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20)
2023(17280)
2022(14215)
2021(13034)
2020(11022)
2019(25205)
2018(24423)
2017(46701)
2016(25461)
2015(28504)
2014(28258)
2013(28482)
2012(26751)
2011(24432)
2010(24575)
2009(23305)
2008(23564)
2007(21520)
2006(19219)
2005(17461)
作者
(77130)
(64670)
(64575)
(61259)
(40741)
(31177)
(29189)
(25296)
(24479)
(23027)
(22223)
(21717)
(20817)
(20547)
(20357)
(20005)
(19402)
(19133)
(18782)
(18580)
(16166)
(16088)
(15918)
(14869)
(14725)
(14532)
(14474)
(14373)
(13099)
(13063)
学科
(118927)
经济(118802)
(96591)
管理(78731)
(77932)
企业(77932)
方法(50239)
(49014)
数学(41148)
数学方法(40821)
业经(33884)
(32820)
农业(32357)
中国(32342)
(24306)
地方(23142)
(22725)
贸易(22714)
(22119)
(22043)
(21998)
财务(21977)
财务管理(21938)
企业财务(20774)
技术(19513)
(19131)
(18417)
(18063)
(17540)
(17494)
机构
学院(381788)
大学(378659)
(167164)
经济(164096)
管理(145652)
研究(135489)
理学(124995)
理学院(123594)
管理学(121768)
管理学院(121063)
中国(105867)
科学(82305)
(80816)
(80367)
(74377)
(70530)
研究所(63913)
农业(62968)
中心(61381)
业大(60960)
(59257)
财经(59117)
(53688)
经济学(51689)
北京(50645)
(47809)
(47791)
师范(47269)
经济学院(46775)
(45808)
基金
项目(249869)
科学(197620)
基金(183288)
研究(180889)
(161209)
国家(159760)
科学基金(135961)
社会(118143)
社会科(111732)
社会科学(111699)
(97681)
基金项目(96534)
自然(86544)
自然科(84529)
自然科学(84499)
自然科学基金(83090)
(81832)
教育(80941)
资助(74118)
编号(71828)
成果(57958)
重点(56953)
(56202)
(56026)
(53893)
(50211)
创新(49937)
国家社会(49873)
课题(49381)
科研(47787)
期刊
(192746)
经济(192746)
研究(112649)
(79219)
中国(75761)
学报(63353)
科学(59512)
(58868)
管理(54391)
农业(53535)
大学(47988)
学学(45684)
(37837)
金融(37837)
业经(35014)
教育(33304)
技术(32057)
经济研究(30297)
财经(30107)
(28881)
(26154)
问题(25993)
技术经济(21288)
世界(21207)
(21072)
(20105)
国际(18425)
商业(17673)
统计(17547)
资源(17300)
共检索到579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浩轩  
沿着克鲁格曼"核心—边缘"模型的内在机理,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区域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迁逻辑的三个假说,并基于29省(区、市)19902014年的数据运用资本深化系数、资源禀赋系数和要素结构指数进行了验证。分析发现,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迁特征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率、农业资本投入增长速率和农用地面积变化率在"东部地区—其他地区"和"城市—周边农村"的双层"核心—边缘"结构中的互动。相较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率和农用地面积变化率而言,农业资本投入增长速率的变化更为明显;中国各区域农业劳均增加值和农业劳均资本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浩轩  
沿着克鲁格曼"核心—边缘"模型的内在机理,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区域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迁逻辑的三个假说,并基于29省(区、市)1990~2014年的数据运用资本深化系数、资源禀赋系数和要素结构指数进行了验证。分析发现,农业要素禀赋结构变迁特征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率、农业资本投入增长速率和农用地面积变化率在"东部地区—其他地区"和"城市—周边农村"的双层"核心—边缘"结构中的互动。相较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率和农用地面积变化率而言,农业资本投入增长速率的变化更为明显;中国各区域农业劳均增加值和农业劳均资本存量尽管在不断上升,但无法掩盖各区域农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固化现象;农业要素禀赋流动总体上有利于东部地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海钰  马兴栋  邵砾群  
基于2006—2015年中国7个苹果主产省的成本收益数据,运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的技术偏向指数方法测度不同地区苹果栽培技术变迁是否符合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中国苹果生产正朝着劳动节约型技术发展,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各主产省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反应程度也有所不同,具体反映在要素投入的差异和生产率增长快慢的不同;不同省份的技术变迁路径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罗浩轩  
要素禀赋结构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着直接的影响,构建以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为变量的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模型,可以揭示要素禀赋结构变迁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态机理以及政府过度干预要素市场行为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在既有的要素禀赋结构下实现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并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而变迁。政府过度干预要素市场,将会造成农业经营规模偏离农业要素禀赋结构,政府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必须建立在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前提上。当前,为促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政府的着力点应该是提供必要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占兵  
文章利用统计分析与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历史变迁过程与未来演化趋势。结果表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变动轨迹存在较大差异。在改革开放前的第一阶段,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处于萎缩状态,中国农业劳动力的流动性不足,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常常受制于政治、社会等非经济性因素的严重影响,产出结构的变化快于劳动力总体就业结构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二阶段,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呈现出高流动性和强规律性的特征,劳动力总体就业结构的变化快于产出结构的变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红杰  张旭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探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从生产关系变革到现代农业经济体系重塑,从全面进行乡村改造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不同体制条件下不断演进,其基本逻辑在于动力塑造中对个体与组织、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深邃思考和不断调整。