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5)
2023(7256)
2022(5950)
2021(5669)
2020(4810)
2019(11252)
2018(10855)
2017(20736)
2016(11047)
2015(12592)
2014(12263)
2013(12487)
2012(11689)
2011(10768)
2010(10665)
2009(9968)
2008(9676)
2007(8253)
2006(7193)
2005(6566)
作者
(31291)
(26490)
(26187)
(25090)
(16569)
(12337)
(11875)
(10407)
(10017)
(9242)
(9139)
(8755)
(8638)
(8339)
(8294)
(8277)
(7853)
(7538)
(7455)
(7093)
(6661)
(6515)
(6396)
(6021)
(5930)
(5904)
(5707)
(5316)
(5316)
(5221)
学科
(59697)
经济(59654)
方法(28567)
(27581)
管理(26907)
数学(26446)
数学方法(26086)
(20418)
企业(20418)
中国(18092)
(14054)
(11928)
贸易(11922)
(11689)
业经(11064)
地方(10101)
产业(9990)
农业(9636)
(9253)
(8709)
(8244)
技术(7952)
环境(7902)
(7386)
金融(7386)
(7313)
银行(7310)
(7144)
(6969)
(6733)
机构
大学(164810)
学院(162566)
(81993)
经济(80990)
管理(62554)
研究(61623)
理学(54681)
理学院(54073)
管理学(53035)
管理学院(52733)
中国(46739)
(35254)
科学(34830)
(31977)
(30543)
研究所(28077)
经济学(27727)
财经(26566)
中心(26373)
经济学院(25067)
(24594)
(24531)
北京(22858)
业大(22193)
(21989)
(21298)
财经大学(20027)
(19765)
师范(19583)
农业(19355)
基金
项目(112134)
科学(90782)
基金(85808)
研究(80355)
(75583)
国家(75120)
科学基金(64343)
社会(55490)
社会科(53007)
社会科学(52999)
基金项目(43768)
(40344)
自然(40153)
自然科(39310)
自然科学(39299)
自然科学基金(38635)
资助(36726)
教育(36026)
(35098)
编号(28988)
(26363)
重点(25717)
(25626)
国家社会(24910)
中国(23957)
(23545)
成果(22998)
教育部(22967)
创新(22152)
人文(21720)
期刊
(83463)
经济(83463)
研究(49507)
中国(32278)
科学(24364)
管理(24308)
学报(23807)
(22336)
(21874)
大学(18735)
学学(17813)
农业(15880)
经济研究(15421)
技术(14000)
财经(13888)
(13040)
金融(13040)
(12269)
教育(12191)
问题(11782)
(11418)
统计(11345)
业经(11230)
世界(10624)
国际(10381)
(9955)
技术经济(9711)
(9677)
决策(9027)
资源(7644)
共检索到239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嗣明  
在中国经济面对市场经济体制、需求不足及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新环境下 ,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功能该怎样重新定位 ,路向该如何再次选择 ?过去那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关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是大量使用劳动力的产业的认识显然已太简单、过时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所谓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是在世界范围内仍无法用非劳动力要素替代或替代成本过高 ,仍必须大量使用劳动力要素的产业。基于这种认识 ,我们既要去努力寻找并发展真正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又要适度发展一批科技、资本密集型产业 ,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旭曼  郭劲丹  张虹  
物业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所产生的矛盾也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和尖锐化。笔者通过对物业企业所进行的大量的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指出:物业企业应有效运用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旨在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延平  王满四  陈宝星  汤萱  
文章依据产业转移理论及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构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劳动力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法进行定量测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纺织产业转移为例,利用产业区位熵方法选定纺织产业转移的初选地为汕头、汕尾和揭阳,继而对该三地的劳动力支撑能力的不均衡度进行了实际测算及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嗣明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是大量使用劳动力的产业 ,中国一般地要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认识已太简单、过时了。所谓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是在世界范围内仍无法用非劳动力要素替代或替代成本过高 ,仍必须大量使用劳动力要素的产业。这就既要求我们不要把已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继续人为地搞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也要求我们去努力寻找并发展真正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从而为我国众多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并使其等量劳动创造等量价值和获得等量收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晶  
本文利用1992~2002年的国别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的3类主要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肉类产品、蔬菜水果产品和水产品的出口市场结构及目标市场定位的现状和演化。分析表明,中国对各主要出口市场的贸易扩张并不平衡,对个别市场扩张趋势过于强烈,而对其他正在发展的市场关注不够。这样,不仅易引发一些国家利用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阻碍中国向其出口,而且,不利于中国对世界市场的长期开发并提高占有率。由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出口目标市场结构、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的进口市场空间和贸易潜力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的世界市场占有率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爱英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强大的生命力,当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从中国国情出发,通过分析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经济贸易理论,从比较优势和赶超型、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内需增长型、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战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勇  
加入WTO后 ,就业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既要考虑技术进步 ,又要兼顾就业。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长期的稳定。本文就入世后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问题的探讨 ,来说明入世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勇  
本文研究主要定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幼稚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研究。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比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高度更高,具有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服务的特点。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种漂流型产业,配套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有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而转移的趋势。产业转移大致经历原产地产业衰落、新产地产业后发、新产地产业聚集三个阶段。但在转移的不同阶段,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随劳动密集型转移的次序和程度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规划资本密集型产业时要考虑本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京卫  周应堂  
伴随着SA8000标准在全球范围的逐步实施,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本文力求分析SA8000标准可能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的多种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景新  王云峰  
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本文创新研究方法,首次将脱钩理论应用到区域产业转移的定量研究中,采用弹性分析法构建了产业动态脱钩指数,提出了区域产业集聚和扩散的判断标准。以四大经济发展区域为空间尺度,对1993-2011年我国三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动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993-2011年间,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四大区域发展中存在明显的产业集聚和产业扩散现象。其中,在1993-2005年向东部地区集聚趋势明显;在2006-2011年从东部地区向外扩散,向中、西、东北地区集聚趋势明显;2005年成为我国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分水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湘桂  
广西正处在工业化初期,与此相适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表现出较低水平,存在较大的发展障碍。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国内产业也出现转移的趋势,加上广西原有的基础,广西也面临着新的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研究,以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保障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目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军  向吉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