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5)
2023(12973)
2022(10579)
2021(10092)
2020(8309)
2019(19089)
2018(18284)
2017(34949)
2016(18241)
2015(20508)
2014(19875)
2013(19676)
2012(17674)
2011(15327)
2010(14622)
2009(13101)
2008(12604)
2007(10131)
2006(8275)
2005(7000)
作者
(46228)
(38996)
(38607)
(37140)
(24495)
(18350)
(17460)
(15170)
(14737)
(13341)
(13179)
(12936)
(12062)
(12010)
(11957)
(11739)
(11615)
(11135)
(11040)
(10906)
(9244)
(9173)
(9111)
(8898)
(8825)
(8656)
(8190)
(7906)
(7584)
(7525)
学科
(76667)
经济(76579)
管理(55090)
(51816)
(41220)
企业(41220)
方法(39137)
数学(35990)
数学方法(35630)
(31487)
中国(24339)
(21325)
(16255)
贸易(16248)
(15968)
(15904)
财务(15871)
财务管理(15822)
业经(15215)
企业财务(15079)
(14378)
农业(14048)
财政(13200)
地方(12381)
环境(11537)
(11490)
银行(11479)
(11362)
(10870)
(10799)
机构
大学(247291)
学院(244997)
(115315)
经济(113778)
管理(99927)
理学(88300)
理学院(87494)
管理学(86249)
管理学院(85782)
研究(80295)
中国(62877)
(57955)
(49276)
科学(44360)
财经(44295)
(40964)
经济学(38622)
中心(37385)
(36957)
经济学院(35179)
研究所(33646)
财经大学(33569)
(32872)
业大(32155)
(31658)
北京(30421)
(29348)
(28801)
师范(28546)
商学(27624)
基金
项目(176054)
科学(142779)
基金(135219)
研究(129485)
(117214)
国家(116344)
科学基金(102351)
社会(89156)
社会科(84954)
社会科学(84936)
基金项目(71060)
自然(64121)
(63628)
自然科(62801)
自然科学(62785)
自然科学基金(61713)
教育(59025)
资助(54631)
(54583)
编号(49091)
(41607)
国家社会(39853)
重点(39216)
成果(38040)
(37394)
教育部(37003)
(36970)
人文(35695)
创新(35127)
科研(34497)
期刊
(110751)
经济(110751)
研究(72840)
(47967)
中国(43520)
管理(35262)
学报(33087)
科学(32782)
(28344)
大学(27171)
学学(25951)
财经(22325)
经济研究(21103)
技术(20363)
农业(20030)
(19960)
金融(19960)
(19298)
教育(17787)
业经(16303)
问题(15056)
(14178)
世界(12588)
统计(12388)
技术经济(11957)
国际(11795)
财会(11266)
(11251)
(11171)
会计(11017)
共检索到345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家林  杨梦俊  付明卫  
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年龄人口共同决定劳动力的供给规模。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国通过持续优化生育政策来控制劳动年龄人口长期下降的态势。文章从家庭财富角度探究中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的调查数据,利用房屋拆迁给家庭财富带来的外生冲击这一自然实验,采用工具变量法,研究家庭财富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财富增加使得部分劳动年龄人口退出就业市场,从而降低劳动参与率。平均而言,家庭财富增加1%会导致劳动参与率下降0.19个百分点。通过机制分析发现,财富增加致使劳动者以照顾家庭为由退出劳动力市场,但这些退出群体实际上将更多时间用于休闲活动。并且,劳动参与的负向财富效应在户主的年龄、文化水平和身体健康状况方面存在异质性。由于家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劳动供给决策,文章从家庭层面探究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文章的研究发现对准确认识和把握劳动参与率变化的客观规律与最大限度发挥劳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可  章元  鄢萍  
基于2002年中国东部9省的家庭调查数据,文章分别考察了家庭结构对女性与男性劳动参与率及工作时间的影响及其机制,并采用工具变量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多代同堂的家庭结构明显改善了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但没有显著改善男性的劳动参与。其背后的机制在于:多代同堂家庭中老年父母尽力协助女儿料理家务,有助于她们投入更多的工作时间。由此可见,近20年来多代同堂家庭比例的下降对女性的劳动参与构成了一股抑制力量,这为女性劳动参与率相对于男性劳动参与率更快速下降的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并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政策提供了实证基础。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玲铮  魏下海  
本文从金融发展视角解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这一现象。首先基于文献探讨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利用1997-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金融发展的总指标,还是分项指标皆与劳动份额有显著负向关系,说明现阶段金融发展是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控制内生性、异常样本点和指标定义等潜在问题,上述结论也是稳健可靠的。本文评估了金融发展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也为破解当前我国经济的消费-投资结构困境提供了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达禹  赵恒园  徐斌  
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实证检验适龄劳动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结果发现,“啃老”会阻碍适龄劳动人口参与劳动,“家庭老年照料”则会提升个体的劳动参与率,根据边际概率计算,“啃老”造成的负向影响更为严重。城乡分类研究显示,农村“啃老”问题危害更深,表明“啃老”并不是富裕家庭中的独有现象,已呈现出“逐底竞赛”之势。家庭分类研究显示,“未婚无房贷”人群最易受“啃老”行为影响而降低就业意愿。这些结论一方面说明,当下部分适龄劳动人口中确实出现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不良之风;另一方面表明,低就业引力群体中的受迫性“啃老”现象正在迅速滋生。因此,关注此类人群的教育与发展是破解当下低就业困境的核心要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徐圣  
本文引入希克斯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思想推导了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率的分解公式,发现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率取决于三个因素:乘数效应大小、资本深化的速度及劳动(或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最小二乘法估算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弹性,并对这两类部门1990—2006年劳动收入比重变化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资本深化能提高劳动收入比重,但大于0小于1的乘数效应缩小了其对劳动收入比重的正向拉动作用,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则是两类部门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为了稳定劳动收入比重,应该在看到资本深化长期效果有限的同时,关注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作用,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任志  
