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6)
- 2023(8037)
- 2022(6751)
- 2021(6724)
- 2020(5718)
- 2019(13629)
- 2018(13397)
- 2017(25077)
- 2016(13575)
- 2015(15895)
- 2014(15637)
- 2013(15488)
- 2012(14176)
- 2011(13089)
- 2010(13223)
- 2009(12160)
- 2008(11941)
- 2007(10146)
- 2006(9003)
- 2005(7951)
- 学科
- 济(62125)
- 经济(62079)
- 管理(35632)
- 业(31277)
- 方法(30899)
- 数学(28524)
- 数学方法(27991)
- 企(24733)
- 企业(24733)
- 中国(17969)
- 农(14669)
- 贸(13057)
- 贸易(13045)
- 易(12789)
- 学(12268)
- 地方(11225)
- 业经(10775)
- 环境(10606)
- 财(10233)
- 和(9967)
- 农业(9709)
- 制(9177)
- 理论(8882)
- 资源(8752)
- 发(8325)
- 划(8014)
- 银(7762)
- 银行(7756)
- 技术(7691)
- 策(7565)
- 机构
- 大学(197568)
- 学院(196398)
- 济(85686)
- 经济(84203)
- 管理(75209)
- 研究(73199)
- 理学(64909)
- 理学院(64174)
- 管理学(62737)
- 管理学院(62400)
- 中国(55746)
- 科学(46079)
- 京(43641)
- 所(37770)
- 研究所(34941)
- 财(34567)
- 农(33794)
- 中心(32091)
- 业大(29795)
- 北京(28508)
- 财经(28329)
- 经济学(26832)
- 江(26798)
- 农业(26602)
- 院(26259)
- 经(26024)
- 范(25484)
- 师范(25244)
- 经济学院(24135)
- 科学院(23546)
- 基金
- 项目(137037)
- 科学(107593)
- 基金(100333)
- 研究(96527)
- 家(89922)
- 国家(89354)
- 科学基金(75229)
- 社会(61252)
- 社会科(58281)
- 社会科学(58262)
- 基金项目(51653)
- 省(51090)
- 自然(49738)
- 自然科(48466)
- 自然科学(48448)
- 自然科学基金(47537)
- 划(44818)
- 教育(44404)
- 资助(43436)
- 编号(37265)
- 重点(31795)
- 部(30961)
- 发(30071)
- 成果(29415)
- 创(28004)
- 中国(26727)
- 课题(26623)
- 国家社会(26504)
- 创新(26414)
- 科研(26144)
共检索到287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东 王长根
分析确定能够反映中国北方牧区牧草与气候资源条件的7个气候因子,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牧草气候资源评价模型,选取中国北方5省(区)168个气象站点资料进行计算,分别从资源总体状况、资源效能、资源利用角度对中国北方5省(区)牧草生态气候资源分布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代表我国北方牧区最主要气候资源分布类型的三种典型区域的气候资源特点,为畜牧业发展及草地生态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中国北方牧区 牧草气候资源 评价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明利 王济民 谢双红
本文在提出研究框架并对牧户调查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后,运用模型深入研究了牧民对草地保护和建设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①牧民收入水平较低,仍以牧业收入为主;②牧民对草地的保护和建设与其家庭收入水平关系很大;③牧民文化程度对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地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决定作用。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涵义:①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资力度,加强对草地的保护和建设;②积极推进与草原保护和建设有关的基本制度的落实;③大力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牧民文化素质;④应更加关注牧区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
北方牧区 保护草地 牧户层次 因素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昱霞 赵成章
我国北方牧区的天然草地发生了严重的退化,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经济问题。导致草地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制度供给不足和滞后是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单纯依靠技术和资金投入治理退化草地,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从科学发 展观的视角,通过改革现行草地所有权、使用权,完善草地资源管理制度,构建有助于体现草地资源生态价值的绿色考核体 系,实施有利于牧区发展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和完善草地利用和保护的激励机制,从而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荣霞 张鹏鹏 夏建新 汲荣荣
以中国北方农牧区的内蒙古通辽地区为例,结合实地问卷调查,研究农牧民家庭生存性碳排放特征。研究提出了农牧民家庭生存碳排放评估指标体系,其中能源产品和非能源产品成为农牧民家庭生存性碳排放的两大来源。计算了农牧民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食物消费碳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能源方面,农牧民家庭生存性碳排放构成呈能源消费主导型,2008年,该区人均生存性碳排放总量为1 040.36 kg,其中矿物燃料、用电消费碳排放分别占总生存性碳排放的45.53%和30%;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家庭用能结构粗放,以矿物化石能及一次生物质能为主,电能使用比例相对较低。在食物方面,农牧民家庭食物消费结构渐趋低碳化,2008年和...
