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8)
- 2023(9714)
- 2022(7927)
- 2021(7381)
- 2020(6053)
- 2019(13698)
- 2018(13216)
- 2017(24941)
- 2016(13423)
- 2015(15100)
- 2014(14824)
- 2013(14753)
- 2012(13738)
- 2011(12642)
- 2010(12428)
- 2009(11850)
- 2008(11747)
- 2007(10407)
- 2006(9310)
- 2005(8649)
- 学科
- 济(58764)
- 经济(58613)
- 管理(42703)
- 业(38517)
- 企(30044)
- 企业(30044)
- 方法(24640)
- 数学(22066)
- 数学方法(21906)
- 中国(20744)
- 财(17047)
- 农(16632)
- 制(16139)
- 贸(13683)
- 贸易(13676)
- 易(13476)
- 业经(12556)
- 体(11173)
- 农业(10867)
- 银(10706)
- 银行(10698)
- 行(10349)
- 融(10176)
- 金融(10174)
- 环境(10101)
- 学(9819)
- 体制(9504)
- 务(9156)
- 财务(9103)
- 财务管理(9079)
- 机构
- 大学(201087)
- 学院(196520)
- 济(95967)
- 经济(94498)
- 管理(74261)
- 研究(72140)
- 理学(64078)
- 理学院(63348)
- 管理学(62531)
- 管理学院(62146)
- 中国(56663)
- 财(45638)
- 京(42290)
- 科学(38597)
- 财经(36199)
- 所(35032)
- 经(33265)
- 经济学(32826)
- 研究所(31556)
- 中心(31528)
- 经济学院(29566)
- 农(27950)
- 江(27481)
- 财经大学(27261)
- 北京(27187)
- 院(26147)
- 业大(24751)
- 范(24228)
- 师范(24027)
- 农业(21638)
- 基金
- 项目(131262)
- 科学(106366)
- 基金(101235)
- 研究(97023)
- 家(88298)
- 国家(87656)
- 科学基金(75542)
- 社会(68243)
- 社会科(64898)
- 社会科学(64887)
- 基金项目(52283)
- 自然(45817)
- 省(45707)
- 自然科(44636)
- 自然科学(44621)
- 教育(43954)
- 自然科学基金(43903)
- 资助(41231)
- 划(39874)
- 编号(35676)
- 部(32013)
- 国家社会(30925)
- 制(30828)
- 成果(29982)
- 重点(29832)
- 教育部(28337)
- 中国(28074)
- 发(27561)
- 创(27048)
- 人文(26662)
共检索到300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永亮
本文基于劳动力个体的微观决策模型,考察了劳动力迁徙成本的影响因素,实证获取了省份层面劳动力迁徙的平均边界效应值。回归选取28省(市)4个年份的面板数据,结果认为迁入地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网络均与劳动力迁徙行为呈正相关,跨省份边界也成为迁徙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即边界效应显著;而三个政策"关键年"的年份变量表明劳动力迁徙行为受到相关年份"或紧或松"的政策管制影响,2005年左右国家开始关注迁徙劳动力的福利待遇(可谓拉力),但同时农业税的取消和扶农政策得以大力推进(可谓阻力),我们的年份变量说明拉力的影响要大于阻力。
关键词:
劳动力迁徙 边界效应 社会网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梅 程传海
劳动力的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合理的人口流动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流动人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面临着就业、居住、子女教育等制约,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应制订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发展战略,改革户籍制度。构筑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巍 刘智超
针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省际显著分化趋势,文章通过引入劳动力迁徙因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与具有时变特征的面板固定效应、广义最小二乘等计量模型,从劳动力迁徙导致的资本与劳动技术分化机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化机理方面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化特征和动态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时段、分区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进入人口红利关闭期的流出省份劳动要素呈现出供给减少的新现象导致资本要素边际产出递减加速、资本技术效率急剧下滑与劳动技术效率上涨趋缓。而劳动力供给缺口的不断补充延缓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避免了经济较高速度增长中资本替代劳动可能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巫强 朱姝 安修伯
本文实证研究中国劳动力跨省流动是否受到各省之间行政边界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代表性居民的就业区位选择,本文建立劳动力流动的实证模型,并采用31个省2002-2013年面板数据,发现省际边界虚拟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证明中国劳动力流动存在省际边界壁垒,该壁垒导致全国2013年跨省劳动力总流动潜在减少27.74%至43.84%。同时,劳动力流动收入增加能显著促进劳动力流动,而就业机会部分影响劳动力流动。本文还分别利用务工与服务,务工、服务与经商,务工、服务与务农动机的暂住证数据替代所有动机的暂住证数据,结果证明上述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统一市场 边界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连阁 钟搏 王学渊
