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7)
- 2023(13183)
- 2022(10657)
- 2021(9818)
- 2020(8012)
- 2019(17630)
- 2018(16982)
- 2017(32099)
- 2016(16736)
- 2015(18707)
- 2014(17914)
- 2013(17343)
- 2012(15777)
- 2011(14275)
- 2010(14405)
- 2009(13882)
- 2008(13001)
- 2007(11711)
- 2006(10793)
- 2005(9821)
- 学科
- 济(73991)
- 经济(73824)
- 管理(46430)
- 业(46373)
- 企(38651)
- 企业(38651)
- 中国(31232)
- 方法(28484)
- 融(26938)
- 金融(26937)
- 银(24950)
- 银行(24938)
- 行(24268)
- 数学(22417)
- 数学方法(22229)
- 农(21268)
- 业经(19970)
- 财(17491)
- 制(17265)
- 地方(16089)
- 贸(15003)
- 贸易(14987)
- 易(14715)
- 农业(14461)
- 技术(14438)
- 理论(13889)
- 体(11697)
- 学(11535)
- 中国金融(11497)
- 发(11388)
- 机构
- 学院(232561)
- 大学(231256)
- 济(106637)
- 经济(104785)
- 管理(85921)
- 研究(84003)
- 理学(72964)
- 理学院(72162)
- 中国(71816)
- 管理学(71042)
- 管理学院(70599)
- 财(49161)
- 京(49060)
- 科学(45965)
- 所(40181)
- 中心(39344)
- 财经(39030)
- 研究所(36293)
- 经(35650)
- 经济学(35340)
- 江(33336)
- 农(31995)
- 经济学院(31860)
- 范(31833)
- 北京(31832)
- 师范(31601)
- 院(30110)
- 财经大学(29174)
- 州(27641)
- 业大(27369)
- 基金
- 项目(151498)
- 科学(121980)
- 研究(115710)
- 基金(112565)
- 家(96865)
- 国家(96048)
- 科学基金(83231)
- 社会(80113)
- 社会科(75329)
- 社会科学(75311)
- 基金项目(58741)
- 省(57563)
- 教育(51675)
- 自然(48718)
- 自然科(47695)
- 自然科学(47686)
- 划(47642)
- 自然科学基金(46900)
- 资助(45372)
- 编号(44510)
- 成果(36299)
- 发(34856)
- 国家社会(34650)
- 重点(34322)
- 部(34190)
- 创(34071)
- 创新(32133)
- 课题(31671)
- 教育部(30331)
- 中国(30195)
- 期刊
- 济(119568)
- 经济(119568)
- 研究(76100)
- 中国(49347)
- 融(37396)
- 金融(37396)
- 财(36258)
- 管理(33956)
- 科学(31900)
- 农(31630)
- 学报(30429)
- 大学(24771)
- 教育(24463)
- 学学(23154)
- 农业(21183)
- 经济研究(20946)
- 财经(20070)
- 技术(18593)
- 业经(18395)
- 经(17510)
- 问题(15723)
- 贸(14343)
- 国际(13419)
- 世界(13383)
- 业(11950)
- 技术经济(11377)
- 科技(10591)
- 刊(10270)
- 现代(10193)
- 统计(10153)
共检索到364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正>在媒介社会背景下,媒介的力量不断塑造新型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也正在重构旅游目的地并改变人们的体验方式。多元力量形塑着景观社会的样貌,并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出诸多新场景。我们该如何解读中国化景观社会的特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莹
陕北地区地域文化氛围相对较为浓厚,因此地域文化的融入是陕北地区城郊乡景观设计所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本文首先梳理了相关概念,其次分析了区域文化的特征和价值,然后提出了传承保护性、审美性、公众参与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设计原则,并从保护传统民居、重塑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元素等方面对陕北城郊乡村旅游景观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景观设计 乡村旅游 地域文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游娅娜
景区文创产品指的是依托景区文化打造的各类创意产品,不同于一般形式的纪念品设计,景区文创产品对于景区传播力提升、景区创收具有重要意义。该景区文创产品设计集合美观性、实用性、纪念性,通过现代简约的造型、具有景区特色的图案,使其能够在日常使用中为人带来共情的效果。在造型设计上,以倒圆锥几何体为灵感来源,灯架考虑传统木工艺中的榫卯构造,既赋予了文创产品几何形体之美,又赋予了工艺精致之美,同时也增加了产品使用的舒适度。在图案设计上,提取景区文化特征,以创造的卡通人物形象或景区地域特征形象为视觉图案来源,使得图纸静物被有序复刻,突出视觉图案的标识性。为了强化文创产品的精美性,秉持去繁就简的美学原则,去除了文字形式的描述或介绍,并对图案进行简化处理,留下主体构造再用色彩予以刻画,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文创产品设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詹希旎 李白杨 孙建军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正推动着虚实融生趋势下内容创作的范式转化,对数智融合环境中AIGC应用场景和发展机遇的探索有助于促进AI技术的高效赋能和内容生态的价值实现。[研究设计/方法]着眼于AIGC的发展历程,从内容发展、概念类比和技术发展三个角度系统梳理AIGC的概念内涵。围绕生活场景、服务场景、文娱场景、科技场景和商业场景五大应用场景的自有特征,探析AIGC的交互形态和互动模式。[结论/发现] AIGC的技术基础是数字科技的更新迭代,建构理念是创作空间的扩容增益,但其本质特征还是内容生态的创新发展。整体来看AIGC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基于群体智能的内容共生、基于数智融合的能力升维和基于增量市场的价值共创三个层面。[创新/价值]随着底层技术和算法模型的突破性发展,AI催生的内容蓝海正在从辅助协作和降本提效向智能创作和增值创造扩散,为数智逻辑下的内容生态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思路。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王福 聂兰渤 郝喜凤
