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8)
- 2023(12813)
- 2022(11045)
- 2021(10546)
- 2020(8639)
- 2019(20342)
- 2018(19923)
- 2017(38676)
- 2016(20679)
- 2015(23379)
- 2014(23126)
- 2013(23191)
- 2012(21299)
- 2011(19233)
- 2010(18776)
- 2009(17097)
- 2008(16509)
- 2007(14162)
- 2006(12164)
- 2005(10682)
- 学科
- 济(86547)
- 经济(86452)
- 管理(57165)
- 业(55394)
- 企(43086)
- 企业(43086)
- 方法(41670)
- 数学(36984)
- 数学方法(36659)
- 中国(25878)
- 农(23872)
- 财(22147)
- 业经(17805)
- 学(17598)
- 贸(17502)
- 贸易(17494)
- 易(17079)
- 农业(16790)
- 地方(15402)
- 制(14736)
- 环境(13422)
- 和(13124)
- 银(12690)
- 银行(12654)
- 技术(12609)
- 理论(12459)
- 行(12128)
- 融(12113)
- 金融(12112)
- 务(11674)
- 机构
- 大学(297813)
- 学院(292737)
- 济(126747)
- 经济(124399)
- 管理(118846)
- 理学(104108)
- 理学院(102988)
- 研究(101599)
- 管理学(101444)
- 管理学院(100919)
- 中国(75749)
- 京(63470)
- 科学(61270)
- 财(54452)
- 所(50150)
- 研究所(46223)
- 财经(44934)
- 中心(44722)
- 农(44098)
- 业大(42345)
- 经(41347)
- 北京(40671)
- 经济学(39851)
- 江(38696)
- 范(38256)
- 师范(37956)
- 院(36873)
- 经济学院(36124)
- 农业(34518)
- 财经大学(33850)
- 基金
- 项目(207126)
- 科学(164272)
- 基金(153839)
- 研究(151772)
- 家(134239)
- 国家(133195)
- 科学基金(114654)
- 社会(98329)
- 社会科(93327)
- 社会科学(93304)
- 基金项目(81520)
- 省(76282)
- 自然(73631)
- 自然科(71989)
- 自然科学(71973)
- 自然科学基金(70701)
- 教育(68456)
- 划(65610)
- 资助(63704)
- 编号(60061)
- 成果(48393)
- 部(47209)
- 重点(45790)
- 发(43616)
- 创(42627)
- 国家社会(41727)
- 教育部(40952)
- 课题(40568)
- 创新(39838)
- 科研(39445)
- 期刊
- 济(129612)
- 经济(129612)
- 研究(88228)
- 中国(52306)
- 学报(45418)
- 科学(43166)
- 管理(41999)
- 农(39724)
- 财(38446)
- 大学(34634)
- 学学(32479)
- 教育(28834)
- 农业(28507)
- 技术(23599)
- 融(22836)
- 金融(22836)
- 经济研究(22233)
- 财经(21897)
- 业经(19292)
- 经(18759)
- 问题(17262)
- 图书(15839)
- 业(15152)
- 贸(14468)
- 理论(14375)
- 技术经济(14293)
- 科技(13797)
- 世界(13765)
- 资源(13342)
- 实践(12873)
共检索到417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樊士德
本文在对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在理论层面无论是将外流劳动力归入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单纯的劳动力流动都未熨平收入差距,反倒拉大了差距。这与国内现有研究以及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形成了典型的"悖论"。本文认为发达地区在劳动力流入后的技术扩张、欠发达地区在劳动力外流后的技术存量因子、外流劳动力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输回的劳动报酬比等因素构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变量。实证研究也印证了劳动力流动拉大收入差距的理论推导,并发现"库兹涅茨"效应目前在我国并不显著。因此,需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宏观政策,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肖卫 向国成 朱有志
文章以中国经济出现刘易斯转折点与库兹涅茨假说的基本特征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逻辑起点,构建一个以结构理论和空间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理论模型,分析二元经济转化过程中农民工在区域之间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理性分流规律。文章认为农民工作为现代产业中最具流动性的劳动力,适时在区域之间和部门之间做出基于市场机制的理性选择,进行"二次流动",是当前"调结构、转方式"过程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且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实 李婷
本文利用中国的数据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没有对库茨涅兹的"倒U型假说"给予足够的支持。中国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特点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从经济发展因素、经济体制转型的因素和政策因素上加以解释。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库茨涅兹假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秀芝 尹继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与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并存的现象,研究者们就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本文对中国的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收入差距的现象及原因;(2)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与特征;(3)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4)相关的对策建议;(5)研究的困难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地区收入差距 劳动力流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丹 王涛
当我们研究行业收入差距问题时,均通过构建一个指数来综合测度一国或一地区的行业收入差距,比如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但指数方法缺乏对各个行业的深入考察。文章对库兹涅兹指数("库指数")进行了分解,分解后的"库指数"有效的解决了收入差距测度指数不能分解的问题。基于分解的"库指数",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各地区行业收入差距的特征,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找出造成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行业。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库兹涅兹指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海鹏 叶慧 张俊飚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收入差距与耕地非农化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收入差距会影响耕地非农化进程,(1)收入差距扩大会加速耕地非农化,并且收入差距越大,这种影响效果就会越恶劣;(2)收入差距因素还会通过作用经济增长,促使经济发展对耕地非农化需求加强。研究结论:收入差距使耕地库兹涅茨曲线转折阈值提高,且滞后到达。因此,以社会整体福利提高为目的,协调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利于耕地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君英 吴亚平 吴兆军