劳动力因技能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劳动力的迁移与集聚会能够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基于NEG模型,本文采用我国2002至2011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人口迁移壁垒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市的高技能劳动力资源分布严重失衡,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之比上升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普通劳动力面临的迁移壁垒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新辉 周腰华 姚媛媛 刘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这是由于三大制度原因造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而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是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制度原因,因此亟需进行农地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农地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薇 余向华 姜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围绕这一倡议形成的区域间、国际产业转移,人才流动将进一步加剧。本文针对此现象,以两个区域间的劳动力要素流动为对象,基于博弈思维建模分析了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禀赋差异对劳动力流动趋势的影响。与以往单一考虑劳动力流动的文献不同,我们用劳动力税代表广义的劳动力在区域间转移的行政壁垒,并得到了以下结论:当两个区域的资本投入相似时,最初人均资本较多的区域拥有制定较低劳动力税的优势来吸引劳动力流入,而人均资本较少的区域则选择较高的劳动力税,这种选择对本地居民福利更有利;当两个区域的资本投入不同时,劳动力流动的路径存在加速或放缓的可能;这种路径,主要受各区域间资本禀赋和人口分布差距的影响,而不受可供选择转移的区域的数量改变的影响。该结论对优化"一带一路"国家间围绕要素流动的合作倡议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劳动力税 劳动力流动 区域壁垒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涛 陈磊 陈体标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城乡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索罗模型,本文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考察了各种外生变化对产业结构、要素收入分配的短期及长期影响。就部门技术水平、部门进入壁垒等总供给冲击而言,传统的鲍莫尔效应依然成立;就部门出口比例变动等总需求冲击而言,需求外生增加的部门占现代部门的产值比重,以及该部门密集使用的要素占现代部门收入的份额均会上升。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进入壁垒 结构变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雅楠
国际劳动力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但受到各国针对外国劳动力流动政策壁垒影响,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受到限制。文章利用收益函数和间接贸易效用函数,探讨外国劳动力流入的工资、数量和技术转移问题与东道国外国劳动力流动壁垒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理论上证明国际劳动力流动壁垒的形成机理,从而说明各国在设计外国劳动力政策时,主要以此三方面为主要考核因素,保护东道国居民福利。
关键词:
工资 技术转移 国际劳动力流动壁垒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智超 孙巍
针对省际资本回报率显著分化问题,引入劳动力迁徙因素,在工业领域探索了劳动力迁徙度量方法,从劳动力流动机制、资本与劳动替代和资本回报率分化机理方面进行了分时段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资差距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诱因,流出省份劳动要素供给过剩向减少的转变,佐证了人口红利关闭的学术观点;同时由于"迁徙之谜"的存在,流入地区劳动供给持续增多。伴随着人口红利关闭,流出地区不得不通过持续的资本替代劳动解决劳动价格上涨问题,导致资本边际产出递减加速和回报率下滑。劳动供给缺口补充使流入地区避免了资本替代劳动可能带来的资本回报率下滑。迁徙改变的劳动供给与异质性的替代特征最终导致了资本回报率省际分化的严重后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蒋为 倪诗程 吉萍
要素自由流动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壁垒仍然是国内大循环的堵点,阻碍了统一大市场与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本文在人口迁移选择理论的基础上,基于跨地区劳动力流动数量提出了一种反推相对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的测算方法,运用中国1990—2015年历次人口普查以及抽样调查数据,对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始终保持快速下降趋势,但在不同地区的下降幅度并不均衡;东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的下降幅度远高于其他地区,而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最为严重。进一步地,本文基于推拉理论将劳动力流动壁垒分解为自然壁垒与制度壁垒,结果发现虽然自然壁垒与制度壁垒均大幅降低,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下,自然壁垒的下降幅度远高于制度壁垒。在基础设施建设对削弱劳动力流动壁垒边际效应逐步递减的情形下,破除制度壁垒已经成为中国畅通跨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关键因素。本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支撑,为破除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壁垒、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一、引言一个典型的经济高速增长,总是伴随着产出和投入要素在各产业间的转移,换句话说,由于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总产出的产业或部门分布不尽相同,并且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的生产率,导致劳动力在部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恒志
威廉.配第说过:"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劳动和土地,这两大基本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赋予价值,并可以通过交易实现最优配置。劳动和土地的市场化程度,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近30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我国城市化持续加速,原来二元结构的经济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人口管理和土地管理方面的制度安排,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的问
关键词:
土地 城乡二元结构 制度性 劳动 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