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4)
- 2023(9085)
- 2022(7807)
- 2021(7350)
- 2020(6400)
- 2019(15116)
- 2018(14766)
- 2017(27690)
- 2016(15299)
- 2015(17741)
- 2014(17631)
- 2013(17866)
- 2012(16952)
- 2011(15505)
- 2010(15491)
- 2009(14510)
- 2008(14535)
- 2007(13140)
- 2006(11332)
- 2005(10222)
- 学科
- 济(68971)
- 经济(68915)
- 管理(38544)
- 业(37310)
- 方法(33795)
- 数学(30810)
- 数学方法(30584)
- 企(28070)
- 企业(28070)
- 中国(20242)
- 农(18783)
- 贸(15918)
- 贸易(15912)
- 财(15676)
- 易(15553)
- 学(13804)
- 业经(12508)
- 农业(12226)
- 制(12199)
- 地方(11422)
- 银(10431)
- 银行(10379)
- 环境(9991)
- 行(9962)
- 融(9813)
- 金融(9811)
- 和(9649)
- 务(8907)
- 财务(8892)
- 财务管理(8866)
- 机构
- 大学(231549)
- 学院(227680)
- 济(102412)
- 经济(100589)
- 研究(85249)
- 管理(83567)
- 理学(71848)
- 理学院(70978)
- 管理学(69864)
- 管理学院(69441)
- 中国(64236)
- 科学(51943)
- 京(49829)
- 农(45325)
- 所(44674)
- 财(43950)
- 研究所(41009)
- 中心(38153)
- 业大(36764)
- 农业(36325)
- 财经(35583)
- 经济学(33304)
- 江(33059)
- 经(32525)
- 北京(31921)
- 经济学院(30243)
- 院(29624)
- 范(29319)
- 师范(29017)
- 科学院(26762)
- 基金
- 项目(151283)
- 科学(117800)
- 基金(111129)
- 研究(107199)
- 家(99082)
- 国家(98358)
- 科学基金(81672)
- 社会(69061)
- 社会科(65591)
- 社会科学(65567)
- 基金项目(58347)
- 省(56334)
- 自然(52191)
- 自然科(50994)
- 自然科学(50970)
- 自然科学基金(50123)
- 划(49216)
- 教育(49200)
- 资助(46388)
- 编号(41608)
- 部(35197)
- 重点(34966)
- 成果(34514)
- 发(33185)
- 创(30909)
- 国家社会(29906)
- 教育部(29648)
- 中国(29602)
- 科研(29564)
- 创新(29139)
- 期刊
- 济(107799)
- 经济(107799)
- 研究(67574)
- 中国(44542)
- 学报(41008)
- 农(40778)
- 科学(36046)
- 财(33632)
- 大学(30014)
- 学学(28362)
- 管理(28048)
- 农业(27917)
- 教育(21306)
- 融(19545)
- 金融(19545)
- 经济研究(18696)
- 技术(18262)
- 财经(18106)
- 业(16456)
- 经(15755)
- 业经(15269)
- 问题(15112)
- 贸(14751)
- 国际(12833)
- 世界(12774)
- 技术经济(12147)
- 版(11668)
- 统计(11355)
- 资源(10296)
- 理论(10207)
共检索到337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丹
基于中国2004—2011年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因素分解方法从农产品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变动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2004—2011年间,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目标范围值;②在农产品层面,化肥利用效率下降是我国化肥施用强度增加的主导因素,农产品结构调整虽然起到了减缓化肥施用强度增长的作用,但影响较为有限;③在区域层面,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肥利用效率变动共同推动了化肥施用强度的增加,且化肥利用效率贡献率明显高于结构调整贡献率。可见,改善和推广节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微微 徐雪高
基于江苏2006-2014年13市77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化肥施用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化肥施用强度下降主要由效率变动驱动,其累计驱动效应达127.85%,种植结构调整反而制约了化肥施用强度下降,累计驱动效应为-27.85%;效率变化驱动的化肥施用强度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呈明显下降趋势,江苏化肥施用强度正处于"倒U型"的下降治理阶段;化肥施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业科技进步、适度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及生物有机肥替代。因此,应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推广、土地流转、剩余
关键词:
化肥施用强度 驱动因子 因子分解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兆凯 冯欣 刘洋 姜文来
[目的]2015年化肥零增长行动以来,中国化肥施用总量已实现五连降,化肥减量增效成果显著,面对区域间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功能的显著差异,探究中国化肥施用强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于更好地制定区域性的化肥减量增效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实现农业区域协调和绿色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空间关系模型、重心模型、熵权法等模型方法,探索改革开放以来(1979—2019年)中国化肥施用的重心迁移规律、空间关系、区域差异性特征。[结果](1)中国化肥施用强度的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生产总量和施用总量的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2)中国化肥施用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总体呈现波动性增长后持续减弱的趋势,“高-高”聚集主要出现在华东地区,“低-低”聚集则出现在西部和东北地区;(3)省域间化肥施用强度表现出愈渐明显的差异化特征,总体呈现“东>中>西”、“粮食主产区>非主产区”的形势。[结论]我国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过去显著的区域性不均衡发展现象,省域化肥施用强度表现出个性化特征,减量增效行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部分地区化肥施用强度的差距,未来化肥管制政策的制定应更具针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淑仪 周玉玺 周霞
