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9)
- 2023(17067)
- 2022(14493)
- 2021(13458)
- 2020(11205)
- 2019(25829)
- 2018(25163)
- 2017(48005)
- 2016(26404)
- 2015(29419)
- 2014(29051)
- 2013(29062)
- 2012(26758)
- 2011(24357)
- 2010(23977)
- 2009(22053)
- 2008(21505)
- 2007(18543)
- 2006(16342)
- 2005(14325)
- 学科
- 济(110097)
- 经济(109982)
- 管理(70924)
- 业(66773)
- 企(52943)
- 企业(52943)
- 方法(50095)
- 数学(44212)
- 数学方法(43751)
- 中国(30129)
- 农(29020)
- 学(26166)
- 财(24419)
- 地方(23072)
- 业经(22791)
- 贸(21604)
- 贸易(21595)
- 易(21008)
- 农业(19770)
- 环境(18831)
- 制(17525)
- 和(16692)
- 技术(16038)
- 理论(15919)
- 银(15642)
- 银行(15561)
- 融(15548)
- 金融(15545)
- 行(14908)
- 划(14888)
- 机构
- 大学(382907)
- 学院(378141)
- 济(154420)
- 经济(151501)
- 管理(145095)
- 研究(136658)
- 理学(126934)
- 理学院(125396)
- 管理学(123054)
- 管理学院(122404)
- 中国(99692)
- 科学(88245)
- 京(82287)
- 农(70982)
- 所(70566)
- 财(65996)
- 研究所(65453)
- 业大(62526)
- 中心(59841)
- 农业(56393)
- 财经(54351)
- 江(52897)
- 北京(51870)
- 范(50395)
- 师范(49779)
- 经(49750)
- 院(49329)
- 经济学(47408)
- 经济学院(42995)
- 州(42587)
- 基金
- 项目(268383)
- 科学(210029)
- 基金(196063)
- 研究(188050)
- 家(175455)
- 国家(174072)
- 科学基金(146703)
- 社会(119810)
- 社会科(113571)
- 社会科学(113542)
- 基金项目(103962)
- 省(103021)
- 自然(97406)
- 自然科(95142)
- 自然科学(95109)
- 自然科学基金(93394)
- 划(88778)
- 教育(85318)
- 资助(80864)
- 编号(73294)
- 重点(61340)
- 部(59169)
- 成果(58850)
- 发(58046)
- 创(55490)
- 创新(52005)
- 科研(51945)
- 课题(51204)
- 计划(50939)
- 国家社会(50316)
- 期刊
- 济(161207)
- 经济(161207)
- 研究(109162)
- 学报(70993)
- 中国(67834)
- 农(63509)
- 科学(62725)
- 大学(51939)
- 管理(50994)
- 学学(49277)
- 财(46787)
- 农业(44364)
- 教育(37529)
- 技术(29381)
- 融(28693)
- 金融(28693)
- 经济研究(27422)
- 财经(26103)
- 业经(25082)
- 业(23689)
- 经(22450)
- 问题(21368)
- 科技(19637)
- 版(19230)
- 业大(18836)
- 图书(18238)
- 技术经济(18091)
- 资源(17952)
- 贸(17879)
- 理论(17307)
共检索到541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江雪 王溪薇
运用DEA方法测算了2005~2009年我国各地区的工业绿色增长指数,并运用随机效应的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东省的工业绿色增长指数平均值最高,宁夏最低;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东部地区提高幅度最小,中部地区提高幅度最大;地方经济发展对工业绿色增长有着不显著的正向影响,重工业化的结构有着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地区科技水平和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玲 陶锋 杨亚平
经济增长质量反映增长的优劣程度。笔者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过去10年30个省市工业部门包含了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此作为各地区工业增长质量的度量指标,研究区域工业增长质量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工业增长质量呈梯度分布趋势,但界限已不再明显;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工业增长质量呈现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特征,东部各省份工业增长质量差异随时间推移逐步缩小,而全国总体及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质量差距呈扩大趋势;全国总体及东中西三大区域工业增长质量存在条件收敛,对外开放水平和环境规制程度对区域工业增长质量差异的缩小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
工业增长质量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收敛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庆前 李治宇
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增加了新的约束条件。为此,将碳排放数据纳入绿色增长分析模型,采用基于估算的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SBM-DEA模型测算各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利用面板数据考察碳排放约束下区域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因素对区域绿色增长有着显著促进作用,能耗效率和绿色投资以及外贸产品结构等是制约绿色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将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更紧密结合,推进金融政策创新,发挥技术创新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区域协同效应,为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关键词:
碳排放约束 创新发展 绿色发展 绿色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向仙虹 孙慧
文章基于2010—2018年中国287个城市数据,从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绿色生态三个层面构建了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ESG分析框架,并采用Zenga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地区差异与空间收敛。研究结论认为:一是从总体上,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IGG)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增长与社会包容维度上升较快,绿色生态增长缓慢;二是IGG的Zenga指数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组间差异远大于组内差异;三是IGG存在空间条件收敛,社会包容的收敛速度最快,经济增长和绿色生态的收敛速度相当;四是IGG还存在俱乐部空间收敛,其中领跑者的收敛速度最快,跟随者的收敛速度最慢。为此,研究认为中国需制定合理的包容性绿色增长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加强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扬长补短,以期加快实现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发展的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向仙虹 孙慧
文章基于2010—2018年中国287个城市数据,从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绿色生态三个层面构建了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ESG分析框架,并采用Zenga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地区差异与空间收敛。研究结论认为:一是从总体上,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IGG)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增长与社会包容维度上升较快,绿色生态增长缓慢;二是IGG的Zenga指数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组间差异远大于组内差异;三是IGG存在空间条件收敛,社会包容的收敛速度最快,经济增长和绿色生态的收敛速度相当;四是IGG还存在俱乐部空间收敛,其中领跑者的收敛速度最快,跟随者的收敛速度最慢。为此,研究认为中国需制定合理的包容性绿色增长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加强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扬长补短,以期加快实现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发展的目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晶 宋涛 陈超凡 曲歌
文章从绿色增长的视角出发,运用包含空间计量的四阶段DEA模型对中国2010年各省份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传统DEA方法测算的区域创新效率值被明显低估,经过四阶段DEA调整后,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居多;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环境、环保规制对基于绿色增长的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影响;中国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创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规模报酬递增的区域数量远远少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创新效率呈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创新效率"高—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创新效率"低—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 车治辂
