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73)
2023(21306)
2022(18397)
2021(17300)
2020(14671)
2019(33995)
2018(33659)
2017(63893)
2016(35247)
2015(40200)
2014(40486)
2013(39910)
2012(37134)
2011(33688)
2010(33783)
2009(31510)
2008(31288)
2007(28077)
2006(24761)
2005(22342)
作者
(105320)
(87916)
(87330)
(83307)
(55794)
(42288)
(39750)
(34363)
(33401)
(31559)
(29902)
(29879)
(28179)
(27966)
(27489)
(27251)
(26588)
(26209)
(25427)
(25273)
(21928)
(21866)
(21462)
(20097)
(19698)
(19622)
(19533)
(19449)
(17845)
(17518)
学科
(142798)
经济(142608)
管理(101735)
(94560)
(77945)
企业(77945)
方法(63385)
数学(54569)
数学方法(53809)
中国(39535)
(39316)
(38470)
(32500)
业经(31059)
(30881)
地方(28744)
(26863)
贸易(26851)
(26071)
农业(25839)
理论(24021)
(23623)
(23528)
财务(23526)
财务管理(23463)
银行(23448)
(22353)
(22282)
金融(22273)
(22192)
机构
大学(510864)
学院(508792)
(202026)
经济(197446)
管理(192209)
研究(177861)
理学(164738)
理学院(162774)
管理学(159615)
管理学院(158707)
中国(134692)
科学(112400)
(110672)
(95290)
(92102)
(90308)
研究所(83654)
中心(80608)
业大(78274)
(77203)
财经(74995)
农业(71028)
北京(70596)
(68346)
(67931)
师范(67566)
(64393)
(61829)
经济学(60872)
财经大学(55423)
基金
项目(339597)
科学(264895)
基金(244655)
研究(244250)
(215487)
国家(213726)
科学基金(181045)
社会(151818)
社会科(143646)
社会科学(143607)
(132731)
基金项目(128755)
自然(119113)
自然科(116278)
自然科学(116241)
自然科学基金(114124)
教育(113230)
(112547)
资助(102594)
编号(99311)
成果(82386)
重点(77059)
(74626)
(72540)
课题(69988)
(69247)
科研(65347)
创新(64822)
教育部(63130)
大学(62944)
期刊
(225626)
经济(225626)
研究(150195)
中国(102512)
学报(87155)
(82346)
科学(77697)
(74646)
管理(70404)
大学(65119)
学学(61184)
教育(58609)
农业(56058)
(45507)
金融(45507)
技术(44329)
财经(37003)
业经(36158)
经济研究(35609)
(31722)
问题(29540)
(29414)
图书(25770)
(25596)
(24349)
技术经济(23865)
科技(23531)
理论(23494)
统计(23320)
资源(22101)
共检索到763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立成  邹益民  聂献忠  
本文通过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轨迹,指出现阶段突出问题是合作主体、合作领域与合作机制的模糊与缺损。为扩大和深化区域旅游合作,需要进一步界定合作的三大主体,研判合作的有效领域,分析合作的推进机制;需要着力让政府归位、旅游企业到位、非政府旅游组织补位,形成多元合力;需要以市场主导机制取代政府主导机制,增强共赢激励;需要以资源共享和客源互送为基础,拉长产业链系,拓宽合作领域;需要优化空间结构,互动区内区际,为合作提供基本的构架和有力的支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明勇  
通过在传统的合作剩余模型中嵌入区域旅游合作的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区域经济背景等特征,在决策相互影响的传统锦标赛模型中加入旅游合作以促进区域经济总量增长的前提条件进行的分析表明,区域旅游合作决策不仅决定于合作剩余,在决策行为的相互影响下,还决定于主体间合作效用的权衡。因此,需要从改善约束条件获得更高合作剩余、改革政府的考核机制等方面寻求区域旅游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美霖  
生态旅游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推进生态旅游区域合作有利于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实现生态旅游多方主体共赢和增强环境治理与保护能力。面对区域合作体制壁垒制约、非政府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和各主体合作不够紧密等困境,生态旅游区域合作重点是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生态旅游区域合作立体化机制,增强生态旅游区域合作保障力;发挥大数据优势,推进生态旅游区域合作信息平台建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佳平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未来影响世界各国旅游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在中部崛起的宏观背景下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已经启动,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通过空间生长力、政府调控力和市场驱动力3个层面对中部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对于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实  温秀  李树民  
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得出在不完全信息的状态下,区域旅游合作行为能够产生的条件是低成本(对区域B来讲)和p≥C/δA(对区域A来讲)。西部地区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来源于区域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作为管理主体的政府,其区域旅游合作动力为政府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具体表现为政府如何发挥其高效率,为旅游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政府的主要行为就集中在区域政策的调整、政府的管理创新和区域旅游管理等方面;作为市场主体的旅游企业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利润最大化,因此区域旅游合作主要包括构建以价值链为基础的资产纽带型旅游企业集团和以网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炎  赵翠平  田良  