为探究现阶段中国蔬菜种植中的化肥施用情况,利用2009—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分析了蔬菜化肥施用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空间相关性,构建个体固定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蔬菜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时间上,蔬菜化肥施用强度总体呈现基本平稳后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蔬菜种植中依然存在较大的化肥减量潜力;在空间布局上,各省份蔬菜化肥施用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特征。东南沿海省份的蔬菜化肥施用强度总体高于内陆省份,华北地区省份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特征,少量东南沿海省份表现为“低—低”集聚特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蔬菜规模化经营程度及农业现代化水平对蔬菜化肥施用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农业劳动力占比对蔬菜化肥施用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蔬菜规模化经营程度和非农业劳动力占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化肥施用强度 时空演变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卫峰 季玥秀 马骥 王雁峰 马文奇 张福锁
从化肥的要素特征来说,供应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费需求,中国这一特征更加明显。由于我国资源基础薄弱,生产技术整体较低,化肥供应不足,导致化肥消费在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较低水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化肥生产技术日渐成熟,我国化肥产业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氮肥已自给有余,磷肥自给率达到94%,高浓度化肥正在逐渐替代低浓度化肥,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但随着氮磷肥的供需总量趋于平衡,供应对需求的制约和影响正在降低,需求拉动供应的时期即将开始。但我国化肥供应仍存在空间不平衡的问题,化肥消费主要集中在化肥产业发达地区。随着资源缺乏和价格变化,化肥工业将不断向部分资...
关键词:
中国 化肥 消费 驱动因素 化肥工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美兔 田明华
化肥施用引致的农业面源已得到广泛关注。文章采用VECM协整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的化肥施用与粮食的进出口贸易、国内农产品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化肥施用强度之间是正向关系;粮食总出口量与化肥施用强度是负向关系;粮食进口总量与化肥施用强度是负向关系;农产品价格指数与化肥施用强度呈正向关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化肥施用强度呈负向关系。在此基础上解释结果并提出了降低化肥施用强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连煜阳 刘静 吴亚男
本文运用Hakanson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对1978~2016年中国化肥施用环境风险变化趋势、2016年各省化肥施用环境风险、2016年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环境风险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化肥施用环境风险指数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16年,中国化肥施用处于环境低度风险状态,各类风险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点;农作物方面,蔬菜、水果化肥施用环境风险程度明显高于粮、油、糖类等大宗农产品,特别是设施蔬菜化肥施用量均处于重度风险及以上状态,环境风险较大。为了遏制化肥施用环境风险上升趋势,应努力实现化肥总量"零增长",同时警惕施肥强度上升;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中应警惕高环境风险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祝伟 祁丽霞 王瑞梅
[目的]探讨城镇化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文献梳理,归纳城镇化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机理;利用河南省106个县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分别探讨城镇化对农药施用强度和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农地经营规模与居民收入水平的中介效应,探索其影响机制。[结果]①城镇化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②城镇化的农地规模效应显著,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农地经营规模,从而有利于降低农药、化肥施用强度;③城镇化的收入效应显著,居民收入水平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趋势,超过1/3的县已跨过农药施用强度的拐点,全部县均已跨过化肥施用强度的拐点;④城镇化对农药、化肥施用强度较低的县的影响更大。[结论]适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药、化肥减量;鼓励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农地规模效应,降低农药、化肥施用强度;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同时促进居民选择环境友好型食物、减少食物浪费,可以从需求侧助推农药、化肥减量。
关键词:
农药 化肥 强度 城镇化 中介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满德 李辛一 徐雪高
在分析中国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了1994年以来化肥施用强度对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玉米6种粮食单产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种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持续增加,且均超出国际安全施用标准;小麦与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显著高于水稻;部分品种的化肥施用强度已出现优势产区和非优势产区、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2)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与其单产水平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3)晚籼稻、粳稻和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对其单产仍存在正向作用,但已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特征;小麦、早籼稻和中籼稻的这种影响不再显著,已有过度施用特征。今后在坚持化肥施用零增长前提下,注重科学施用化肥、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在保障粮食安全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达成平衡,是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满德 李辛一 徐雪高
