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5)
2023(12855)
2022(10823)
2021(10192)
2020(8139)
2019(18778)
2018(18436)
2017(34274)
2016(18604)
2015(21074)
2014(20807)
2013(20717)
2012(19634)
2011(18156)
2010(18109)
2009(16508)
2008(16206)
2007(14041)
2006(12818)
2005(11819)
作者
(53513)
(44705)
(44321)
(41925)
(28363)
(21639)
(20300)
(17569)
(17166)
(15896)
(15324)
(15189)
(14432)
(14290)
(13760)
(13721)
(13203)
(13048)
(12853)
(12688)
(11456)
(10855)
(10629)
(10261)
(10050)
(10005)
(9863)
(9795)
(9038)
(8904)
学科
(87373)
经济(87302)
管理(49678)
(44009)
(33162)
企业(33162)
方法(30760)
中国(28895)
数学(26976)
数学方法(26706)
地方(26312)
(23797)
环境(18780)
业经(18634)
(16530)
贸易(16514)
(16376)
农业(16274)
(15994)
(15563)
(14851)
地方经济(14456)
(14084)
(14032)
(13451)
金融(13449)
(13299)
银行(13284)
(12944)
技术(12690)
机构
学院(263857)
大学(263810)
(114589)
经济(112296)
研究(100967)
管理(97424)
理学(82470)
理学院(81401)
管理学(80200)
管理学院(79702)
中国(77779)
科学(60975)
(59311)
(51288)
(49526)
研究所(46645)
中心(45150)
(42496)
(40015)
(39212)
师范(38878)
财经(38854)
北京(38603)
(37139)
业大(35951)
经济学(35488)
(35347)
农业(32941)
(32426)
经济学院(31867)
基金
项目(176387)
科学(139695)
研究(132526)
基金(126671)
(110837)
国家(109928)
科学基金(93213)
社会(85348)
社会科(80924)
社会科学(80902)
(68342)
基金项目(66559)
教育(59248)
(58132)
自然(57143)
自然科(55641)
自然科学(55625)
自然科学基金(54565)
编号(53188)
资助(51447)
(44516)
成果(43286)
重点(40651)
(39430)
课题(38177)
(36621)
国家社会(36174)
发展(36152)
(35547)
创新(34438)
期刊
(133184)
经济(133184)
研究(83228)
中国(61144)
(39008)
科学(38456)
学报(38311)
(36069)
管理(35957)
教育(32525)
大学(28849)
农业(27704)
学学(26418)
(25305)
金融(25305)
技术(23614)
经济研究(21739)
业经(21415)
财经(18945)
问题(17843)
资源(17299)
(16579)
(16203)
图书(15725)
(15112)
世界(14251)
国际(13631)
技术经济(13373)
(12589)
论坛(12589)
共检索到415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映梅  李亚  张雷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基础支撑能力已成为区域持续发展的“瓶颈”,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西南区资源环境的基础支撑能力不仅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取向,而且还影响着东、中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以往资源环境基础单要素分析方法的不足,尝试提出多要素综合动态分析方法,对西南区资源环境的基础支撑能力进行评价。从而为区域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研究提供一种理论思路和方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贵祥  
本文认为,通往丰台、亦庄、黄村、良乡的轨道交通,将成为北京西南区域快速发展的关键机遇和战略转折点,建设永定河景观生态经济带将成为京西南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和重点。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和建设完善丰台、石景山等区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校、医院、金融和商贸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其服务质量等级和品牌,建设北京南部会议中心,改善亦庄、良乡、黄村、门城等新城各项设施和发展条件,既有利于疏散市中心城市功能,缓解市区交通压力,也利于五区联合发展旅游休闲等生态友好型产业,促进全市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秀果  
2016年5月22日,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与四川省开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举办的"西南区域高校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与发展交流论坛"在丽江隆重召开。来自云、贵、川、渝四地60多所高校的1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文峰和四川省开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本文分别致辞。北京理工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一飞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全国掀起了思想大解放,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发展的新高潮。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由自治区政协主办,玉林、梧州地市县领导、政协的同志、国家有关部门领导、自治区社科联、社科院、区党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的桂东南区域经济开放开发战略研讨会于1992年9月15日至20日在玉林市召开。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万旭  李江风  姚尧  黄凯丽  
文章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对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改进,采用改进后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区资源环境基础对经济和人口的支撑能力进行研究。引用加权几何平均模型测度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既考虑了资源的匹配,又考虑各种资源的相对重要性,同时运用了基于优势资源牵引效应原则和劣势资源束缚效应原则下的相对综合承载力模型避免了权重的使用。运用该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区以及不同区域的相对资源经济和人口承载力进行测度,通过测度结果与实际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经济和人口承载状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辉  程晓凌  张雷  姜巍  
作为我国21世纪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区域发展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业超  孙希华  李平  
