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1)
2023(5023)
2022(4044)
2021(3988)
2020(3134)
2019(7533)
2018(7044)
2017(13537)
2016(7048)
2015(8255)
2014(7987)
2013(8227)
2012(7751)
2011(7212)
2010(7004)
2009(6616)
2008(6511)
2007(5725)
2006(5102)
2005(4891)
作者
(19594)
(16596)
(16351)
(15823)
(10545)
(7773)
(7367)
(6447)
(6386)
(5843)
(5750)
(5557)
(5386)
(5338)
(5214)
(5180)
(4879)
(4856)
(4816)
(4202)
(4192)
(3937)
(3845)
(3751)
(3738)
(3661)
(3584)
(3253)
(3227)
(3226)
学科
(37592)
经济(37558)
(17592)
方法(17276)
管理(17077)
数学(16173)
数学方法(16142)
中国(14615)
(11618)
企业(11618)
(10507)
贸易(10498)
(10333)
(9889)
(7222)
(6981)
金融(6981)
(6726)
银行(6726)
(6618)
(6617)
农业(6466)
业经(5863)
关系(5784)
(5571)
(5201)
劳动(5184)
(5025)
市场(4959)
环境(4930)
机构
大学(111094)
学院(106904)
(61242)
经济(60582)
研究(44189)
管理(40265)
中国(37276)
理学(34206)
理学院(33843)
管理学(33606)
管理学院(33386)
(25819)
(24181)
经济学(21860)
(21677)
财经(21281)
科学(21219)
(19840)
经济学院(19663)
研究所(19504)
中心(18712)
北京(16324)
财经大学(16212)
(15499)
(14229)
科学院(13452)
(13379)
社会(12963)
研究中心(12912)
(12700)
基金
项目(67610)
科学(55336)
基金(54385)
研究(50253)
(47505)
国家(47223)
科学基金(40365)
社会(36611)
社会科(34966)
社会科学(34960)
基金项目(27338)
自然(23818)
资助(23369)
自然科(23351)
自然科学(23344)
自然科学基金(23013)
教育(22235)
(20146)
(18930)
中国(18499)
(17851)
编号(17382)
国家社会(17358)
教育部(15970)
重点(15221)
(14659)
人文(14506)
成果(14421)
社科(13932)
(13741)
期刊
(64641)
经济(64641)
研究(38518)
中国(23521)
(18306)
管理(16363)
科学(15070)
(14238)
金融(14238)
学报(13541)
(12850)
财经(12238)
经济研究(12201)
大学(11132)
(10712)
(10565)
学学(10474)
国际(9964)
世界(9615)
问题(9035)
农业(8948)
技术(7476)
业经(7368)
教育(6509)
技术经济(6022)
(5972)
经济问题(5378)
统计(5336)
理论(5064)
(4730)
共检索到171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赖德胜  
感谢《财经科学》邀请我参加本次研讨会,并让我见证了《财经科学》创刊六十周年。《财经科学》六十年,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办一本刊物不容易,在此,我对《财经科学》全体同仁表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赖德胜  
感谢《财经科学》邀请我参加本次研讨会,并让我见证了《财经科学》创刊六十周年。《财经科学》六十年,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办一本刊物不容易,在此,我对《财经科学》全体同仁表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易定红  
本文从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结果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概况,分析了造成中国劳动力市场目前这种状况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集体协商制度以及体制内外的用工和工资形成制度等。论文最后就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的制度缺陷提出了改革和发展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颖  刘秋燕  杨芊羽  
文章通过考察德国产业就业结构特点,确立预测我国未来劳动年龄人口需求的参照系,同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探析中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产业就业结构变动的规律及未来发展态势,最后设计两种方案,预测我国未来(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的需求总量,并与多项劳动力供给研究的结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宽口径的劳动力供给预测相比,在各个发展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剩余都在7440~19454万人之间,存在数量庞大的劳动力剩余,与窄口径劳动力人口供给相比,劳动力缺口在3407~10504万人之间,存在一定规模的劳动力短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  
本文认为,由于经济改革迸程的迅速推进与社会和政治领域中传统制度变革的滞后,使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被多重分隔,特别是正规劳动力市场和从属劳动力市场并存的格局给中国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乃至整个经济增长都带来深刻影响。低价的从属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调节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成本的主要杠杆,并有效地刺激着资本需求。但在这种效率的背后,我们却付出了公平的代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铁梅  范晓非  
本文从农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及收入差距等角度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论证和检验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转型。结论是:①由农业总产出曲线计算的农业劳动边际产出在2005年之前均为负值,2006年开始转为正值,并且快速增长。②从制造业和建筑业劳动力供给模型可以明显地看出2004年之后劳动供给曲线明显向上倾斜。③从全国、城镇和农村的基尼系数及城镇库兹涅茨曲线可以看出收入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说明我国城镇出现了代表经济阶段性变化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转折点。以上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已在2005年后越过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即短缺点),进入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锦  
最近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诸如"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公务员热"等就业问题,这些问题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本文从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角度,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出发,分析了现今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并从劳动者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选择入手,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锋亮  
本文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与1991年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城镇住户调查所获得数据,使用由萨卡洛普洛斯于1979年提出的检验方法,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筛选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强筛选的趋势较为明显,然而教育还是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社会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丽文  孟海涛  孙玉梅  李娜  
本文从劳动力市场的总量特征、结构特征、运行特征三方面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希望通过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为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指出方向,从而为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波  谭华清  
中国劳动力市场表现出与美国就业周期不同的特征:(1)农业就业十分明显的反周期性;(2)总就业十分明显的无周期性甚至微弱的反周期性。从中国宏观数据和CHIP2007—2008年微观面板数据中我们找到了一个可能的机制:农村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再配置。将该机制和中国劳动力市场摩擦相结合,本文构建了考虑劳动力市场摩擦的农业和非农两部门模型。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中国就业的周期特征。其核心机制在于农业部门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两个部门的顺周期再配置。而且劳动力市场摩擦会放大农业部门劳动力对于非农部门的经济冲击反应,从而加剧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的波动性。但总就业仍然表现出波动较小、与GDP相关性较弱的特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郝团虎  姚慧琴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吸收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对制度变量的讨论,建立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市场与二元劳动力"模型,并用以解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本文认为,政府的强制性制度障碍导致"S型的人力资本投资曲线"的产生,从而使城市居民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政策和人力资本优势;作为对福利制度缺失的替代,"隐形补贴"等诱致性制度创新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成本优势。这一模型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中的特殊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对于我国城市化战略和我国一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荣清  王静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劳动统计制度和相关的劳动统计体系,它在我国现行的劳动力配置和就业的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现有的劳动统计尚存在着一些与劳动力市场不相适应的地方,它表现在:(1)劳动力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慧  
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与竞争程度 ,既影响到接受教育消费者寻找工作的难易与满意程度及可能获得的收入水平 ,又影响到潜在的接受教育消费者与尚未完成教育消费者对未来教育消费的决策。本文在分析我国改革以来劳动力市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 ,发展教育消费的对策建议 :( 1)培育市场机制 ,加强市场在配置劳动力中的作用 ;( 2 )打破所有制、地区和城乡界限 ,真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 3 )将发育劳动力市场与发展教育消费相互配合 ,理顺劳动力参与率 ,均衡劳动力市场供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俊峰  
本文利用联合国人口司2013年预测数据研究发现:自2015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比重将快速下降,且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老化现象也将更加严重。未来劳动力供给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将会通过减少有效劳动供给、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受限、加大工资上涨压力等影响劳动力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