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8)
- 2023(16387)
- 2022(13869)
- 2021(13174)
- 2020(10848)
- 2019(25021)
- 2018(24782)
- 2017(46441)
- 2016(25311)
- 2015(28363)
- 2014(28204)
- 2013(27645)
- 2012(25558)
- 2011(23138)
- 2010(22947)
- 2009(20875)
- 2008(20151)
- 2007(17490)
- 2006(15151)
- 2005(13346)
- 学科
- 济(100348)
- 经济(100237)
- 管理(72191)
- 业(66891)
- 企(55797)
- 企业(55797)
- 方法(43454)
- 数学(37568)
- 数学方法(37190)
- 中国(29992)
- 农(25963)
- 学(23470)
- 财(23151)
- 业经(21988)
- 地方(21894)
- 技术(20390)
- 制(19155)
- 贸(18937)
- 贸易(18924)
- 易(18391)
- 农业(17184)
- 理论(16764)
- 和(16277)
- 银(16212)
- 银行(16161)
- 环境(15958)
- 行(15571)
- 融(15556)
- 金融(15547)
- 划(14235)
- 机构
- 大学(354588)
- 学院(351878)
- 济(142324)
- 经济(139385)
- 管理(137959)
- 研究(124862)
- 理学(119580)
- 理学院(118166)
- 管理学(116223)
- 管理学院(115579)
- 中国(93667)
- 科学(78337)
- 京(76645)
- 财(63102)
- 所(62971)
- 研究所(58006)
- 农(56961)
- 中心(55522)
- 业大(52286)
- 财经(50851)
- 江(50508)
- 北京(48725)
- 范(48038)
- 师范(47555)
- 经(46477)
- 院(46098)
- 农业(44731)
- 经济学(42981)
- 州(40620)
- 经济学院(38773)
- 基金
- 项目(247463)
- 科学(195484)
- 研究(181087)
- 基金(179981)
- 家(158523)
- 国家(157246)
- 科学基金(134156)
- 社会(114395)
- 社会科(108367)
- 社会科学(108341)
- 基金项目(95490)
- 省(95471)
- 自然(86899)
- 自然科(84901)
- 自然科学(84877)
- 自然科学基金(83348)
- 教育(82625)
- 划(81579)
- 资助(72981)
- 编号(72412)
- 成果(59238)
- 重点(56121)
- 部(54715)
- 创(54461)
- 发(53482)
- 课题(51062)
- 创新(50294)
- 国家社会(47556)
- 科研(47121)
- 教育部(46581)
- 期刊
- 济(152438)
- 经济(152438)
- 研究(105467)
- 中国(70283)
- 学报(57696)
- 科学(54019)
- 管理(51366)
- 农(50985)
- 财(45295)
- 大学(43191)
- 教育(43151)
- 学学(40459)
- 农业(35784)
- 技术(30182)
- 融(28383)
- 金融(28383)
- 经济研究(25264)
- 财经(24220)
- 业经(24034)
- 经(20785)
- 业(19768)
- 问题(19648)
- 科技(19028)
- 图书(18435)
- 技术经济(16841)
- 资源(16409)
- 理论(16044)
- 贸(15940)
- 版(15926)
- 现代(15163)
共检索到516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绪庶 张宙材
基于区域经济体系效能概念内涵界定,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兼具纵横向比较的方法,测算2012-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创新体系效能指数。研究发现: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下,各省(市)创新体系效能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总体保持上升态势。30个省域可以划分为4个梯队,创新体系效能分层基本固化,但省域空间分布呈现创新分化加剧和创新极化增强的重要特征与发展趋势;基本形成东部创新引领、中部创新崛起的空间分布格局,东中部与东北、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稼琼,绳丽惠,陈鹏飞
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变动”的概念,并特别强调“经济的变革,诸如成本的降低、经济均衡的打破、残酷的竞争以及经济周期本身,都应主要归因于创新”之后,创新一直是国际上的研...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建坤 李应博
文章从国外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协同演进的相关研究着手,分析了两者协同演进的趋势。系统研究了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状况、目标定位及特征。详细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以及研究型大学与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关系。文章最后给出了促进两者协同演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区域创新体系 协同演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州 赵立龙 熊磊
文章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是以知识为对象,以利于创新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知识管理就是要加速体系内知识流转、应用,实现区域内行为各主体的知识共享,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并总结了加强区域创新体系知识管理的几点具体策略。
关键词:
创新体系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云 叶选挺 杨芳娟 谭龙 刘文澜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边界趋于淡化,创新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促使各国政府重新思考创新政策的重心和治理模式。基于全球视野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创新政策,并调整和改进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和相关制度安排,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相关政策概念、分类和演进阶段进行界定,收集、梳理和挖掘各阶段创新国际化的政策,并基于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系统回顾和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政策演进特征,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提出了要加快制定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战略和政策的若干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凯
