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2)
2023(8389)
2022(7052)
2021(6316)
2020(5119)
2019(11845)
2018(11439)
2017(21881)
2016(11252)
2015(12964)
2014(12907)
2013(13236)
2012(12740)
2011(11943)
2010(11773)
2009(11151)
2008(10697)
2007(9369)
2006(8604)
2005(7924)
作者
(33594)
(28236)
(28163)
(26928)
(17762)
(13338)
(12703)
(11086)
(10736)
(10011)
(9857)
(9233)
(9088)
(8924)
(8820)
(8677)
(8342)
(8018)
(7966)
(7597)
(7330)
(6765)
(6737)
(6420)
(6416)
(6366)
(5936)
(5779)
(5725)
(5500)
学科
(84546)
经济(84496)
管理(30015)
方法(29314)
(27274)
数学(26697)
数学方法(26558)
(21030)
企业(21030)
地方(20437)
中国(19711)
业经(15187)
(15124)
地方经济(14767)
(12516)
贸易(12509)
产业(12337)
(12124)
(11889)
环境(11328)
(11251)
(10532)
农业(10132)
(9724)
(9503)
金融(9503)
(9068)
(8889)
(8841)
银行(8838)
机构
大学(181059)
学院(179715)
(100261)
经济(98984)
研究(70492)
管理(68246)
理学(58459)
理学院(57843)
管理学(57304)
管理学院(56971)
中国(53412)
(39514)
(38171)
科学(37399)
(34781)
经济学(34002)
财经(32180)
研究所(31617)
经济学院(30467)
中心(29711)
(29374)
北京(24882)
(24864)
(24394)
(24223)
财经大学(23805)
科学院(22306)
(21601)
业大(21566)
师范(21473)
基金
项目(116434)
科学(93780)
基金(87566)
研究(86712)
(75314)
国家(74838)
科学基金(64195)
社会(61523)
社会科(58845)
社会科学(58829)
基金项目(45373)
(42846)
自然(36917)
教育(36883)
资助(36417)
自然科(36050)
自然科学(36040)
(35734)
自然科学基金(35428)
编号(31050)
(28487)
(27507)
国家社会(27473)
重点(26515)
中国(25585)
发展(24549)
成果(24466)
(24199)
(24058)
教育部(24014)
期刊
(114047)
经济(114047)
研究(60826)
中国(33098)
(28169)
管理(26531)
科学(23938)
学报(21805)
(21783)
经济研究(20729)
财经(17634)
大学(17450)
学学(16673)
技术(15957)
(15916)
金融(15916)
(15646)
农业(15543)
问题(15314)
业经(14955)
(13621)
世界(13041)
技术经济(12551)
国际(12149)
统计(11668)
(10221)
教育(9853)
经济问题(9694)
决策(9338)
(9322)
共检索到276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宾厚  唐荣  王欢芳  谢国杰  
为对中国包装产业循环经济效率进行评价,文章采用DEA模型计算包装产业循环经济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结合Malmquist指数分析包装产业循环经济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引入Tobit模型对包装产业循环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包装产业循环经济效率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投入产出结构呈现不平衡,Malmquist生产力指数随技术进步指数的变动而变动,制度因素和资源利用率是提高中国包装产业循环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而能源消耗则阻碍包装产业循环经济效率的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会齐  
在循环经济的建设过程中,产品包装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都离不开包装。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产品生命周期,丰富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内涵,也为绿色包装设计与之匹配实现了观念上的整合。通过循环经济对输入、输出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可以计算整合绿色包装的循环经济实现水平。整合匹配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包装设计的循环经济把绿色包装理念实现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实现再循环、再利用和再资源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华  张茜  
由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导致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也使得相应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低层次性、非生态性等特点。当循环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之后,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使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优化及调整。主要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构建,对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果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并提出未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俊岭  赵瑞芬  
钢铁产业是典型的"两高一资"产业。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而科学准确的评价是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循环经济的全面衡量既要考虑效率也要考虑质量。文章首先基于比率指标构建了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DEA分析法进行了定量测算,得出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次基于总量指标构建了循环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模糊评价对循环经济质量进行了测度;最后结合循环经济效率和质量的分类结果,将循环经济效率分为三类、循环经济质量分为两类,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丹  王美强  陈莹文  
通过构建包含正向生产过程和逆向废弃物处理过程的两阶段工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考虑外源投入和非期望要素的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10—2015年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各地区2010—2015年的循环经济整体效率偏低,平均值为0.774,且省际间效率差异较大。(2)导致区域间循环经济整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逆向废弃物处理阶段效率水平低下。(3)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因正向生产效率低下导致整体效率水平最低;中部地区整体效率水平最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个子阶段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整体效率水平与中部相当,但其逆向废弃物处理效率则明显偏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铁军  高新昕  
