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4)
- 2023(9952)
- 2022(7977)
- 2021(7719)
- 2020(6212)
- 2019(14288)
- 2018(14308)
- 2017(25169)
- 2016(14832)
- 2015(17414)
- 2014(17602)
- 2013(16579)
- 2012(14912)
- 2011(13526)
- 2010(13437)
- 2009(12302)
- 2008(12465)
- 2007(11304)
- 2006(10230)
- 2005(9730)
- 学科
- 济(53193)
- 经济(53146)
- 管理(45284)
- 业(38141)
- 企(33501)
- 企业(33501)
- 中国(24855)
- 方法(22449)
- 教育(20644)
- 数学(18273)
- 数学方法(18149)
- 财(15896)
- 农(14311)
- 业经(13431)
- 理论(12393)
- 制(12224)
- 贸(11015)
- 贸易(11007)
- 易(10837)
- 学(10710)
- 发(10380)
- 策(10235)
- 务(9936)
- 财务(9899)
- 财务管理(9878)
- 银(9733)
- 银行(9728)
- 企业财务(9365)
- 划(9359)
- 行(9181)
- 机构
- 大学(202846)
- 学院(196504)
- 济(81283)
- 经济(79515)
- 研究(72337)
- 管理(72028)
- 理学(60090)
- 理学院(59259)
- 管理学(58370)
- 管理学院(57932)
- 中国(53559)
- 京(45875)
- 科学(39380)
- 财(38785)
- 范(35612)
- 师范(35435)
- 所(35246)
- 研究所(31892)
- 中心(31681)
- 教育(31339)
- 江(30538)
- 北京(30329)
- 财经(29819)
- 师范大学(29148)
- 经(27423)
- 经济学(25855)
- 院(25717)
- 农(24777)
- 州(24279)
- 经济学院(23174)
- 基金
- 项目(121846)
- 科学(98769)
- 研究(98730)
- 基金(87736)
- 家(74906)
- 国家(74151)
- 社会(63462)
- 科学基金(63330)
- 社会科(59921)
- 社会科学(59908)
- 教育(52808)
- 省(45150)
- 基金项目(44805)
- 编号(41316)
- 划(40599)
- 成果(36956)
- 自然(36782)
- 自然科(36006)
- 自然科学(36000)
- 自然科学基金(35420)
- 资助(35398)
- 课题(31786)
- 部(30285)
- 重点(28809)
- 教育部(27271)
- 发(27162)
- 国家社会(26257)
- 年(26233)
- 性(26159)
- 创(25564)
共检索到321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臧铁军 沈颖颖
实施教育绩效管理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改革的共识。教育绩效管理在国内广泛实施的同时也伴生出不少问题,绩效管理中国化的关键是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剖析当前使用广泛的几种绩效管理模式和随之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指出绩效管理中国化不在于管理技术如何操作和运用,而在于绩效管理的目的、理念以及有效引导和避免管理过程中产生基于文化的、心理的消极现象。但这些带有本质性、方向性的问题鲜见于教育绩效管理中国化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中国教育绩效管理的文化心理进行分析阐释后,提出教育绩效管理中国化的要点与原则。中国教育的绩效管理体系根植于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与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相吻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建构中国化的教育绩效管理体系必须以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为基础,不断进行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实现中国教育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教育绩效管理 文化心理阐释 中国化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谢诗艺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人们无法回避:有一些概念之于自己像空气——置身其中,随处可感,好似无比寻常而熟悉,但却无从捉摸。档案如此,文化与历史也是如此。而当它们三者交织在一起时,问题似乎更复杂,也更有趣味。从萌生到发展至今,两次热潮的推进使得中国档案文化研究大放异彩,也似乎"硕果累累"——围绕档案文化,研究者从内涵、价值、实现、传播、评价
关键词:
档案文化价值 文化心灵 档案学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辉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培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仅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出发是不够的,一个国家建立何种教育制度不仅受该国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其特有的文化特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文化角度来揭示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深层原因,从而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鉴之据。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文化 阐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燕燕
主流经济学中文化往往被视为外在既定的因素,或者说文化本身是一个被经济学研究所忽视的领域。事实上文化是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文化应当被纳入经济研究的视野之内。次生市场经济是改造传统保守文化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而传统保守文化的经济形态是封闭水平循环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封闭的经济形态只有在与外部创新文化的接触碰撞博弈中,次生市场经济才有可能得以产生。
关键词:
全球化 次生市场经济 文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庆本
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1901年)中曾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1)中华民族的历史,本身就是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的历史。"中国之中国"是华夏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交流与融合的时代,"亚洲之中国"是中华民族与亚洲其他民族相互借鉴交流的时代,而"世界之中国"则是中华民族与世界范围内其他民族相互借鉴交流的时代。范围虽有不同,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实质却亘古未变。中华民族之所以蔓延几千年,永葆青春活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是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述胜
教育史既是社会科学,也是人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教育史研究应该切近中国历史文化语境,在"入境"、"构境"和"引人入境"上多下功夫。例如,在对孔子之"学"的阐释上,如果超越"规律—原则—方法"这一技术化进路,在同情与体贴中切近之,我们将会发现:对于孔子来说具有根本意义的"学",并非服于任何外在目的、对象化、工具性的知识活动,而是一个人不断自我超越的生命和生活历程,其间充满了精神张力和乐感韵律。学与不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进入此境;而教,不过是通过在境中言并引人入境,有效介入学者的精神世界,让学者进入居间引发、欲罢不能的状态。"入境"意味着进入时间(历史的时间而非物理的时间),感受并顺应"生命—...
