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9)
- 2023(10962)
- 2022(9151)
- 2021(8940)
- 2020(7324)
- 2019(17218)
- 2018(16546)
- 2017(31742)
- 2016(16549)
- 2015(18714)
- 2014(18299)
- 2013(17955)
- 2012(16327)
- 2011(14491)
- 2010(13922)
- 2009(12558)
- 2008(12052)
- 2007(10029)
- 2006(8311)
- 2005(7195)
- 学科
- 济(71893)
- 经济(71826)
- 管理(46365)
- 业(45313)
- 方法(36729)
- 企(34850)
- 企业(34850)
- 数学(33852)
- 数学方法(33458)
- 中国(22211)
- 农(19434)
- 财(17462)
- 贸(15572)
- 贸易(15562)
- 易(15248)
- 业经(13293)
- 农业(13142)
- 制(12416)
- 务(11017)
- 财务(10976)
- 财务管理(10952)
- 融(10878)
- 金融(10877)
- 银(10706)
- 银行(10702)
- 企业财务(10447)
- 学(10430)
- 行(10276)
- 环境(10184)
- 地方(9890)
- 机构
- 大学(230356)
- 学院(227457)
- 济(107773)
- 经济(106102)
- 管理(93217)
- 理学(81270)
- 理学院(80477)
- 管理学(79288)
- 管理学院(78845)
- 研究(76993)
- 中国(61500)
- 京(47686)
- 财(46983)
- 科学(40944)
- 财经(38834)
- 中心(36070)
- 经(35865)
- 经济学(35402)
- 所(35365)
- 经济学院(32030)
- 研究所(32013)
- 农(30379)
- 北京(30047)
- 江(29827)
- 业大(29575)
- 财经大学(29446)
- 院(28538)
- 范(27529)
- 师范(27288)
- 经济管理(25261)
- 基金
- 项目(159072)
- 科学(129039)
- 基金(122095)
- 研究(117500)
- 家(105766)
- 国家(105003)
- 科学基金(92211)
- 社会(79610)
- 社会科(75791)
- 社会科学(75776)
- 基金项目(63740)
- 自然(58505)
- 自然科(57274)
- 自然科学(57260)
- 省(56550)
- 自然科学基金(56281)
- 教育(54248)
- 资助(50370)
- 划(49721)
- 编号(45099)
- 部(37956)
- 重点(35376)
- 国家社会(35167)
- 成果(34918)
- 教育部(33633)
- 发(33507)
- 创(33477)
- 人文(32097)
- 创新(31511)
- 中国(31211)
- 期刊
- 济(106201)
- 经济(106201)
- 研究(68081)
- 中国(42862)
- 财(36412)
- 管理(34688)
- 科学(30556)
- 学报(28918)
- 农(25970)
- 大学(23944)
- 学学(22655)
- 融(21343)
- 金融(21343)
- 技术(21045)
- 财经(19922)
- 教育(18959)
- 经济研究(18645)
- 农业(18191)
- 经(17166)
- 业经(15080)
- 问题(14617)
- 贸(13818)
- 世界(12491)
- 国际(12351)
- 技术经济(11603)
- 统计(11570)
- 业(10866)
- 理论(10829)
- 资源(10130)
- 策(10042)
共检索到329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戴恩樑 樊林峰
本文按照技能内容标准重新划分工作场所的技能,并基于在线招聘数据,测量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同职业、企业、行业和地区的技能需求。研究发现:第一,不论职业、企业、行业和地区类别如何,劳动力市场对非认知技能的需求规模和需求占比都是最大的;第二,健康、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中需求规模和需求占比最大的二级技能指标分别为身体健康、语言表达和外向性;第三,不同职业、企业、行业和地区对一级技能指标的需求具有一致性,但是对二级技能指标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测量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结构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减少技能供给与技能需求的错配、预防外部冲击对劳动力市场所造成的冲击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技能需求 技能要求 招聘数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戴恩樑 樊林峰
本文按照技能内容标准重新划分工作场所的技能,并基于在线招聘数据,测量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同职业、企业、行业和地区的技能需求。研究发现:第一,不论职业、企业、行业和地区类别如何,劳动力市场对非认知技能的需求规模和需求占比都是最大的;第二,健康、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中需求规模和需求占比最大的二级技能指标分别为身体健康、语言表达和外向性;第三,不同职业、企业、行业和地区对一级技能指标的需求具有一致性,但是对二级技能指标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测量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结构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减少技能供给与技能需求的错配、预防外部冲击对劳动力市场所造成的冲击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技能需求 技能要求 招聘数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霍灵光 陈媛媛
作为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语言能力在劳动力市场很可能有一定的经济回报。文章采用CFPS、CLDS和CGSS三套数据,检验了英语的工资回报效应。总体上,英语存在显著的"工资溢价"效应,且这种效应具有异质性。例如,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从事管理和技术职业以及东部地区劳动者的英语经济回报率显著,同时英语能力对城市居民的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对城市本地居民的影响要大于农民工。另外,在工资回报率上,英语的听说能力要明显大于英语的读写能力,而口语的作用又要大于听力。
