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42)
- 2023(22904)
- 2022(19479)
- 2021(18096)
- 2020(15275)
- 2019(35094)
- 2018(34649)
- 2017(65407)
- 2016(36093)
- 2015(41006)
- 2014(41376)
- 2013(40796)
- 2012(38033)
- 2011(34414)
- 2010(34618)
- 2009(32060)
- 2008(31761)
- 2007(28341)
- 2006(24986)
- 2005(22641)
- 学科
- 济(150873)
- 经济(150707)
- 管理(101951)
- 业(96760)
- 企(78345)
- 企业(78345)
- 方法(65260)
- 数学(56473)
- 数学方法(55731)
- 中国(44214)
- 农(41966)
- 财(37863)
- 学(33987)
- 地方(33875)
- 业经(33549)
- 制(29160)
- 贸(28096)
- 贸易(28078)
- 农业(28017)
- 易(27205)
- 银(24726)
- 银行(24653)
- 理论(24621)
- 融(23938)
- 金融(23929)
- 行(23609)
- 务(23370)
- 和(23356)
- 财务(23268)
- 财务管理(23206)
- 机构
- 大学(521882)
- 学院(519022)
- 济(207579)
- 经济(202971)
- 管理(197026)
- 研究(183175)
- 理学(168673)
- 理学院(166678)
- 管理学(163528)
- 管理学院(162585)
- 中国(138506)
- 科学(115294)
- 京(113732)
- 财(96025)
- 所(94569)
- 农(92211)
- 研究所(86038)
- 中心(83052)
- 业大(79716)
- 江(78822)
- 财经(75950)
- 北京(72490)
- 农业(72398)
- 范(70756)
- 师范(69975)
- 经(68944)
- 院(66655)
- 州(63443)
- 经济学(62576)
- 技术(56639)
- 基金
- 项目(347703)
- 科学(271392)
- 研究(250622)
- 基金(249969)
- 家(220054)
- 国家(218228)
- 科学基金(185170)
- 社会(156122)
- 社会科(147750)
- 社会科学(147709)
- 省(135931)
- 基金项目(130955)
- 自然(121089)
- 自然科(118277)
- 自然科学(118242)
- 教育(116100)
- 自然科学基金(116084)
- 划(115307)
- 资助(104691)
- 编号(102372)
- 成果(84489)
- 重点(78858)
- 部(76209)
- 发(75920)
- 课题(72017)
- 创(70777)
- 科研(66651)
- 创新(66223)
- 教育部(64463)
- 国家社会(64252)
- 期刊
- 济(230914)
- 经济(230914)
- 研究(153341)
- 中国(107423)
- 学报(88664)
- 农(84085)
- 科学(78882)
- 财(73891)
- 管理(72166)
- 大学(66000)
- 教育(61884)
- 学学(61658)
- 农业(57634)
- 融(47764)
- 金融(47764)
- 技术(46400)
- 业经(37771)
- 经济研究(37168)
- 财经(36998)
- 经(31756)
- 业(30914)
- 问题(30292)
- 图书(29937)
- 版(25541)
- 统计(25312)
- 技术经济(25202)
- 贸(24657)
- 科技(24274)
- 理论(23920)
- 资源(23230)
共检索到784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茶洪旺 左鹏飞
认真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文献,其共同点是从静态视角测度评价信息化水平,这对持续动态发展的信息化过程缺乏解释力。有鉴于此,本文在积极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国情,提出从不同侧面综合反映区域信息化水平的4大要素、13项指标的动态多指标评价体系,来分析各省(市、区)不同时期信息化水平,并通过空间计量软件GeoDa揭示中国区域信息化变化趋势。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为:(1)中国各区域信息化呈不断上升态势,但发展速度整体放缓;(2)中国区域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3)移动电话快速普及成为缩小区域信息鸿沟的重要因素;(4)信息化指数较低地区增长速度相对较快;(5)"一带一路...
