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3)
- 2023(15720)
- 2022(13414)
- 2021(12570)
- 2020(10472)
- 2019(24101)
- 2018(23382)
- 2017(44759)
- 2016(24373)
- 2015(27322)
- 2014(26929)
- 2013(26857)
- 2012(24629)
- 2011(22357)
- 2010(21768)
- 2009(20065)
- 2008(19438)
- 2007(16918)
- 2006(14711)
- 2005(12920)
- 学科
- 济(98292)
- 经济(98183)
- 管理(66776)
- 业(64940)
- 企(51669)
- 企业(51669)
- 方法(46633)
- 数学(41217)
- 数学方法(40852)
- 中国(28567)
- 农(27013)
- 财(23178)
- 学(21930)
- 贸(21034)
- 贸易(21022)
- 业经(20813)
- 易(20485)
- 农业(18158)
- 制(17321)
- 地方(17139)
- 环境(15340)
- 银(15315)
- 银行(15245)
- 融(15148)
- 金融(15147)
- 技术(14991)
- 和(14686)
- 行(14613)
- 理论(14583)
- 务(14375)
- 机构
- 大学(353498)
- 学院(348788)
- 济(145541)
- 经济(142796)
- 管理(136878)
- 研究(124037)
- 理学(119616)
- 理学院(118259)
- 管理学(116230)
- 管理学院(115619)
- 中国(92573)
- 科学(78110)
- 京(75674)
- 农(64638)
- 所(63335)
- 财(62437)
- 研究所(58468)
- 业大(57286)
- 中心(54618)
- 财经(51560)
- 农业(51320)
- 北京(47997)
- 江(47779)
- 经(47304)
- 经济学(44830)
- 院(44453)
- 范(44236)
- 师范(43705)
- 经济学院(40555)
- 财经大学(38707)
- 基金
- 项目(246036)
- 科学(192684)
- 基金(180956)
- 研究(172883)
- 家(161411)
- 国家(160156)
- 科学基金(135749)
- 社会(110533)
- 社会科(104849)
- 社会科学(104821)
- 基金项目(96099)
- 省(93098)
- 自然(90304)
- 自然科(88255)
- 自然科学(88226)
- 自然科学基金(86683)
- 划(80233)
- 教育(78236)
- 资助(74723)
- 编号(67467)
- 重点(55463)
- 部(54605)
- 成果(53658)
- 发(52054)
- 创(51102)
- 创新(47821)
- 科研(47674)
- 国家社会(46478)
- 课题(46408)
- 教育部(46328)
- 期刊
- 济(151247)
- 经济(151247)
- 研究(101748)
- 中国(64822)
- 学报(63966)
- 农(57869)
- 科学(56713)
- 管理(48678)
- 大学(47331)
- 学学(44941)
- 财(44738)
- 农业(40196)
- 教育(32772)
- 融(29492)
- 金融(29492)
- 技术(26699)
- 经济研究(25844)
- 财经(25547)
- 业经(23514)
- 经(21952)
- 业(21540)
- 问题(20028)
- 科技(17841)
- 贸(17369)
- 版(17051)
- 业大(16887)
- 理论(16737)
- 技术经济(16691)
- 图书(16488)
- 世界(15702)
共检索到501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琴琴 张艳华
考虑到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最终要反映到市场各要素及其运行机制中,本文侧重于分析非制度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从宏观因素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非正规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的加速都加剧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降低了就业的稳定性。从微观因素来看,虽然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力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带有不确定性,但人口因素与企业特征等因素均显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在增加,而稳定性在下降。因此,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然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呈现灵活有余而稳定不足的特点。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灵活性 稳定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可爱 周申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接连出现“缺工”现象,本文首先从经验层面和制度层面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现状进行了细致考察,其次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我国“缺工”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缺工”现象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内部功能灵活性不足、就业稳定性和收入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以及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不能有效实施的结果,即“缺工”现象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非良性互动的体现。
关键词:
缺工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劳动力市场稳定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可爱 周申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接连出现"缺工"现象,本文首先从经验层面和制度层面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现状进行了细致考察,其次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我国"缺工"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缺工"现象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内部功能灵活性不足、就业稳定性和收入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以及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不能有效实施的结果,即"缺工"现象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稳定性非良性互动的体现。
关键词:
缺工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劳动力市场稳定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娟
传统的研究表明,汇率灵活性能作为经济的减震器,有助于缓解外部冲击。本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作用非常有限,人民币汇率灵活性不能作为中国经济的减震器。
关键词:
汇率灵活性 减震器 经济稳定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娟
一、引言(Meade,1951)很早就提出,汇率灵活性能成为一个国家屏蔽来自外国的经济干扰的工具,即汇率的灵活性是经济的减震器。但是最近有研究表明,汇率的灵活性是否能屏蔽外国经济冲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汇率灵活性不仅不能屏蔽济济冲击反而会放大经济冲击。自从2005年我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并且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出现了两个特点:(1)2005年汇率改革之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月统计值非常稳定,几乎没有灵活性;(2)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灵活性加剧,并且表现为单调的升值。这个两个特点可以清楚从图1中看出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熊波
观察《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影响不应忽视《劳动合同法》本身是在沿袭既有立法思路的基础上回应现实问题的产物。在司法实践中,《劳动合同法》的"刚性"在不断地博弈中已被不断稀释,具有了相当的"弹性"。孤立、静态地观察《劳动合同法》,不利于客观、理性看待《劳动合同法》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力市场 灵活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祝平
