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0)
2023(10916)
2022(9075)
2021(8287)
2020(6574)
2019(14794)
2018(14424)
2017(26899)
2016(14093)
2015(16046)
2014(15933)
2013(16153)
2012(15730)
2011(14921)
2010(14920)
2009(13806)
2008(13501)
2007(11873)
2006(11066)
2005(10607)
作者
(42400)
(35299)
(35226)
(33607)
(22962)
(16828)
(15922)
(13687)
(13632)
(12534)
(12449)
(11743)
(11629)
(11521)
(11189)
(11011)
(10570)
(10179)
(10174)
(9627)
(9245)
(8631)
(8511)
(8283)
(8027)
(8016)
(7717)
(7451)
(7140)
(7024)
学科
(89721)
经济(89652)
管理(34031)
(30842)
中国(27451)
方法(26535)
地方(26236)
数学(23689)
数学方法(23596)
(21230)
企业(21230)
(19837)
业经(16974)
地方经济(16500)
(15707)
贸易(15693)
(15246)
(15157)
(13775)
农业(13746)
(13737)
金融(13736)
环境(13555)
(13110)
银行(13101)
(12985)
(12935)
(11942)
(10410)
产业(10069)
机构
大学(216472)
学院(216126)
(109173)
经济(107372)
研究(89618)
管理(75515)
中国(69446)
理学(63144)
理学院(62286)
管理学(61557)
管理学院(61130)
科学(50118)
(47805)
(45812)
(45765)
研究所(41230)
中心(38298)
经济学(36283)
财经(35865)
(32671)
(32585)
经济学院(32401)
(32387)
(32005)
北京(31736)
(30523)
师范(30289)
科学院(27918)
财经大学(26429)
业大(25766)
基金
项目(135396)
科学(108077)
研究(102330)
基金(99436)
(86548)
国家(85891)
科学基金(72388)
社会(69520)
社会科(66139)
社会科学(66128)
基金项目(50930)
(50130)
教育(44823)
(43120)
自然(41831)
资助(40832)
自然科(40798)
自然科学(40788)
自然科学基金(40064)
编号(38955)
(37078)
成果(32359)
重点(31605)
(31288)
发展(31033)
(30559)
国家社会(30531)
中国(28847)
课题(28726)
(27670)
期刊
(133307)
经济(133307)
研究(76609)
中国(49228)
(31769)
(31377)
管理(30732)
科学(30311)
学报(29441)
(24990)
金融(24990)
经济研究(23208)
大学(22772)
教育(22260)
农业(21976)
学学(21329)
财经(19245)
业经(19155)
技术(18800)
问题(17462)
(16942)
(15869)
世界(15271)
国际(14795)
技术经济(12607)
(12196)
资源(11144)
经济问题(11010)
统计(10780)
商业(10102)
共检索到355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仁锋  梁贤军  任丽燕  
文章回顾与检视2003年以来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区域政策后的区域海洋经济实践的"理性"与"异化"现象,发现国家海洋经济战略呈现更加明晰的区域格局、多样性发展模式,同时三大示范区规划都更加注重海洋资源环境—海洋经济—海洋与陆域的多维一体的协调发展理念;海洋经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虽日益注重人—海、海—陆的规律性,但仍未能厘清海陆一体化、岛陆联动、海洋型城市(群)等核心理论问题;囿于尚未形成国家、省、县三级海洋规划的各自定位和对规划服务对象的属性规律不清,使得海洋经济规划的编制及实施过程存在政策同构、空间竞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向前  欧阳钦芬  
海洋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将区域经济学的范畴、原理、方法应用于研究海洋经济。发展我国海洋区域经济要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等,必须运用科技兴海等措施发展我国海洋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鹏  王镇  周云波  
本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我国的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和均值法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测算。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本文发现:我国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之间联系紧密;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体上暂时领先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各区域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各具优势与劣势;各区域在海洋经济产出情况和海洋经济生产基础能力上的差距是造成其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东盟国家多为海洋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近年来,东盟国家的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东盟主要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主线,阐述各国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探讨这些国家主要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并提出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长岩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与陆域经济相比,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更高水平的科技和资金支撑,必须有一套新的制度、政策和发展战略,金融政策安排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福建是海洋资源大省,也是国家批复设立的全国第四个海洋经济试点省份,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以福建为例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南南  陈首丽  
文章用耦合关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两种方法,在对环渤海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深入挖掘两者的数量关系,从计量经济角度分析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因素及影响方式,为环渤海经济区海洋经济规划提出参考性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军涛,张文忠,李哲  
中国是海域辽阔的国家,海洋渔业的发展为国家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海洋渔业发展过程中所诱发的生物资源问题也愈加突出。为了高效、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产,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与此有关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措施与对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青松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空间,被共认为人类的第二粮仓。随着当今世界人口、环境、资源三大危机的日益尖锐化,许多国家都把经济开发的重点转向海洋,加大了海洋管理和开发力度。开发海洋、管理海洋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实践证明,加强海洋管理,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烟台市自1991年实施以渔业为主的建设“海上烟台”战略以来,由于完善了法规,健全了队伍,加强了对渔业开发的各项管理,渔业经济迅速发展。1994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120多万t,4年增加81万t;渔业总产值达到70多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原来的18%提高到44.6%以上。为了向海洋宝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丽  