关键词:
生存性碳排放 农牧区 通辽 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姜娜 武阳 袁建平 江培福 孙淑云 张孝
为了研究干旱牧区利用雨水灌溉青贮玉米的可行性,在不同的坡度上布置产流区向下方汇水,形成雨水叠加以增加下方土壤储蓄的雨水,从而增加常量提高雨水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5°坡面和12°坡面径流区的集水效率分别为82.5%和87.3%;12°坡面上青贮玉米的长势、产量和水利用效率较5°坡面的高,12°坡面和5°坡面上的青贮玉米的平均株高为71.8和34.1cm,平均产量为18.6和0.63t/hm2,水利用效率分别为126.41和44.23kg/(hm2.mm)。研究结果可为在干旱牧区利用雨水叠加措施种植青贮玉米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海 康慕谊 曹明明
运用GIS与RS技术,选择日平均温度、生育期日平均温度、生育期积温、生育期降水、全年降水和生育期日照时数等指数,依据主要作物适宜条件构建模糊隶属函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评判研究区农业气候资源适宜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农业气候资源各单项指数及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①相对热量和光照而言,水分是研究区农牧林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水分指数的分布大体呈现东北-西南走向;②研究区总气候资源指数和资源效能指数的计算表明,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小,光、热、水的配合效果差;两指数由东南向西北的分布次序均为由好到差;③研究区气候资源利用效率计算表明:大多数作物对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的实际效率低。该指数由东...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农业气候资源 空间分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梓行 何春阳 刘志锋 赵媛媛 杨延杰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地区。准确评估其气候变化趋势对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揭示1971-2015年气候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区域2006-2050年气候变化趋势。为此,本文综合观测和模拟数据分析了区域1971-2015年的历史气候变化以及2006-2050年的未来气候变化。研究发现:1971-2015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呈暖干化趋势,年均气温的增长速率为0.39℃/10 a,年降水量的变化速率为-4.60 mm/10 a。2006-2050年,区域气候变化将呈暖湿化趋势,区域总体年均气温的增长速率为0.20~0.50℃/10 a,年降水量的变化速率为1.49~15.59 mm/10 a。同时,如果不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区域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将加剧。2006-2050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不断增加,区域增温速率从0.25℃/10 a增长至0.48℃/10 a,降水变化速率从3.97 mm/10 a增长至14.58 mm/10 a。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问题,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向阳 王济民 张蕙杰 杨汝荣
本文采用环境经济学的应急估价法 (CVM)对内蒙、宁夏两地牧户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相关调研资料的分析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退牧还草的政策支持进行了系统的界定 ,并对政策支持所涉及的技术标准、补贴标准、补贴数量等进行了细化。政策支持的总体原则是 ,正确处理牧区生态建设、牧民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既要保证退牧还草政策的顺利实施 ,又能尽量减少因退牧还草给牧民带来的收入损失 ,进而推进中国西部牧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关键词:
退牧还草 应急估价法 划区轮牧 补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富铀 吴育华
客观考察中国北方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和发展过程 ,对于防治沙漠化和发展农牧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 ,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但许多做法仍不够科学合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种养业发展模式应定位为 :在干旱地区以种植优质高产人工饲草为主 ,以种植优质高产玉米青贮饲料为辅 ;在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以种植优质高产玉米青贮饲料为主 ,以种植优质高产人工饲草为辅。以稳定的农牧系统为特征 ,形成具有奶牛养殖和家畜育肥及畜产品深加工能力的集约化畜牧业生产基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 张克斌 刘云芳
植被波动是植被动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波动特征较南方森林群落波动存在较大差异.该文在生态学、统计学的基础上,结合草地植被特征,对草地植被波动及波动率进行定义,并首次组建了草地植被波动测度公式,同时采用专家评分法确定波动系数.在波动率公式构建的基础上,以宁夏盐池县为例,研究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数量波动及波动率.结果表明,盐池县2002—2006年草地植被波动率正向波动2003年最大,为0.685,是近年来植被生长状况最好的一年;负向波动以2005年的-1.098的绝对值最大,表明2005年是近年来植被生长状况最差的一年.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草地植被 波动 波动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江帆 赵伟
粮改饲政策旨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解决粮食安全、农业污染等问题。本研究介绍了山东省牧草产业发展现状,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山东发展牧草产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W)、机遇(opportunities,O)、威胁(threats,T),并将以4项要素交叉分析得出了SO、WO、ST、WT战略,分析得出SO战略是当前山东牧草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即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发挥自然条件优势,选择土质资源、畜牧产业优势突出的地区,例如黄河三角洲地区,建立"粮改饲"试点基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照 郭健
基于对草原生态系统和牧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胁迫、动态演进关系的认识,采用熵权法对2009—2011年我国五大牧区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的草原生态安全和畜牧业发展做出定量的综合评价。建立耦合度模型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经济系统的关系进行动态平衡分析。结果表明:1997年以前"草畜"协调发展,而后人类活动以内蒙古政府的"围封禁牧"政策为表现形式,使耦合系统从1998年的极限发展阶段越过下一阶段,直接进入低级共生阶段;之后从2008年至今,由于政策的调整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草畜"系统通过自我调节进入再生阶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秉荣 胡爱军 陈国茜 张海静 何永清 张成祥
青海高原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农牧业气候资源类型也非常丰富。全球变化背景下,青海省呈现降水增多,气温升高、有效积温增加趋势,农牧业气候资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采用青海省1961年-2008年全省54个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建立了青海省≥0℃年积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空间推算模式,得到青海省500m×500m网格化气候资源要素空间分布结果;结合青海省第二次气候资源区划指标,建立了≥0℃年积温、年降水、7月平均气温三级气候区划指标体系:以≥0℃年积温500℃、1500℃、2000℃、3000℃作为寒冷、寒温、冷温、凉温、暖温一级气候区的阈值;年降水50mm、200mm、400mm、600mm为极干...
关键词:
农牧业气候资源 区划 评价 青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敏 张秉云 陈晓宇 张正河
为了解我国牧区牧业生产增长潜力,利用标准化的220个主要牧区牧场数据构建DEA模型和Tobit、CLAD模型,对牧业生产效率及政府培训、合作社、土地流转、气候带、经营方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牧区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总体偏低,提升空间大,在不同气候带和经营模式下分布差异显著;2)经条件矩检验和LM统计量检验发现,传统Tobit模型扰动项的正态性和同方差性假设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满足,选用CLAD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更稳健;3)参加政府培训与合作社,优化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提升从业人员学历、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