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4)
- 2023(11979)
- 2022(10049)
- 2021(9409)
- 2020(7548)
- 2019(17148)
- 2018(16587)
- 2017(31401)
- 2016(16762)
- 2015(19105)
- 2014(18990)
- 2013(18781)
- 2012(18028)
- 2011(16781)
- 2010(16863)
- 2009(15559)
- 2008(15484)
- 2007(14070)
- 2006(12902)
- 2005(11921)
- 学科
- 济(82372)
- 经济(82200)
- 管理(45231)
- 业(43563)
- 企(34488)
- 企业(34488)
- 中国(29197)
- 方法(27831)
- 地方(23777)
- 农(22896)
- 数学(22597)
- 数学方法(22396)
- 业经(19561)
- 制(16670)
- 贸(16475)
- 贸易(16459)
- 易(15976)
- 财(15542)
- 农业(15100)
- 银(14432)
- 银行(14421)
- 学(14164)
- 行(14164)
- 融(14137)
- 金融(14135)
- 地方经济(13730)
- 发(13556)
- 和(13509)
- 环境(13026)
- 理论(11228)
- 机构
- 大学(246013)
- 学院(245362)
- 济(111335)
- 经济(109271)
- 研究(95301)
- 管理(90055)
- 理学(76004)
- 理学院(74977)
- 中国(74041)
- 管理学(73949)
- 管理学院(73432)
- 京(54354)
- 科学(53981)
- 财(50152)
- 所(48011)
- 研究所(43175)
- 中心(41716)
- 财经(38906)
- 江(37424)
- 农(37053)
- 范(35898)
- 师范(35626)
- 北京(35619)
- 经(35384)
- 经济学(35148)
- 院(34277)
- 经济学院(31390)
- 业大(30364)
- 州(29927)
- 师范大学(28964)
- 基金
- 项目(156960)
- 科学(125735)
- 研究(119306)
- 基金(115085)
- 家(99667)
- 国家(98813)
- 科学基金(84197)
- 社会(80669)
- 社会科(75604)
- 社会科学(75587)
- 基金项目(59494)
- 省(58473)
- 教育(53693)
- 划(50533)
- 自然(49926)
- 自然科(48750)
- 自然科学(48740)
- 自然科学基金(47883)
- 编号(47540)
- 资助(46723)
- 成果(40026)
- 发(39953)
- 部(36250)
- 重点(36147)
- 课题(34270)
- 国家社会(33912)
- 发展(33118)
- 展(32569)
- 创(32305)
- 教育部(31409)
- 期刊
- 济(134343)
- 经济(134343)
- 研究(82537)
- 中国(58004)
- 管理(36376)
- 农(36302)
- 财(36008)
- 科学(35052)
- 学报(33663)
- 教育(30204)
- 融(27383)
- 金融(27383)
- 大学(26476)
- 农业(25004)
- 学学(24506)
- 经济研究(22039)
- 业经(21681)
- 财经(20273)
- 技术(20157)
- 经(17686)
- 问题(17624)
- 贸(15864)
- 世界(15001)
- 国际(14469)
- 业(13755)
- 资源(12048)
- 技术经济(11887)
- 坛(11691)
- 论坛(11691)
- 图书(11493)
共检索到396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惠雄
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呈现梯度约束型。理论而言,不同的约束状态应当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才能够达到国家与区域发展共赢的最大化战略目标。本文力求说明我国区域发展存在的这种约束差异与成因,并在揭示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的基础上,力求说服处在不同发展约束条件区域的行为者尤其是决策行为者选择符合区域最大化社会福祉实际的发展战略而不是盲目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这种基于梯度约束条件下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一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而非谋最大化的GDP偏好,二是实现国家的和谐社会发展战略构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桂拉旦 李具恒
在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或区域差距的要素时,已有理论难以解决要素的穷尽和要素系统的结构整合问题。依托可持续和谐发展观的逻辑理念,广义梯度理论将梯度扩展为自然要素、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多维层面,揭示了梯度分布间的耦合关系和多元交叉互推机理,整合了众多区域发展理论,实现了对梯度理论的创新,并尝试解决要素的穷尽和要素系统的结构整合问题。
关键词:
区域 可持续和谐发展 广义梯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周立华
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背景下,探索性地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梯度推进战略,进一步论证了实施的内在原因与三个阶段的战略部署。针对我国区域发展问题的差异性,提出了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林
在当前"二元经济"城乡分割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和谐社会战略要求经济的均衡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的时间序列考察,是检验三农政策是否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以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对象进行考查,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二者时间序列的单整特征,并用协整理论检验了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收敛趋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硕城 陈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我国以向东部沿海地带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替代了原已实行 30多年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广东省也同样实施向沿海地带倾斜的“梯度推移发展战略” ,使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粤港澳经济趋于一体化 ,广东省内各地带间经济梯度发展的总体态势已经形成。该书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对广东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的实际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并在实证基础上对梯度推移发展战略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梯度推移 非均衡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唐晓平
统筹城乡发展之所以在"五个统筹"中位居首位,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只有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战略,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在重庆和成都市,是我国改革推进模式的重大转变,标志着西部地区已具备进行先试先行的条件和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建勋 张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非均衡发展存在许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调整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1)调整国家宏观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点,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效率优先、注重公平;”(2)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回归均衡发展的总体战略,变单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和谐发展;”(3)政府的职能需要再造,政府要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4)发展的标准需要重塑;(5)增长动力和发展模式的需要调整。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非均衡发展 失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蕊 熊必琳
本文改进了现有的产业梯度系数方法,并利用其绘制了全国31个省市26个行业的产业区域梯度表,从阶段特征、地域特征和转移方式三个方面对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梯度系数 梯度分布 战略构想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炳胜 陈晓红 薛斌 房宁
区域建筑业发展水平的变动与影响机理的研究对国家建筑业协调发展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引入中国区域建筑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时序多指标模型测量建筑业发展水平并划分其梯度,在此基础上分析2005~2010年间各省份建筑业发展水平的梯度变迁。结果表明,中西部部分省份建筑业发展水平变化较大,东部省份建筑业梯度发展变化并不明显。最后,在梳理建筑业区域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广义排序选择模型系统分析不同发展水平下制约建筑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不同梯度下中国区域建筑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机理各具特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戈
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发展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公民的基本途径,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要求,是改善民生、缩小社会差别、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树立和采取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政策取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协调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教育公平,以改革促发展,推行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建设和谐校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燕 刘邦凡 李博
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有重要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慈福义教授编著的《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全面深入介绍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循环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该书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
关键词:
经济 梯度推进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燕 刘邦凡 李博
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有重要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慈福义教授编著的《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全面深入介绍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循环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该书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高等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结合辽宁省高等教育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中的几个关系,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和谐社会建设 和谐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新长 侯沛
社会和谐是一个多层次的总体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基础和前提。自然是人类存续和发展的首要条件。重建人与自然平衡,走向和谐发展之路,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先进的社会制度为保证。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社会 发展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