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6)
- 2023(11394)
- 2022(9631)
- 2021(8917)
- 2020(7529)
- 2019(17409)
- 2018(16668)
- 2017(30949)
- 2016(16822)
- 2015(19484)
- 2014(19679)
- 2013(19792)
- 2012(18683)
- 2011(17110)
- 2010(16875)
- 2009(15905)
- 2008(15863)
- 2007(14181)
- 2006(12235)
- 2005(11149)
- 学科
- 济(82038)
- 经济(81978)
- 管理(42450)
- 业(40622)
- 方法(36601)
- 数学(32192)
- 数学方法(31897)
- 企(31249)
- 企业(31249)
- 农(24168)
- 中国(24126)
- 地方(18937)
- 业经(17659)
- 财(17278)
- 农业(16368)
- 贸(16126)
- 贸易(16116)
- 学(15774)
- 易(15691)
- 制(13609)
- 和(12049)
- 银(11840)
- 银行(11814)
- 环境(11732)
- 融(11562)
- 金融(11559)
- 行(11391)
- 发(11304)
- 理论(10770)
- 地方经济(10373)
- 机构
- 大学(255657)
- 学院(253940)
- 济(110405)
- 经济(108199)
- 管理(93071)
- 研究(92789)
- 理学(80037)
- 理学院(79022)
- 管理学(77613)
- 管理学院(77121)
- 中国(70754)
- 科学(56810)
- 京(55362)
- 财(47602)
- 所(47392)
- 农(43930)
- 研究所(43370)
- 中心(42149)
- 财经(38324)
- 江(36980)
- 业大(36961)
- 经济学(35681)
- 北京(35450)
- 范(35133)
- 经(34902)
- 师范(34799)
- 农业(34602)
- 院(33050)
- 经济学院(32348)
- 州(29521)
- 基金
- 项目(169905)
- 科学(133706)
- 基金(124057)
- 研究(124012)
- 家(108921)
- 国家(108061)
- 科学基金(91053)
- 社会(80331)
- 社会科(76177)
- 社会科学(76157)
- 基金项目(65002)
- 省(64489)
- 自然(56700)
- 教育(56356)
- 划(55518)
- 自然科(55347)
- 自然科学(55329)
- 自然科学基金(54355)
- 资助(51009)
- 编号(49301)
- 成果(40642)
- 重点(39351)
- 部(38569)
- 发(38451)
- 创(34666)
- 课题(34610)
- 国家社会(34386)
- 教育部(32754)
- 科研(32553)
- 创新(32471)
- 期刊
- 济(120192)
- 经济(120192)
- 研究(74761)
- 中国(49641)
- 学报(41571)
- 农(41271)
- 科学(38288)
- 财(35908)
- 管理(32160)
- 大学(31224)
- 学学(29326)
- 农业(28616)
- 教育(25319)
- 技术(22032)
- 融(21438)
- 金融(21438)
- 经济研究(20138)
- 财经(19318)
- 业经(18810)
- 经(16760)
- 问题(16515)
- 业(15762)
- 贸(15000)
- 世界(13178)
- 技术经济(13138)
- 统计(13137)
- 版(12982)
- 资源(12919)
- 国际(12849)
- 图书(12464)
共检索到375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丽娟 曾菊新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城乡文化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耦合模型,分析城乡文化系统的耦合关联与成因。结果发现:①系统之间关系较为密切,绝对差距大于相对差距。②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耦合的主要动力。③现实的系统耦合关联中尚存在"冲撞"、"替代"和"异化"等问题域。④耦合度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中部大于东部沿海和西部,南方大于北方。自然环境、经济结构、历史和制度是导致其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⑤可将中国大陆31省(市、区)划分为协调型、磨合型、拮抗型和依存型四种类型,其中拮抗型占主体,其次依存型。
关键词:
城乡文化系统 灰色关联分析 耦合度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叶青 邓吉祥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城乡系统耦合的定量测度指标体系和模型,探讨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系统耦合的驱动因素及其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城乡系统耦合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城市非农产业效益、城市就业与投资对乡村具有较强的作用;农村的居民生活水平、农业效益与城市子系统的关联性较强。②吉林省中部地区城乡耦合度总体上呈现东、中、西的空间分异特征。耦合度高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丘陵区和西部平原区;耦合度较低的县域集中成片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哈大沿线和5个地级市辖区。③依据城乡系统耦合度与人均GDP的关系,将吉林省中部24个县域划分为协调型、磨合型、拮抗型和低水平协调4种空间类型,其中拮抗型县域数占全部县域总量的54%,是今后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协调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海滨 牛秀红 周佳宁
构建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绿色创新系统内部耦合协调程度是系统能否有序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将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划分为创新投入子系统、创新效益子系统和绿色效益子系统,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方法、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绿色创新内部耦合性和协调性发展情况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创新绿色系统整体处于低耦合、低协调发展阶段,结合耦合度和协调度划分全国省市自治区可分为三个区域—拮抗耦合中度协调地区、低度耦合中度协调地区、低度耦合低度协调地区。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域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莉 杨德刚 张豫芳 乔旭宁 唐宏 王国刚
本文以新疆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出区域基础设施与经济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揭示出新疆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耦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耦合机制,并分别从时空角度分析耦合度的时序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耦合是复杂的,总体上表现在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反馈作用和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通过关联度计算遴选出作用于经济的10项基础设施指标和影响基础设施的6项经济指标,它们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系统交互耦合的机制;(2)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与人均GDP的关联性最强,进一步建立作用关系模型,得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基本建设投入对人均GDP的弹性为0.264。(3)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耦合度的时序变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且空间各异,根据耦合度大小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将新疆15个地州市划分为经济发展超前型、趋近协调型、同步协调型和低水平耦合型等4种类型,总体而言以同步协调型为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通过构建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3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和协调发展模型研究了中国31个地区2005-2012年间的系统协调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检验研究了各地区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度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建峰 董戈辉 多晶 王小青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时间区间为2013—2016年,构建评价区域电商和丝路发展的指标系统,建立区域电商和丝路发展之间的评价体系,运用熵值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引入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系统耦合发展状况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针对系统耦合协调影响因素,对系统协调发展提出建议,为企业和国家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目前国内有关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和乡村的空间联系,而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长期割裂,会造成农村金融和经济的滞后以及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本文采用金融地理学这一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分析方法和理念,探求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内涵、研究范畴及有效耦合机制,拓展了该学科的研究领域,同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燕 吴玉鸣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的耦合协调关系。