文章利用1979~2012年的时序数据与2012年各地区截面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与计量经济方法从全国及各地区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及其拐点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呈现显著的倒"U"曲线特征,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库兹涅茨拐点已经在2007年、2008年及2009年这3年出现,此后连续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各地区来看,倒"U"拐点的出现时点为人均GDP达到4万元,GDP总额超过20 000亿元,以此为标准,真正出现拐点的只是少数东部省市。文章主要结论是: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中国金融系统在资源分配上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农村金融发展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村储蓄流向城市是造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机制。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县级截面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全国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在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深度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即金融深度较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反而更大;在金融发展的中期阶段,金融深度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即金融深度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程度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在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两者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即随着金融深度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在空间上,城乡收入不平等逐步收敛。其中拐点的出现在金融深度的20%至60%分位数水平区间。
关键词:
收入差距 金融发展 库兹涅茨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志国 赵晶 赵宣凯 吕长征
本文首先选取1985年至2009年各省的数据,构建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效应,即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随着经济的增长,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变化趋势,印证了我国过去属于"先增长,后分配"的经济发展模式。随后,基于全国的整体样本以及按照农业产值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划分的农业大省和非农业大省的数据样本,检验了各种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并非所有的政策手段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有一些政策的结果事与愿违。因此,在发展农村金融,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选择方面,必须审时度势和因地制宜,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库兹涅茨效应 农村金融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杰
基于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围绕公共支出和公共服务领域构建城市偏向政策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利用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城市偏向政策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并未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将持续并存;城市偏向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劳动力流动的中介效应。除此之外,还发现:(1)市场化水平及以公路网密度代表的基础设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2)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水平、城镇化水平、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及外商投资因素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3)市场化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公路网密度及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4)外商投资显著促进了劳动力流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海鹏 叶慧 张俊飚
在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扩展的基础上,分析和验证了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应用联合国统计司公布的中国1986-2002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数据,通过计量模型论证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假设。结果发现,收入差距扩大会刺激二氧化碳排放,收入差距越大这种影响的效果就会越恶劣。而且收入差距因素还会通过作用于经济增长,促使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加强,延迟转折点的到来。因此,我国目前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为目的,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这将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EKC曲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武
构建城乡分割体制下的二元经济模型来分析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基于省区数据建立交叉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城乡劳动力流动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随农民工工资和城镇化水平的临界值由扩大转为缩小;(2)近年来超过三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由城市就业市场对农民工歧视产生的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价值带来的。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劳动力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霄鹏 高伟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分配的多种因素,以验证"库兹涅茨假说"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在我国是适用的,且我国还未达到经济增长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拐点。最后,本文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政策目标需要政府对"三农"进行政策倾斜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伟国 樊士德
中国当前的金融发展规模显著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加强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作用,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在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效应。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农村信贷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邵宜航 汪宇娟 刘雅南
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可分为结构效应和总量效应。结构效应考察劳动力流动人口的结构性差异对不同阶层工资收入的差异性影响。总量效应则考虑劳动力流入导致的住房需求总量增加可能产生的相应阶层的财产性收入的变化。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基于我国城市数据的计量检验表明:由于流动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目前我国劳动力流动仍然会扩大城市内部收入差距;而当流动劳动力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一半时,劳动力流动则可能缩小城市内部收入差距。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收入差距 总量效应 结构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