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82)
- 2023(12657)
- 2022(11039)
- 2021(10688)
- 2020(8746)
- 2019(20720)
- 2018(20396)
- 2017(39683)
- 2016(21492)
- 2015(24511)
- 2014(24514)
- 2013(24482)
- 2012(22578)
- 2011(20397)
- 2010(20274)
- 2009(18626)
- 2008(18250)
- 2007(16045)
- 2006(14161)
- 2005(12822)
- 学科
- 济(90205)
- 经济(90097)
- 管理(60636)
- 业(58098)
- 企(46677)
- 企业(46677)
- 方法(41685)
- 数学(36582)
- 数学方法(36178)
- 中国(27296)
- 农(24481)
- 财(21539)
- 贸(18929)
- 贸易(18917)
- 业经(18539)
- 易(18446)
- 学(18133)
- 制(17305)
- 农业(16156)
- 地方(15917)
- 银(14568)
- 银行(14534)
- 融(14028)
- 金融(14027)
- 行(13907)
- 和(13817)
- 理论(13665)
- 环境(13406)
- 务(13028)
- 财务(12959)
- 机构
- 大学(312371)
- 学院(307716)
- 济(132079)
- 经济(129443)
- 管理(123574)
- 研究(107949)
- 理学(106424)
- 理学院(105279)
- 管理学(103640)
- 管理学院(103086)
- 中国(83747)
- 京(67713)
- 科学(63868)
- 财(59247)
- 所(54196)
- 研究所(49077)
- 中心(47947)
- 财经(47885)
- 农(45950)
- 北京(44048)
- 经(43740)
- 江(43026)
- 业大(42861)
- 经济学(40713)
- 范(40440)
- 师范(40155)
- 院(38829)
- 经济学院(36608)
- 农业(35773)
- 财经大学(35755)
- 基金
- 项目(206518)
- 科学(163132)
- 研究(153110)
- 基金(152145)
- 家(132025)
- 国家(130978)
- 科学基金(112364)
- 社会(97608)
- 社会科(92508)
- 社会科学(92483)
- 基金项目(80271)
- 省(76313)
- 自然(72154)
- 自然科(70498)
- 自然科学(70482)
- 教育(69500)
- 自然科学基金(69234)
- 划(65567)
- 资助(63884)
- 编号(61524)
- 成果(50906)
- 部(47206)
- 重点(45759)
- 发(43684)
- 创(42280)
- 课题(42051)
- 教育部(40946)
- 国家社会(40574)
- 创新(39501)
- 人文(39399)
- 期刊
- 济(144823)
- 经济(144823)
- 研究(97554)
- 中国(58955)
- 管理(45842)
- 学报(45613)
- 科学(44054)
- 财(43511)
- 农(42046)
- 大学(34870)
- 学学(32538)
- 教育(32464)
- 融(29553)
- 金融(29553)
- 农业(29427)
- 技术(25231)
- 财经(24095)
- 经济研究(23416)
- 业经(21597)
- 经(20642)
- 问题(19316)
- 贸(16810)
- 理论(16408)
- 图书(16350)
- 技术经济(15398)
- 业(15381)
- 世界(14982)
- 国际(14745)
- 实践(14601)
- 践(14601)
共检索到461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凯 高友笙 黄志国
本文首先通过匹配方程研究各种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然后基于2004Q1~2014Q4中国季度数据,使用ARDL-UECM模型探究我国在长期和短期中就业人数、空岗数量、薪资水平、市场利率、政府失业补助对失业率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就业人数、薪资水平和市场利率对我国失业率的弹性系数始终为负,说明这三个因素对失业率总是存在抑制作用;而失业补助和空岗数量对我国失业率的弹性系数长期为正、短期为负,说明这两个因素对失业率短期存在抑制作用,而长期存在促进作用。此外,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证结果,在以不损失效率、不影响整体发展的情况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翁杰 周必彧
文章应用工作搜寻理论,从劳动力市场工资匹配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改革下的大学生失业问题。理论分析显示,无论是依据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机制还是信号机制,企业提供的工资水平会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大学生及其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增加则会推高他们的保留工资诉求;两种工资的相反方向变动导致了工资匹配概率的下降和大学生失业的形成。文章利用调查数据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基本上支持了理论假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家传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支撑,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劳动力配置、优化,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特征越发明显,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绩效,也干扰了城乡统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十三五以来,中国经济新常态出现、生育力不断降低、人口老龄化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意味
关键词:
非均衡 城乡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照云 曹元坤
本文从劳动力的资源配置、市场主体、制度环境、中介组织、市场体系一体化构建分析劳动力市场与解决隐性失业问题的关系,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隐性失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宁光杰
劳动力市场上的寻找行为是劳动者和企业双方面的事情,人们一般只注重分析劳动者的寻找行为,本文则从企业寻找的角度来分析劳动力市场如何达到均衡。论文不仅探讨了企业空位的产生、寻找努力程度、工资的决定,还将其与制度与信息阻碍相联系,从而建立起微观寻找行为与宏观就业波动的关系。此外,企业寻找的努力程度、企业数量对劳动者而言会形成外部性,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寻找结果和社会的失业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芳琴 于维生
以非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具有人力资本因素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模型,探讨了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以及在不同的非均衡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人力资本因素的要求和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决策方法和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伟峰 何枫 杨武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劳动力结构对技术效率变化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现时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不适合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效率提高的需要,劳动力结构中高级劳动力偏低制约了中国技术效率的提高,优化劳动力结构可以达到提高技术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目的。
