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8)
2023(10783)
2022(9110)
2021(8479)
2020(7279)
2019(16816)
2018(16293)
2017(31294)
2016(17053)
2015(19416)
2014(19565)
2013(19754)
2012(18756)
2011(17103)
2010(16869)
2009(15733)
2008(15833)
2007(14134)
2006(12009)
2005(11048)
作者
(50542)
(42736)
(42494)
(40829)
(27123)
(20644)
(19510)
(16662)
(15988)
(15001)
(14793)
(14213)
(13768)
(13559)
(13537)
(13327)
(12961)
(12658)
(12370)
(12157)
(10566)
(10545)
(10365)
(9675)
(9630)
(9622)
(9490)
(9263)
(8629)
(8617)
学科
(80474)
经济(80409)
管理(43964)
(43329)
方法(37370)
数学(33963)
数学方法(33700)
(32251)
企业(32251)
中国(22924)
(20935)
(20670)
(16581)
贸易(16576)
地方(16565)
(16231)
(16171)
农业(14182)
(14069)
业经(13942)
(12432)
银行(12408)
(12232)
金融(12230)
(11915)
环境(11178)
(11059)
(10722)
财务(10703)
财务管理(10675)
机构
大学(257039)
学院(253536)
(115292)
经济(113246)
研究(94050)
管理(93452)
理学(80930)
理学院(79911)
管理学(78642)
管理学院(78153)
中国(71370)
科学(56909)
(54740)
(50638)
(48648)
(45102)
研究所(44606)
中心(41925)
财经(41026)
经济学(38028)
(37562)
业大(37302)
(35973)
农业(35795)
北京(34870)
经济学院(34533)
(33452)
(33386)
师范(33147)
财经大学(30679)
基金
项目(170341)
科学(134869)
基金(126917)
研究(121944)
(112192)
国家(111369)
科学基金(93915)
社会(80288)
社会科(76264)
社会科学(76244)
基金项目(66381)
(62986)
自然(59585)
自然科(58214)
自然科学(58194)
自然科学基金(57217)
教育(55402)
(54808)
资助(52626)
编号(46844)
(39654)
重点(39288)
成果(38585)
(37650)
国家社会(35016)
(34830)
教育部(33739)
科研(33108)
中国(33056)
创新(32871)
期刊
(120008)
经济(120008)
研究(75751)
中国(46855)
学报(42423)
(40165)
科学(38977)
(38420)
管理(31602)
大学(31480)
学学(29789)
农业(27436)
(22919)
金融(22919)
教育(22412)
经济研究(21276)
财经(21062)
技术(19703)
(18232)
业经(17141)
问题(16766)
(15721)
(15661)
世界(13613)
国际(13351)
技术经济(13114)
统计(13014)
(12359)
资源(12042)
(11385)
共检索到370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竹莘  
本文从时间序列分析入手,根据协整检验理论,选取1956—2013年的中国28个省市人均GDP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直辖市、东、中、西四个地区(28个省市)的收入差距演变的收敛与发散规律。分析发现:一方面,三个直辖市之间、直辖市与东部、东部与中部、中部与西部具有收敛性;另一方面,东中西各自内部没有收敛性,四个地区及东、中、西三地区间没有收敛性,但有共同随机趋势;东部与西部没有收敛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得前  齐亚伟  
本文基于1994-2013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收敛模型系统考察了不同省域人均税收收入差距及其收敛性。研究结果得出了2004-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税收收入差异呈现明显的缩小趋势,省域间人均税收收入差距主要源于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的差异,而非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等结论,并对1994-2013年不同省份人均税收收入的变异程度远高于人均GDP的变异程度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春艳  衣辰  张兆阳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基于我国大陆30个省域1996—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其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技术效率水平一直呈下降趋势,而且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明显,省域的极差超过30%,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极差超过20%。通过对各省域、八大综合经济区间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内进行β-收敛、σ-收敛的实证检验,发现技术效率不存在收敛性。研究认为,我国的区域差距存在扩大趋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石风光  李宗植  
本文根据1957-2006年人均实际GDP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内和地带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从一个新视角研究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问题。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内部各省经济差距存在收敛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的经济差距却不存在收敛趋势,但它们的经济增长在长期都受到三个共同冲击的影响;我国三大经济带之间以及经济带两两之间的经济差距不存在收敛趋势,但三大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受到两个共同冲击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建  王静  
从不同区域人口迁移的视角,采用1997—2016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收敛问题。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地区间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东部收敛速度慢于中部而高于西部,且中部收敛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分周期的动态收敛看,整个周期内无论是绝对收敛速度还是相对收敛速度,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形走势。进一步分析影响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因素发现,人口迁移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通过户籍城镇化机制发生作用;迁入人口若能顺利转变为城镇人口,则可缩小收入差距。目前,我国迁移人口难以顺利取得城市户籍,人口迁移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仲勇  杨芮华  
