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3)
2023(13424)
2022(11123)
2021(10336)
2020(8527)
2019(18941)
2018(18387)
2017(34224)
2016(18139)
2015(19755)
2014(18511)
2013(18255)
2012(16772)
2011(15288)
2010(14967)
2009(13884)
2008(13586)
2007(11715)
2006(10252)
2005(9050)
作者
(51544)
(43283)
(43027)
(40559)
(27126)
(20696)
(19091)
(16722)
(16358)
(14939)
(14794)
(14207)
(13642)
(13596)
(13290)
(13261)
(12889)
(12507)
(12329)
(12262)
(10752)
(10367)
(10144)
(9778)
(9636)
(9560)
(9331)
(9183)
(8567)
(8487)
学科
(78494)
经济(78429)
管理(56970)
(52805)
(43029)
企业(43029)
方法(32930)
数学(29127)
数学方法(28960)
中国(23800)
(20464)
环境(19236)
(18801)
技术(17563)
业经(16824)
地方(16765)
(16452)
贸易(16442)
(16071)
(15801)
农业(14079)
(13748)
(13404)
技术管理(12786)
(12566)
银行(12528)
(12488)
金融(12487)
(12068)
(11691)
机构
大学(256426)
学院(255372)
(115700)
经济(114007)
管理(99424)
研究(92352)
理学(87171)
理学院(86182)
管理学(85021)
管理学院(84559)
中国(70446)
科学(56274)
(53615)
(48573)
(45867)
(44661)
研究所(42549)
中心(40843)
财经(39926)
业大(39116)
经济学(37221)
(36744)
农业(35223)
(35044)
北京(33730)
经济学院(33705)
(33426)
(31617)
师范(31229)
财经大学(30037)
基金
项目(182679)
科学(146519)
基金(137001)
研究(129178)
(122399)
国家(121480)
科学基金(103935)
社会(88469)
社会科(84138)
社会科学(84116)
基金项目(72994)
(69567)
自然(66525)
自然科(64953)
自然科学(64931)
自然科学基金(63846)
(59589)
教育(56986)
资助(53861)
编号(47120)
(43792)
重点(42052)
(40897)
(40684)
创新(40204)
国家社会(38876)
成果(35801)
科研(35069)
教育部(34908)
人文(34023)
期刊
(119234)
经济(119234)
研究(72796)
中国(49154)
学报(43009)
科学(40856)
(38700)
管理(36380)
(35495)
大学(32207)
学学(30823)
农业(26900)
(21942)
金融(21942)
经济研究(21454)
教育(20832)
财经(20111)
业经(18622)
技术(18468)
(17473)
(16285)
问题(15766)
科技(14553)
(14509)
资源(13800)
技术经济(13032)
世界(13020)
国际(12930)
(12021)
商业(11385)
共检索到366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颖利  张雨  石健  
科学测度中国区域生态资本效率的时空差异,明确创新环境各维度对生态资本效率的影响机制,对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生态福利作为产出指标纳入生态资本效率的测度体系中,借助超效率SBM-DEA模型、变异系数和Malmquist指数对生态资本效率的时空差异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分析创新环境各维度对生态资本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生态资本效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生态资本有效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生态资本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是影响生态资本效率的重要因素。创新环境中的基础设施环境(互联网接入宽带端口数)对生态资本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制度环境(科技支出占财政预算百分比)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兰海霞  赵雪雁  
提高区域创新效率,缩小区域创新差距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探明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运用DEA方法、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测算了中国2001—2015年的区域创新效率及区域差异,利用NICH指数和Hurst指数进一步分析各省份创新效率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借助Tobit模型分析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中国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2015年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减,2013年后出现明显的交替节点;②中国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差异趋于收敛。其中,总体差异主要由地带内差异引起,且地带内差异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增,地带间差异仅占总体差异的1.96%;③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由分散趋于集中,其中,东部各省市的创新效率分布比较稳定,中西部地区均衡化趋势明显,创新效率"东—中—西"的分异格局逐步弱化;④未来,中国区域创新效率"西—中—东"递减式空间布局将得到延续和强化;⑤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金融市场和创业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时空变化的关键因素,但各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强度和方向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习保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利用我国各地区1998~2006年的创新活动数据,实证分析了创新环境因素对以专利量测度的创新产出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发明专利总量和职务发明专利量分别估计前沿产出函数所得结果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根据职务发明专利量估计的投入产出弹性更高;一个地区对教育的投入程度和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是促进创新效率的两个显著因素;效率系数的变化,部分解释了近年来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份额增加的原因。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  曾坤  
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要素投入和外部创新环境两个方面,二者均对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以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Moran I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并建立直接要素投入和区域创新外部环境因素与专利产出的实证模型,通过OLS和空间计量两种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不同区域创新产出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区域创新行为具有空间集中分布的特点,并且区域创新集群的现象比较明显;创新环境外部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单纯增加人口数量并不能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创新环境诸因素中,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高校毕业人数和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鹏  刘思明  建兰宁  
在扩展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制度环境、要素条件、需求环境和产业环境四个方面,考察了体现创新环境的11个分项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创新环境的多数指标都对我国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但影响弹性基本都小于知识存量和研发人员投入。然而,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除了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机构支持和人力资本外,体现创新环境的其他变量都对东部地区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私有化程度、信息基础设施和产业集聚的作用还明显大于研发投入,但是创新环境对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未起到支撑作用。创新环境建设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我国创新能力巨大的地区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园  
