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2)
2023(6193)
2022(5176)
2021(5007)
2020(4024)
2019(9188)
2018(8711)
2017(16440)
2016(8594)
2015(9734)
2014(9617)
2013(9716)
2012(9189)
2011(8690)
2010(8440)
2009(7802)
2008(7526)
2007(6384)
2006(5759)
2005(5232)
作者
(24085)
(20401)
(20180)
(19248)
(12815)
(9766)
(9009)
(7875)
(7657)
(7114)
(6945)
(6893)
(6636)
(6605)
(6314)
(6277)
(6161)
(6040)
(5890)
(5671)
(5125)
(4839)
(4754)
(4610)
(4585)
(4537)
(4426)
(4199)
(4059)
(4050)
学科
(48345)
经济(48317)
管理(18764)
方法(18243)
(15965)
数学(15724)
数学方法(15658)
中国(14770)
地方(11584)
(10858)
(10611)
企业(10611)
(10249)
贸易(10243)
(9976)
业经(7927)
农业(7625)
关系(7359)
地方经济(7276)
环境(7271)
(7086)
(6848)
(6449)
(6435)
金融(6434)
(6227)
(6067)
银行(6063)
(6016)
(5771)
机构
大学(128744)
学院(128481)
(63208)
经济(62317)
研究(52547)
管理(47168)
中国(40613)
理学(40539)
理学院(39969)
管理学(39504)
管理学院(39247)
科学(29772)
(28120)
(25831)
(24876)
研究所(23826)
中心(22198)
经济学(20972)
财经(20556)
(19452)
师范(19339)
(19041)
(18993)
经济学院(18882)
北京(18563)
(17896)
(16887)
科学院(16792)
师范大学(16235)
财经大学(15446)
基金
项目(87787)
科学(71538)
基金(67346)
研究(65342)
(59276)
国家(58890)
科学基金(50086)
社会(45579)
社会科(43407)
社会科学(43402)
基金项目(35561)
(30699)
自然(30111)
自然科(29379)
自然科学(29371)
自然科学基金(28889)
教育(28794)
资助(27967)
(27091)
编号(23975)
(21326)
(21095)
国家社会(20680)
中国(20670)
重点(20295)
成果(18882)
教育部(18224)
发展(17953)
(17843)
(17708)
期刊
(69446)
经济(69446)
研究(39516)
中国(24121)
科学(19024)
管理(16675)
(16643)
学报(16589)
(15488)
大学(12857)
农业(12132)
学学(12083)
经济研究(11884)
(11102)
金融(11102)
教育(10727)
(10221)
财经(10097)
国际(9866)
业经(9642)
问题(9593)
世界(9451)
技术(9121)
(8944)
资源(8067)
(7271)
(7076)
(6564)
旅游(6564)
(6564)
共检索到192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学  桂拉旦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制订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发展模式,广泛开展了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中国跨国(地区)的旅游合作范围由近及远形成港澳台、亚洲(主要是东亚)和欧美三个空间层次,在旅游企业协作、政府交流、民间交往等方面的合作逐渐深入。国内区域旅游合作从跨省(区、市)旅游合作到省区内的跨县(市)旅游合作,形成了若干旅游合作区域,有力地整合了国内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提升了区域旅游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展望未来,中国区域旅游合作,无论是国内区域旅游合作还是国际区域旅游合作,都将在旅游合作空间结构与范围、合作领域与层次、合作形式与内容、合作机制与成效等方面有质的突破和发展。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古典贸易理论关于相对优势的阐述,当前我国旅游发展的阶段性实务,都从不同侧面向我们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问题。其价值、意义和发展方向,本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背景和各自的利益不尽相同,在近年的实际进程中,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步伐却仍不理想,一些地方甚至踟躇不前。本文意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侧面着手,分析当前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难点、机遇和必要,并进而提出自己的有针对性的实操建议,期望能够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扬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在政府、业界、学界三方共同推动下,合作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合作进程不断深化,合作对西部地区区域旅游业的效应已开始显现。展望未来,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将会在合作机制的完善、区域旅游合作规划的编制、区域整体旅游品牌的打造等方面有质的突破和发展,最终构建特色互补、协调发展的西部旅游大格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又堂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最时髦的话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广西提出了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在全面介绍泛北部湾区域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美霖  
生态旅游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推进生态旅游区域合作有利于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实现生态旅游多方主体共赢和增强环境治理与保护能力。面对区域合作体制壁垒制约、非政府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和各主体合作不够紧密等困境,生态旅游区域合作重点是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生态旅游区域合作立体化机制,增强生态旅游区域合作保障力;发挥大数据优势,推进生态旅游区域合作信息平台建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军  
