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8)
2023(15478)
2022(12694)
2021(11806)
2020(9959)
2019(22686)
2018(22201)
2017(42361)
2016(22823)
2015(25613)
2014(25157)
2013(24952)
2012(22641)
2011(20228)
2010(20291)
2009(19534)
2008(19521)
2007(17480)
2006(15631)
2005(14406)
作者
(62510)
(52400)
(52383)
(49834)
(33413)
(24642)
(23545)
(20242)
(19851)
(18602)
(18046)
(17597)
(17037)
(16658)
(16365)
(15952)
(15442)
(15112)
(14989)
(14751)
(13006)
(12634)
(12602)
(12015)
(11816)
(11715)
(11566)
(11330)
(10387)
(10370)
学科
(103673)
经济(103452)
(93733)
管理(83674)
(83423)
企业(83423)
方法(46306)
数学(37383)
数学方法(36926)
(33573)
(33431)
业经(31938)
中国(29194)
(24225)
农业(23319)
(22952)
财务(22917)
财务管理(22891)
企业财务(21663)
(19544)
贸易(19526)
(19121)
技术(19003)
(17819)
(17752)
(17686)
(17554)
理论(17418)
(15565)
银行(15551)
机构
学院(330786)
大学(327734)
(149484)
经济(147020)
管理(133090)
理学(114628)
理学院(113507)
管理学(111799)
管理学院(111167)
研究(107994)
中国(87472)
(71762)
(68024)
科学(59756)
财经(56681)
(52670)
(51686)
(50982)
(49002)
中心(48988)
经济学(46986)
研究所(46965)
业大(43664)
北京(42971)
经济学院(42299)
财经大学(42140)
农业(39561)
(38507)
(38312)
师范(38203)
基金
项目(213999)
科学(172962)
基金(160766)
研究(160647)
(138008)
国家(136813)
科学基金(120001)
社会(108944)
社会科(102821)
社会科学(102796)
基金项目(83490)
(81108)
自然(74400)
教育(73381)
自然科(72788)
自然科学(72774)
自然科学基金(71584)
(67506)
资助(65847)
编号(63121)
成果(51170)
(49630)
重点(47644)
(47269)
国家社会(46396)
(45898)
(45247)
教育部(43870)
创新(43422)
课题(42964)
期刊
(168497)
经济(168497)
研究(101778)
中国(68038)
(58799)
管理(55148)
(49198)
科学(44569)
学报(43104)
大学(35137)
农业(33688)
学学(33340)
(32124)
金融(32124)
教育(30383)
技术(29747)
财经(29468)
经济研究(27711)
业经(27686)
(25533)
问题(22096)
(20511)
技术经济(19107)
(18704)
世界(18164)
统计(17077)
国际(16262)
现代(16053)
(15902)
财会(15095)
共检索到503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祥进  杨东宁  徐敏亚  雷明  
在"用工荒"已经出现并将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面临其特有的"生产力困境"。追求高度分工的运营策略虽然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但也使企业变得脆弱且反应迟钝,难以应对"用工荒"的挑战。本文尝试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寻找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办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对大样本(N=1185)企业员工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员工感知到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能有效降低员工的离职意愿,同时提高其工作绩效;而且当企业采用高度分工策略时,上述关系变得更强。员工离职率的降低能有效提升企业应对"用工荒"的能力从而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员工工作绩效的提升将有助于改善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因此,我们认为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婉  
我国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素质较低、体系不完善、与企业战略契合度不佳等问题,本文以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S食品企业为例,对S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完善进行分析,首先提出了我国现代食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了S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S食品企业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婉  
我国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素质较低、体系不完善、与企业战略契合度不佳等问题,本文以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S食品企业为例,对S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完善进行分析,首先提出了我国现代食品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了S食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S食品企业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袁富华  
数据分析显示,立足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无论是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以就业增长为重要目标的新兴主导产业”,其出口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没有呈现出显著的一致性。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的比较优势策略持续到今天,其拒绝劳动力增加的趋势开始显现,中国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值得重新思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章铮  谭琴  
本文运用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分析了出现“民工荒”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职工年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效率的追求,导致其职工的年轻化。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成为当地主要产业的地区,这种“青年型”的职工年龄结构会导致很大一部分35—55岁的民工找不到工作,从而不得不回乡。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青年型”用工年龄结构以及民工对此采取的对策,是导致“民工荒”的深层原因。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胡建兵  
考虑到劳动密集型企业对防错的一些特殊要求,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防错系统。整个防错系统以防错设计为基础,以防错装置为核心,以防错管理和防错操作为重要补充。最后通过工厂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说明:该防错系统不仅成本低,而且防错效果好。从而为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设计和建构防错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轶  
基于要素构成与技术进步偏向之间的关联机制,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近年来是否保持"劳动密集"进行了阶段评估。结合行业数据研究发现:尽管在1994年后进入加速资本深化过程,但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仍保持了相对的劳动要素密集特征,其技术进步也呈现显著的资本偏向,偏向程度在部分年份甚至高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资本深化并非技术进步偏向的"内生"结果(GranGer),反而是"外生"因素驱动的资本深化引致了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导致该类产业在要素和技术两个方面持续偏离"劳动密集",因而要重点控制加剧资本深化的"外生"因素,并针对性调节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和速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传志  张彩云  余兴发  
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候鸟经济"的特征,不断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迁徙。日韩等国的经验显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国际转移发生在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的阶段。我国沿海地区人均GDP早已超过1万美元,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现象逐渐增多。这标志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出去和实施国际化战略都将进入新的阶段。然而,我国企业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同产业走出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传志  张彩云  余兴发  
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候鸟经济"的特征,不断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迁徙。日韩等国的经验显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国际转移发生在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的阶段。我国沿海地区人均GDP早已超过1万美元,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现象逐渐增多。这标志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出去和实施国际化战略都将进入新的阶段。然而,我国企业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同产业走出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燕  李锦鹏  
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劳动争议发生最多的企业,而且每年都还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在这种类型的企业中又聚集着我国一个最广大的劳动群体。对劳动密集企业劳动争议的关注关系到这个弱势阶层的根本利益。本文试图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内在特点及其内外部环境出发,观察其劳动争议的现象,分析其特点,为避免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提供一个理论思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方俊智  武友德  陈俊营  
首次尝试构建一个具有嵌套性、循环性及连续性的多主体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演化分析框架,设计出从国家层级刻画网络初始形态、行业层级识别网络变化规则及企业层级模拟网络演化路径的仿真流程,并将其运用于分析澜湄五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嵌入过程。结果发现,当前澜湄五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初始形态呈现显著的等级性,生产关联变动呈现物流、人流、技术流、资金流等差异,演化进程中网络呈现层次模块属性。结合仿真结果,提出提升澜湄五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嵌入程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炜  孙蚌珠  
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趋势。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首先研究劳动力需求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长的影响。其次计算了2010年我国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判断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的供给情况。结合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情况,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就业数量增速大幅放缓较大程度导致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速放缓。而劳动力供给数量在理论上较为充足。因此判断劳动力就业数量增速放缓的原因有可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受经济和政策因素等影响了实际转移的效果。同时也有可能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使得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调整了资本劳动比,逐渐用资本对劳动力进行替代,使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孝纯  
本文主要论述劳动力密集型国有企业如何给予外部环境的平等条件,以保持其生存和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永杰  
国家多次提出要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展。如何既在定性上也在定量上界定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是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前提。为此,我们提出以企业规模标准、人均固定资产、劳动力成本占比、人均利润税收等四项指标界定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以此确定国家政策的具体支持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