在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方面,上海市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始终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注重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对于当前劳动用工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现行的劳动用工法律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总体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开展系统评估和总结,适当调整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加强调研,研究外国人就业的劳动人事法律适用问题。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灵活性 上海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程度弱化,劳动力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劳动立法和执法工作滞后,导致正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比重极大增加,工作任期普遍缩短,劳动力流动率提高,而社会保障、就业服务机会不足,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感极大地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总体就业安全性降低。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制度和政策调整,来适应不断增强的就业灵活性。本文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制度政策的角度,对这些调整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二毛
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扩大就业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过度安全到过度灵活的变革过程,但由此引发了侵害劳动者权益、劳动力市场保护不平等、结构性排斥就业等问题。为平衡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政府在政策安排、制度设计上应着力解决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化、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就业能力等问题,真正建立一个城乡统筹、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灵活性 安全性 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因素对中国1999~2009年间31个省市地区FDI流入和分布的影响。模型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生产率渠道和成本渠道影响地区FDI流入的假设。其次,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和GMM方法估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国际贸易等因素对地区FDI流入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总体上提高了地区FDI流入,并且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促进了FDI流入。此外,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以递减的速率提高地区FDI流入。
关键词:
FDI 国际贸易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艳华
平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是各国进行劳动力市场改革所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极大地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主要回顾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安全性的制度性决定因素、灵活性与安全性所产生的市场绩效、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文献的总结有助于加强人们对于劳动力市场政策利弊的认识,为我国就业保护立法和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和完善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灵活性 安全性 平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凤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大部分劳动力流动是单个人而非全家流动,已婚女性劳动力流动倾向远远低于已婚男性,结果,儿童和女性更容易留在农村。文章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CHNS)和持续数据模型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在控制了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特征条件下,文章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显著提高了离婚率。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还将持续,而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降低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模式的成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流动 持续数据模型 婚姻不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可爱 周申 王奎倩
FDI的大量流入可能会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产生重要影响,而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与劳动力市场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关系密切。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就FDI流入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内FDI显著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说明FDI主要是通过示范效应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产生影响的。此外,FDI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表现出一定的梯度变化。
关键词:
FDI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供给侧结构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可爱 周申 王奎倩
FDI的大量流入可能会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产生重要影响,而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与劳动力市场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关系密切。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就FDI流入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内FDI显著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说明FDI主要是通过示范效应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产生影响的。此外,FDI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表现出一定的梯度变化。
关键词:
FDI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供给侧结构改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先锋 阚苗苗 王俊凯
通过理论分析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内在影响机制,利用2000—2010年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是否提升了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水平提高有助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用工成本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而人力资本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减轻了产出波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通过人力资本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对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产生正向影响,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出口技术复杂度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