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区域旅游合作已经取得了较快进展。为了对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特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本文利用网上检索的手段获得了153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旅游合作案例。并依照内容、空间、地域和组织划分出不同的合作类型,进行了汇总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揭示了各种区域旅游合作类型的时间演化特征和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差异特征,对今后中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霞  冯鸿周  
山西与陕西相邻 ,区域旅游合作有明显的地缘优势 ,两省应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旅游合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慧霞  刘斯文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中部崛起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中部经济的“塌陷”,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实现中部旅游业大跨越和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合作模式,重点提出了合作途径的五大战略构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牟红  杨梅  
怎样才能形成区域旅游合作的良性发展态势?一方面企业希望区域旅游合作;另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理论上的“雾区”和实际操作中对各自利益保障的担忧。诸如:有哪些合作的利益空间?区域旅游合作能否联动?区域旅游合作如何组织?其中合作各方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是什么?政府介入区域旅游合作的时机与手段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从实践中总结。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合作联动的空间组织的角度进行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立成  邹益民  聂献忠  
本文通过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轨迹,指出现阶段突出问题是合作主体、合作领域与合作机制的模糊与缺损。为扩大和深化区域旅游合作,需要进一步界定合作的三大主体,研判合作的有效领域,分析合作的推进机制;需要着力让政府归位、旅游企业到位、非政府旅游组织补位,形成多元合力;需要以市场主导机制取代政府主导机制,增强共赢激励;需要以资源共享和客源互送为基础,拉长产业链系,拓宽合作领域;需要优化空间结构,互动区内区际,为合作提供基本的构架和有力的支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旅游接待地一般要经历自然发展、接待要素发展、吸引物发展、产业协同发展、目的地发展和区域发展等6个递进的阶段,向高一阶段的跃升就是旅游业的转型过程。中国主要的旅游城市或地区已开始进入目的地发展和区域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区域旅游合作有市场互换、市场共享、要素协同和一体化发展等4种基本模式,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和最终目标。尽管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但市场是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力量。中、日、韩三国具有构建旅游合作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三方当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这个巨大工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荣富  
促进区域旅游与合作加速发展福建旅游业□郑荣富改革开放18年来,福建旅游业获得巨大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旅游接待人数和创汇数连续七年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第四位,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增加,旅游业日益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松柏  
首先,从旅游业绩、旅游资源、旅游支撑3个方面选取了28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环太湖4个城市的旅游分项竞争力和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苏州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最强,无锡次之,常州位居第三,湖州居于末位。接着,对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进行SWOT分析,结果表明,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具有旅游资源、产业基础、经济实力、区位、交通等多方面的优势,并且可以借助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旺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加速的机遇,采取增长型发展战略。研究认为,环太湖各市应加强合作,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环境保护,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统一营销,强化环太湖旅游品牌形象,共同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富民  
研究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指导区域旅游合作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有的研究文献,既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又忽略了实证检验和旅游经济的特性。根据旅游经济增长的内涵和旅游经济的特性,区域旅游合作可以通过节约旅游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提高闲置旅游生产要素的使用率、提高旅游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和旅游市场的交易效率,进而推动旅游经济增长。而实证结果也表明,区域旅游合作是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明德  
有人说区域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我赞成这样的看法。规划和实践中的旅游产品永远是一种空间和时间并存的点线艺术,因此旅游产品广而言之都是区域性的产品。许多旅游理论家在概括旅游这种社会活动的特点时都指出旅游具有区域性,或称之为地域性,所以区域旅游的研究一直都是旅游学术界的热门课题。但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区域旅游的概念仅仅从地域上或行政区划上来认识已远远不够。人们更多地从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文化色彩极浓的整体销售、旅游业的规模效益、区域总体的竞争能力、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以及促进社区经济繁荣、文化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