技术创新可以视为一种相对特殊的生产,人力资本作为投入要素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测定了福建省九地市关于人力资本投入的技术创新Malmquist生产率,认为加快人力资本投入、调整人力资本结构将有助于提高福建省技术创新的效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施晓丽  蒋林林  
基于目前区域间创新要素配置亟待优化的现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区域创新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2009—2017年宏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区域创新环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东部地区创新环境较为完善,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相对滞后;区域创新环境在省域层面存在空间自相关,创新环境优良的区域会引起创新要素的集聚并促使该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但总体上对所有区域的创新效率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文章使用SSBM-网络DEA模型,从创新链角度入手,测算了2014—2018年我国31个省份数字经济下区域创新效率及其分阶段效率(知识研发效率与商业化效率),并与传统区域创新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现状与演变以及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2014—2018年,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总体呈现“U”型变化特征,且数字经济下我国区域创新效率高于传统区域创新效率,但数字经济下区域创新效率与传统区域创新效率总体水平均较低,存在严重的效率损失。(2)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2014—2018年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呈优化趋势,省域集中度变差。(3)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数字经济提高了创新活动第一阶段(知识研发)的效率,数字经济并未显著提高区域创新效率中的商业化效率。(4)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域创新效率总体呈现“知识研发效率极高-商业化效率中等”“知识研发效率中等-商业化效率极高”“知识研发效率中等-商业化效率极低”“知识研发效率中等-商业化效率中等”4种典型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佳琪  
创新效率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在文化数字化战略与文化强国战略驱动下,全面了解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效率水平,对于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比较了省域、区域之间创新效率差异。结果显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规模效率是主要制约因素;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效率具有空间差异性,呈东高西低的阶梯发展格局,且具有区域辐射特点,集聚效应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创新主体素质、政府支持力度、科技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对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效率普遍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满银  温世辉  韩大海  
区域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提高区域创新的效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法(DEA),以我国省级区域为样本,结合最新数据计算出了创新效率和规模收益值,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以期在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为地方政府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景新  张月如  
文章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了2008—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分别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提高绿色创新效率的政策措施。研究表明:中国绿色创新效率水平整体不高,但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东中西三大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处于中低水平,西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最低;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技术市场成熟度、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对东中西部绿色创新效率分别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陆远权  秦佳佳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了2007—2014年我国25个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利用聚类分析进一步考察基于两者联合关系的地域划分情况。结果显示:(1)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即存在使区域创新效率最大化的最优城市规模分布,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城市规模分布均不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2)我国各地区可划分为四种新类型,不同类型区域内部城市规模分布和区域创新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来说,东部沿海城市两者的匹配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城市。研究表明:为有效地提升区域创新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可进一步优化城市规模分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婧  谭清美  白俊红  
效率问题是中国科技创新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以1998-2005年中国30个省份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以专利为创新的产出指标,R&D经费支出和R&D人员投入为创新的投入指标,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对各地区创新过程中的效率情况进行了实证测评,并就影响创新效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主要的研究发现有:R&D经费支出和R&D人员投入对创新产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R&D人员投入比R&D经费支出具有更高的产出弹性;劳动者素质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影响,而产业结构有显著的负影响,这可能与专利并不能全面反映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有关;各地区的创新效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且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越来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宗益  张莹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06年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虽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较差,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用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创新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而创业水平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系数仍是正的,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