水资源支撑能力即在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 ,某一区域水资源对区域发展总体目标的支撑限度。该文以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指导 ,对长清区水资源的支撑能力进行了分析。拟定出在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三个区域发展方案 ,即 :(1)水资源投资控制 ;(2 )工业增长速度控制 ;(3 )污水回用率控制。仿真结果分析表明 ,以方案 (3 )的适用性较好 ,在水资源投资不断增加 ,投资比例趋于合理的情况下 ,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将由 2 0 0 2年的 0 .98提高到 2 0 10年的 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凌瑶  张新全  初秀娟  马啸  刘伟  
本试验以5个野生狗牙根为材料,"南京"和"Tifway"作为对照品种,分别在雅安、眉山、成都、重庆和黔南5个试验点进行了周期3年的区域性试验研究,观测草坪密度、质地、均一性、色泽、成坪密度以及抗性等指标。经试验观察以及Excel2007和SPSS12.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材料Sau9926在5个试验点的平均绿色期天数为296 d,成坪天数为46 d左右,密度为200枝/100 cm2左右。从5份狗牙根新品系及两份对照品种的质地、色泽、密度、抗逆性、成坪速度和绿色期等方面综合分析,Sau9926的综合表现最佳,优于2个对照品种,已通过审定登记为国审品种"川南"狗牙根。Sau02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刘迎霞  
文章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Mapinfo技术等分析方法,对河南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河南各区域之间可持续发展能力出现明显的分层,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区域很少,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的区域多,且两极分化显著。各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形成了以西北区域为中心,向东南递减的圈层结构。保持区域内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之间的相对平衡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长期提高是很重要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燕玲  罗盛锋  程道品  
在综合分析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及旅游地竞争力评价体系基础上,结合可持续旅游核心标准,着重关注当地居民与旅游者感知,构建农业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体系包括3个层次26个因子。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地为例,运用非线性模型,结合MATLAB软件中的GA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分类单项指标发展指数式具有"广义"的普适性。案例地评价结果为农业旅游地发展提供适时反馈信息,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调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创琳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是实现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前提。论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 ,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设计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思路 ,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多目标进行竞争辨识 ,采用以投入产出模型、AHP法等定性为主的决策方法和以系统动力学模型、生产函数模型等定量为主的决策方法生成水资源优化配置基准方案 ,进而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案优选的密切值模型求出了柴达木盆地宏观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方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妤  
西藏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我国面向南亚大通道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物流绩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明晰区域物流各要素构成情况,探析物流绩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使区域物流能够更好地服务西藏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晖  
随着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气候变化问题急剧升温,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低碳城市创建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湖南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开展低碳城市创建工作,紧跟国际发展趋势,符合国家战略要求,是推进"两型"社会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探索传统城市化向高效低碳经济模式全面转型的重要举措。洞察国际社会低碳城市的发展动向;明晰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现实基础;明确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确定湖南低碳城市创建的战略重点;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将为湖南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中西部区域城市发展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凤君  
基础设施及其所形成的环境是人类自己营造的基础物质环境之一 ,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方面系统阐述了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基础设施的引导与从属功能、带状经济的激发器和助推器等观点 ,分析了基础设施在改善生产环境与效率、空间经济集聚与扩散中的作用 ,以及基础设施短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同时归纳总结了我国国土范围内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走廊的基本概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兴平  
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类型及区际贸易都有深刻的影响。从资源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入手.讨论了资源构成对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类型的影响,分析了资源短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及区域资源优势的转化机制。最后就资源与区际贸易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