区域旅游合作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如何协调,一直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海南琼北地区内海口——屯昌旅游合作中的利益相关方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机制,对深入研究海南区域旅游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樊志勇  孙冬玲  
我国旅游业已进入区域协同与跨区域竞争的时代,其发展趋势是实现区域旅游合作。旅游业区域合作的目标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构建无障碍旅游机制,实现一体化,使区域旅游要素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流动,实现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昆强  闫广芬  贾朋社  
依靠区域旅游合作,逐渐形成互补资源、共享客源、互动管理、旅游专业高级管理人员正常合理流动的区域旅游发展形态,能够扩展区域内不同旅游城市的旅游市场空间和旅游资源空间,提高区域旅游在国内外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本文围绕流通理论视角下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分析了必要性、核心要素,并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昆强  闫广芬  贾朋社  
依靠区域旅游合作,逐渐形成互补资源、共享客源、互动管理、旅游专业高级管理人员正常合理流动的区域旅游发展形态,能够扩展区域内不同旅游城市的旅游市场空间和旅游资源空间,提高区域旅游在国内外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本文围绕流通理论视角下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分析了必要性、核心要素,并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昆强  闫广芬  贾朋社  
依靠区域旅游合作,逐渐形成互补资源、共享客源、互动管理、旅游专业高级管理人员正常合理流动的区域旅游发展形态,能够扩展区域内不同旅游城市的旅游市场空间和旅游资源空间,提高区域旅游在国内外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本文围绕流通理论视角下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分析了必要性、核心要素,并提出了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军  
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区域旅游合作已经取得了较快进展。为了对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特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本文利用网上检索的手段获得了153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旅游合作案例。并依照内容、空间、地域和组织划分出不同的合作类型,进行了汇总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揭示了各种区域旅游合作类型的时间演化特征和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差异特征,对今后中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志辰  
我国旅游业近年来出现了区域合作的热潮,有效的制度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区域旅游合作实际上是制度变迁的结果。在合作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各旅游企业应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打破原有效率低下制度的锁定,推动合作向前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凌欢  程励  
我国旅游经济长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然而,鲜有研究对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机制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旅游经济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进行非对称建模探讨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结果表明: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具有非对称性,高/低旅游经济收入存在不同的形成路径;大部分因素的作用效果会受到其他前因条件影响,表现出不对称的非线性效应;形成高旅游经济收入的核心条件是交通便利,原因主要表现为交通驱动,而导致低旅游经济收入的原因则是后天发展受限。该研究不仅为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分析引入了新视角,有助于深入理解影响因素的复杂交互和非线性作用机制,还挖掘了基于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对旅游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学  桂拉旦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制订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发展模式,广泛开展了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中国跨国(地区)的旅游合作范围由近及远形成港澳台、亚洲(主要是东亚)和欧美三个空间层次,在旅游企业协作、政府交流、民间交往等方面的合作逐渐深入。国内区域旅游合作从跨省(区、市)旅游合作到省区内的跨县(市)旅游合作,形成了若干旅游合作区域,有力地整合了国内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提升了区域旅游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展望未来,中国区域旅游合作,无论是国内区域旅游合作还是国际区域旅游合作,都将在旅游合作空间结构与范围、合作领域与层次、合作形式与内容、合作机制与成效等方面有质的突破和发展。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晓桃  揭筱纹  
跨省界区域旅游目的地,是我国一种在同一自然地理单元中核心旅游资源较集中的旅游目的地。这种旅游目的地是受省级行政边界分割,但地理位置处在同一个国家内的不同省级行政区域边界内。跨省界区域旅游目的地内的同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域之间旅游相关组织、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模式形态的协作,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旅游开发和规划、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由于跨省界区域旅游目的地合作可以缓和利益冲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论文以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为鉴,从理论层面对我国跨省界区域旅游目的地合作机制与运行进行剖析,试图为此类型旅游目的地合作机制与运行提供相关理论指导,从而促进我国跨省界区域旅游目的地朝着合理有序、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