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4)
- 2023(16867)
- 2022(14110)
- 2021(12965)
- 2020(10859)
- 2019(24726)
- 2018(24035)
- 2017(45372)
- 2016(24846)
- 2015(27984)
- 2014(27831)
- 2013(27617)
- 2012(26228)
- 2011(24123)
- 2010(24245)
- 2009(22598)
- 2008(22343)
- 2007(20291)
- 2006(18074)
- 2005(16344)
- 学科
- 济(119879)
- 经济(119769)
- 管理(71488)
- 业(68765)
- 企(53775)
- 企业(53775)
- 方法(48128)
- 数学(42777)
- 数学方法(42388)
- 中国(32663)
- 农(30805)
- 财(26396)
- 学(24449)
- 地方(24430)
- 贸(23942)
- 贸易(23933)
- 业经(23444)
- 易(23271)
- 农业(20777)
- 制(20664)
- 技术(18728)
- 银(17810)
- 银行(17739)
- 环境(17250)
- 融(17214)
- 金融(17212)
- 行(17073)
- 和(15822)
- 策(15421)
- 地方经济(15095)
- 机构
- 大学(373471)
- 学院(372628)
- 济(168149)
- 经济(165027)
- 管理(138543)
- 研究(138244)
- 理学(118945)
- 理学院(117570)
- 管理学(115695)
- 管理学院(115012)
- 中国(103641)
- 科学(83759)
- 京(79148)
- 财(73246)
- 所(72560)
- 农(70934)
- 研究所(66097)
- 中心(61488)
- 财经(58481)
- 业大(57925)
- 农业(56340)
- 江(55768)
- 经济学(53113)
- 经(53109)
- 北京(50304)
- 院(48387)
- 经济学院(47781)
- 范(47351)
- 师范(46780)
- 州(43579)
- 基金
- 项目(244683)
- 科学(191838)
- 基金(179139)
- 研究(172875)
- 家(159337)
- 国家(158066)
- 科学基金(132909)
- 社会(112707)
- 社会科(106980)
- 社会科学(106948)
- 省(93774)
- 基金项目(93417)
- 自然(85800)
- 自然科(83881)
- 自然科学(83849)
- 自然科学基金(82420)
- 划(80265)
- 教育(78487)
- 资助(74010)
- 编号(66918)
- 重点(56005)
- 部(54921)
- 成果(54506)
- 发(54183)
- 创(50923)
- 创新(47919)
- 国家社会(47835)
- 课题(47236)
- 科研(47023)
- 教育部(46497)
- 期刊
- 济(188173)
- 经济(188173)
- 研究(113550)
- 中国(72611)
- 农(64100)
- 学报(64063)
- 科学(58080)
- 财(54759)
- 管理(50992)
- 大学(47221)
- 学学(44911)
- 农业(43457)
- 融(35356)
- 金融(35356)
- 教育(33460)
- 经济研究(32441)
- 技术(31815)
- 财经(29970)
- 业经(28177)
- 经(25987)
- 问题(24503)
- 业(23997)
- 贸(22475)
- 技术经济(20857)
- 国际(20164)
- 世界(19811)
- 统计(18620)
- 版(17820)
- 商业(17365)
- 科技(17286)
共检索到565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卫峰 季玥秀 马骥 王雁峰 马文奇 张福锁
从人口、国民经济、农业经济、生产技术及政策角度分析了中国及世界上一些典型国家化肥消费和这些因素的关系。从化肥消费强度和消费系数角度深入分析了各个国家发展的特点。结果表明世界主要国家化肥消费都随人口增长速率的增加而增长,反映出人民基本粮食和营养需求对化肥需求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化肥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化工、渔业、林业、牧业等多个领域,我国传统农田使用比例已下降到85%。各个国家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化肥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巨大,发达国家已走上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每万元农业GDP的化肥消费已降至1t纯养分,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度仍高于2t纯养分,且磷肥和钾肥的需求还在增长。从弹性...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效率 政策 化肥需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卫峰 季玥秀 马骥 王雁峰 马文奇 张福锁
从化肥的要素特征来说,供应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费需求,中国这一特征更加明显。由于我国资源基础薄弱,生产技术整体较低,化肥供应不足,导致化肥消费在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较低水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化肥生产技术日渐成熟,我国化肥产业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氮肥已自给有余,磷肥自给率达到94%,高浓度化肥正在逐渐替代低浓度化肥,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但随着氮磷肥的供需总量趋于平衡,供应对需求的制约和影响正在降低,需求拉动供应的时期即将开始。但我国化肥供应仍存在空间不平衡的问题,化肥消费主要集中在化肥产业发达地区。随着资源缺乏和价格变化,化肥工业将不断向部分资...
