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6)
- 2023(13755)
- 2022(11953)
- 2021(11510)
- 2020(9538)
- 2019(22234)
- 2018(22137)
- 2017(42096)
- 2016(22974)
- 2015(26114)
- 2014(26118)
- 2013(25691)
- 2012(23735)
- 2011(21456)
- 2010(21211)
- 2009(19390)
- 2008(18886)
- 2007(16386)
- 2006(14347)
- 2005(12719)
- 学科
- 济(90325)
- 经济(90220)
- 管理(64647)
- 业(60276)
- 企(50466)
- 企业(50466)
- 方法(40787)
- 数学(35232)
- 数学方法(34846)
- 中国(27181)
- 农(23849)
- 财(21513)
- 学(20138)
- 业经(19464)
- 制(18368)
- 贸(18349)
- 贸易(18334)
- 易(17893)
- 地方(17478)
- 理论(15453)
- 农业(15430)
- 和(14955)
- 银(14816)
- 银行(14770)
- 行(14179)
- 技术(13851)
- 环境(13830)
- 融(13473)
- 金融(13465)
- 划(13430)
- 机构
- 大学(324731)
- 学院(321430)
- 济(130193)
- 经济(127437)
- 管理(126840)
- 研究(113880)
- 理学(109672)
- 理学院(108394)
- 管理学(106663)
- 管理学院(106058)
- 中国(85563)
- 京(70621)
- 科学(69924)
- 财(57601)
- 所(57289)
- 研究所(52615)
- 农(51919)
- 中心(50340)
- 业大(47456)
- 财经(46560)
- 江(45821)
- 北京(45156)
- 范(43236)
- 师范(42816)
- 经(42559)
- 院(41642)
- 农业(40771)
- 经济学(38781)
- 州(37044)
- 经济学院(34899)
- 基金
- 项目(221706)
- 科学(173823)
- 研究(163061)
- 基金(161019)
- 家(141166)
- 国家(140024)
- 科学基金(118957)
- 社会(101657)
- 社会科(96217)
- 社会科学(96190)
- 基金项目(84898)
- 省(84066)
- 自然(77167)
- 自然科(75381)
- 自然科学(75359)
- 教育(74847)
- 自然科学基金(73996)
- 划(72133)
- 资助(66895)
- 编号(66200)
- 成果(54741)
- 部(49642)
- 重点(49580)
- 发(47121)
- 课题(46330)
- 创(45742)
- 创新(42660)
- 教育部(42533)
- 科研(42202)
- 国家社会(41821)
- 期刊
- 济(141513)
- 经济(141513)
- 研究(96959)
- 中国(62899)
- 学报(52515)
- 科学(48702)
- 管理(47524)
- 农(47367)
- 财(42015)
- 大学(39523)
- 教育(38837)
- 学学(36936)
- 农业(33235)
- 技术(27525)
- 融(26758)
- 金融(26758)
- 经济研究(23155)
- 财经(22406)
- 业经(22184)
- 经(19177)
- 问题(18417)
- 图书(18121)
- 业(17827)
- 贸(15813)
- 科技(15581)
- 理论(15379)
- 技术经济(14973)
- 版(14745)
- 世界(14717)
- 现代(14336)
共检索到474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振福 尤雪 王文雅
随着北极航线开通预期逐渐迫近,美国、俄罗斯等国相继提出北极航线战略。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清晰的北极航线战略体系,不利于我国争取北极航线权益。本文运用改进的德尔菲法筛选出包含政治、经济等6个层面在内的24个目标,进而构建中国北极航线多层战略体系及协调机制,以期为国家制定北极航线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振福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北极航线问题属于很难获得定量信息,真正需要咨询专家解决的问题。针对在处理北极航线问题中遇到的复杂和异常的现象,提出利用管理技术中进行定性和定量转化分析的SWOT方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在进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面对北极航线问题应采取的战略。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了解北极航线问题现状,发现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帮助实施。
关键词:
北极航线 层次分析法 SWOT法 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振福 曾茜 刘超
随着北冰洋夏季冰层的逐渐消融,北极航线有望全线通航。北极航线的通航将促进东亚与欧洲、北美地区的贸易往来,从而降低传统航线的地位及作用,为我国战略资源采购提供新的通道;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北极航线沿线及其延长线上港口的地位及布局,但不同港口受此影响不尽相同,只有部分港口可能因为北极航线的利用实现地位提升。在假定北极航线全线开通的基础上提出北极航线港口概念,以港口所在城市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基本界定指标,以航程缩短程度、航线密度、港口外贸箱吞吐量和港口油气吞吐能力作为竞争性界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中国北极航线港口,为中国利用北极航线和未来沿海港口布局提供借鉴及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振福 丁超君
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分别计算了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各国的经济联系强度,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与中国联系不断加强,总体上呈现"双中心"格局,美国是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经济合作的核心,俄罗斯则是"次中心"。然后,在分析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贸易是其间经济联系的主要体现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经济联系的贸易额与经济联系强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线性回归,验证了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的贸易和经济联系强度的正相关关系。最后,引入北极航线,对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潜力进行了重新评估,发现中国与俄罗斯经济联系程度不变,美国与加拿大分别提升28%与...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娟 梁承姬
随着陆上油气储量的日渐衰减和北冰洋海冰的不断消融,越来越多的国家着手对北极地区的资源进行开发.以北极地区的LNG运输为研究对象,考虑过度分配造成的海运运输航线的拥堵,利用BRP函数产生拥堵成本,以运输成本,拥堵成本及风险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LNG运输航线的交通分配模型.从全部需求量同时分配的角度,以中国政府为决策主体,由苏伊士运河航线、好望角航线以及北极东北航线构成的海运网络,利用Frank-Wolfe算法进行求解,并用CPLEX软件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未来将分担北极资源运出运量36%左右.在油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振福 王文雅 朱静
