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3)
- 2023(11546)
- 2022(9590)
- 2021(8729)
- 2020(7176)
- 2019(16160)
- 2018(15380)
- 2017(28657)
- 2016(15600)
- 2015(17224)
- 2014(16550)
- 2013(16442)
- 2012(15256)
- 2011(14098)
- 2010(13774)
- 2009(12762)
- 2008(12619)
- 2007(10829)
- 2006(9621)
- 2005(8512)
- 学科
- 济(70978)
- 经济(70906)
- 管理(43335)
- 业(38909)
- 方法(31256)
- 企(29822)
- 企业(29822)
- 数学(28235)
- 数学方法(28017)
- 中国(20483)
- 农(17915)
- 学(15774)
- 环境(15702)
- 贸(15656)
- 贸易(15651)
- 财(15556)
- 易(15294)
- 地方(14560)
- 业经(13688)
- 农业(12105)
- 制(11174)
- 划(10853)
- 融(10391)
- 金融(10389)
- 银(10261)
- 银行(10210)
- 行(9855)
- 技术(9782)
- 和(9637)
- 发(9334)
- 机构
- 大学(235488)
- 学院(231330)
- 济(102889)
- 经济(101392)
- 研究(87874)
- 管理(85147)
- 理学(75185)
- 理学院(74234)
- 管理学(72971)
- 管理学院(72580)
- 中国(64932)
- 科学(55910)
- 京(49934)
- 农(46696)
- 所(45633)
- 研究所(42660)
- 财(42377)
- 业大(38580)
- 中心(37791)
- 农业(37399)
- 财经(35483)
- 经济学(33673)
- 经(32714)
- 江(31482)
- 院(31296)
- 北京(31092)
- 经济学院(30617)
- 范(30439)
- 师范(30022)
- 科学院(28201)
- 基金
- 项目(166341)
- 科学(132177)
- 基金(125458)
- 家(113965)
- 研究(113383)
- 国家(113130)
- 科学基金(95019)
- 社会(77113)
- 社会科(73331)
- 社会科学(73310)
- 基金项目(66395)
- 自然(62242)
- 省(61811)
- 自然科(60833)
- 自然科学(60806)
- 自然科学基金(59770)
- 划(54396)
- 教育(50656)
- 资助(50422)
- 编号(40883)
- 重点(38827)
- 部(37749)
- 发(36753)
- 创(34931)
- 国家社会(34268)
- 创新(32998)
- 科研(32593)
- 计划(32089)
- 成果(32024)
- 教育部(31708)
- 期刊
- 济(103009)
- 经济(103009)
- 研究(65120)
- 学报(45765)
- 中国(41330)
- 科学(41018)
- 农(40805)
- 大学(33403)
- 学学(31986)
- 财(29938)
- 管理(28749)
- 农业(28364)
- 经济研究(18973)
- 财经(17959)
- 教育(17952)
- 融(17917)
- 金融(17917)
- 业(16102)
- 经(15569)
- 技术(15403)
- 业经(15040)
- 问题(14213)
- 贸(13952)
- 资源(12669)
- 世界(12629)
- 国际(12533)
- 版(12439)
- 业大(11972)
- 科技(11489)
- 技术经济(11041)
共检索到327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曾贤刚
本文基于DEA方法运用2000—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30个省市的环境效率,同时使用Tobit模型分析了该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区的环境效率基本保持在0.7~1之间波动,各省区平均环境效率刚开始时呈下降趋势,但在2004年或2005年出现明显拐点。(2)我国环境效率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发达地区在效率水平上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环境效率的敏感性高。另外,2005年以来西部与东部的效率差距趋于缩小,而中部的情况则不乐观。(3)加大对从业人员、能源、用水等投入要素的利用程度,能有效提高环境效率。(4)经济水平、外贸依存度、人口密度都会对我国...
