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28)
2023(16237)
2022(13907)
2021(12954)
2020(10653)
2019(24642)
2018(24230)
2017(46477)
2016(25007)
2015(28158)
2014(27983)
2013(28028)
2012(26214)
2011(24006)
2010(23913)
2009(21810)
2008(21241)
2007(18434)
2006(16325)
2005(14764)
作者
(72465)
(60042)
(59764)
(56526)
(38518)
(28712)
(27188)
(23630)
(22950)
(21399)
(20541)
(20496)
(19145)
(19026)
(18583)
(18457)
(17810)
(17426)
(17157)
(17141)
(14993)
(14792)
(14414)
(13630)
(13442)
(13384)
(13268)
(13042)
(12031)
(11869)
学科
(113285)
经济(113176)
管理(68082)
(65168)
(51106)
企业(51106)
方法(48136)
数学(42364)
数学方法(42012)
中国(34031)
(29664)
地方(28058)
(24535)
业经(23871)
(21919)
贸易(21903)
(21777)
(21203)
农业(20266)
(18846)
环境(17783)
(17483)
(17472)
金融(17470)
银行(17443)
(16849)
(16722)
技术(16344)
(15745)
地方经济(15719)
机构
大学(360714)
学院(357808)
(152408)
经济(149417)
管理(140120)
研究(128281)
理学(120972)
理学院(119574)
管理学(117776)
管理学院(117128)
中国(97027)
(78523)
科学(77229)
(67361)
(64372)
研究所(58637)
中心(56758)
(56447)
财经(54170)
(51326)
业大(50902)
北京(50642)
(49479)
(49057)
师范(48631)
经济学(46984)
(46718)
农业(43944)
经济学院(42461)
(41926)
基金
项目(243877)
科学(192878)
研究(180475)
基金(177970)
(154956)
国家(153679)
科学基金(131635)
社会(115580)
社会科(109650)
社会科学(109624)
基金项目(93828)
(92760)
自然(83567)
教育(81934)
自然科(81604)
自然科学(81586)
自然科学基金(80136)
(78971)
资助(73752)
编号(72599)
成果(59224)
(55765)
(54833)
重点(54832)
课题(50513)
(50235)
国家社会(48257)
教育部(47165)
创新(46925)
科研(46140)
期刊
(167896)
经济(167896)
研究(111255)
中国(70697)
学报(54318)
科学(51950)
管理(51636)
(51547)
(47416)
大学(41348)
教育(41067)
学学(38628)
农业(36380)
(33739)
金融(33739)
技术(30373)
经济研究(27834)
业经(26926)
财经(26355)
(22573)
问题(22048)
(19225)
图书(19137)
(18497)
技术经济(17671)
理论(17159)
世界(17036)
科技(16799)
资源(16588)
国际(16042)
共检索到536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金相郁  
区域发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空间现象。对于其格式,目前学术界存在2种观点,就是"Williamson假说"和"Amos假说"。文章在以往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区域发展差距方程式研究了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格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1952~2000年期间,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符合"Amos假说"的格式。但是,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在1952~1980年期间,其差距符合"Williamson假说"的格式,并在1980~2000年期间,其差距符合"Amos假说"的格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影  
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自然条件相差不大,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近年这一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本文首先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所选取的指标作灰色关联分析,找出苏南、苏北经济差距形成与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利用2007年江苏省10个主要城市的横截面数据,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最后对缩小这一经济发展差距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文胜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主流观点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意义重大。按照这种理论逻辑,西部地区金融非均衡发展应该会产生显著的经济后果。本文以金融发展为视角,着力探讨金融发展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析也同样可以看出,从1990年至今,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差距,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是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规模的格兰杰因果原因。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从解决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上着手来缩小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德友  
由市场规模演化而来的市场获得(market access)是新经济地理学从需求角度解释空间经济差异的核心变量。本文在计算我国主要城市市场获得的基础上,考察了城市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市场获得与工资、人均产出等经济发展指标的关系。在控制了人力资本、市场化水平等因素后,研究结果表明,市场获得是我国区域间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在区域中心城市层面显得尤为突出;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区域中心城市的开放程度与同区域其他城市的一体化对区域中心城市的市场获得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这间接地影响着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勇  张宗益  
对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表现出的区域差距,大量的研究多运用要素禀赋结构差距解释,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在特定经济体中区域差距的持续扩大。本文从经济权利禀赋出发,提出了一个合理解释地区差距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1990-2005年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尽管物质资本存量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但是,禀赋差异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也是区域差距持续扩大的结果。在市场化进程的制度转型中产生的权利缺失成为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地区自生能力相对低落、差距持续扩大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胜强  周兵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带有国际性的普遍现象,也是经济学重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回顾,并作出简单的评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昌明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空间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到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到中部崛起,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四大经济空间开发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尽管如此,中国经济不同区域之间绝对差距仍在扩大,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要有全新的思路,尤其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中心,形成集聚和扩散效应,带动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于绯  邱慕龄  
以广东省传统上划分的四区域为立足点来研究该省经济发展差距,首先叙述四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然后运用人均GDP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三种方法对四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整体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并且继续加深,广东省经济增长趋于发散,四区域之间的差距、珠三角和山区的差距是全省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瓯  
贫富差距已经成为困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乃至首要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从金融的角度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而且大多基于整体研究,缺乏以区域为单位的研究,更没有将温州作为研究对象。然而,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在地区层面上必然会表现出并不完全一致的关系。文章对温州相关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方法,考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协整分析基础上,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因果关系做出具体判断。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笔者认为,金融发展之所以扩大城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莉  刘志文  
文章以重庆市为例,刻画了1997-2010年重庆市内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产业结构变迁与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全市先下降后上升、地带内部逐步扩大、地带间在波动中下降的发展趋势。各地区二、三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较好地解释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胥嘉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实证研究充分证明了金融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意义。在中国,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停留在国家的层面上,而只有深入到地区层面,才有可能真正理解问题的核心。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比较了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差距,随后采用面板数据的处理方法,对三大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各地区经济增长,同时IV的估计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在质的提高方面比单纯量的扩张方面更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红伟  陈伟国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体系的作用越来越强。但我国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金融资源没有得到更加优化配置。一方面,政府为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利用行政力量人为压低利率,并对信贷实行管制,扭曲了资源的配置。另一方面,我国金融结构以银行为主导,偏重于城市发展和大企业,这使得农村和中小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功磊  夏青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地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全国相似经济水平的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依赖性日益增强,并且这种发展趋势自1992年以后表现的更为突出,从而加速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收敛趋势;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空间集聚特征比较明显,同时对近距离的经济扩散作用同样显著;2005年以后受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中部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被削弱,空间分异的发展趋势开始显现。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付敏杰  付志刚  
本文从一般均衡的视角,采用产出核算法研究了中国的区域差距问题。研究发现:(1)与中国经济增长表现为资本驱动型的基本特征相吻合,人均物质资本差异对于地区产出差异的解释程度远远高于技术差距。(2)以某地与政治中心距离所表征的政治区位和以是否拥有海岸线表征的经济地理,对该地区的人均产出、人均资本和技术水平有重大的影响,从而意味着鼓励人口自由流动、减少政治外溢是缩小区域差距的有效方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晓鹏  
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三大地带为基本地缘格局的区域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与升级。并且,这种差距表现为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从三大地带来看,不仅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在拉大,而且三大地带内部的差距也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区域差距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区域差距会自行缩小。但是,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和相关的实证研究都已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市场力量不仅无法使区域经济差距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迹象。那么,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及区域差距-区域增长-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联动关系,就成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