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8)
- 2023(18126)
- 2022(15073)
- 2021(14081)
- 2020(11911)
- 2019(27525)
- 2018(27035)
- 2017(51176)
- 2016(27600)
- 2015(31279)
- 2014(31346)
- 2013(30990)
- 2012(28436)
- 2011(25773)
- 2010(25663)
- 2009(24052)
- 2008(23415)
- 2007(20690)
- 2006(17971)
- 2005(16105)
- 学科
- 济(122593)
- 经济(122477)
- 管理(81367)
- 业(78005)
- 企(64059)
- 企业(64059)
- 方法(56153)
- 数学(49412)
- 数学方法(48861)
- 中国(35459)
- 农(31282)
- 财(29099)
- 地方(25558)
- 业经(25446)
- 贸(23554)
- 贸易(23539)
- 易(22884)
- 学(22842)
- 技术(21700)
- 制(21570)
- 农业(20957)
- 融(19267)
- 金融(19264)
- 银(18957)
- 银行(18921)
- 理论(18378)
- 行(18087)
- 环境(18033)
- 务(17789)
- 和(17752)
- 机构
- 大学(399031)
- 学院(396554)
- 济(169279)
- 经济(165937)
- 管理(155334)
- 研究(135595)
- 理学(134164)
- 理学院(132681)
- 管理学(130477)
- 管理学院(129727)
- 中国(104100)
- 京(84770)
- 科学(81316)
- 财(75457)
- 所(67072)
- 中心(62884)
- 农(61919)
- 研究所(61101)
- 财经(60768)
- 江(58171)
- 业大(56339)
- 经(55341)
- 北京(53389)
- 经济学(52711)
- 范(51738)
- 师范(51232)
- 院(49324)
- 农业(48538)
- 经济学院(47647)
- 州(46487)
- 基金
- 项目(268385)
- 科学(213795)
- 基金(197391)
- 研究(195309)
- 家(171952)
- 国家(170629)
- 科学基金(147525)
- 社会(126603)
- 社会科(120220)
- 社会科学(120187)
- 基金项目(104113)
- 省(103597)
- 自然(94881)
- 自然科(92769)
- 自然科学(92746)
- 自然科学基金(91100)
- 教育(90506)
- 划(88255)
- 资助(80689)
- 编号(77171)
- 成果(62264)
- 重点(60886)
- 部(60364)
- 创(58717)
- 发(58058)
- 创新(54428)
- 课题(54000)
- 国家社会(53401)
- 教育部(51996)
- 科研(51345)
- 期刊
- 济(179170)
- 经济(179170)
- 研究(116138)
- 中国(76989)
- 学报(58463)
- 财(57985)
- 管理(57180)
- 科学(56556)
- 农(54696)
- 大学(45030)
- 学学(42140)
- 教育(41268)
- 农业(37565)
- 技术(36732)
- 融(35938)
- 金融(35938)
- 财经(29906)
- 经济研究(29621)
- 业经(27700)
- 经(25783)
- 问题(25205)
- 业(22069)
- 贸(21671)
- 技术经济(21040)
- 统计(20940)
- 策(19732)
- 国际(19603)
- 科技(18720)
- 世界(18311)
- 图书(18221)
共检索到584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衍泰 朱传果 夏敏
通过解析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的内涵和运行机理,构建了包括"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四维度的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Topsis综合评价法评价了2012—2016年中国24个城市的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水平。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的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水平与其综合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水平受创新要素、创新网络结构、创新国际化功能和创新生态环境综合因素的影响;城市圈的辐射效应显著,大城市良好的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带动提高了相邻城市的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习保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区创新能力的普遍提高,区域之间创新能力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以发明专利量衡量的创新产出在空间上呈现日趋集聚的现象。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根据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1998~2005年的创新活动数据,以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作为创新产出的指标,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效率因素,并解释导致这种差异和区域集聚的制度原因。研究发现,导致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日益扩大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同地区之间创新效率差异的扩大,而影响创新效率的因素包括区域创新主体的构成、政府的支持以及与工业结构有关的创新环境。由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存在区域集聚趋势,随着各地区研发投入模式向以工业企...