随着移动图书馆终端情境、社交情境和移动情境的不断丰富,又逐渐衍生出时空情境,标志着移动场景化时代的到来。场景驱动着移动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发生、发展和演进。如何以场景为核心有效关联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要素,实现信息接受的畅体验是业界所关注的。为此,对移动图书馆场景进行界定,在对其属性特征和细化功能基础上,借助认知理论、用户满意度理论、自我调节理论、期望确认理论、技术接受理论,以场景畅为目标构建了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融合服务模型。通过在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场景、信息接受情境以及用户信息接受期望三者间建立关系,形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詹希旎 李白杨 孙建军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正推动着虚实融生趋势下内容创作的范式转化,对数智融合环境中AIGC应用场景和发展机遇的探索有助于促进AI技术的高效赋能和内容生态的价值实现。[研究设计/方法]着眼于AIGC的发展历程,从内容发展、概念类比和技术发展三个角度系统梳理AIGC的概念内涵。围绕生活场景、服务场景、文娱场景、科技场景和商业场景五大应用场景的自有特征,探析AIGC的交互形态和互动模式。[结论/发现] AIGC的技术基础是数字科技的更新迭代,建构理念是创作空间的扩容增益,但其本质特征还是内容生态的创新发展。整体来看AIGC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基于群体智能的内容共生、基于数智融合的能力升维和基于增量市场的价值共创三个层面。[创新/价值]随着底层技术和算法模型的突破性发展,AI催生的内容蓝海正在从辅助协作和降本提效向智能创作和增值创造扩散,为数智逻辑下的内容生态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思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文捷敏 余颖 谢鸿璟
文旅融合背景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形象建设非常重要。文章分析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社交网络中的公众形象,探讨其形象感知形成机理。公众感知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可归纳为依托环境、文化内涵、设计构思、场所功能、运营品质等五个主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感知主体—形象主体”线索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感知模型,分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感知特征,提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象提升对策。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形象感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镰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为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情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赋能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充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值得思考的议题。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法,通过考察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创新实践现状,分析其可供借鉴的经验及不足之处,提炼出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对策,即强化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做好经济保障;创新思维模式,发掘文旅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活动品牌,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和旅游融合框架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夜间服务 文旅融合 发展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燕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和应用,支撑了物流业从附属型产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现代化、综合性先导行业。现代物流业在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企业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和分离外包,对内外物流服务单元提出了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供给方能够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模式。本文基于物流业和制造业融合共创的视角,对制造业物流服务场景化创新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制造业物流服务场景化创新,依赖于供给端智能化升级与智慧物流的融合,基于物理信息系统、协作应用平台和合作生态,更加精益地共同为最终消费者创造价值。匹配生产制造企业的业务流程,制造业物流服务场景化创新的主要场景包括信息咨询服务、定采服务、库存资产处置服务、定产定销服务及交付和售后增值服务。
关键词:
融合 制造业 物流服务 场景化 服务创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镰