在分析中国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了1994年以来化肥施用强度对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小麦、玉米6种粮食单产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种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持续增加,且均超出国际安全施用标准;小麦与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显著高于水稻;部分品种的化肥施用强度已出现优势产区和非优势产区、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2)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强度与其单产水平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3)晚籼稻、粳稻和玉米的化肥施用强度对其单产仍存在正向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琦 王雅鹏
我国农用化肥施用量不断提高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研究化肥施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防止化肥滥施、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意义重大。文章采用1999~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多元回归方法分别对国内东、中、西三大区域化肥施用密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规模对化肥施用密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三大区域化肥价格增长率、粮食种植面积比重、化肥产出效率对化肥施用密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三大区域种植产品生产价格、种植业劳动力数量、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化肥施用密度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或显著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丹
采用2004—2011年31个省(市、区)的数据,对中国化肥消费强度变化的驱动效应进行了测度和时空差异比较,并进一步对影响化肥消费强度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2004—2011年,我国化肥消费强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化肥利用效率变动共同推动了化肥消费强度的增加,且化肥利用效率贡献率高于结构调整贡献率。②不同地区化肥消费强度变化的驱动效应不同。结构调整效应负向驱动地区多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效率效应负向驱动地区多位于我国西部地区。③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人均耕地规模、技术进步、上一期化肥消费强度、城市化发展水平和耕地质量等因素对化肥消费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慧 赵凯
根据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基于粮食主产区山东省549户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耕地化肥减量施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解。结果表明:农户化肥减量施用价值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负向影响其责任归属;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责任归属均显著促进行为意向,其中知觉行为控制促进作用最大。效应分解上,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直接正效应大于其通过责任归属的间接正效应;价值感知对责任归属的直接负效应大于其通过主观规范的间接正效应。多群组分析结果表明,兼业程度和耕地规模调节变量在不同假设路径中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兼业程度的增加,价值感知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正向作用均大致呈逐渐上升态势,而随着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价值感知的正向作用则呈减小态势。对化肥减量施用行为意向的影响方面,兼业程度分组中,责任归属对纯农户的影响最大、主观规范对Ⅲ兼农户的影响最大、知觉行为控制对Ⅱ兼农户的影响最大;耕地规模分组中,责任归属和知觉行为控制对中等规模农户的影响最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卫峰 季玥秀 马骥 王雁峰 马文奇 张福锁
本文在分析种植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运用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不同作物体系化肥消费水平,并核算了化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分配。最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定量研究了中国化肥消费对作物结构变化的弹性。结果表明,中国氮、磷肥消费已达到较高水平,氮、磷化肥施用面积比例分别达到87%和66%,大部分作物氮使用量超过了100kg/hm2,磷肥超过80 kg/hm2。相对而言,钾肥施用水平略低,施肥面积比例仅43%,大部分农户很少使用钾肥。中国氮、磷肥用量较高与有机肥施用较少有关系。由于作物间施肥水平差异较大,作物群体变化对化肥消费的影响很大。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已经下降到63%,粮食作物化肥消费比重...
关键词:
中国 化肥 消费 驱动因素 种植结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史常亮 郭焱 朱俊峰
通过大量施用化肥获得高产是当前中国粮食生产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基于2004-2013年省级农成品成本收益面板数据,对我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进行测算,并实证分析造成化肥施用过量的原因。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已经超过了其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无论是小麦、水稻还是玉米均存在过量施肥的现象;玉米生产中的过量施肥程度平均达到50.74%;小麦和水稻生产中的过量施肥程度相对较轻,分别为27.26%和24.67%。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自然灾害和上一年粮食价格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前"咨询与经营相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户对化肥的过量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