关键词:
创新系统 专利 随机前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翌琳
当前我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自主创新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形成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本文系统梳理区域创新多层次主体、多种类创新要素、众多关联产业的关系脉络和传导机制,构建区域创新系统评价体系,对2001-2010年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状况进行横向纵向的综合分析,并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将31省区市分为4种类型,归纳出4种不同类型区域的创新系统发展模式。本文从现实角度用科学数据描述、分析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区域均衡发展问题,为推进国家创新进程提供实务性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应用DEA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当前阶段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普遍较低,且其原因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低下所致;我国总体显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态势,科技资源投入相对过剩而非不足;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地区间差异并不显著,而规模效率在不同地区间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结论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效率 DEA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洋 刘林林
创新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活动中存在着市场失效和系统失灵两种失效。在我国,市场失效主要是由于创新环境不完善造成的;而系统失灵是由于创新网络不健全,创新系统中的核心要素之间的联系不紧导致的。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提出区域创新有效性分析的指标体系,并且根据03、04年的数据,运用运筹学软件lingo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系统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小英
从理论上来说,创新系统产出的形式很多。为了更好地衡量创新产出成果,本文将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学者们普遍认为专利数量能够较好地表示创新产出,那么同样,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也应作为计量创新产出方法之一。由于不同专利在经济价值上有很大差别,申请专利的倾向也因企业规模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还应采用另一个创新产出指标,即地区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所有产品销售收入比例,来反映各地区创新产品所产生的效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广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加大了科技创新的投入,相比科技创新投入的增速,科技产出却增长较慢。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结果主要取决于评价方法和评价因素指标,目前,评价方法的研究已日臻完善,但对评价因素指标还未达成共识。鉴于此,本文做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对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汇总分析,并结合实证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2)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路径分析模型,从而揭示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程度与方向;(3)给出几点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水平的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绩效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涂俊 吴贵生
本文基于创新系统理论,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创新系统效率进行了比较,并根据评价结果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和自然灾害对区域农业创新系统具有显著影响,而政府科技经费并不是显著影响因素。作者建议通过改善教育条件,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等改善系统效率,促进区域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传忠 王金杰
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全国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率的不断提高,但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具体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江朋 邱添 张璞
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要素和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以我国29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并分为东北、东南、西北、中部和南部5个区域,建立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同度模型计算区域复合系统的有序度和协同度,结果显示:东南协同状况最好,其次是中部和南部,东北和西北呈非协同状态,发展水平最低。进而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引入空间因素探究各因素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支持、资本市场回报、财政科技支出强度和高新市场竞争力对区域复合系统协同度有正反馈效应,而开放程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促进区域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协同度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海滨 牛秀红 周佳宁
构建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绿色创新系统内部耦合协调程度是系统能否有序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将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划分为创新投入子系统、创新效益子系统和绿色效益子系统,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方法、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绿色创新内部耦合性和协调性发展情况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创新绿色系统整体处于低耦合、低协调发展阶段,结合耦合度和协调度划分全国省市自治区可分为三个区域—拮抗耦合中度协调地区、低度耦合中度协调地区、低度耦合低度协调地区。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域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佩琨 林水山
本文利用分形理论对中国各区域专利数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计算出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Hurst指数,发现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具有分形结构,而且具有反持久性。这是一次有益也很有趣的尝试。文中从动态和非线性角度给出这种现象的经济解释,并对区域创新系统内外合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分形 Hurst指数 区域创新系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裘莹 张曙霄
鲜有文献关注离岸ITO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拟弥补现有文献的不足,引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中国各省域内企业、高校和政府等技术创新主体的要素投入及其相互合作对当地离岸ITO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企业与高校投入技术创新合作的资金对离岸ITO发展均没有正面影响;企业研发人员和高学历人员的技术创新活动与离岸ITO发展显著正相关,且贡献度很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对离岸ITO发展有滞后的正面影响;离岸ITO发展还受到区位因素的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飞 袁苏湘 范斐
文章基于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衡量区域创新水平,结合多期DID模型考察了国家级新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级新区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净效应达到18.4%,且这一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并在更改考察样本、研究方法以及有效控制内生性后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位于南方城市的国家级新区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位于东北地区的国家级新区的创新绩效相对欠佳,其城市群的网络协同创新效应有待强化。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级新区通过高技能劳动力集聚、企业活跃度提升两条渠道推动了区域创新,政府科创投入的创新绩效则有待进一步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香花 苏彩平
在创新系统的视角下,文章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以及环境四个角度构建了含有42个指标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初步筛选出5个重要指标、18个普通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主基底变量筛选出了13个相互正交的指标变量。采用个性综合评价从东、中、西部地区,对我国30个省市和13个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