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收敛理论为基础,分析了1992—2005年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差距状况及其收敛模式。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差距基本上呈现扩大的趋势。同时新古典经济学的收敛理论表明我国农村省际之间经济差距并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竞博  高瑗  
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收敛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和阶段性,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劳动生产率收敛程度和收敛速度由于各自的资源禀赋差异而截然不同。全国总体和东、中、西部的劳动生产率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发散趋势,但是最终都呈现出σ收敛趋势。在束紧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全国的劳动生产率以每年0.83%的速度显著收敛,东部是所有地区中劳动生产率收敛速度最快的地区,具有绝对β收敛现象;在放宽初始经济环境的条件下,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均在1%水平下显著收敛,西部地区在1991-2015年之间,不具有条件β收敛现象,分阶段的收敛性和收敛速度也完全低于其他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尚骜  
跨国收入差距是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最新的研究将跨国收入差距归因于技术变迁的内生偏向性。现有文献只研究了偏向性技术存量的跨国差异性,本文将这一命题扩展至研究偏向性技术的增长快慢所具有的跨国差异性,分析了偏向性技术变迁的两层含义:偏向性技术和偏向性技术进步之间的区别,并研究了由此所导致的经济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将跨国收入差距的收敛性分为四种情况,并从偏向性技术变迁的角度对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形成原因以及工资波动的原因给出了解释,最后总结出,持续的偏向性技术进步和高效率的人力资本投入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条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田  
本文使用泰尔指数度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收入差距的收敛性,并检验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进步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是否满足倒U形假说。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均表明泰尔指数随城市化进程表现出倒U形变化模式。实证研究发现,教育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很可能存在倒U形,并强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以人均GDP度量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呈现单调增加的特征;FDI没有显示出影响作用,而进出口贸易则会显著加剧收入不平等。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发展并不必然会降低收入不平等,政府需要改善和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定贇  曾书怡  
文章通过各项指标全面计算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变化情况,选取行业收入基尼系数为划分因素对各省进行聚类分析,接着从σ收敛、绝对β收敛以及ADF单位根收敛三个方面,计算了中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分区域的收敛情况。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存在先扩大,后缩小,再扩大的变化趋势;全国行业收入差距、聚类后分区域行业收入差距以及按东中西分行业收入差距存在不同程度的σ收敛,且各地区收敛情况与全国收敛情况大致相似;行业收入差距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绝对β收敛,按聚类结果分在低行业收入差距地区(即内环地区)存在较弱的俱乐部收敛,按东中西分在中部地区存在较弱的俱乐部收敛,其他地区均不存在绝对β收敛。ADF检验结果表明全国行业收入差距将在缓慢上升后逐渐趋于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军军  周利梅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际,我国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本文研究发现:(1)居民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区域之间,“东—西”差距最大,“东—中”差距次之,“南—北”差距随后,“中—西”差距不太明显,总体差距、区域间差距和区域内部差距都呈现收敛趋势;(2)区域居民收入的聚集效应比较明显,具有相互影响的空间正效应,且随着收入水平提升,空间聚集效应有所增强;(3)资本存量、人力资源、城镇化和对外开放等因素不但促进本地居民收入增长,也能产生明显的空间效应;(4)居民收入的空间效应有阶段性特征,2012年之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强了区域间居民收入的空间效应,有利于缩小区域收入差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师博  张良悦  
基于变异系数的分析显示,我国整体视角的能源效率是趋异的。但就区域层面而言,西部能源效率表现出发散的迹象,东部显示出趋同的特征,而中部则呈现出逐渐向东部收敛的态势。在西部地区,西北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发散特征,西南能源效率的变异系数处于频繁波动状态。通过借鉴经典的收敛回归模型检验发现,中部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能源效率向东部水平收敛的速度愈快,具有β收敛的特征。通过对省际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西部要实现能源效率向东部、中部的收敛,必须弱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芳  龙志和  林光平  
以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运用Theil系数、变异系数以及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县域经济差距及其收敛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县域经济差距自2004年以来有缩小的趋势,分区域看,东、中、西部县域经济具有不同的收敛特征;同时,中国县域经济间具有比省域经济更强的收敛性,这说明中国省域经济差异的主要来源不是县域经济间的差异,而在于城市经济间的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陆文喜  李国平  
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表明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区域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势必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 ,实证检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采用β -收敛法检验了 198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收敛问题。结果表明 ,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和区域性的收敛特征 ,而且这种特征与金融发展政策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