39413)
- 学学(37038)
- 教育(34064)
- 农业(32557)
- 技术(27005)
- 融(26240)
- 金融(26240)
- 经济研究(25243)
- 财经(24010)
- 业经(22658)
- 经(20498)
- 问题(18869)
- 业(17384)
- 图书(16816)
- 技术经济(16224)
- 贸(16046)
- 理论(15871)
- 科技(15363)
- 资源(15211)
- 商业(14983)
- 统计(14721)
共检索到469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玉鸣
实证研究区域电力消费需求的决定因素,对我国各个地区能源(电力)供求与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以2004年中国省域电力消费量截面数据为电力需求的度量指标,采用截面回归分析模型和多种检验指标,分析并估计检验了经济、人口、电价及第二产业比重对区域电力需求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人口、第二产业比重各增长1%,区域电力需求将分别增长0.38%、0.27%、1.91%,当电力消费价格增长1%时,区域电力需求将降低4.46%。结论表明:电力消费与区域经济及人口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内生联系,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人口规模的控制对电力消费产生影响是可能的;第二产业比重和电价是影响中国区域电力消费的主要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爱民
本文利用中国1993—2010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收入水平、实际汇率和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存在以出境旅游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收入水平和实际汇率为解释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中国出境旅游规模的扩大,而实际汇率的提高将会减少中国出境旅游人数。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玉鸣
应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各省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决定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我国各个省域的能源需求主要由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决定,价格机制在调控能源需求方面还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用空间滞后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和空间误差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能源消费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检验证实: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未能影响到本地区的能源消费,但能源利用效率等被忽略的因素对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梽芳 胡日东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的空间依赖性已得到越来越多文献的证实,但FDI区位选择决定因素实证研究方面,大多数文献都忽略了这种空间依赖性,直接导致模型估计结果无法令人信服。文章利用最新发展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中国区域FDI决定因素的动态演变,在模型中纳入空间效应后,发现:①模型的估计结果比OLS估计更为稳健;②吸引FDI的传统因素依然存在,但作用已弱化,然而新经济地理所揭示的贸易成本、集聚效应等传导机制的作用日益凸现;③相邻省份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地影响FDI的区域分布,一省FDI的增加对相邻地区FDI流入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空间依赖性 空间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治国 曾利飞
文章从企业和家庭层面的货币需求异质性,对传统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修正,分析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经济开放度不但直接影响货币需求规模,而且通过货币需求弹性间接影响货币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主要对货币需求收入弹性显著影响,而经济开放度对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均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将弱化对货币需求收入弹性的影响,而加剧对货币需求规模的影响。经济开放度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将逐渐由正转负,并最终导致货币需求下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勇涛 卢建
文章从传统的消费函数理论以及当代消费理论出发,对凯恩斯消费函数进行扩展,运用中国1999~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收入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社会保障状况、信贷约束以及不确定性和经济环境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存在较大不同。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知
本文基于1992-2005年我国14个FDI主要来源国和地区的数据分析了FDI流入我国的原因。无论是在所有国家样本中还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样本中,资本来源国的市场规模和双边贸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资本来源国相对劳动成本的提高会增加亚洲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资本来源国贷款成本的相对降低会增加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面板数据 决定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允锋 郗英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 ,利用新的数据库对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 :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规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正相关 ,而与企业盈利能力、非负债税盾和托宾指数负相关 ,并受行业因素影响。证实了所有权结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杠杆。研究得出的我国上市公司的影响因素 ,不仅和国外的研究不同 ,也和国内的研究有很大的差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薛彤
本文运用1996—2009年的面板数据,以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数量为因变量,从外资银行母国的宏观因素、东道国的制度因素和母国与东道国的联系三个方面检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母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母国对中国的FDI、母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量呈正相关关系,与两国的地理距离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母国银行业的存贷利差没有显著关系,并且,2006年底我国对银行业的开放政策显著地促进了外资银行的进入。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中国 跟随客户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董艳 张大永 蔡栋梁
本文基于中国对外投资提出了两个命题:即中国在投资中是否对非洲国家(地区)存在偏好性;同时,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如何受到目标国经济、地缘、政治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实证中采用极限边界分析法来确定稳健显著的投资决定因素。结论证明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不存在偏好性,而主要取决于目标国经济、市场及能源储量。此外,本文还发现有些风险在中国对外投资行为中未受到足够重视。这将是中国跨国企业在未来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极限边际分析法 非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苗泉 James Riedel
日本是中国重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但其投资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不均衡性。本文总结了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简明的计量模型,并利用中国各省区1990~2002年数据对来自日本的直接投资进行了面板数据回归,检验了各决定因素对日本直接投资额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日本 外商直接投资(FDI) 区域分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剑
与传统因素相比,空间地理因素对FDI区域分布的决定作用很少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区域数据可能存在的空间依赖特征也为传统计量模型所忽视,从而导致无效的估计结果。本文利用空间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FDI在中国的省际分布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除了传统决定因素之外,相邻省份的空间溢出效应也显著影响了FDI的区域分布。空间效果的纳入使得本文实证结果更为可信,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几点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金相郁
Malmquist指数分析表明,在1996-2003年期间,各省市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加了3.8%,而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了7.6%,中西部地区增加了3.8%。Malmquist指数还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主要来源是技术变化,并不是效率的变化,因而,1996-2003年期间的各省市区的要素平均利用效率并不是很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分析设立6个假设,利用Malmquist指数与8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为了提高回归分析结果的客观性,运用了4种回归分析方法,即OLS、SWR、2SLS、GMM。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总产值的规模、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和财政自立度是1996-2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晓亚 陈华
提出一种新的人民币境外需求测算方法,该方法不但能够客观地测算人民币境外需求,而且能够给出人民币境外需求函数。测算结果显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境外需求快速上升,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积极进展;利率冲击是境外人民币需求的次要触发因素;进出口贸易对人民币境外价格的贡献度较为有限。研究表明:货币当局应着力强化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并在提高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的同时加快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平台的步伐,为宏观和微观逆周期调节提供数据支撑,有效应对人民币境外利率波动带来的外部风险。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境外需求 非线性方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路江涌 陶志刚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年来(1998—2003)制造业行业集聚的趋势以及影响行业集聚的微观基础。研究表明样本期间中国制造业行业集聚呈上升态势。我们利用面板数据和动态估计过程模型,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现有实证研究文献中存在的一些可能造成结果偏差的缺陷。我们发现:地方保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制造业的区域集聚。同时,溢出效应、运输成本和自然禀赋也是影响行业集聚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地方保护 产业集聚 微观经济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