近年来,我国包装工业发展迅猛,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并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角度分析,包装工业从材料的提取、制备、生产、使用和废弃又是一个不断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过程,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包装工业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其生产、制造和使用等过程中的环境负荷,实现其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对此,文章提出我国包装工业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大力推广生态设计,实施清洁生产,推进包装减量化,加大包装循环利用,建立回收体系,加大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加强生产者责任者制度建设,以及过度包装的监管力度,全面促进包装工业的生态化改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鹏  
基于"物料流-价值流"分析范式,采用主成分与DEA方法测度水泥企业循环经济效率。结果表明水泥企业废弃物排放主要集中在熟料煅烧中心,中心的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害费用最高,改善空间最大,效果最为明显。通过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工业废渣替代、高效低阻粉尘回收及生活垃圾协同处置等技术,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获得显著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学英  颉茂华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施循环经济势在必行。本文基于DEA模型,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效率等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国14个资源型城市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且地区间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中西部循环经济效率普遍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贾国柱  刘圣国  孟楷越  
本文针对循环经济理念的特点,在投入中增加非期望投入(废物再利用量),在产出中增加非期望产出(废物排放量),重构了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并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建筑业31个省市2002-2012年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循环经济效率总体在上升,规模效率也逐渐趋于最优,但是纯技术效率的明显不足影响了我国建筑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荣  李森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我国省域工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10~2013年工业循环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建立了其影响因素模型,使用TobiT方法对省域面板数据进行回归。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工业循环经济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并且工业技术投入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对其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岭  戴淑芬  
循环经济效率是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合适测度。结合循环经济的内涵和钢铁行业的特点构建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模型对我国钢铁行业2006—2010年的循环经济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测算与衡量,同时采用Malquist指数分解对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变迁进行动态评价。结果显示:自2006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综合效率在平稳中有所上升,其中规模效率的贡献大于纯技术效率的贡献。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变迁的主要因素在于技术进步的变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珑晶  张晓梅  王偲  
基于东北国有林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综合考虑循环经济系统中的投入产出要素,构建林业循环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东北国有林区91个林业局和营林局数据为基础,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BC2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循环经济运行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国有林区总体的效率不高,呈规模效益递增的趋势,各投入要素存在冗余,产出要素存在不足,并且地区之间综合效率、规模报酬、投入产出状况差异较大。因此,东北国有林区要积极构建循环产业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建立循环经济试点,以推动林业循环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邱寿丰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但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度量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论述循环率并非循环经济的科学测度,然后在阐明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提高稀缺性自然资本的生产率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用生态效率指标来度量。最后评述了Seiji Hashimoto和Yuichi Moriguchi建议的描述社会物质代谢的六个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在确定政策目标时应该具备的标准和计算这些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DMI、DPO和GDP的生态效率指标可以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度量指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序  张明  谢卓然  
静脉产业是对资源、能源二次循环利用,以最大限度提高城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建设静脉产业园也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为解决静脉产业园现存的"循环不经济"和"低碳高成本"的困境,文章以静脉产业园资源价值增值形成的若干价值链为评价对象,利用可拓优度评价思想,从生态和经济效益方面构建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模型。并利用算例对该评价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根据模拟评价结果对园区运行效率差的价值链各指标进行反向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价值链效益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管友桥  陈国生  靳拥军  李琪  
目前循环经济环境下企业绿色经营绩效的相关研究较多,但产业集群经营绩效评价范式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关于循环经济背景下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的研究视角。据此,将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社会绩效三者作为三元目标约束条件,建立了产业集群绿色经营绩效评价模型,阐述了基于模糊数学评价的产业集群绿色经营绩效评价模型应用途径,并以重庆市化工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