关键词:
中国 化肥 消费 驱动因素 化肥工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卫峰 季玥秀 马骥 王雁峰 马文奇 张福锁
本文在分析种植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运用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不同作物体系化肥消费水平,并核算了化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分配。最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定量研究了中国化肥消费对作物结构变化的弹性。结果表明,中国氮、磷肥消费已达到较高水平,氮、磷化肥施用面积比例分别达到87%和66%,大部分作物氮使用量超过了100kg/hm2,磷肥超过80 kg/hm2。相对而言,钾肥施用水平略低,施肥面积比例仅43%,大部分农户很少使用钾肥。中国氮、磷肥用量较高与有机肥施用较少有关系。由于作物间施肥水平差异较大,作物群体变化对化肥消费的影响很大。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已经下降到63%,粮食作物化肥消费比重...
关键词:
中国 化肥 消费 驱动因素 种植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丹
采用2004—2011年31个省(市、区)的数据,对中国化肥消费强度变化的驱动效应进行了测度和时空差异比较,并进一步对影响化肥消费强度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2004—2011年,我国化肥消费强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化肥利用效率变动共同推动了化肥消费强度的增加,且化肥利用效率贡献率高于结构调整贡献率。②不同地区化肥消费强度变化的驱动效应不同。结构调整效应负向驱动地区多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效率效应负向驱动地区多位于我国西部地区。③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人均耕地规模、技术进步、上一期化肥消费强度、城市化发展水平和耕地质量等因素对化肥消费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丹
基于中国2004—2011年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因素分解方法从农产品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变动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2004—2011年间,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目标范围值;②在农产品层面,化肥利用效率下降是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增加的主导因素,农产品结构调整虽然起到了减缓化肥施用强度增长的作用,但影响较为有限;③在区域层面,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肥利用效率变动共同推动了化肥施用强度的增加,且化肥利用效率贡献率明显高于结构调整贡献率。可见,改善和推广节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艳 于汶加 陈其慎 刘艳飞 张艳松
磷、硫、钾盐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化肥的生产,是关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随着我国化肥产量与消费量的逐年增加,磷、硫、钾盐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在化肥施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通过对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化肥消费历史分析,首次运用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作为研究指标,总结剖析了发达国家化肥消费历史轨迹变化及其动因,揭示了不同情形下,化肥消费规律:即理想状态下,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呈"S"形规律变化;在化肥施用初期未考虑环境因素的情形下,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呈倒"U"形规律变化。总结得出北美"理想模式"、西欧模式和日韩模...
关键词:
化肥矿产 消费规律 需求预测 中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舒萍
进入新世纪以来台湾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由此引起学界对台湾经济未来走势的关注。笔者认为,台湾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其经济增长既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更取决于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纵观影响台湾经济发展内外部因素的变动趋势,既有向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部分,未来台湾经济的走势将取决于这两类因素的较量。然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台湾片面依仗美国市场谋求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在区域经济整合的大潮中,只有抓住时机,利用祖国大陆广袤的发展腹地,其经济才有继续成长的空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太平 张锋 胡浩
基于1990-2008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本文首先对中国化肥投入面源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进行验证,并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化肥投入面源污染时空演变规律的驱动因素进行理论与定量探析,以期为协调农业环境与经济增长和谐发展,进而实现中国化肥投入面源污染库兹涅茨曲线的低值超越找寻政策着力点。结果表明,中国化肥投入面源污染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典型的倒U型曲线的关系。在影响中国化肥投入面源污染时空演变的诸多因素中,居民收入水平和环境需求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农业环境的污染程度;农民非农就业程度的不断提高、城乡二元环境管理体制、蔬菜和瓜果类等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大幅度增长和复种指数的提高是中国化肥...