关键词:
区域信息化 信息化指数 动态多指标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吴砥 尉小荣 卢春 石映辉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客观评价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准确把握后续工作重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立足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需求及其对教育信息化核心指标的明确要求,旨在提出一套宏观通用的教育信息化核心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可靠、切实可行的评价依据。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提炼重要指标,分析政策动态新增发展指标,经过多轮专家调查反馈,形成了包含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教与学应用、管理信息化、保障体制五大维度的核心指标体系。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指标体系 教育信息化规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安意
宏观上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有技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作为等因素。以2000年~2005年世界各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面板数据所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这三个指标对信息化发展水平都有显著作用:信息技术直接促进信息化的发生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需求促进信息化的产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与其相适应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政府在信息化中是否能正确发挥职能,对信息化发展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信息化发展 动力因素 信息技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世英 李亚
本文在充分理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的基础上,首先建立评价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指标体系,然后对陕西省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测算,测算结果显示目前陕西省处于新型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接着对陕西省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状况分别进行了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并分析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最后有针对地提出推进陕西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指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海建 韩嵩
笔者依据第3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首先对我国快递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现状,从计算机使用情况、互联网普及情况、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用情况和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描述分析;然后按照"环境—基础—应用"的信息化推动路径,设计了快递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信息化水平指数,并对各省区市的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和信息化环境指数、信息化基础指数、信息化技术应用指数等3个类指数,分别进行了测算分析。
关键词:
快递业 信息化水平 指数 统计评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海建 韩嵩
笔者依据第3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首先对我国快递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现状,从计算机使用情况、互联网普及情况、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用情况和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描述分析;然后按照"环境—基础—应用"的信息化推动路径,设计了快递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信息化水平指数,并对各省区市的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和信息化环境指数、信息化基础指数、信息化技术应用指数等3个类指数,分别进行了测算分析。
关键词:
快递业 信息化水平 指数 统计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旭科 刘文静 李华
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文章选取发展环境、公共服务、发展效益、旅游竞争力、融合发展、保障体系等构建一套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选择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进行评价,分析山东省各城市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及特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奇钊 彭耿
文章从五个维度建立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构建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考察了武陵山片区信息化发展状况,通过与邻近四个省市及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对武陵山片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信息贫困程度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信息扶贫对策。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信息化发展水平 信息贫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国庆
在时间维度,我国信息化战略与美国几乎同步,然而对信息化内涵理解的不同和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的差距,已造成了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与美国的巨大差距,网络的运用水平是这一差距的主要体现:美国正在努力通过使用网络创造一种自动化的社会,而我们仍在机械化社会应用网络。缩短这一差距的途径不仅是要深化对信息化内涵的理解,更要高度重视作为知识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型数据库建设等信息化发展基础建设。
关键词:
中美 信息化水平 比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廖志高 苑希港
为了准确、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区域物流发展的效率,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引入软环境因素对传统区域物流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从而建立考虑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区域物流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能够剔除多指标间存在的相关性和信息重叠的特点,对区域物流发展效率指标体系中关联度高的指标进行剔除和筛选,从而用较少的指标替代原始较多的指标;最后,通过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并建立了完善的区域物流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爱霞 潘海岚 王晓琴
加快口岸由“通道经济”转型为“产业经济”,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对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学理性探讨,依托层次分析思想构建测度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边境口岸数量多、类型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21年数据,运用CRITIC权重法,对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趋势特征。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口岸经济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提升显著,创新发展有待加强,共享作用显现,绿色发展不平稳,岸城协调性不足。推动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转变发展理念,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岸岸、岸城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强口岸开放发展能力,以此推进云南口岸现代化建设进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喆 赵文杰 张峰 杨冰莹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的袭来,国家与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及路径迎来革新,科幻作为象征科技创新与想象力的文化类型,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时代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生机活力。然而,目前针对区域科幻发展水平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将“科幻”视为涵盖文化、产业、人类精神等诸多方面内涵的伞式术语,探索性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的区域科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长期系统性监测城市科幻发展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以促进区域科幻发展水平的提升。具体而言,遵循科学和实用性、稳定和动态性、可测和可比性以及完备和代表性原则,从科幻创意生态、科幻产业发展、科幻赋能能力3个维度出发,综合各维度的复杂内涵,以及区域统计年鉴、研究报告、专业数据库、其他网络信息来源和人工数据支持等不同来源数据的可获取性,建立一套三级结构的区域层面科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地,以北京、成都、上海、深圳等20个城市作为评价对象开展实证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各城市科幻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各有亮点,与目前中国区域科幻发展实际基本相符。针对中国城市科幻发展现状和未来提升路径,提出充分发挥“领头角马”引领作用、大力挖掘城市特色优势资源和促进科技与科幻产业“双向奔赴”等三方面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霍艳芳 唐海莹 胡慧君
在对国内外区域物流、区域智慧物流评价体系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遵循指标选取的原则,从物流经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业务量以及智慧物流中的“智慧”4个维度,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的区域智慧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了以往的相关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熵权-灰色度关联法的区域智慧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提出了评价思路,基于天津市、深圳市、上海市、宁波市、武汉市和郑州市等六个地区2020-2022三年的相关数据,对其智慧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本研究可以为我国区域智慧物流发展提供导向。
关键词:
区域物流 智慧物流 评价指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亮 王英
在详细阐述开放型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和开放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4个指标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囊括了前人研究的大部分成果,并主要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质量与效益方面进行了补充与拓展研究。以东部沿海开放程度较高的七省市为例,运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2010年七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并排序,结果显示,七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上海、广东、江苏、北京、浙江、福建和山东,印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冷杨 周晶 尚怀国 白岩 陈常兵 王克健 周泽宇 陈富桥
[目的]生态化发展是未来我国包括茶产业在内的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但是对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尚不充分,不能满足产业推进生态价值评价转化的实际需求。构建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该文从生态环境水平、技术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个维度建立了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开展17个样本茶园的实证研究,计算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同时用障碍度模型识别了阻碍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17个样本茶园的评价结果与样本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的原有判断基本吻合;样本茶园生态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生态效益维度中的水土保持情况和茶园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多样性,茶叶产品安全质量维度中的农药残留是否零检出。[结论]该文构建的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好的实用价值,可用于对茶园生态化水平的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