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考虑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动力、资源注入、市场联结等问题,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出发,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内在激励和不竭动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厅厅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关乎共同富裕进程。基于CNKI数据库和CiteSpace计量分析软件,对1992-2022年共1923篇农业现代化权威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聚焦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时空演变、前沿图景与逻辑演进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研究呈现出“分散不均衡”的时空演变,揭示出“主流聚集态”的前沿图景,反映出“政策导引性”的演进路径。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亟待重视与关注构建农业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拓展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空间新视角”,关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任务艰巨区”,布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多梯队赛道”。为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雪娇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70年的发展变迁,是与宏观环境相互呼应、多元主体角色转换、遵循"互助共济"理念、在既有路径依赖下采取诱致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方式而进行的渐进式制度变迁。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全面转型的新时代,建议优化城乡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的宏观环境,围绕基本医保制度结构建立统一的实施机制,构建政府、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机构及其他行为主体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相互协作、良性互动的社会保险治理关系,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城乡基本医保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炯  邓宗兵  
使用1978~2008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指数,并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全国、三大地区及绝大多数省份农业TFP的增长主要属于技术进步型的增长;全国及三大地区农业TFP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农业TFP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间和区域内省际间的不平衡;农业技术效率的下滑制约全国及三大地区农业TFP的增长,而农业技术效率下滑是纯技术效率损失和规模效率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百红  
美国国际贸易政策变迁的根源在于当代资本主义制度,资本的本性推动着资本积累方式的变革,相应地改变着美国的国际贸易政策。鉴于此,文章从资本积累的逻辑出发,将美国国际贸易政策变迁作为研究的核心,构建"资本—劳工—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从劳工对国际贸易政策制定的影响、资本—资本的博弈、国家—国家的博弈三个层次探讨美国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决定过程,以期为改善美国新总统任期下的中美经贸关系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破解之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王洪晶  
新中国成立后,新学制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学前教育制度在70年变迁中历经确立与初步发展期(1949—1977年)、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快速发展期(1978—2009年)、多措并举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将制度变迁置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分析框架,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逻辑为:宏观层面受政治、经济、信息技术的客观驱动,微观层面受利益相关行动者对公平与优质需求的影响,并在二者共同张力作用下变革。新时代,学前教育制度将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推进学前教育立法进程、加强学前信息化教育、秉持学前教育公平理念、遵循幼儿本位价值取向,推动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夏珂  
一、引言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应用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供应链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寄予厚望。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均得到大幅提升,为金融更好地服务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跨界融合的深入,农业的产业形态和增值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养殖种植业、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等各产业链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为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洪正  邹方来  
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包括公司特征因素、资本成本因素和股权结构因素三大类,现有文献对各类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缺乏研究,本文首次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股权结构是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主导因素。针对这一实证结果,论文基于国家控制权变迁逻辑,从一国宏观角度,说明了资本结构是国家控制权主导下的产权多元化和不同产权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即国家控制权的变迁决定了企业特殊的股权结构,而国家、银行、投资者三方之间的控制权博弈则形成了相应的融资方式,两者一起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进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两个最关键因素。19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生产、通讯、交通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飞速发展,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在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动下,新的组织结构形式不断产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1992~2012年我国31个省份农业TFP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我国农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3.1%,对第一产业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度为79.210%;技术进步是引致我国及各省份农业TFP变动的主要因素,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农业TFP依次下降,1993年以来各省份的农业TFP不存在σ收敛;人力资本含量、灌溉面积占比、工资性收入占比和农业财政支出占比对农业TFP有正面影响,而农业产值占比、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具有约束作用,这些因素的趋势性变化引致了区域农业TFP的发散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