"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及地区合作意义重大。北极航线是尚未通航但极具商业潜力和经济价值的战略性航线,并同样能够促进国家间经济政治合作。为此,将北极航线嵌入"一带一路"战略中,重点探讨了北极航线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极航线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一路一带"建设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北极航线 “一带一路” 作用 实施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振福 谢宏飞 徐梦俏
随着北极问题关注程度的逐渐提高,北极航线问题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基于中国知网(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检索平台,搜索北极航线问题的相关中文期刊文献并进行人工筛选,就其年度分布、主要研究机构分布、核心研究学者分布、研究方向分布等方面的逐年演化进行分析。借助satI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和sPss软件,分析得到国内对北极航线问题的相关研究结构和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北极航线问题相关研究的趋势,希望可以为北极航线研究学者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振福 丁超君
研究北极航线的货流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集装箱出现时间为节点将北极航线货流演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只存在液散货、LNG、干散货货流,第二阶段增加了集装箱货流,时间节点假设为2030年,此外假设集装箱货流经10年到2040年发展成熟。利用乘幂法、距离分配模型及各货流与国际供需的关系计算得到未来北极航线货流结构演化进程。发现其演化特征为:北极航线货流量在未来20~30年将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有将近6亿吨货流量,预计2040年货流量超过10亿吨。同时东西线货流结构在初始状态、演化进程中都显现出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
北极航线 两阶段 货流结构 演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丛晓男 王谋
在气候变暖作用下,北极航线开发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北极航线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对中国及全球经济均具有重要潜在影响,各国家或地区的受益程度构成了其应对战略的经济基础。作者改进了GTAP模型并自主开发了可计算一般均衡模拟系统,对北极东北航线的经济影响开展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东北航线的使用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受益程度有所不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欧盟等成为最大受益方。根据东北航线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各经济体的经济影响差异,辨识了东北航线开发中存在的主要利益集团及其所持观点,并据此提出了中国与各集团的合作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侠 屠景芳 郭培清 孙凯 凌晓良
近30年来,北极地区发生了快速增暖现象,北冰洋海冰正在加速融化。最新预测,北冰洋10年内将出现夏季无冰年,打通连接欧洲、北美东部和东亚地区的新的海上航运通道。本文计算了我国未来北极远洋航线的海运里程和成本,并分析了该航线对于我国国际贸易和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1)利用北极航线,中国沿海诸港到北美东岸的航程相差不大,约比走巴拿马运河的传统航线节省2000~3500海里;到欧洲各港口的航程差别比较大,上海以北港口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港口比传统航线航程短25%~55%。(2)到2020年,如果北极航线完全打开,用北极航线替代传统航线,每年可节省533亿~1274亿美元的国际贸易海运成本。(3)北极航线将使拥有丰富能源资源储藏量的北极地区有可能成为我国海外资源采购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从而促进我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4)北极航线的开通,将大大拉近欧、北美和东亚等大市场的距离,导致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分工和经济发展战略布局。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昌平 常珊 李姗姗 范厚明
以北极航线经济圈相关国家的双边货物贸易为依据,确定其经贸合作网络,基于非对称QRE模型,将对支付敏感的非对称性作为关键影响变量纳入到北极航线经济圈的经贸合作博弈中来,深入分析自我对支付的敏感度、关于他国对支付敏感度的信念、初始合作者比例、邻居国家的奖励、国际舆论的社会压力对合作的影响,得出了对支付敏感的非对称性制约了北极航线经济圈经贸合作的结论,并讨论了促进北极航线经济圈经贸合作的相关策略.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建平 李振福 邓昭
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促使北极航线开通成为了可能,北极的航运价值愈发凸显,并对沿线国家经济联系产生重要影响.利用引力模型和可达性理论分析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的空间结构及网络特征,结果发现:北极航线开通促使部分节点中心度上升,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存在显著的核心—边缘结构;北极航线开通促进了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密度的提升,国家间联系逐渐密切;同时北极航线开通后绝大部分西欧国家可达性水平较高,而东北亚国家的可达性水平较低,但东北亚国家可达性水平提升幅度较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璐 王婉莺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系统性构建出由严格到宽松的三个层次健康老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检验年龄效应、队列效应等对分层健康老龄指标体系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健康老龄指标对老年人生存持续时间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满足健康老龄分层约束从严格至宽松的老年人占比分别为7.6%、29.5%和59.3%;第二,健康老龄指标具有显著的年龄效应和队列效应,存在个体健康累积优势,但女性和农村老人处于健康劣势;第三,虽然代际间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显著改善,但慢性病指标存在代际恶化趋势;第四,随着健康老龄分层的提升,老年人的生存持续时间和生活满意度显著改善,并存在长期持续影响。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 多层次健康老龄指标 队列效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汪力鼎
随着北冰洋地区的气候逐渐变暖,海冰逐步融化,北极航线的开辟已经从远景预期变成了可实现的现实,北极航线战略地位突出,经济价值巨大。对北极航线开发最感兴趣的是中日韩三国,其运营将对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航线的开发需要东北亚地区各国的通力合作,但是北极国家代表俄罗斯与非北极国家代表中日韩之间的战略利益不一致给合作带来了重重困难。各国需要抛弃狭隘的地理观念,深化合作,共同利用好这条黄金水道,推动东北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