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研究区域创新体系开放性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其次,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内涵和框架体系的界定与分析,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开放性特征与创新资源流动,并梳理了区域创新体系开放性特征的演变过程。最后,以研发全球化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影响,进一步阐释在科技与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区域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发展走势。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开放性 创新资源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鲁成
本文依据系统科学、技术创新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分析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这个理论模式阐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功能、运行模式和调控要求、系统目标和实现机理。作为一种研究思路,这个模式将有助于人们去建立各自的区域创新体系,并对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做出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晶莹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由于每一地区的经济、金融环境各不相同,有必要对区域金融创新体系的建立进行探索与研究,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因此,为了促进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并使金融创新促进本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针对现有研究,文章对区域金融创新体系的概念界定、要素构成、运行机制、功能作用和构建中的实践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区域 区域金融创新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邦英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网络,它能通过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使区域内部形成高效率的协同效应,推动区域系统向高效率的创新网络演进,从而吸引区域外的经济资源在本区域内聚集、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作者认为,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来构建西部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西部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战略选择,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1)加强产业集群主体建设,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模范来形成区域创新网络;(2)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促进主体内部、主体之间以及中介机构之间信息高效流动,合理配置资源;(3)加强集群软硬环境建设。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艳 李郑民 杨迅周 刘夏茹 杨文新
文章论述了产学研合作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及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认为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分析产学研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产学研合作在主体、利益分配、风险、沟通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解决好利益分配、降低风险、加强产学研各方交流、促进成果转化、改善外部环境等具体对策。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产学研 合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余以胜 刘芷欣
面对区域创新体系内知识资源结构特点以及新的知识需求,传统知识创新主体需要从原先多个企业内部的、孤立的、分散的信息处理系统转化为产业、机构、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协同集成化的知识资源管理系统。本文提出了从知识资源库、综合技术平台和机构重组三个方面建立跨企业、跨机构的知识资源组织体系,同时论述了面向区域创新体系创新系统的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体系 知识资源组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S.V.Terebova 郭晓菁
当前,有效的创新体系已成为确保俄罗斯创新发展道路建设的重要决定因素,并且为俄罗斯所有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最佳条件。科学的创新发展道路是强化地区革新体系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地区创新发展道路具备"强劲启动平台",该"启动平台"包括投资吸引力、大型研究机构和中心、高科技生产设备、专业劳动力等。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不需要地区所有的科技指标都均等发展。其关键在于利用好每个地区的优势,而不是寻求科技发展绝对均等化。区域创新体系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它是地区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工具,能为有技术的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并为全民普遍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持力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奇锋 童洁 顾新
加强知识在系统中要素之间的流动,是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知识流动的特点,建立分层螺旋的知识流动结构模型,分析知识流动的形式,从环境、主体与客体等方面讨论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知识流动的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芷欣
讨论知识及知识供应链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价值,并对我国当前区域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从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参与者、知识整合、知识流动三个维度对基于知识供应链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构建,并认为其具备创新导向、创新支撑、创新积累、创新转移、创新反馈5个主要职能。最后以上海市区域创新体系中某企业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知识供应链 区域创新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巢来春 高福斌 楼巧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