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9)
- 2023(8691)
- 2022(7252)
- 2021(6771)
- 2020(5528)
- 2019(12516)
- 2018(12054)
- 2017(21981)
- 2016(11698)
- 2015(12975)
- 2014(12401)
- 2013(12395)
- 2012(11488)
- 2011(10723)
- 2010(10320)
- 2009(9412)
- 2008(9160)
- 2007(7597)
- 2006(6781)
- 2005(6159)
- 学科
- 济(57738)
- 经济(57701)
- 管理(28311)
- 方法(23740)
- 业(23545)
- 数学(21888)
- 数学方法(21742)
- 中国(17602)
- 企(16983)
- 企业(16983)
- 地方(14593)
- 环境(13554)
- 农(13409)
- 学(12962)
- 贸(11284)
- 贸易(11279)
- 易(10963)
- 财(9980)
- 业经(9842)
- 农业(9028)
- 地方经济(8898)
- 发(8437)
- 和(8369)
- 融(8205)
- 金融(8203)
- 制(8041)
- 划(8009)
- 银(7748)
- 银行(7734)
- 生态(7628)
- 机构
- 大学(170531)
- 学院(167936)
- 济(78972)
- 经济(77756)
- 研究(68481)
- 管理(61169)
- 理学(53494)
- 理学院(52722)
- 中国(51807)
- 管理学(51799)
- 管理学院(51506)
- 科学(42567)
- 京(37486)
- 所(34437)
- 研究所(32135)
- 财(31794)
- 中心(29798)
- 农(27614)
- 经济学(26455)
- 财经(26426)
- 院(25586)
- 经(24439)
- 业大(24158)
- 范(24117)
- 师范(23922)
- 经济学院(23919)
- 北京(23917)
- 江(22438)
- 科学院(22047)
- 农业(21697)
- 基金
- 项目(123794)
- 科学(100681)
- 基金(95522)
- 研究(86264)
- 家(86020)
- 国家(85539)
- 科学基金(72756)
- 社会(59716)
- 社会科(57010)
- 社会科学(56998)
- 基金项目(51066)
- 自然(47047)
- 自然科(45894)
- 自然科学(45883)
- 自然科学基金(45063)
- 省(44376)
- 划(39687)
- 资助(38104)
- 教育(37482)
- 编号(30524)
- 重点(29498)
- 部(28544)
- 发(28282)
- 国家社会(27098)
- 中国(26033)
- 创(25391)
- 创新(24145)
- 科研(24105)
- 教育部(24033)
- 成果(23185)
共检索到242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云燕 张硕
文章基于全局参比超效率EBM模型测度了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生态效率,在刻画其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借助标准差椭圆、条件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揭示了区域生态效率的热点迁移过程、分布动态演化及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区域生态效率持续提升,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非期望产出冗余是阻碍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生态效率热点区域逐渐收敛,分布重心向东北迁移,表现出“东南—西北”向心集聚、“东北—西南”空间发散的分布发展态势。在非空间条件下,中高效率及以下层次省份生态效率表现出较强的可持续增长性,中高效率以上层次省份生态效率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在空间条件下,中高效率及以下层次省份间生态效率存在趋同性,而高效率及以上层次省份不易与相邻省份产生空间关联作用。生态效率区域差异波动下降,区域间与区域内差异分别为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与次要来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畅 唐菁
文章测度了高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采用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空间面板收敛模型对中国高端服务业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收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区域差异,梯度特征明显,区域间差异是高端服务业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及三大区域高端服务业发展呈现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应充分认识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强化区域协同发展理念,通过区域互动、内外联动,缩小高端服务业发展区域差异,发挥空间溢出效应,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
高端服务业 分布动态 区域差异 空间收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根 廖昭君 张敏
基于200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熵权法测度各个地区的金融压力指数;其次,运用莫兰指数探索区域金融风险的全局集聚性特征;再次,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高斯核密度估计深入考察中国区域金融风险的地区差异和动态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31个省份的金融风险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空间关联关系,局域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大多数地区之间具有高—高型和低—低型集聚特征;区域金融风险整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金融风险由北部向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扩散,并蔓延至全国,呈现出“中部地区部低,东西部地区高”的阶梯式空间演化特征;区域金融风险的差异显著,并呈现扩大趋势,并且东部地区金融风险差异大于西部地区;各区域之间的金融风险差异高于各区域内部的金融风险差异,差异波动性强,东部地区及东北地区间出现金融风险极端分布现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金华 孙琼 郭明晶 徐文赟
采用2000-2011年的统计数据,首先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生态效率的演化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探寻影响中国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变化的空间机制。研究表明:我国生态效率平均水平处于0.854-1.050之间,整体呈现波动性变化趋势。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0-2011年生态效率的平均值依次为1.821,0.559和0.381,生态效率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格局,具有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从省级层面看,生态效率较高的省区集聚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生态效率较低的省区则集中于西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洪名勇 郑丽楠
文章基于中国1997—2016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和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纯技术效率对于综合效率的贡献大于规模效率的贡献。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而研究期内农业生态效率区域及其时间变化相对不大,同时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呈一定的收敛趋势,东北地区呈一定的发散趋势。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但空间正相关性呈减弱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玲 丁礼婷
文章首先通过梳理区域科技创新的内涵,从投入、产出、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20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运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测度各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最后运用标准差椭圆法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对全国及四大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发展的时空演化及分布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各省份的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梯度下降分布,且空间聚集性明显,同时,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各省份之间的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差距逐渐扩大,呈现分化趋势,东北地区虽然未出现分化现象,但发展严重滞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旺
