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1)
- 2023(9482)
- 2022(8051)
- 2021(7548)
- 2020(6401)
- 2019(15219)
- 2018(14760)
- 2017(28021)
- 2016(15303)
- 2015(17732)
- 2014(17927)
- 2013(18179)
- 2012(17278)
- 2011(15935)
- 2010(15827)
- 2009(15052)
- 2008(15243)
- 2007(13604)
- 2006(11710)
- 2005(10791)
- 学科
- 济(77137)
- 经济(77073)
- 管理(39651)
- 业(37514)
- 方法(35493)
- 数学(31060)
- 数学方法(30843)
- 企(29603)
- 企业(29603)
- 中国(21387)
- 农(18500)
- 地方(15924)
- 贸(15876)
- 贸易(15871)
- 财(15723)
- 学(15602)
- 易(15441)
- 业经(14158)
- 制(12411)
- 农业(12197)
- 和(11693)
- 融(11029)
- 金融(11027)
- 银(11019)
- 银行(10998)
- 环境(10869)
- 理论(10671)
- 行(10591)
- 地方经济(9740)
- 发(8845)
- 机构
- 大学(238039)
- 学院(234105)
- 济(107573)
- 经济(105665)
- 管理(87485)
- 研究(85772)
- 理学(75508)
- 理学院(74565)
- 管理学(73482)
- 管理学院(73024)
- 中国(65871)
- 科学(51028)
- 京(50965)
- 财(46268)
- 所(43909)
- 研究所(40190)
- 农(38222)
- 中心(38176)
- 财经(37578)
- 经济学(35476)
- 经(34278)
- 江(33415)
- 北京(32833)
- 业大(32606)
- 经济学院(32106)
- 范(31572)
- 师范(31322)
- 农业(30305)
- 院(30294)
- 财经大学(27923)
- 基金
- 项目(153247)
- 科学(121363)
- 基金(113440)
- 研究(112102)
- 家(99001)
- 国家(98271)
- 科学基金(83095)
- 社会(73444)
- 社会科(69689)
- 社会科学(69671)
- 基金项目(59494)
- 省(56880)
- 自然(51725)
- 教育(51103)
- 自然科(50477)
- 自然科学(50458)
- 自然科学基金(49585)
- 划(49318)
- 资助(47069)
- 编号(44196)
- 成果(36610)
- 部(35963)
- 重点(35349)
- 发(34555)
- 国家社会(31514)
- 创(31295)
- 教育部(30751)
- 中国(30689)
- 课题(30661)
- 创新(29447)
- 期刊
- 济(115449)
- 经济(115449)
- 研究(71009)
- 中国(42948)
- 学报(36100)
- 财(34877)
- 科学(34117)
- 农(34078)
- 管理(29863)
- 大学(26863)
- 学学(25245)
- 农业(23259)
- 教育(22015)
- 融(20073)
- 金融(20073)
- 经济研究(19743)
- 财经(19403)
- 技术(19155)
- 经(16861)
- 业经(16268)
- 问题(16064)
- 贸(14999)
- 业(13554)
- 世界(12963)
- 国际(12802)
- 技术经济(12708)
- 统计(11756)
- 资源(11395)
- 版(10734)
- 理论(10711)
共检索到344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聪颖 徐丽群
本文立足于国家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的时代背景,对我国煤炭省际调运进行研究。首先,以最小化碳排放为目标,将煤炭供给需求区域进行集群;其次,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区域供给能力,需求能力以及域间的依赖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了区域煤炭供求曲线和区域煤炭资源复合曲线,用来监控和管理煤炭在流转过程能量平衡,为煤炭调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煤炭运输 碳排放 区域集群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车亮亮 韩雪 秦晓楠 武春友
如何引导煤炭资源在区际间达到合理的配置,保障能源的可持续供给,是保持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为考察我国煤炭区域流动与竞争情况,基于生态位理论对煤炭流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进行测度,研究表明:1山西、内蒙古和陕西对煤炭市场的争夺能力较强,相互之间及对其他煤炭输出地区产生竞争压力;2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和广东对煤炭资源的争夺能力较强,山东对其他煤炭输入地区都产生了竞争压力;3在加强煤炭运输能力建设的同时,提出要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明确区域分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及加快建设煤炭储备基地等优化煤炭流动格局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志鹏 王亮 刘卫东 刘红光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炭的闭合性流动反映了区域自身内部或区域之间能源经济的交互影响。利用0-1线性规划对我国8区域煤炭运输的物质流矩阵作了两个层级的分解,通过两个层级的子矩阵找出了我国1998—2007年最大两个层级的闭合性煤炭流动,并从时间和空间呈现的特征作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无论是第一层级的闭合性煤炭流还是第二层级的闭合性煤炭流,短期内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表明我国区域的资源格局以及用煤供给需求在短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②1998—2003年空间流动的界限分明,第一层级均为区域自身的内部流动,第二层级均为区域之间的闭合性流动。从2004年开始空间流动界限不再分明,根据第一层级的空间...
