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9)
2023(8966)
2022(7234)
2021(6818)
2020(5305)
2019(11990)
2018(11283)
2017(21552)
2016(11325)
2015(12487)
2014(12166)
2013(12266)
2012(11619)
2011(10628)
2010(10291)
2009(9436)
2008(9106)
2007(7832)
2006(6971)
2005(6394)
作者
(31389)
(26343)
(26201)
(25079)
(16538)
(12373)
(11781)
(10195)
(9895)
(9151)
(9078)
(8752)
(8549)
(8298)
(8267)
(8237)
(7949)
(7511)
(7407)
(7186)
(6703)
(6295)
(6286)
(5937)
(5899)
(5877)
(5629)
(5329)
(5167)
(5135)
学科
(61434)
经济(61401)
管理(27349)
(26331)
方法(22458)
数学(20227)
数学方法(20121)
(19767)
企业(19767)
中国(18863)
地方(15799)
(15380)
业经(13133)
(12150)
贸易(12144)
(11856)
产业(10866)
地方经济(10276)
(10253)
农业(10163)
(9640)
(9553)
环境(8980)
(8436)
金融(8434)
(8399)
(8133)
银行(8126)
(8084)
技术(8012)
机构
学院(165724)
大学(165345)
(82679)
经济(81575)
研究(64518)
管理(61819)
理学(53638)
理学院(52987)
管理学(52402)
管理学院(52091)
中国(48971)
科学(36412)
(35253)
(32862)
(31435)
研究所(28913)
经济学(27839)
中心(27542)
财经(27004)
经济学院(25173)
(24844)
(23699)
(23095)
北京(22582)
(22368)
(22211)
师范(22030)
业大(20517)
科学院(20313)
财经大学(20202)
基金
项目(115263)
科学(93756)
研究(86795)
基金(86545)
(75548)
国家(75037)
科学基金(64421)
社会(60055)
社会科(57315)
社会科学(57307)
基金项目(45113)
(42580)
教育(38008)
自然(37857)
自然科(36984)
自然科学(36975)
(36582)
自然科学基金(36368)
资助(34460)
编号(32722)
(28510)
重点(26997)
(26850)
国家社会(26758)
成果(26025)
中国(24979)
(24684)
发展(23983)
(23630)
课题(23369)
期刊
(89382)
经济(89382)
研究(52557)
中国(31003)
科学(23952)
管理(23230)
学报(22438)
(22039)
(21821)
大学(17620)
学学(16779)
经济研究(16414)
农业(15586)
(14466)
金融(14466)
教育(14409)
财经(13863)
业经(13728)
技术(13206)
问题(12367)
(12355)
(11799)
世界(10599)
国际(10280)
技术经济(8818)
(8695)
资源(8301)
统计(7927)
科技(7773)
经济问题(7709)
共检索到244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璐璐  贺灿飞  周沂  胡绪千  
在经济转型新阶段,如何突破已有资源条件的束缚,创造新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突破口。路径依赖和路径突破是区域创造产业发展路径的两种途径,已有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证实区域生产结构的演化依赖地区已有生产能力,是一种路径依赖的结果,而谁是突破区域现有生产能力实现新路径创造的开拓者却尚未得知。本文基于1999-2012年中国337个地级城市的424个四位数产业数据,沿用Hidalgo等人对生产能力的定义,研究中国产业演化过程中路径突破的可能,结果发现:地区新产业的进入以及已有产业的退出有助于地区突破对原有生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璐璐  贺灿飞  周沂  胡绪千  
在经济转型新阶段,如何突破已有资源条件的束缚,创造新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突破口。路径依赖和路径突破是区域创造产业发展路径的两种途径,已有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证实区域生产结构的演化依赖地区已有生产能力,是一种路径依赖的结果,而谁是突破区域现有生产能力实现新路径创造的开拓者却尚未得知。本文基于1999-2012年中国337个地级城市的424个四位数产业数据,沿用Hidalgo等人对生产能力的定义,研究中国产业演化过程中路径突破的可能,结果发现:地区新产业的进入以及已有产业的退出有助于地区突破对原有生产结构的依赖,是区域产业发展新路径的创造者。政府补贴一方面有利于地区现有生产能力的提升,增强地区路径依赖趋势;另一方面可为地区带来新的路径,实现路径突破并为区域创造新的发展机会。此外,政府补贴影响产业演化路径选择的效用受地方财政能力限制,并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景海  黄晓凤  
基于制造业的行业特殊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这一典型事实,去工业化引起了结构主义者和持"卡尔多传统"学者的极大关注。基于是否生产剩余价值视角,力图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去工业化理论,并全面考虑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含义和政策意义。从概念上,重点区分和分析去工业化的两种模式。此外,考虑到产业结构升级,去工业化的类型又可以分为:在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活动和非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活动之间的变动,与剩余价值生产活动的构成变动。基于此,审视中国产业升级的道路选择,将对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实现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景海  黄晓凤  
基于制造业的行业特殊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这一典型事实,去工业化引起了结构主义者和持"卡尔多传统"学者的极大关注。基于是否生产剩余价值视角,力图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去工业化理论,并全面考虑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含义和政策意义。从概念上,重点区分和分析去工业化的两种模式。此外,考虑到产业结构升级,去工业化的类型又可以分为:在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活动和非生产剩余价值生产活动之间的变动,与剩余价值生产活动的构成变动。基于此,审视中国产业升级的道路选择,将对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实现中国中长期经济增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煜  赵培雅  吉展慧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命题。遵循城市群空间属性的根本特征,按照“要素—结构—条件—功能”的逻辑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在区域比较的基础上,以包括黄河流域城市群在内的八个城市群为对象,测度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城市群发展的差异性事实突出地表现为高水平城市群的缺失。基于对各城市群产业分工与空间分层情况的测度与识别,实证分析了产业分工与空间分层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黄河流域高质量城市群缺失的主要原因突出地表现为产业分工与空间分层的双重制约。在理论解析的基础上,以突破“产业—空间”的双重制约为指向,以建设高水平城市群为目标,提出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可星  吴倩  
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发展技术路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演化机制的研究稍显匮乏。从产业经济和战略转型的需求出发,探讨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技术轨道理论中,以此构建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的模型,并引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技术轨道跃迁临界点处进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风险较大时,产业内创新能力强的主体更容易选择突破式创新;反之,创新风险较小时,市场偏好会决定产业内各主体创新模式的选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茜  陈强强  赵荣芳  崔秀娟  杜月红  