关键词:
中国 英语能力 教育 工资 人力资本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文杰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着严重的技能短缺问题。从供给角度看,学校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性不足和企业激励机制的缺乏是影响技能供给不足的最主要原因;从需求角度看,"学术至上"的传统观念与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的低回报和企业低成本优势策略的选择弱化了技能的需求。由此得出,我国当前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不仅是一个技能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能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要破解我国技能短缺问题,学校职业教育应从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着手,企业培训应从完善相关培训制度着手,实现两者的共同治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直庆 王林辉
本文构建了区分技能与非技能劳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以技能偏向性视角考察技能需求增长、技能溢价和技术进步关系,模型验证技能需求增长和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变化取决于技能型和非技能型劳动相对规模、技能型和非技能型劳动相对工资以及用于生产技能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资本投入的变化。结合我国宏微观经济数据检验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大小及其波动规律。结果发现,欧美国家技能需求增长和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的结论在我国具有适应性,且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率呈现出多头W形波动规律,W形走势的右底略低于左底表明技术进步出现"惰性"特征。
关键词:
技能需求 技能溢价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邵文波 匡霞 林文轩
现有关于信息化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影响的研究主要基于国家和行业层面。鉴于企业才是微观决策主体,本文基于企业层面,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信息化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与行业层面的结论不同,企业短期的信息化投资提高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影响不大,而综合代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信息化密度提高会导致其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的上升,并且,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改善会强化这种效应;另一方面,与行业层面研究结论相反,企业的规模扩大会造成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上升,说明高、低技能劳动力在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自
关键词:
信息化 技能溢价 劳动力市场 基础设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管晓明 杨金亮
劳动力技能的高低是影响其工资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从劳动力技能角度对劳动力进行分组,推导出决定不同类别劳动力份额的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因素,并将基尼系数用上述诸因素来表示,便得到基尼系数因素分解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中国城镇劳动力收入差距进行因素分析,结论认为不同技能劳动力份额及工资差异与基尼系数正相关,失业救济金等转移支付和人均收入水平与基尼系数负相关。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捷瑜 肖淑芳
以创新驱动引领的升级转型对劳动力技能提出新需求,企业创新对劳动力技能需求的影响是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要考量。利用上市企业数据和线上招聘文本,分析企业创新与企业劳动力技能需求的关系。结果显示:就技能层次看,创新显著增加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且这一需求具有长期动态持续性;创新对中低技能人才需求的影响以短期一次性调整为主。各技能层次人才通用技能的细分研究进一步表明,创新增加了企业对信息技术技能的需求,这在高技能人才和低技能人才上尤为突出;同时,创新降低了企业对单纯软技能的需求,增加了企业对兼备软、硬技能特点的复合通用技能的需求。因此,改善当前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制定各技能层次人才培养策略时应将企业创新与劳动力技能需求的长短期关系变动作为引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綦建红 付晶晶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与海关进口机器人数据等,考察了机器人对低技能劳动力跨市流出的影响机制,并讨论了低技能劳动力的行业和区位流向。结果表明,机器人减少了第二产业就业岗位数,对低技能劳动力产生了替代效应,显著增加了低技能劳动力跨市流出的概率;行业转移层面,机器人增加了45岁及以下低技能劳动力流入服务业和45岁以上低技能劳动力流入农林牧渔业的概率;城市转移层面,机器人增加了低技能劳动力流入本市服务业和跨市流入一线城市服务业的概率;区域转移层面,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低技能劳动力在东部流动,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低技能劳动力出现了流入西部的趋势。这些研究结论对于深入把握机器人对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机器人产业政策及人口流动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机器人 低技能劳动力 就业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少俊 郑江淮