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为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情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赋能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充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值得思考的议题。文章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法,考察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创新实践现状,分析其可供借鉴的经验及不足之处,提炼出公共图书馆夜间服务对策与办法,即强化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做好经济保障;创新思维模式,发掘文旅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活动品牌。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夜间服务 发展对策 文旅融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卫银栋 胡迎春 王丹平 陈枫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近期发布了有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指导意见,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反响。海南也由此面临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在该文件中,国家把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4大战略定位之一。为此,文章从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的发展过程的角度,探讨了在新的国家战略中寻求旅游发展重新定位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文章探讨了海南旅游发展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吸引物打造过程中呈现的"剪刀差"现象,探讨了海南旅游发展"新定位、再出发"所应处理好的八大关系,进而提出了旅游发展定位所应遵循的概念框架以及可以采取的技术路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牮 覃伟
【目的】公园作为城市旅游景观资源之一,其内部植物景观的美感营造会对观赏公园的体验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通过建构一套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体系来进行测评,以白马湖公园与丁玲公园为测评对象,利用得到的测评结果来对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提出相关优化策略。【方法】采用实地调研法获取测评对象的植物景观基本情况;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由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12个指标层的美景度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得到排序前五的指标;将评价体系置于美景度评价法中,通过专家打分得到相关指标美景度值;再将各指标的美景度值代入美景度评价模型中,计算得出最终值。【结果】白马湖公园与丁玲公园在植物种类上都较为丰富,丁玲公园植物造景美景度值整体上高于白马湖公园;通过对前五个指标的美景度值分析,发现两处公园均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问题;依据美景度值并结合城市文旅需求,制定出相关优化策略。【结论】在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体系中,指标层中的植物配置的层次性(0.101)、植物形态的多样性(0.100)、植物的装饰性(0.092)、植物造景的可观性(0.091)植物的空间拓展性(0.090)作为排序前五的评价指标;在植物的空间拓展性与装饰性上,两处公园得分均衡,波动变化不大;但在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形态的多样性与植物造景的可观性上,得分有差异,整体波动幅度较大;从主题氛围营造、融合业态提升体验、强化植物景观竖向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植物景观优化策略制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红罡 任燕
语言景观作为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呈现,是文化变迁研究的突破点。东巴文作为一种濒危语言,在旅游中被作为文化资源开发,形成当地的语言景观。虽然政府、研究者均期待通过旅游复兴东巴文,但是旅游的相关影响在学界中至今未达成共识。通过定性研究,以丽江作为研究地,运用语言景观信息功能与象征功能的理论框架,对旅游影响东巴文语言景观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旅游中东巴文景观虽然突出,但是流于形式,旅游"复兴"的东巴文景观仅具有象征功能,成为一种旅游商业符号,缺乏支撑语言活力的信息功能。研究认为,东巴文的未来发展需要另辟新径,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君 肖一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不仅提高了对物质基础的要求,对休闲旅游、文化意识等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愈发强烈。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资源空间被过度开发、城市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城市的生活节奏也被逐渐打乱……城市的快速发展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他们开始渴望回归自然、渴望去领略独具特色的小镇风情、渴望去感受平实质朴的小镇情怀、渴望去体验温馨宁静的小镇生活。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形象设计 特色小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