文章测算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水平,分析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共同富裕水平整体上偏低但呈递增态势,东部地区遥遥领先,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均在全国均值之下;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总体差异但不严峻,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绝对差异正在缩小,并未出现极化现象;全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过程,其中,全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显著收敛,中部地区收敛系数为正,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发散状态。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区域差异 分布动态演进 收敛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震
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与Theil指数,对我国2001-2016年的区域工业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我国工业生态效率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两极分化特征明显。同时在空间上呈现出梯度转移的变化格局,即高水平工业生态效率逐渐从东部沿海与北部部分地区转向中部和西南地区。(2)全局空间分异显示,除2001-2003年以及2005年以外,我国区域工业生态效率呈现正相关特征,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局部空间分异显示,正相关的区域个数逐渐减小,区域工业生态效率集聚态势减弱。工业生态效率高高集聚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区,空间上具有一定扩散效应。低低集聚区域较为稳定,主要集中在青海。(3)我国区域工业生态效率总体差异呈现出一定幅度的波动上升趋势,东中西三大区域也呈现相同的态势,但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差异变化较小。从贡献度来看,区域工业生态效率发展差异扩大主要是由区域内部差异变动导致,在三大区域中受东部地区工业生态效率差异变化影响最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鑫 陈银娥
基于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理论,依据众创空间2017—2019年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DEA动态模型,结合ML指数、Dagum系数和Moran’s I指数,考量我国众创空间科技创新效率的时空差异和空间分布。结果发现:众创空间科技创新整体效率较低,区域之间差异较大;科技创新效率的差异来源于组内和组间差异,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局部集聚性。鉴于此,应进一步依托众创空间的科技创新动能和区位优势,构建区域优势产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聚集科技创新人才,提升科技创新产业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淋杰 李翠林 车国庆
文章在"双循环"发展格局背景下,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法测量了中国31个省份的旅游业内外循环效率,利用Dagum基尼系数、马尔科夫链技术综合分析了省份间旅游业内外循环效率的区域差异以及分布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中国旅游内外循环效率呈现趋同态势,内外循环效率整体上东部高、西北低;时间维度上区域旅游内外循环效率均表现出较差的流动性,难以实现短期的跨阶段发展;空间维度上内外循环效率均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区域间外循环差距更为显著,组间差距是造成不均衡状态的主要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唐利 姜彦彦 张浩
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了中国的生态福利绩效值,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法、δ收敛和β空间收敛模型分析了中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分布动态和收敛性,并分析了其俱乐部收敛情况。研究发现:(1)中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平均值为0.662,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地区生态福利绩效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格局。(2)区域间差异是中国生态福利绩效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中国整体、东部、中部区域内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各地区生态福利绩效的分布动态存在异质性。(3)中国整体、东部、中部地区存在δ收敛,中国整体、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β条件收敛,三大地区均存在俱乐部收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唐利 姜彦彦 张浩
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了中国的生态福利绩效值,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法、δ收敛和β空间收敛模型分析了中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分布动态和收敛性,并分析了其俱乐部收敛情况。研究发现:(1)中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平均值为0.662,且整体呈下降趋势,地区生态福利绩效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格局。(2)区域间差异是中国生态福利绩效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中国整体、东部、中部区域内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各地区生态福利绩效的分布动态存在异质性。(3)中国整体、东部、中部地区存在δ收敛,中国整体、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β条件收敛,三大地区均存在俱乐部收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艳彦 朱为群
该文主要运用Theil指数研究中国1978-2009年区域税负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时首先计算中国31个省区的税负总差异,然后将中国分为几大区域计算其区内差异和区际差异,对总差异、区内差异和区际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中国区域税负总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各区域税负总差异从"波动扩大"转向"不再扩大";在税负总差异中,区际差异贡献较大且与总差异变动同步;各区域具有俱乐部收敛趋势。造成这些特征的原因主要为区域间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差异、税制改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最后提出缩小中国区际差异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武 许红丹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2001—2020年中国八大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法刻画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动态分布特征,使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构建σ收敛与β收敛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结果表明:全国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区域性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特征;不同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空间异质性,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异;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存在σ收敛,但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政府干预程度、科技创新水平、人口密度和制度质量对区域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旭 洪祥镇
文章测度了2004—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资源错配指数,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与Dagum基尼系数来分析资源错配演变动态及其差异,并通过β收敛模型进行资源错配收敛性分析。研究发现:(1)全国及各区域资本错配均有所恶化,而劳动力错配程度则有缓和迹象,东部地区同时为资本错配恶化与劳动力错配降低幅度最大的地区。(2)我国资本错配与劳动力错配的总体差异均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波动趋势,样本期内变化幅度不大,中部地区资本错配区域内差异下降明显,东部地区劳动力错配区域内差异则呈显著扩大的趋势。(3)除东部地区劳动力错配外,全国及其他地区资源错配均存在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
关键词:
资源错配 分布动态 空间差异 收敛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