关键词:
劳动力结构不均衡 SFA 技术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储丽琴 曹海敏
劳动报酬的提高引发了学者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就业效应的担忧。在一个均衡劳动力市场上,提高劳动报酬会阻碍就业。然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以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典型特征的非均衡市场,劳动者的实际报酬低于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扭曲,劳动报酬的提高不会对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提高劳动报酬能起到扩大内需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就业水平,改善劳动力市场失衡状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 李晓嘉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角度讨论了转型经济下城镇失业的影响因素,利用1995~2003年中国30个省市的数据解释了各地区间失业率的差异,基于面板数据,在模型设定检验之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对城镇失业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
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 面板数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时磊 田艳芳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民工荒"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结构非均衡是制约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经济稳定性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使用微观企业数据检验要素市场扭曲的一个重要方面——资本市场扭曲与企业部门技能员工雇佣比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资本市场扭曲及其纠偏措施降低了企业部门的技能员工雇佣比例,主要渠道可总结为:资本市场扭曲的整体受益者将长期债务短期化为不利于技能员工雇佣的短期债务;资本市场扭曲的所有制受益者国有企业具有不利于技能员工雇佣的短期化特征;资本市场扭曲的规模受害者中小企业技术水平较为低下尚没有跨越"去技能化"阶段。当然我们也发现,资本市场扭曲中存在一些被整体效应掩盖的正面技能员工雇佣因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龚刚 Willi Semmler
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通常以市场出清的一般均衡为其理论框架。这使我们无法有效的将这一跨时期的动态优化模型应用于现实的经济环境,因为现实的世界里普遍存在着各种非均衡的状况。本文将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分离开来,从而允许非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利用美国的数据,我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的解释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及消费和就业间的关系,同时说明该模型在数据的拟和上比标准RBC模型更好。
关键词: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非均衡 随机动态规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茜
FDI投资规模的扩大缓解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非均衡状态,同时,FDI通过扩大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和外资企业的技术扩散效应提高了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外资企业市场化、法制化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和管理手段也对我国的企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劳动力薪酬制度的合理化,健全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FDI从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均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关键词:
FDI 劳动力市场 均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德昭
外商直接投资和城市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外资产业在东部沿海的产业集聚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共同推动了"民工潮"现象的出现,外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民工荒"的产生,而现阶段快速城市化及由此导致的农民工转型已成为"农村空心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政府可利用外资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机遇加快解决区域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性,并积极推动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形成有利于城乡统筹的制度安排,最终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鄢姣 许敏波 尹训东
本文利用统计信息和微观数据探究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市场的特征,并基于这些特征构建了包含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两个市场的搜寻匹配模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展示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双重市场均衡状况,并为非农就业市场的扩张提供了机制解释。在两个非农就业市场上,不同的市场环境变量影响着岗位创造,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就业成本降低共同促进了非农就业规模的扩大;当前,生产率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而农业专业化在未来可能推动非农就业向单一市场演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晓云 刘茂香
上海市劳动力市场利益均衡机制的运行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但有部分职工不清楚雇主的相关制度和规定,没有独立履行代表职责;二是企业工会维权有了较好的群众基础,但维护能力不足;三是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与诉讼处理初见成效,但行政沟通负担沉重。完善劳动力市场利益均衡机制的对策是形成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互信互惠的心理契约:一是形成劳资心理契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工会与工人之间的心理契约,有效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护职能;三是强化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节约行政监督成本;四是增进劳动者与政府之间的心理契约,实现社会和谐进步。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市场失灵 利益调整 心理契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