关键词:
DEA 环境效率 Tobit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雯昱
文章在核算出各省市实际电力投入和污染物气体排放的责任分摊值的前提下,利用超效率SBM和GML指数模型对电力行业环境效率的静态空间分布和动态时间演变进行分析,并运用Tobit模型探索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环境效率空间分布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动态演变特征表现为总体效率不断提升。对电力行业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的影响因素是电源结构、技术进步水平和地区经济水平;而产业结构和区域电力转移水平对环境效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静
本文比较了非期望产出处理的相关DEA模型的优缺点,通过引入SBM模型处理非期望产出,测算了1990-2006年我国各省区环境效率。结果显示,环境变量的引入明显降低了中国区域的平均效率水平,中西部地区对环境变量的引入较东部地区较为敏感。同时,本文实证考察了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地区等因素对环境效率的影响效果,发现这些因素对对于三大地区的作用机理存在差别,并据此给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雅茹 程翠云 葛察忠 段显明
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11—2018年长三角区域环境规制效率,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长三角区域环境规制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环境规制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环境规制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内部差异明显,上海一直处于最高水平,江苏、安徽呈波动上升趋势,而浙江呈下降—上升趋势,局部空间格局由较低、低环境规制效率空间集聚区上升为较低、较高环境规制效率空间集聚区。整体上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科技投入水平对长三角区域环境规制效率具有正效应,而产业结构、市场环境和对外开放水平呈负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雅茹 程翠云 葛察忠 段显明
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11—2018年长三角区域环境规制效率,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长三角区域环境规制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环境规制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环境规制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内部差异明显,上海一直处于最高水平,江苏、安徽呈波动上升趋势,而浙江呈下降—上升趋势,局部空间格局由较低、低环境规制效率空间集聚区上升为较低、较高环境规制效率空间集聚区。整体上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科技投入水平对长三角区域环境规制效率具有正效应,而产业结构、市场环境和对外开放水平呈负向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晨 曾坚 沈中健
基于2013—2017年福建省各市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其区域环境效率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面板回归分析讨论了其驱动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福建省区域生态全要素效率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但是内部发展质量不高,区域全局性规模无效和技术供给不足是主要限制因素;(2)环境效率在市级尺度上出现显著的空间分异,且各市发展差距有扩大趋势;(3)经济集聚和扩大科研投入可显著提高区域环境效率,而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开放程度对区域环境效率产生负向影响。最后提出梯度集聚、优化规模,差异发展、适度均衡,转型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的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吴延瑞 颜鹏飞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测度了考虑资源环境因素下中国30个省份1998—2007年的环境效率、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并对影响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主要的结论有:能源的过多使用以及SO2和COD的过度排放是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环境效率较高的省份均集中在东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平均高于市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市场全要素生产率还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均低于东部地区,资源环境因素对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排名有显著的影响;人均GRP、FDI、结构因素、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公众的环保意识对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达沙 李杨
本文基于SBM模型运用200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我国各省区环境效率,同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环境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国环境效率整体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各区域环境效率差异较大;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政府规制和地区因素对我国环境效率均有显著影响,并且发现这些因素对于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最后探讨我国环境投资对环境效率影响的区域性差异。
关键词:
SBM 环境效率 环境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景博 陈妍
文章运用DEA方法评价"十五"期间中国各区域的环境效率,通过将区域发展中对不同类型资本(区域发展依赖三类资本,即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的依赖作为投入,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作为产出,综合评价区域环境效率。
关键词:
环境效率 DEA 区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辉
应用Bootstrap纠正的共同前沿DEA方法,测算2000~2012年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并分析其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呈现梯状空间分布;技术差距拉大导致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能源效率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群组前沿效率下降也是制约东西部能源效率改善的重要因素;地区间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不仅造成区域间能源效率差异,而且使得各地区内部省际能源效率也发生明显分化;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城市化、产业结构、产权结构、资本深化、经济开放、能源结构和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异。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共同前沿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国涓 刘丰 王维国
本文放宽规模报酬不变和决策单元技术相似性的假定,构建非径向区域潜在产出测量模型,深入探讨环境绩效的测量及对其影响因素的分解,并结合共同前沿ML指数测算环境绩效的动态变化,考察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低能耗低排放区域的环境绩效均值最高,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有利于该区域环境绩效的提高;高能耗高排放区域及中能耗中排放区域环境绩效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在观测期间内,我国大部分省份要素配置效率得到改善,环境技术有所进步。尽管低能耗低排放区域环境技术进步显著,但由于高能耗高排放区域及中能耗中排放区域技术缺口较之相对扩大,使得我国环境绩效均值总体呈现负增长。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明 张灿 熊思琴 田聿申
文章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04—2015年工业的区域环境效率并分析其差异原因,并且通过测算工业细分39个行业的环境效率,构建出行业结构效率指标,并结合规模水平、产权结构、能源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区域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等因素,探索其对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沿海经济发达区域的环境效率普遍高于其他区域,工业细分行业的环境效率普遍较低,烟草制品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效率最高。行业结构效率对区域环境效率有积极作用,且影响程度最大。规模水平、产权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环境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要素禀赋结构和环境规制对区域环境效率有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雷平 高青山
受区域经济发展激励影响,地方政府可能为污染企业俘获而放松规制,现有研究多从实证角度予以证明,本研究根据理论建模,首次理论上探讨了影响规制俘获的要素及其影响方向。研究发现,政府的经济发展需求越强、企业规模越大、污染排放越低、居民的污染治理意识越差,规制俘获越容易发生。一反已有规制能力建设与规制收益负相关的悲观结论,本文进一步的动态研究证明,在克服规制俘获后,规制能力的建设存在正反馈规制激励,这一发现为政府公共管理实践提供了正向理论支持。治理主体多元化更是公民社会运动的基石,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是非政府组织最为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俘获 规制能力 规制收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雷平 高青山
受区域经济发展激励影响,地方政府可能为污染企业俘获而放松规制,现有研究多从实证角度予以证明,本研究根据理论建模,首次理论上探讨了影响规制俘获的要素及其影响方向。研究发现,政府的经济发展需求越强、企业规模越大、污染排放越低、居民的污染治理意识越差,规制俘获越容易发生。一反已有规制能力建设与规制收益负相关的悲观结论,本文进一步的动态研究证明,在克服规制俘获后,规制能力的建设存在正反馈规制激励,这一发现为政府公共管理实践提供了正向理论支持。治理主体多元化更是公民社会运动的基石,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是非政府组织最为活跃的领域,但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治理领域中的环境贡献研究少见发表。本文通过污染排放与污染"消费"的模型识别,证明了非政府组织在环境规制中的贡献,为规制革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俘获 规制能力 规制收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广鑫 杨改河 温秀卿 王得祥
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以及区域自然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导致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退化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文章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修建和营运、鼠害、西宁及州县城镇的经济发展以及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等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对这些方面的集成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