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4)
2023(13958)
2022(11486)
2021(10650)
2020(8902)
2019(19871)
2018(19361)
2017(36683)
2016(19436)
2015(21651)
2014(21061)
2013(21172)
2012(19384)
2011(17593)
2010(17793)
2009(16907)
2008(16802)
2007(15315)
2006(13600)
2005(12402)
作者
(53901)
(45682)
(45208)
(42613)
(28513)
(21930)
(20352)
(17783)
(17255)
(16093)
(15552)
(15276)
(14601)
(14193)
(13921)
(13672)
(13351)
(13042)
(12970)
(12944)
(11321)
(11074)
(10852)
(10444)
(10137)
(10132)
(10119)
(10007)
(9162)
(9027)
学科
(93074)
经济(92980)
(90114)
(72625)
企业(72625)
管理(67922)
(46461)
方法(36778)
业经(31017)
农业(30991)
数学(28786)
数学方法(28562)
中国(27127)
(25696)
技术(21423)
(19093)
地方(18876)
(18010)
财务(17993)
财务管理(17975)
(17047)
贸易(17033)
企业财务(16982)
(16834)
(16644)
(15803)
(15640)
(14886)
理论(14181)
技术管理(14003)
机构
学院(284649)
大学(277089)
(131984)
经济(129892)
管理(117859)
理学(101322)
理学院(100361)
管理学(99283)
管理学院(98744)
研究(95402)
中国(78442)
(57942)
(56546)
(55092)
科学(53892)
(46680)
财经(44891)
中心(43927)
(43325)
研究所(42025)
农业(41684)
业大(41395)
(40927)
经济学(39622)
北京(36420)
经济学院(35737)
经济管理(34588)
(33949)
(33742)
师范(33730)
基金
项目(186802)
科学(151558)
研究(143282)
基金(137688)
(118046)
国家(116890)
科学基金(102648)
社会(96573)
社会科(91452)
社会科学(91430)
(73883)
基金项目(72950)
教育(62470)
自然(61857)
自然科(60505)
自然科学(60487)
(59980)
自然科学基金(59489)
编号(57356)
资助(53772)
(44900)
成果(44545)
(43006)
(42758)
重点(41576)
创新(41113)
国家社会(40948)
(40689)
课题(38589)
(37834)
期刊
(154307)
经济(154307)
研究(84835)
中国(60990)
(57223)
管理(46255)
(44707)
科学(39350)
农业(38985)
学报(35150)
业经(30704)
(29292)
金融(29292)
大学(28707)
学学(27288)
技术(26826)
教育(25122)
经济研究(23390)
财经(22560)
(21488)
问题(20416)
(19666)
技术经济(18212)
世界(17076)
科技(15902)
(15515)
农村(14501)
(14501)
农业经济(14167)
资源(14038)
共检索到435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耀  赵芝俊  高芸  
基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从5个方面选取27个指标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TOPSIS法对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国际化、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等依然是影响各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短板因素;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中国各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较弱,且存在巨大差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高和较高的省份只有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湖北、黑龙江和浙江7个省市,其他24个省份普遍较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基本呈现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依次降低的特征;排名较靠前的省份有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黑龙江6省市,而宁夏、青海、陕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玉春  黄增健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欠佳,而且区域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强的内在关系;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示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各因素发展极不均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俊芬  方伟  万忠  张磊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运用熵值法对近年来全国及各省域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度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各组成要素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省区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不高且发展不平衡,东部省区市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普遍强于中西部省区市;农业绿色发展存在较大的省域差异,西部大部分省区市在环境友好和资源利用方面优于东部省区市,科技创新对全国尤其是东部省区市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效果不明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丹  赵新力  杜旭  郭翔宇  
以金砖国家为实证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分析2001-2016年金砖五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金砖国家与农业科技强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差距正逐年缩短,但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商业环境、生态可持续性、科技成果产出和农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仍与农业科技强国存在较大差距。研究成果有望为金砖国家完善农业科技政策、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雷玲  陈悦  
[目的]文章以对园区创新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为目的分析了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13—2015年3年来的创新能力发展状况,从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支撑3个方面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查找与园区创新能力相关文献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能力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结果]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创新能力逐渐提升;2013年、2014年、2015年园区创新能力得分分值不断增加,其分值分别为1.710 2、2.314 6、2.518 2;其创新能力对应的等级从2013年和2014年的一般发展到2015年的良好。[结论]2013—2015年,园区的经费与科技人员等投入充足,科技孵化能力增强,各项科技收入增加,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有所发展;制度创新能力在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进步明显,其中园区创新环境支撑的飞速进步对园区创新能力发展的贡献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晓萍  霍明  房建琳  
[目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主阵地,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测算园区运营效率的基础上,对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园区运营效率的因素,为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做出参考。[方法]以13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园区的运营效率,利用修正二阶段泰尔系数对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园区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园区运营效率的区域差异在逐步变大,而造成这种差异拉大的原因是省域内园区之间的差异,因此造成园区运营绩效差异主要因素并非是区位因素,而是园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结论]对于运营绩效不佳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需要重视园区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完善、做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落实、推动园区科技孵化器与加速器的建设。同时,注重农村电商平台的搭建以及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的培育,并促进示范基地与研发机构与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加大农业品牌化运作的力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秀玉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设置指标权重,测算了我国2000-2014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然后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σ收敛和β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都不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洪文  黎东升  
针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现状,本文利用灰关联分析法筛选出符合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通过对湖北省2006—2011年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农业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并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永穆  
近日,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吕火明教授等所著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一书。该书站在农业经济学和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前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敬华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本文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的内容,分析了园区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并对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行探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启杰  高霞  孟鹤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正处于重建阶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资料,对我国农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和综合试验站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对区域创新中心和试验站的功能定位、布局、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经费来源与分配等基本问题的分析和阐述,有关结论和建议可以为我国即将进行的农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和综合试验站的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赖晓敏  张俊飚  何可  程文能  
通过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计算中国省级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分解变化,基于构建的地方行政长官多维度个人特质视角,考察政治因素对地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长官的社会资本反向抑制农业科技创新的规模技术进步;行政长官通过教育和实践两种途径获得的人力资本分别有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进步;但行政长官个人特质对最终的农业科技创新TFP值影响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文忠  耿鹏鹏  胡燕萍  
基于创新驱动视角构建农业创新驱动过程模型,运用灰关联分析法对所建立的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采用熵权TOPSIS法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测算广西2010—2016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但增速大幅放缓;投入能力对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产生直接拉动作用,但此模式不可持续;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专利申请授权数与人均教育投资支出对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效应;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环境水平较低,亟待改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敬学  毛世平  王志丹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由生产主导型传统农业向技术主导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对农业科技支撑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项目实施周期过短、成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不利因素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从明确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的基础地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强化农业科学研究、加快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增强科技战略储备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性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