以2009—2020年中国西部地区九省份的工业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产品空间的方法可视化分析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发展现状、产业空间的演化路径和产业密度分布的变化趋势,实证检验技术关联对区域工业产业升级路径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资源密集型产业始终处于保持比较优势状态,技术密集型产业尽管得到不断优化但大多仍处于升级未成功阶段,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趋势增强。(2)2009—2013年,技术关联对产业升级影响较小,产业升级体现出路径突破的演化过程;2014—2020年,产业升级受技术关联影响增强,更多体现出路径依赖的演化过程。(3)技术关联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新产业升级与发展方面,而在帮助现有产业保持优势方面效果并不显著。因此,西部地区应着力培育、发展与现有优势产业技术关联较强的新兴产业,全面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国强  谢建国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本文采用2000—2015年BACI数据和海关数据,检验了中国地区比较优势的演化模式,测算了不同时期、行业和地区的路径依赖强度,并探讨了不同因素对中国地区比较优势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多数地区的比较优势演化呈路径依赖模式,生产篮子从原有比较优势产品向邻近产品逐步演进。分时期看,中国地区的路径依赖强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在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分行业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路径依赖强度较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居中,自然资源类行业较低;分区域看,东部地区的路径依赖强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影响因素方面,政府干预程度、创新水平、贸易开放度、出口技术复杂度、不相关产品多样化与路径依赖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外商投资规模、相关产品多样化与路径依赖强度显著正相关。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地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优化出口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国栋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长远的战略重点和核心,其目标是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工业结构升级是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突破口,只有实现工业结构的升级,才能实现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因此"工业革命"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仍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天赐  
在目前的高职学生就业市场中,一方面有的高职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有的企业无法招聘到所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输出的高职毕业生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存在着专业结构性矛盾。就目前来看,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宏观调控、自主办学、学生专业选择行为与就业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高职学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实现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市场利用效率提升,还需在以上几方面加以调整实现路径突破。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建康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衰退产业已经日益成为普遍现象。这使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如何消除区域衰退产业的滞留粘性,开辟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贺璇  
城市群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具有要素集聚、经济辐射、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我国城市群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区域发展失衡,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滞后;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资源要素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滞后,要素配置成本较高、地区间产业发展同质化以及公共服务不能共享等。文章认为,应从区域均衡发展、城镇健康发展、区域合作治理以及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构建城市群持续发展的机制,以促进我国城市群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勤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并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高等职业院校需顺应区域发展,转变办学理念,灵活多样办学,重视实践培训,实行开放办学,以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玉珍  
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具有差异性、侧重性,统一性、互补性。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应成为区域尤其是后发区域跃迁的必要条件。包容性增长作为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是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指导;非均衡突破是世界及我国区域发展的现实特征及跃迁起点。非均衡突破与包容性增长模式实现的关键在于经济一体化的同时面向全社会提供公平、全覆盖、均等化、可持续、可获得的普遍服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文平  吴来凤  
系统分析中国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突破时序路径,是逆全球化背景下全面防范和化解“卡脖子”潜在风险的关键。基于1995—2021年243个国家(地区)出口产品数据构建产品空间网络模型,识别全球核心产品及中国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基于产品能力和网络核心性构建优先度指数,挖掘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突破路径。研究表明,在2021年核心度前10%的124种全球核心产品中,共有54种中国潜在自主可控关键产品,其突破路径为:充分利用机械与电力设备、基本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领域已有的产品能力基础,优先突破光学显影和金属工艺等领域的基础关键产品,再进一步突破机械与电力设备、光学与医疗等精密仪器、塑料与橡胶制品业等领域高端关键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