就业升级和就业极化是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结构演进中的显著特征。在中国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现实背景下,信息化水平提升将如何作用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溢价这一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首先以19个门类行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变动现象,发现中国在行业层面已经呈现出了就业极化与升级并存现象,然后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就业极化和就业升级如何影响了信息化对技能溢价的作用方向和影响效应,并采用3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化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效应受到就业极化和就业升级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就业极化条件下,信息化对技能溢价产生促进效应;就业升级条件下,信息化与技能溢价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先促进了技能溢价,后抑制了技能溢价。本文研究对缓解劳动收入不平等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宋旭光 何佳佳
流动人口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内部工资收入增长差距却在扩大。文章从劳动力技能分化视角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阐释了劳动力流入对本地居民工资的异质性影响及作用机理。文章以中国健康与营养微观调查(CHNS)数据为基础,利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入对本地居民产生的福利效应非中性,而是技能偏向性的。具体来说,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竞争关系只发生在低技能劳动力之间,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入会降低工资分布底端本地居民的工资。而无论是高技能劳动力还是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入,都促进了本地高技能居民的工资上升,特别是处于工资最高分位点的本地居民。劳动力流入对本地高技能劳动力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本地低技能群体,扩大了工资差距。这种劳动力流入更有利于高技能本地人的影响可以通过技能交叉互补性、劳动力流入外部性和户籍制度来解释。文章的研究结论对进一步完善中国户籍制度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惠树鹏 单锦荣
基于中国工业智能化背景,分析归纳了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并以中国大陆30个省份为案例样本,运用fsQCA系统考察了工业智能化与地区发展水平、生活成本、人口老龄化及产业结构升级四个因素交互对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存在“智能技术带动”型、“智能—产业双驱动”型和“其他因素驱动”型三条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路径。进一步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不同路径的边际效应发现,三条路径中,“智能—产业双驱动”型路径对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最大,“其他因素驱动”型路径次之,“智能技术带动”型路径最弱。且变量的“组合影响”大于其“净影响”之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的政策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谦
关键技能是个体胜任职位和自我实现的重要保障。采用招聘信息法,以劳动力市场面向高职院校学生的招聘广告为样本,发现包括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语言能力、写作能力、伦理道德、多元文化力、适应能力、创造力、终身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职业精神、服务精神和社交能力等在内的十五个能力属于劳动力市场需要高职学生具备的关键能力,其中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企业最为需求的关键能力。此外,通过样本研究还发现,企业对不同区域、不同专业领域高职人才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为此,建议相关院校通过优化师资、升级课程、加强学生心理建设、加强与市场沟通、做好差异化准备来助力高职学生对21世纪关键技能的掌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清杰
20世纪 60年代兴起的劳动市场分割理论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供给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在劳动市场分割理论的框架下 ,对从属于“低端”劳动市场或次级劳动市场的低技能劳动力进行了研究。作者探讨了预算硬约束下低技能劳动力的供给规律 ,区分了两类特殊的供给曲线 ,并得出了低技能劳动力供给曲线的Y字形可行区域。文章最后以我国的农民工现象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志成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之一是促进中国劳动力技能升级。本文揭示了FDI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劳动力技能升级的作用机制。FDI流向有很强的区域集中性,同时也揭示了FDI区域集中对劳动力技能升级的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劳动力 技能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