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6)
2023(17435)
2022(14837)
2021(14248)
2020(11550)
2019(27182)
2018(27084)
2017(50639)
2016(28081)
2015(31959)
2014(32215)
2013(31246)
2012(28950)
2011(26580)
2010(26892)
2009(24179)
2008(23554)
2007(20663)
2006(18358)
2005(16648)
作者
(79752)
(65986)
(65704)
(62481)
(42236)
(31587)
(30008)
(25983)
(25353)
(23663)
(22542)
(22370)
(21113)
(20976)
(20540)
(20338)
(19666)
(19458)
(18934)
(18831)
(16692)
(16357)
(15925)
(15114)
(14722)
(14714)
(14665)
(14566)
(13254)
(13005)
学科
(117220)
经济(117111)
管理(72111)
(67963)
(54270)
企业(54270)
方法(50386)
数学(44299)
数学方法(43578)
中国(38147)
(30620)
地方(28064)
(25427)
业经(24961)
教育(23821)
(23567)
(22004)
贸易(21987)
(21330)
理论(20923)
农业(20536)
(19444)
技术(18095)
环境(18032)
(17883)
银行(17841)
(17793)
(17440)
(17395)
金融(17392)
机构
大学(396720)
学院(392589)
(156823)
经济(153395)
管理(149249)
研究(140940)
理学(128652)
理学院(127079)
管理学(124606)
管理学院(123884)
中国(102792)
(87866)
科学(86514)
(71360)
(68896)
研究所(65201)
中心(62091)
(60915)
(60830)
师范(60445)
(57788)
北京(57263)
业大(55670)
财经(54984)
(51108)
(50113)
师范大学(49340)
农业(47265)
经济学(47263)
(47078)
基金
项目(264174)
科学(208961)
研究(197897)
基金(189335)
(164929)
国家(163479)
科学基金(139404)
社会(123140)
社会科(116581)
社会科学(116548)
(102434)
基金项目(98869)
教育(95951)
自然(89098)
(88467)
自然科(87068)
自然科学(87050)
自然科学基金(85434)
编号(81857)
资助(79303)
成果(68521)
重点(60473)
(59962)
(59687)
课题(59236)
(54549)
教育部(51486)
创新(50748)
国家社会(49995)
科研(49749)
期刊
(173726)
经济(173726)
研究(125318)
中国(84971)
教育(69242)
学报(59415)
科学(56628)
管理(55782)
(55465)
(48900)
大学(45867)
学学(41775)
农业(39227)
技术(37992)
(33693)
金融(33693)
经济研究(28581)
业经(28158)
财经(26288)
(22614)
问题(22140)
图书(21614)
(21164)
技术经济(18912)
科技(18368)
(18026)
统计(17953)
资源(17744)
(17709)
论坛(17709)
共检索到594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窦文章  房淑云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着重从微观或中观层次研究教学组织过程及其模式,而在宏观层次又主要以全国或三大地带作为分析单元,而忽视宏观教育发展复杂过程中的空间差异性。实际上,我国国土辽阔,各教育发展区域资源条件、经济历史基础及空间区位差别明显,教育发展类型多样性特征突出。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从空间角度系统研究我国教育区域发展类型,已成为值得重视的新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培基  
本文从甘川青交接区域的区域背景和特点出发 ,总结归纳了该地域不同的民族经济地域类型及特点和分布 ,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现状问题 ,提出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基本发展模式和重点开发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岳峰  张军慧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其历史的、具体的形成过程,本文认为其形成过程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发展形态,内在形成机理是这些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等维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类型作了归纳和比较分析,以便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和变迁认知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私立高等教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阶段中一个急速成长的部门,中国也不例外。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部门与公办部门一起,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机会供给量增加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机制及其区域成长模式。研究结果发现:与公办部门相比,民办部门作为在市场机制中产生的高等教育机构,体现了其灵活性和对社会经济需求的针对性;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区域多元化的态势。在经济发展地区(例如浙江省)出现了“市场资源依托型”模式,在公办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湖北省)出现了“教育资源依托型”模式,而在经济和公办高等教育都相对落后的地区(例如陕西省)出现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连晓庆  卢亚楠  王波  
津冀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为例,探讨了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价值诉求,论述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设立前的引领因素、设立中因地制宜的考量及未雨绸缪的师资培训活动,进一步指出了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中政策协同和主体自觉性意识的必要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庆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以及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水平的关系视角看,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呈现出许多个性化特征。分析这些模式有助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姚舜  张德伟  
日本区域教育思想的发展是日本政府以及教育改革引导者在重申"生存能力"、"培养丰富人性"等教育改革基本理念的基础上,针对日本社会不断加剧的教育病理现象,对于学校、家庭以及区域三者间关系进行再思考的结果。同时,在贯彻区域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开放学校"等政策的实施,终身教育的思潮也被很好地融入区域教育之中,并得到了良好的开展。社区学校(コミュニティ·スクール,Community School)作为日本开展区域教育的新尝试,自本世纪初设立以来,由于其在诠释区域教育意义方面的突出作用,一直深受关注。全面地把握社区学校的来龙去脉与实施方式,势必会对加深区域教育的理解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海霞  汪宇明  张旭亮  白祥  
本文探讨了专业市场发展的理论基础及理想路径;通过对中国专业市场区域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专业市场省际分布极不均衡,高度集中于江浙两省;通过对中国专业市场驻地城市行政等级特征分析发现县级及其以下行政单元是中国专业市场的主要驻地范围,而且专业市场相对发达的县级及其以下行政单元多为竞争力较强的县域经济体。文章尝试从企业家行为、地方政府管治与专业市场之间关系视角深入剖析其运行机制,提出基于多主体的专业市场推动型区域发展模式,指出专业市场是我国县域经济的强力发动机,我国专业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家、市场与政府三者的良性互动,企业家精神与创新能力、政府的支持力度与运作机制关系着专业市场的成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朱农  
区域指一定的地域范围。中国常用的区域划分有三种类型:一是两个地带的划分,即将全国分为沿海和内陆省区。沿海指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区、市,其它属于内陆。二是三个地带的划分。它将上述内地进一步细分为中部和西部,东南沿海不变。在内地,西部是新疆、宁夏、甘肃、青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建成  刘国栋  
发展区域商贸物流是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区域商贸物流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浙江义乌小商品城、绍兴柯桥轻纺城和山东临沂批发城三地的区域商贸物流发展情况的分析,提出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商贸集成运行的区域商贸物流系统及发展模式,构建"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物流网络节点"三位一体的商贸物流体系结构,逐步形成以现代商贸辐射力为导向,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大物流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费洪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经济自主权益的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组织由过去的以部门(条条)为主逐步转向以区域(块块)为主,对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战略规划已深入到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区域,以求区域经济的合理增长与发展。如何科学地分析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已成为引导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一、区域国土资源评价分析 区域国土资源分析评价是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一)区域自然资源评价分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孙广成  
文章探讨了在新世纪之初我国图书馆的区域发展在组织模式上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区域规模和管理体制模式上。经过分析指出,由于我国行政体制与国外的差异和各地图书馆发展的不平衡的现状使图书馆发展组织模式具有区域特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文生  蔡勇  汤宇曦  李卫忠  
构建了西江区域物流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根据影响因素与备选模式库的匹配,为西江区域物流发展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