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3)
2023(12497)
2022(10787)
2021(10401)
2020(8490)
2019(20111)
2018(19680)
2017(38268)
2016(20538)
2015(23277)
2014(23251)
2013(23284)
2012(21287)
2011(19226)
2010(18805)
2009(17285)
2008(16742)
2007(14580)
2006(12539)
2005(11160)
作者
(58271)
(48322)
(48045)
(45817)
(30903)
(23020)
(21758)
(19067)
(18457)
(17121)
(16580)
(16435)
(15312)
(15106)
(14979)
(14844)
(14409)
(14005)
(13831)
(13686)
(11857)
(11835)
(11502)
(10933)
(10788)
(10711)
(10579)
(10435)
(9670)
(9484)
学科
(86569)
经济(86473)
管理(56212)
(55391)
(43147)
企业(43147)
方法(41362)
数学(36620)
数学方法(36318)
中国(25917)
(23979)
(21482)
(17761)
贸易(17749)
业经(17557)
(17309)
(17036)
农业(16483)
(15135)
地方(14865)
(13349)
(13343)
金融(13342)
银行(13317)
(13110)
(12790)
环境(12779)
理论(12655)
技术(12168)
(11707)
机构
大学(297532)
学院(292457)
(127819)
经济(125437)
管理(118932)
理学(103417)
理学院(102318)
研究(102287)
管理学(100836)
管理学院(100309)
中国(77980)
(64009)
科学(60125)
(55584)
(50528)
研究所(46188)
财经(45607)
中心(44918)
(43586)
(41891)
业大(41376)
北京(41315)
经济学(39968)
(39187)
(37745)
师范(37463)
(36932)
经济学院(36082)
财经大学(34278)
农业(34051)
基金
项目(201973)
科学(159946)
基金(149905)
研究(149060)
(130332)
国家(129302)
科学基金(111255)
社会(96126)
社会科(91178)
社会科学(91154)
基金项目(79319)
(73954)
自然(71278)
自然科(69680)
自然科学(69663)
自然科学基金(68446)
教育(67160)
(63663)
资助(62458)
编号(59332)
成果(48198)
(46283)
重点(44486)
(42531)
(41544)
国家社会(40487)
教育部(40218)
课题(40110)
创新(38828)
人文(38705)
期刊
(134852)
经济(134852)
研究(90571)
中国(54052)
学报(43943)
管理(43129)
科学(42595)
(39672)
(39389)
大学(33727)
学学(31659)
教育(28796)
农业(27972)
(26063)
金融(26063)
技术(23627)
财经(22820)
经济研究(22552)
业经(19875)
(19521)
问题(17899)
理论(15274)
(15245)
图书(14866)
(14833)
技术经济(14604)
世界(14280)
实践(13633)
(13633)
国际(13406)
共检索到426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汪燕敏  金静  
代际收入流动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机会平等程度,主要衡量指标是代际收入弹性。由于测量误差和生命周期偏误,同类研究对中国代际收入弹性的估计结果差异较大。基于营养与健康调查的代际数据,笔者纠正了测量误差后得到的代际收入弹性约为0.46,这表明中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在国际上处于中间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琳  葛劲峰  
代际收入流动性反映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程度,是衡量机会公平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不同所有制部门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存在显著差别。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体制内部门工作的父代对子代收入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自我雇佣者等体制外部门,而来自集体经济部门的父代对子代收入的影响最小。子代个人特征差异对体制外部门和集体经济部门的子代收入差距的贡献超过65%,而对体制内部门与其他两个部门间子代收入差距的贡献只有不到50%。同时,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程度差别和个人特征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在子代收入分布的不同位置上有不同表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三百  黄薇  洪俊杰  
未考虑人口迁移影响的代际收入弹性估计存在偏误。本文将人口迁移与区域特性纳入代际收入弹性估计方程,并运用迁移概率作为局部工具变量进行估计,发现迁移者的代际收入弹性不到未迁移者的一半。而当前我国代际收入流动的主要问题在于部分人群面临"代际低收入传承陷阱",他们可以通过迁移从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式摆脱这一陷阱,这至少可以使一代人免受代际低收入传承的困扰。进一步分析迁移对代际收入传递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在可识别的代际收入传递路径中贡献最大,而迁移强化了这一影响。鉴于人口迁移对代际收入流动的重要影响,政府部门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劳动力自由迁移的障碍,并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以增进社会公平程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辉  李小琴  
利用CFPS数据对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迁移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通过logiStiCS模型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教育在迁移决策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并且迁移可以大幅度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对于迁移人群还是未迁移人群,人力资本投资都是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有效方式。因此,要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提高,防止阶层固化,必须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对落后地区加强职业培训及就业指导,降低高等教育的门槛,促进劳动力的迁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闵维方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5年在全国12个省市进行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就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教育与代际流动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定量实证研究。论文首先运用国际上通用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验证方法探讨中国职业和行业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其次,通过代际继承性指数和代际流动性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国城镇居民职业、行业和收入代际流动的状况及其所呈现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特征;第三,运用通径分析技术、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探讨教育在促进代际流动及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纯槿  胡咏梅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全国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重点考察了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代际职业流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本收益明显高于次要劳动力市场,而且人力资本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收入差异的影响极为显著;(2)利用ShaPley分解及扩展的Owen分解方法测算了人力资本与其他非市场因素对劳动者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发现主要与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差异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特征差异,由人力资本特征不同而引起的收入差异占40.18%,有13.29%的收入差异则来源于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代际职业流动;(3)分位数回归方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国  梁炎  