应用耦合机制和时空协调性模型,对1996、2000和2004年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性。中国大部分省区处于低强度低协调的颉颃阶段,且东部大部分省区的耦合协调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在空间对应上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②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差距在增大;③中国大部分省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类型为工业化发展超前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春燕 段德忠 刘承良 曾菊新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通过构建城乡道路网供需系统耦合作用关联模型和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实证研究了1995—2013年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供需系统的耦合作用机制,并动态模拟了供需系统的3种耦合作用情景,结果显示:119年来,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需求系统对供给系统的带动作用直接体现在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之下的民用汽车拥有量的线性增长、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人口规模的逐渐增大等众多方面上;219年来,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供给系统对需求系统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体现在路网的不断建设、改造升级,使得城乡道路网的等级水平与供给规模越来越高,对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运力不断增强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单位时间所达距离增大带来的成本递减上;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需系统演化模拟清晰地刻画出了至2020年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系统的发展图景,其中交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型很好的实现了武汉城市圈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强势的愿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盛光华 林政男
自长吉图先导区成立以来,三次产业耦合程度一直处于磨合阶段,这说明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长吉图区域三次产业间相互作用不强,产业间关联性较低,产业间要素流动不充分。同时,长吉图区域三次产业耦合协调程度一直徘徊在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长吉图区域存在着产业层次较低,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现代农业、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产业创新能力较差等问题。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产业结构层次、加强产业创新能力等政策措施将有助于长吉图先导区三次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常态 三次产业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盛光华 林政男
自长吉图先导区成立以来,三次产业耦合程度一直处于磨合阶段,这说明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长吉图区域三次产业间相互作用不强,产业间关联性较低,产业间要素流动不充分。同时,长吉图区域三次产业耦合协调程度一直徘徊在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长吉图区域存在着产业层次较低,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现代农业、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产业创新能力较差等问题。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产业结构层次、加强产业创新能力等政策措施将有助于长吉图先导区三次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常态 三次产业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蔡冰冰 赵威 李永贺 李政旸
探讨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理,通过构建区域创新与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及空间计量回归模型,计算2000年以来中国30个省份的创新和经济综合水平,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探究其空间关联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国大部分省域的创新与经济综合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距不断扩大;二是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逐渐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三是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在不断加强,且主要是由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主导;四是经济开放度、政府控制力、人力资本、科研环境、金融支持度、基础设施6个因素对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勇 席元凯
本文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选取9项指标构建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两个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对2012-2016年江西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江西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度维持在颉颃阶段,耦合协调度则由勉强协调向初级协调转变。最后提出应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合理规划文化产业布局、引导正确消费观念拓展文化消费市场三方面着手,促进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江西 文化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静 郭二艳 朱玉芳
[目的]伴随旅游业效益逐步提升,其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为探究两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文章以华中地区及区域内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2004—2019年旅游业和乡村振兴的相关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探讨二者的耦合关联水平。[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2004—2019年,华中地区旅游业和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指数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分别由0.0001和0.0339提升至0.9433和0.9381;(2)除2004年,华中地区旅游业与乡村振兴为低度耦合外,2005—2019年均为高度耦合,说明两系统存在良性互动;(3)灰色关联分析发现,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营业额、国内旅游人数与乡村振兴子系统的关联度较高,分别为0.7201、0.7110、0.70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村用电量与旅游业子系统的关联度较高,分别为0.7591、0.7560、0.7559、0.7229。[结论]华中地区旅游业与乡村振兴间有较强的耦合关联关系,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应当接续探索其高水平耦合关联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旅游业 乡村振兴 耦合关联 华中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林
文章根据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构建两业联动发展供需耦合系统模型,选取制造业物流需求、物流业服务供给及两业联动外部环境作为研究变量。结合与研究变量高度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产业供需的角度对我国各省级区域的两业联动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两业联动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对全国区域两业联动水平进行分类,得出我国区域两业联动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步转弱的趋势,两业联动发展环境的优劣对其联动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按照各地区的两业联动发展特点,针对性地提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