关键词:
区域 子矩阵 闭合性流动 煤炭流 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文心 熊利
中国和俄罗斯形成"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至今已有15年,两国之间的关系被认为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阶段"。随着中俄不断扩大双边合作,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从政府高层到相关企业,都在不断推进和完善中俄能源合作。煤炭领域的合作作为两国能源战略合作的新突破口,而双方合作的可行性应进行探讨。
关键词:
俄罗斯 中国 煤炭 合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满芝 王锐 周梅华 张静
本文在分析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与煤炭消费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且各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煤炭消费的影响高于其它地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单位GRP能耗水平等因素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大于其它地区;从短期波动看,东部地区各因素波动对煤炭消费量波动的影响要高于其它地区,不过产业结构波动对煤炭消费波动的影响西部要高于东部地区,从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看,中部地区要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因此,国家和各地区在制定经济政策和煤炭政策时,必须正...
关键词:
煤炭消费 影响效应 比较分析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巍 高卫东
作为我国支柱性能源品种,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决定着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体系的建立。文章利用各省煤炭输入、输出数据,利用GIS手段,对中国1952—2008年煤炭资源供应的时空格局变化和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煤炭资源产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变动影响深刻,每一次政策变化都会引起能源消费规模的变化,即便如此,煤炭消费结构却一直在向高效化发展;第二,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强烈的能源消费需求使得我国不得不进行大规模、跨区域、长距离的煤炭运输,但受资源本底的影响,煤炭生产集中程度开始不断上升;第三,煤炭输出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发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资源的"诅咒";第四,要实现资源输出省可持续发展,现行资源输出模式是否恰当值得反思。
关键词:
煤炭 能源供应 时空格局演变 区域效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晓明 王思薇 李永清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1979-2005年煤炭消费政策与煤炭需求的关系。结果表明,煤炭需求受煤炭消费政策的影响,特别是产业结构变动、能源效率改进降低了煤炭消耗,而价格政策使煤炭需求与价格水平同向变化。
关键词:
煤炭需求 煤炭消费政策 ECM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菲
基于索洛余值法和改进型数据包络分析法对1998-2011年期间中国铁路煤炭运输效率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其效率总体上具有波动性和非有效性两大特征。指出推进铁路系统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深入改革是提升我国铁路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军 李世祥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及其导致的环境变化是两型社会建设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1978-2008年间中国煤炭消耗对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区域,煤炭消耗对不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各不相同,经济发达地区如华东、华北、华南地区,煤炭消耗对各项污染排放的影响要高于对华中、西北、西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影响,但总体而言,煤炭消耗对废气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还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引起煤炭消耗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发现了产业结构与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引起煤炭消耗增长中的显著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必须以煤炭消耗及其消耗动因为依据,不断明确和分解不同区域不同污染排放的...
关键词:
煤炭消耗 污染排放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思桐 祝继常 宫薇薇
文章基于2009—2016年铁路煤炭运输数据,运用确定性因素分解法,研究了全路与典型地区的煤炭运输季节性特征,归纳出典型地区两种主要季节性特征类型。同时基于季节性特征探讨了Holt-Winters模型的煤炭运输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季节性特征对典型地区煤炭运输具有指导意义,应用Holt-Winters模型所得到的峰值预测效果较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云鹤 樊燕萍
本文通过运用科尔尼产业演进曲线理论,结合产业集中度、厂商数量、行业壁垒、产品供需趋势等具体理论指标以及演进阶段,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路径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煤炭行业处于产业演进第二阶段,应当以横向并购作为主要并购方式,结论为我国煤炭企业乃至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产业演进 演进阶段 煤炭行业 并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辽宁工业转型研究课题组
本文借鉴国内外煤炭产业转型的经验与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和辽宁特点,初步探索出区域煤炭产业转型的基本理论框架;同时运用多目标的优化理论,建立了两个层次的数学模型,对转型的最佳时间以及替代产业的选择提出了客观标准。
关键词:
转型 理论框架 数学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江 胡静锋
运用2005-2014年我国19个煤炭生产省区的投入—产出数据,使用随机前沿生产法(SFA)进行效率计量,利用参数估计值作出规模效益静态分析,并且对全要素生产率作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规模变化三重分解分析。研究表明在分析时期内,整体上我国煤炭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有小幅增加,山西的全要素生产率则逐年微小减小,煤炭资源大省的技术效率普遍较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源自规模变化和技术进步;资金投入的规模效益增长趋势超过劳动投入的规模效益减小趋势,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景普秋 王清宪
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或者催化剂,也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经济增长波动、反工业化、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等"资源诅咒"现象。本文从省域、地级市、县域三个层面,通过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与山西经济增长、结构演进、区域差异等方面的关系研究,论证了煤炭资源开发给山西经济发展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加剧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推动了经济与就业的非农化,也是资源产业向制造业、第三产业进一步演进的制约因素;加快了人口城镇化进程,却造成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严重的偏差现象;区域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同时,区域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玉韩 侯华丽
以1991,2000,2010年中国主要城市煤炭铁路交流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煤炭调出、调入以及空间交流格局的变迁。结果表明:中国煤炭调出城市逐步向南部和西部地区扩展,"三西"(山西、陕西和内蒙古)成为目前煤炭调出量最多的地区,2010年中国煤炭调出高值区与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分布高度吻合;煤炭调入区在空间上逐渐向西南、西北和华南延伸,高值区仍主要位于北方沿海和东北地区,以港口和工业城市为主,河北、广西和江西是调入量增长最快的省份。2010年中国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东以及西南四大煤炭交流系统,山西的影响力开始下降,陕西和内蒙古的影响力迅速增强;煤炭运输集中在少数铁路,并主要运往北方沿海港口,形成了3...
关键词:
煤炭 铁路 城际 空间格局 演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