从价格角度构建利润率公式,并证明了通货膨胀可以提高利润率。进一步分析发现,通货膨胀是资本保持与提高剩余价值的重要方式,然而利润率的实现并不容易,金融创新通过债务创造的模式改善了利润率的实现路径,减缓了利润率的下降,维持了经济繁荣。但这会推动企业与私人的债务相对过量,金融创新在推动财富(债务)增长的同时,也扩大了贫富差距。而财富的增长又需要更高的利润率支撑,这就减缓了资本的积累,强化了财富与利润率的双向波动,使得经济与金融危机更容易发生。另外,利润率也可以作为解释各种类型通货膨胀的基础理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袁晓江  
作者认为劳动与财富是一对曾未被人们摆正的关系。文章指出,劳动财富观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应该正确处理劳动关系,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财富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乾  魏下海  
本文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劳动收入比重变动对国内需求和总产出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国内需求体系属于工资领导型,提高劳动收入比重不仅有利于居民消费扩张,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提高劳动收入比重和促进经济增长同等重要,并且两者并不矛盾,无论是短期和长期,提高劳动收入比重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扩大居民消费,以及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海民  
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出现的新一轮资本深化所引发的担忧与质疑,利用2007-2011年370家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在CES型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通过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资本深化、替代弹性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新一轮转型升级所推动的资本深化进程,并没有出现传统理论所预言的劳动生产率下降的现象。原因在于替代弹性大于1,资本深化通过"德拉-格兰德维尔效应"和"卡尔多-凡顿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当替代弹性小于1时,"金融深化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才逐渐显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龄  
人类社会以财富生产为目的,价值转换为收入,只是作为分配对象和交换尺度。财富扩大生产需要发挥资本和劳动的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能够巩固和发展公有制资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资本发展。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有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和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建立劳动者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价值形态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能为合理界定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边界提供制度保障。财富与价值的理论辨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元瑞  田成志  吕萍  
青年"劳动参与率低"和"过度热衷体制内工作"对国家经济发展并非益事。文章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探究了父辈住房财富与青年子女劳动参与和就业选择的关系,解释了青年子女劳动及就业选择差异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父辈住房财富对青年子女的劳动参与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参加劳动的青年,父辈住房财富会提升他们选择体制内工作的可能性,并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父辈住房财富对女性青年的劳动参与影响更大;同城父辈住房财富影响效应明显更强;区分学历看,父辈房产财富对高学历青年的劳动参与负向影响较小,对非重点高校学历青年选择体制内工作的正向影响更大。最后,机制分析表明,父辈房产主要通过"代际财富传递"和"子女继承期待"两大机制影响青年子女的劳动参与及就业选择。文章的研究对政府坚持"房住不炒"、推动出台房地产税,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明海  肖文  姚先国  
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下降显著,有很多文献试图给出经济学的解释。本文将简要综述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并重点考察基于中国事实的研究情况。现有研究主要从经济转型和对外开放两大视角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给出了解释,但是无论是劳动收入份额的度量还是对它的理论解释还存在很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特别地,本文认为从对外开放的视角出发对于解释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小勇  成力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这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密切相关。理论分析认为,出口扩张与外商直接投资,使劳动要素对最终产品分配权的相对地位下降,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基于我国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出口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4.2%,使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率下降9.3%;外商直接投资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4.8%,使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率下降5.4%;出口依赖程度越高,出口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冲击越大;外资企业的生产率越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冲击越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威  王舒鸿  
经典理论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解释为技术和资本两个因素,文章尝试创新地应用DEA模型将其量化并进行解释,然后分别对各个省市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有1个省份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只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8个省市仅受到资本产出比变化的影响,还有15个省市同时受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另外4个省市没有受到上述两个因素影响,其劳动收入份额也未出现下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安铁通  
目前,非实体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在现代经济中日益突出。作为一种非实体的生产要素,管理劳动者具有稀缺性的特点。管理劳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以实体性生产要素为特点的生产关系结构,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财富分配关系。因此,管理者的收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获取工资,另一方面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