我国海洋经济已晋升为国家战略,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本文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效益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构建区域海洋经济综合发展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海洋经济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我国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与区域差异。最后提出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推进海陆经济联动发展及提高海洋经济的开放程度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盖美  何亚宁  柯丽娜  
海洋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海洋强国建设意义重大。基于2006—2017年沿海11省(市、自治区)数据,采用集对分析、核密度估计模型、标准差椭圆以及GMM模型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时间上,2006—2017年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分为高、中、低三类不同发展水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呈东北—西南格局,且重心一直位于长三角地区;三大海洋经济圈发展质量地区差异显著,整体呈北部、东部、南部三级格局分布。(2)分维度来看,时间上,样本期间内各个维度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提升,均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空间上,五个维度均呈向好发展趋势,各维度高、中、低水平的省(市、自治区)各不相同,差异显著。(3)影响因素上,海洋区位优势、城镇化水平、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水平、陆域经济水平对高质量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质量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海洋资源利用度、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发展质量产生负向抑制作用,各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海洋经济圈中作用效果不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旭辉  何金玉  严晗  
考察中国海洋三大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探究其分布动态演进规律,识别其空间非均衡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为“十四五”期间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考察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相对差异的程度、来源及演变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其绝对差异的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并将空间效应纳入研究框架,应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识别海洋经济发展空间非均衡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但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分级现象;三大海洋经济圈空间非均衡程度显著,超变密度是造成三大海洋经济圈整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极化效应”显著,呈现不同极化特征和分布延展性;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总体表现为空间正相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念  
本文以物理学中的耦合机理作为研究切入点,在分析我国海洋产业集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机理,从而引发对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思考,以期在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实现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亚南  
文章论述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与增长极理论的内容,指出这两种理论在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把海洋经济发展划分为区域经济,通过分析认为江苏沿海区域在经历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引入增长极理论,来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进行新一轮的指导与开发。结合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沿海盐城、连云港、南通3市的区位特点,选择3市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根据资源优势、经济基础等,确定了各市的主导产业,最终达到缩小沿海与苏南之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同时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增强海洋经济实力的目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东民  何帆  张春宇  伍桂  冯维江  
现代海洋金融的基本特征是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并举、开放性和排他性并存,以及产融结合与金融集聚相得益彰。现代海洋金融的工具有银行贷款和信贷担保、海洋基金、企业债券及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海洋保险。当前中国发展海洋金融面临重大机遇。建议中国政府应支持建立海洋金融要素聚集区,以"三个基金、一个银行、一个智库"的模式推动中国海洋金融业的快速崛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泽宇  远芳  徐静  卢雪凤  
基于海洋资源空间异质性的内涵,从海洋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区位4个维度构建海洋资源空间异质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物元评价方法对2015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的海洋资源空间异质性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我国海洋资源空间异质性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11个省份海洋资源空间异质性指数区间为[0.299 3,0.583 8],其中广东、浙江、山东、福建、辽宁为高异质区;上海、江苏、海南、广西为一般异质区;河北、天津为低异质区。(2)2015年海洋资源空间异质性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中等关联为主,较强关联次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