关键词:
化肥 面源污染 EKC 驱动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扈映 侯建军
本文以目前我国政府对化肥行业实施价格管制为出发点,用经济学价格管制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化肥市场的特征、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实施价格管制的可行性及价格管制目标能否实现等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化肥市场不适合通过价格管制来治理,这一政策不能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文章提出了放开化肥价格、将补贴直接发给农民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化肥 限价管理 直接补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成 杨雪 周晓时 冯中朝 张智 丛日环
近年来,中国化肥过量投入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此外,化肥滥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投入,而且不利于农民增收,因此,提升农业化肥的使用效率既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油菜为例,探究在油菜生产中如何改善化肥投入结构以及减少化肥投入量。为探究油菜生产中化肥投入对成本效率的影响,首先利用中国10个油菜主产省市1543份大田实验数据,并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出油菜产出值最大时的氮肥最佳投入值、磷肥最佳投入值以及钾肥最佳投入值;其次,借用成本效率函数模型估算出中国油菜主产省份的油菜成本效率;最后,基于化肥投入合理性的视角,探讨油菜生产中的成本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生产中化肥投入结构不合理显著降低了油菜成本效率,其中油菜生产中的氮肥过量投入以及钾肥投入不足,对油菜成本效率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在今后化肥投入过程中,要加强对农户合理施肥的宣传力度,增加测土配方技术补贴力度,引导化肥企业提供更为科学适用施肥配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钦普
【目的】为了全面认识中国各省区农业化肥使用的区域差异及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准确把握其环境风险程度,加强风险管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化肥投入的分布特征和环境风险进行分析。【方法】考虑氮磷钾3种化肥不同的环境污染效应,建立带有权重系数的化肥使用环境风险指数计算模型,评价中国化肥投入的环境风险。应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氮磷钾三因子的权重系数。根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设定的生态县建设化肥使用强度小于250 kg·hm-2的标准,按照目前发达国家氮磷钾比例1﹕0.5﹕0.5的施肥实践,确定氮磷钾三元素的环境安全阈值。【结果】目前中国农田化肥使用量平均达到480 kg·hm-...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明正 赵翠萍 李天祥 贾小虎 吴杰
本文改进了分品种化肥使用量的估算方法,自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以来对中国化肥使用量下降的驱动因素进行因素分解,并利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化肥使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化肥使用量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施肥强度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而播种面积变化和区域结构调整影响不大。玉米被大豆、马铃薯等其他作物取代造成较大的种植结构效应,果树、蔬菜等园艺作物施肥强度已经趋于下降,但粮食作物施肥强度仍在提高。虽然整体来看中国化肥使用量变化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的规律,但化肥使用量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变化特征显著不同。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地形因素、粮食安全等对化肥使用量有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慧颖
目前 ,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仍在困扰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需求是社会有效需求的关键组成 ,本文就影响消费需求的各因素进行分析 ,以期通过有效扩大消费需求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关键词:
消费需求 消费信贷 城市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我国物价指数CPI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抬头,到目前已持续了17个月走高。今年一季度,CPI已上升到8%。但是,关于物价走高是"偶发"因素所至,还是由于长期因素造成的,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如果导致我国CPI走高的主因是长期的,那么,治理通胀的政策就必须着眼于长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蕾
美元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关键词,正是以美元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日益积累的矛盾最终引爆了这场危机。近期美元跌跌不休的走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美元目前仍是世界货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往往更关注世界货币的贬值而非升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