关键词:
孔子 历史文化语境 孔子之“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平
在人格上尊重人,在政治上关怀人,在文化上关注人,在生活上关爱人,在发展中培育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骆云飞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鲜明的不同点,在于"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差异。"乐感文化"源于先秦的"礼乐文化",这种文化具有深厚的国家性、民族性。"中和美"是其本体审美特征,始终在穿透历史,塑造着中国人的灵魂。
关键词:
礼乐文化 音乐美学 国家性 乐感文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圣兵
解释过程是解释者的世界观念展现的过程。语词是向我们打开了的文本,它以图形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广阔的意欲语境,激发解释者独特的、丰富多样的理解与解释。本文以西方理论话语核心语词之一Logic为个案,从阐释学的视角探讨西方理论话语在中国异域文化中的接受和影响。不同译介群体立足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带着不同的学术前见,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或借用中国古代思想中现成的词语,或利用汉字造新词,作为其对等词,使得Logic在与汉语文化的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译名。这些带有双重文化标识的语词传译方式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阐释,贯穿于中国逻辑文化构建的整个动态生成过程。
关键词:
语词 逻辑 越境 跨文化阐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安瑞霞 代建军
民间教学变革是基于特定文化背景草根化的实践创新,它蕴含着丰富的原创性思想资源,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它能够揭示、挖掘和提炼本土化的教学理论。从文化的视角审视民间教学变革,需要对民间教学变革的文化基因、文化语境、文化表征、文化特质等进行深度阐释,揭示民间教学变革的学理价值,明确民间教学变革的文化依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蓝洁 唐锡海
高职院校治理文化的价值定位包括社会本位、人本位、技术本位三个维度。传统的"管治"文化范型中,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技术技能积累和传递活动;现代治理理念进入高职教育领域之后,高职院校治理文化从"管治"转型为"共治",在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同时,重视技术技能积累、传递和创新。为建构现代高职院校治理文化,有必要塑造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愿景,协同合作,更新主体行为,促进高职院校治理文化的培育与确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董坤 陈硕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系统观念这一“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引推动着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对系统观念的坚持,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强烈的系统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发展目标的贯通性、基本特征的统一性、本质要求的体系性、事业布局的协同性。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自觉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推动工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历史主动。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系统观念 世界观 方法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董坤 陈硕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系统观念这一“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引推动着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对系统观念的坚持,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强烈的系统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发展目标的贯通性、基本特征的统一性、本质要求的体系性、事业布局的协同性。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自觉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推动工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历史主动。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系统观念 世界观 方法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枬 古志华
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文化变迁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的文化变迁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实地考察发现,基础教育发展与文化变迁相互影响,文化变迁构成了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背景,基础教育在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存在着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忽视甚至消解。基础教育的任务应是协调民族文化多元传承和一体化发展的关系,以服务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德鑫 邢喆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有机构成部分,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以洋务运动为标志的兴起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阶段、改革开放的重构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化改革阶段。未来,我国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素与行动路径包括: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本质要求,以推进“双高计划”为基本路径,以各层/各类职业教育融通为有效支撑,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关键着力点,以国际深度交流与合作为革新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