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73)
2023(21905)
2022(18642)
2021(17316)
2020(14498)
2019(33337)
2018(32724)
2017(61737)
2016(33725)
2015(37870)
2014(37586)
2013(37073)
2012(34184)
2011(31000)
2010(31078)
2009(28312)
2008(27658)
2007(24009)
2006(21168)
2005(18627)
作者
(99296)
(82954)
(82146)
(77904)
(52534)
(39735)
(37286)
(32526)
(31574)
(29437)
(28139)
(28011)
(26483)
(26187)
(25607)
(25590)
(24569)
(24548)
(23764)
(23667)
(20662)
(20515)
(20119)
(18850)
(18569)
(18352)
(18249)
(18147)
(16727)
(16312)
学科
(139069)
经济(138932)
管理(91590)
(88070)
(70953)
企业(70953)
方法(61467)
数学(53866)
数学方法(53016)
中国(40448)
(37761)
(31713)
地方(31323)
业经(30573)
(30480)
(26545)
贸易(26525)
(25742)
农业(25615)
(24037)
理论(22457)
环境(21553)
技术(21340)
(21300)
银行(21222)
(21009)
(20652)
金融(20648)
(20404)
(19122)
机构
大学(477359)
学院(476290)
(190772)
经济(186869)
管理(181878)
研究(167647)
理学(157775)
理学院(155906)
管理学(152634)
管理学院(151788)
中国(125026)
科学(106549)
(102988)
(86093)
(85728)
(84200)
研究所(78675)
业大(75753)
中心(75204)
(69156)
农业(67846)
财经(67686)
北京(65321)
(64200)
师范(63441)
(61830)
(60887)
经济学(57625)
(55990)
技术(52073)
基金
项目(330008)
科学(258308)
基金(238489)
研究(234509)
(211663)
国家(209943)
科学基金(178368)
社会(147306)
社会科(139632)
社会科学(139595)
(128704)
基金项目(125066)
自然(118064)
自然科(115386)
自然科学(115355)
自然科学基金(113247)
(109735)
教育(109073)
资助(99573)
编号(94048)
成果(75740)
重点(75099)
(72709)
(71899)
(68381)
课题(66143)
创新(63901)
科研(63499)
计划(61258)
国家社会(61094)
期刊
(205383)
经济(205383)
研究(137268)
中国(95221)
学报(83523)
(78031)
科学(74566)
管理(67431)
大学(62599)
(62173)
学学(59011)
教育(56182)
农业(54053)
技术(42559)
(40537)
金融(40537)
经济研究(34257)
业经(33951)
财经(32354)
(29320)
(27881)
问题(26490)
图书(24225)
科技(23648)
(23587)
统计(23182)
技术经济(22714)
业大(21981)
资源(21753)
(21618)
共检索到701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生霞  刘强  陆小莉  
本文在给出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将修正后的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法用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测度,克服了组内组间重叠误差影响估计效果、空间与来源分析不能有机结合的问题;创新性地将门限回归模型运用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对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的测度中,将单一线性测度方法拓展到非线性领域,使测度结果更具适应性和有效性;提出将门限变量用合成指数构建、用逆合成指数分解的方法,用逆熵权法进一步细化影响变异系数的领域因素,使区域发展不平衡成因的分析更具全面性和具体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四个维度测度区域发展不平衡综合指数的门限变量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的减小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的门限取值区间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非线性特征;经济发展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非线性门限效应来源于人均GDP,但是作用较小;生态环境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非线性门限效应来源于资源禀赋、环境治理、能源消耗等,且资源禀赋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长石  刘晨晖  
本文借鉴中心—外围模型的研究思想,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法测算了地区发展不平衡并进行了空间分解,以确定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来源,而后采用差分GMM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并非是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而是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内部的发展差异;地区发展不平衡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U型关系,说明在样本考察期内的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水平是趋于发散的。据此,本文提出解决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着眼于消除外围中小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的观点与政策主张。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  
外资分布在地理区域上的悬殊差距,加剧了地区间产业布局的差距。实证研究表明1991年至今中国外商投资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地理布局均匀程度都一直稳步提升,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转变,导致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逐年缩小。针对2000-201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外商资本金指标与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销售产值指标之间存在着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楼国涛  汪金剑  徐丹秋  
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新型金融产品,其主要受众群体为拥有住房且具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口。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影响反向抵押贷款推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提炼,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人口结构是制约我国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因子评分表明反向抵押贷款有望最先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办。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六大类,也得出了反向抵押贷款业务有望最先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最先推广的结论,印证了以上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剑  李林艳  
本文从全球金融发展不平衡的视角研究全球贸易失衡,建立一个流动性约束的跨时贸易模型,证明了金融发展差异、消费者跨期消费能力与贸易余额之间的关系。通过选取86个国家1990~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市场规模、金融市场活力等金融发展指标与贸易余额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全球贸易失衡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根本上缩小各国金融发展的差异,发展新兴市场国家的本土金融市场,改变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和支配地位,构建多元化的国际金融体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覃成林  张华  张技辉  
