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7)
- 2023(13542)
- 2022(11693)
- 2021(11138)
- 2020(9170)
- 2019(21244)
- 2018(20905)
- 2017(40111)
- 2016(21490)
- 2015(24283)
- 2014(24156)
- 2013(24198)
- 2012(22290)
- 2011(20245)
- 2010(19926)
- 2009(18203)
- 2008(17656)
- 2007(15209)
- 2006(13268)
- 2005(11756)
- 学科
- 济(97149)
- 经济(97061)
- 管理(59747)
- 业(57721)
- 企(47260)
- 企业(47260)
- 方法(42571)
- 数学(36946)
- 数学方法(36630)
- 中国(26944)
- 农(24309)
- 地方(21887)
- 业经(21256)
- 财(19339)
- 学(18958)
- 贸(18434)
- 贸易(18422)
- 易(17933)
- 农业(16370)
- 技术(15779)
- 制(15556)
- 和(15295)
- 环境(14753)
- 理论(13718)
- 产业(13535)
- 银(13266)
- 银行(13231)
- 融(12988)
- 金融(12986)
- 划(12771)
- 机构
- 大学(311758)
- 学院(308647)
- 济(132021)
- 经济(129553)
- 管理(125140)
- 研究(109086)
- 理学(109066)
- 理学院(107850)
- 管理学(106287)
- 管理学院(105733)
- 中国(80683)
- 京(67350)
- 科学(66761)
- 财(55059)
- 所(54098)
- 研究所(49791)
- 中心(47718)
- 农(46506)
- 财经(45285)
- 业大(44311)
- 北京(43122)
- 江(42124)
- 经(41473)
- 范(40800)
- 师范(40487)
- 经济学(40345)
- 院(39927)
- 经济学院(36480)
- 农业(36401)
- 州(34417)
- 基金
- 项目(216743)
- 科学(171944)
- 研究(160056)
- 基金(158844)
- 家(138356)
- 国家(137290)
- 科学基金(117920)
- 社会(102443)
- 社会科(97267)
- 社会科学(97245)
- 基金项目(84414)
- 省(82141)
- 自然(75317)
- 自然科(73551)
- 自然科学(73534)
- 自然科学基金(72225)
- 教育(71217)
- 划(69931)
- 资助(65198)
- 编号(63622)
- 成果(51268)
- 部(48500)
- 重点(48469)
- 发(47744)
- 创(45426)
- 课题(43711)
- 国家社会(42796)
- 创新(42417)
- 教育部(41573)
- 科研(40848)
- 期刊
- 济(140063)
- 经济(140063)
- 研究(92416)
- 中国(56277)
- 学报(46575)
- 管理(45848)
- 科学(45663)
- 农(41682)
- 财(38188)
- 大学(35251)
- 学学(33065)
- 教育(31485)
- 农业(30041)
- 技术(25860)
- 融(23631)
- 金融(23631)
- 经济研究(23298)
- 业经(21986)
- 财经(21736)
- 经(18746)
- 问题(18650)
- 科技(17017)
- 业(16307)
- 图书(16028)
- 技术经济(15794)
- 贸(15320)
- 理论(15033)
- 资源(14720)
- 世界(14316)
- 现代(13989)
共检索到444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广青 王浣尘 黄敬前 陈明义
本文根据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势和M·E·波特产业国际竞争的阶段说,探讨了产业科技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对福建省和上海市的石化、机械和电子三大产业科技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福建省提高产业科技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产业科技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实证分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晖 周贞
零售产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对比研究我国各区域零售产业竞争力,文章在构建零售产业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002—2014年零售产业各区域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横向比较而言,仅有部分东部省份位于极度富有零售业竞争力的区间;大多数东中部省份位于富有零售业竞争力的区间;大多数西部省份位于缺乏零售业竞争力的区间。从纵向发展角度来看,全国各省份零售业竞争力水平整体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零售业竞争力提升幅度差异明显。具体而言,东部地区提升幅度最大;中部地区次之,并与全国平均水平近似;西部地区提升幅度最小。研究结论有助于明确各区域零售业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顺娣 孔玉生
运用数据包络法对多个城市区域的科技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各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和各部门正确地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科技竞争力 数据包络法 评价指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盛见
随着区域旅游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强,关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构成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基于竞争力性质———显性或隐性、成长或非成长性、先天或后天获得性等,把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分解为潜在竞争力、外生和内生资源禀赋竞争力、市场竞争力。通过研究这几种构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可以明确竞争力培育的重点与方向,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从而能够培育和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传耿,赵振斌
文章深入分析了区位、人口、经济、技术、自然、政策和创新等因素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 ,提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制约性、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多样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最后 ,指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新经济 竞争优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宁
林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具有涵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产业链长等优势特征,同时依附于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为其他行业提供大量的初级产品与原材料,同时具备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林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涉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国际林业经济与生态发展领域的地位以及我国林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地位提升等问题。由王刚著、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一书,基于我国林业产业竞争力的地区差异性,将全国范围内29个地区的林业产业竞争力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林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英隆
本文分析了信息产业全球化的涵义、趋势与特征 ,认为中国加入 WTO,信息产业的发展势必纳入全球一体化体系中,信息产业的区域特色与竞争力问题也将变得更加突出。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和影响竞争力因素分析,拟出区域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矩阵关系。目的在于突出区域信息产业竞争力的人文综合性与产业核心能力相统一的思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青 潘辉 刘炳胜
为了更好的解决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等级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利用云模型在不确定性转换上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十一五"规划期间的建筑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水平差异性显著,总体上呈梯形等级分布;东部及东南部地区的建筑产业竞争力水平普遍较强,东北部地区次之,中西部地区普遍较弱。
关键词:
区域建筑产业 产业竞争力 云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贾舒
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4个重要因素,运用TOPSIS法估算和比较2010-2014年中国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结论表明,广东、江苏较强,湖北、山西、贵州、广西、陕西、重庆、内蒙古较弱;总体上,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论文探讨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伟 肖传亮
我国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在回顾竞争力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各地第三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评价各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真实水平,本文构造出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各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评分和排序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对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因子分析法 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爱真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机制,即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通过在企业、产业和区域之间传递,达到最终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效果,并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区域竞争力 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玉香 张宝友 朱卫平 虎陈霞
从标准的视角审视物流产业竞争力,基于物流标准提出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各评价指标的内涵和意义,收集相关数据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模型,为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指导。然后对浙江省各地区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最后提出培育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流标准 区域物流 竞争力 模糊综合评判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伟 张阿玲 张晓华
产业竞争是市场经济和区域竞争最基本的表现之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在区域间的产业竞争力。本文通过研制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联结模型,比较和分析了我国各区域各产业在各区域市场中的占有率情况,以揭示我国当前区域间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状况和表现。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投入产出 产业 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义龙
产业竞争力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企业成功的基础。随着竞争的加剧与成本的提高,制造企业开始花费大量时间来接受低库存(或零库存)、精细制造、准时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快速反应等概念。资源共享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这需要以现代化物流能力作为支撑,供应链管理与现代化物流是结合在一起的,企业只有通过供应链集成一体化,才能达到提高竞争力的目标,物流现代化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基石。要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推动物流现代化进程,使物流走在前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