该文运用SBM-DDF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16年的绿色生产效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增长绿色化水平衡量指标,定量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绿色化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使用对中国的效率造成了较大损失,效率水平呈现"东-中-西"递减结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平均低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环境规制的加强使得两者在2009-2016年变动趋势趋同,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后省份排名变化较大,不同省份对环境因素的反应存在异质性;在考察期内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绿色化水平较低,分区域来看,64%的东部和63%的中部省份经济增长绿色化水平呈现改善,西部仅有18%的省份呈现较低程度的改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原毅军 谢荣辉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在考虑能源消耗和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测算了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及其来源分解,并进一步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FDI及两者的交互项对GTFP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GTFP年均增长3.04%,其中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来源;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GTFP增长,从生产率的视角验证了"波特假说"的成立;FDI虽未能对中国GTFP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FDI可驱使中国加强环境规制水平,而严格的环境规制又能有效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门槛,对FDI起到"筛选"作用,因此两者的良性互动是GTFP增长的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五七 武戈
运用基于非参数前沿分析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碳排放约束的省际工业绿色TFP及其分解成分的变化,发现工业绿色TFP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拖累了绿色TFP增长。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效率增进与技术进步共同促进绿色TFP增长,资本深化促进了技术进步但不利于效率改进,地方分权对技术效率和绿色TFP增长有显著副作用,国有工业比重抑制了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TFP增长,FDI对工业绿色TFP增长的促进作用尚不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先峰
本文分析了1978~2006年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差距的演变动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工业差距在1989~1997年扩大,而在1978~1988年及1998~2006年有缩小的趋势。导致区域工业差距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影响工业生产的因素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地区发挥作用的方向和强度不同。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不同是导致区域工业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生产率差异缩小是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旭晓
基于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运用超效率DEA视窗分析方法测算了河南、广东和湖北的绿色经济效率,通过建立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分析了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绿色经济效率呈现缓慢下滑的演化趋势;广东省绿色经济效率在考察的三个省份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呈现"L"型演化趋势;湖北省绿色经济效率呈现波动式演化态势;对河南、广东和湖北绿色经济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为城市化、产业转移和政府规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平 陶长琪 沈鹏熠
衡量经济产出的本质尺度是向消费者提供最终服务的质量和价值,而不简单局限于生产出的物质数量。为此,把环境、资源因素纳入传统技术效率测算框架:通过引入生态足迹变量,来表征自然资源投入;借鉴绿色GDP核算的思想,利用绿化指数对传统产出进行调整,以表征绿色产出;结合资本存量及有效劳动力指标,基于SFA模型测算出我国2001-2010年省级单位的绿色技术效率,进而从技术、制度、产业层面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效率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与传统技术效率比较,不仅数值更低,而且区域间差异程度更小;技术引进必须与消化、吸收和改造相结合,才能真正起到提升区域绿色技术效率水平的作用,否则会起到负面的影响;交...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俊 龙少波
通过拓展的非径向非角度的DEA模型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在估算了农业污染的前提下,计算了中国农业绿色TFP的增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TFP目前增长较慢,且区域差异明显;农业技术效率改善缓慢,技术进步是农业绿色TFP增长的主要源泉;如果忽视环境约束,将导致农业TFP增速的明显高估;农业税的减免促进了农业绿色TFP增速的提高,而农业财政支出的影响并不明显;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农业贸易条件阻碍了农业绿色TFP增速的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泽 魏翔宇 丁绪辉
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研究对提升我国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借鉴。文章构建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与评价模型,对我国2011—2015年30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动态比较分析,并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产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研究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升高且比较稳定,东、中、西部区域绿色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的驱动因素各有特色,东部地区绿色发展优势主要为产业绿色增长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因素,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在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而中部地区相对优势则比较薄弱。据此,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才能提高我国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
关键词:
区域产业 绿色发展指数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晓珍 杨龙
文章利用熵值法拟合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将其作为经济的非理想产出纳入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了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份的绿色Malmquist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的绿色Malmquist指数、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率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及其时间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样本期内,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考虑环境污染因素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显著下调,技术进步率的差异是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我国的绿色Malmquist指数整体上不存在绝对收敛趋势,只有东部地区呈现较典型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在控制投资率、从业人员增长率与环境治理力度后,各地区均表现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