本文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分析了2001—2009年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变化过程,并运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二重分解法,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解析导致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变化的空间原因和产业原因,以及二者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以2004年为转折点呈现出先持续较快上升,后平稳缓慢下降的变化过程。影响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是四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其次是四大区域内发展不平衡,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四大区域间的产业发展差异大于其各自内部的产业发展差异。就产业而言,工业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最大,其次是其他服务业和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影响在增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圣云  沈玉芳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指区域之间在发展水平、功能和结构上的时空不平衡性。文献综述分析发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地区经济增长成果指标,另一类是地区间生活水平指标。这两类指标都局限于收入或GDP等经济指标,这对评价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不够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评价应该落到福祉水平层面。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区域发展与时间、空间组成的三位一体,对其研究应从时、空2个维度展开,即将空间维度的静态研究和时间维度的动态研究结合起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邢学杰  
本文以Cobb-Douglas函数为理论基础,利用中部六省2000-2012年数据,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了中部六省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人均GDP与服务业增加值之间存在两个门限效应,门限值分别为6561.01元和7709.43元。三个门限区间范围内,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对服务业的弹性系数变化表明中部六省服务业发展由人力投入驱动为主逐渐转向资本投入驱动为主转变。该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未来应更加重视资本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应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刚  
以旅游总收入为测度指标,采用传统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研究了1997—201 5年间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表现为三大地带内的不平衡显著大于三大地带间的不平衡;区域旅游业发展存在较为稳定的低水平和高水平趋同俱乐部以及显著的空间聚集关联性;区域旅游业发生转移的概率及邻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与邻域间旅游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沈玉芳  
王圣云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现就职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近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福祉地理学——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专著,这是作者集多年心血钻研探索的研究成果。通读之后,深切感受到这是一部概念清楚、观点鲜明、论证有力、逻辑严谨,充满哲学思辨特色,理论建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生霞  刘强  陆小莉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态变迁既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又为新阶段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因而对区域协调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聚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呈现出的非线性、阶梯型、空间辐射异质性等特征,利用1992—2018年中国省域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半参数、有序Logit响应和空间SARAR面板进行建模,以此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变迁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从省级层面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抑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态势;从分类结果看,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较强的阶梯型特征;从空间效应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空间辐射作用强于地理区位。此外,虽然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在不同程度上可以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彦辉  孙祥栋  
减税降费助推经济增长成效显著,但其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如何尚待进一步验证。基于DSGE理论并进行中国化改进,引入表征不同收入群体的异质性家庭与收入差距指数检验减税降费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表明:具体减税降费政策在改善消费、收入不平等与就业状况等方面存在程度和方向性差异,无法兼顾多重政策目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将有效促进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距。鉴于此,为兼顾优化收入分配与稳增长的目标,应制定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以有效规避部分政策短板,实现优化收入格局的政策预期。同时,应增强减税的普惠性,采取"有增有减"的减税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隆斌  张华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已经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揭示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运用经济增长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等方法,检验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得出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各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一样;造成各区域三次产业升级和转换不同的原因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所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对等和开放程度差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义  
本文基于1978—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傅里叶级数的非线性面板SPSM单位根检验方法,考察了我国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在1978—1986年表现出明显的σ趋同,1995—2004年发生了微弱的σ趋同;而2004年之后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差距逐步拉大,没有发生σ趋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整体上不存在随机趋同,但部分区域存在着随机趋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庆义  
本文基于区际贸易的视角,通过建立多地区多产业的李嘉图模型首次系统研究了国内市场分割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的成因区分为地方保护和运输成本,并基于模型估计出地方保护和运输距离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成因中,市场分割至少是和传统的资本禀赋差异、技术差异同等重要的因素,降低市场分割程度能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通过降低地方保护水平促进区域发展平衡时,应注意大幅降低落后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来降低运输成本也能起到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的作用。另外,缩小地区间资本禀赋和技术差异并不总是能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在采取政策手段时,应该定位于大幅提升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