根据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我国存在着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两个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该文利用CHNS数据,以转换矩阵计算了两个市场收入流动性的大小及质量,从流动性的角度说明了两个劳动力市场的不同特点: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收入流动性稍低于非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前者有更加稳定的上升空间;对于非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而言,流动性高于前者,但是这种流动性是向下的,存在着较大的收入相对地位下降的风险。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以自身优势吸引了社会大量的人力资本,不仅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诱因,而且导致人力资源误配置,影响了市场效率的发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单爽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的数据,使用logit模型,分析了中国职业代际流动固化问题及其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从事与其父母同类型职业的概率更高,且父母职业对其子女职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市场路径实现的;母亲职业对其子女职业的影响更大,但通过非市场路径造成的影响较小;受教育水平是影响职业类型最主要的因素,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可以非常显著地提升其从事脑力劳动职业的概率;虽然在各组样本中,子女职业类型都会受到其父母职业类型的影响,但对于西部地区和非农户口样本,通过非市场路径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职业代际传递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降低了不足11.14%,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有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芳  
The floating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not only in increasing peasants' income,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but also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Basket carry” is the typical form of the floating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Guizhou Province. As a weak group, their state of life evokes so much concern. The thesis studies on the state of consumption of Guizhou “Basket carry” with the data of survey and different methods comprehensively. At last,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艳  沈利东  
代际收入流动性是研究收入不平等代际传递的重要视角之一。文章讨论了公共服务质量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机制,同时考虑劳动力迁移因素的作用,以劳动力迁移概率为局部工具变量进行Heckman两阶段回归,来考察代际收入的传递效应。估计结果显示:我国目前代际收入流动还处于较低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改善代际收入流动,教育、医疗保险在传递路径中的贡献较大;劳动力迁移行为强化了教育等基本服务质量对代际收入流动的促进作用。政府应继续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合理分配落后地区教育资源,放松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加快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樊士德  
本文在对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在理论层面无论是将外流劳动力归入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单纯的劳动力流动都未熨平收入差距,反倒拉大了差距。这与国内现有研究以及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形成了典型的"悖论"。本文认为发达地区在劳动力流入后的技术扩张、欠发达地区在劳动力外流后的技术存量因子、外流劳动力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输回的劳动报酬比等因素构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变量。实证研究也印证了劳动力流动拉大收入差距的理论推导,并发现"库兹涅茨"效应目前在我国并不显著。因此,需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宏观政策,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秀芝  尹继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与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并存的现象,研究者们就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本文对中国的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收入差距的现象及原因;(2)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与特征;(3)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4)相关的对策建议;(5)研究的困难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秀丽  张志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的跨国流动越来越频繁,近些年中国劳动力资源日益紧缺,且国内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为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以1987年~2016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理论方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进一步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对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跨国流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跨国流动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二者关系因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可以通过反向作用机制调整至均衡;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了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跨国流动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劳动力跨国流动对国内劳动力价格的响应程度很大。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丽  李意  
在中国一系列转型与转换的过程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是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新生代农村流动者,他们的流动行为不断发生着变化。本文利用2006年以来多次在西部地区农村的跟踪调查资料,对两代农村流动者的流动行为进行了动态考察。本考察旨在揭示农民工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中国农村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并在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在流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