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1)
2023(13629)
2022(11466)
2021(10587)
2020(9053)
2019(20879)
2018(20078)
2017(38129)
2016(20785)
2015(23546)
2014(23051)
2013(23239)
2012(21715)
2011(19486)
2010(19283)
2009(18243)
2008(18511)
2007(16368)
2006(13984)
2005(12589)
作者
(62087)
(52101)
(51906)
(49286)
(33079)
(25208)
(23623)
(20503)
(19558)
(18270)
(17893)
(17184)
(16438)
(16436)
(16385)
(16166)
(15942)
(15456)
(15019)
(14926)
(13038)
(12664)
(12606)
(11879)
(11667)
(11542)
(11385)
(11258)
(10423)
(10340)
学科
(91146)
经济(91048)
管理(60385)
(59747)
(47139)
企业(47139)
方法(46038)
数学(41351)
数学方法(41107)
(29085)
(28340)
贸易(28330)
(27593)
中国(26124)
(23919)
(19054)
财务(19037)
财务管理(18985)
企业财务(18026)
(17498)
业经(17223)
农业(16150)
(15976)
地方(15326)
(14974)
(13676)
银行(13625)
(13521)
金融(13519)
(12881)
机构
大学(308962)
学院(304967)
(138067)
经济(135836)
管理(114768)
研究(107582)
理学(99966)
理学院(98850)
管理学(97471)
管理学院(96923)
中国(81883)
科学(64517)
(63980)
(62703)
(56914)
(55294)
财经(50626)
研究所(50484)
中心(48280)
业大(47377)
(46311)
农业(45526)
经济学(45007)
(43535)
经济学院(41125)
北京(40100)
(38241)
财经大学(37800)
(36554)
师范(36055)
基金
项目(205385)
科学(161275)
基金(153407)
研究(143356)
(136257)
国家(135194)
科学基金(114296)
社会(95057)
社会科(90456)
社会科学(90431)
基金项目(80747)
(76637)
自然(74170)
自然科(72549)
自然科学(72522)
自然科学基金(71326)
(66143)
教育(64990)
资助(63322)
编号(54198)
(47306)
重点(46804)
(43641)
成果(43510)
(42563)
国家社会(41228)
科研(40672)
教育部(40478)
创新(40037)
大学(38716)
期刊
(140221)
经济(140221)
研究(87733)
中国(54744)
学报(54072)
(50584)
(49834)
科学(46847)
大学(39846)
管理(38447)
学学(38021)
农业(33622)
(27050)
金融(27050)
财经(25792)
经济研究(25501)
(23858)
(22130)
技术(22063)
教育(21671)
业经(20915)
国际(20707)
问题(20253)
(19362)
世界(16310)
(15647)
技术经济(15447)
统计(14884)
商业(14393)
(13331)
共检索到445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昭玲  曾敏  
本文采用修正的贸易引力模型,应用中国与175个国家(地区)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就中国劳务输出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对样本总体的回归结果表明,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与出口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劳务输出能够带动出口增加;而劳务输出对进口没有明显影响,二者之间呈现不显著的替代关系。对样本国家(地区)按区域和收入分组的回归结果与对样本总体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我国对大多数国家(地区)的劳务输出与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外派劳务最为集中的东亚和南亚,劳务输出对出口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在进口方面,除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外,对其余各组国家(地区)的劳务输出与进口之间均为负相关关系,而这种关系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湛泳  李礼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劳务输出与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对外劳务合作与贸易往来中的活跃程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具体而言,东部沿海各省、直辖市的出口贸易与劳务输出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良性循环阶段,而中西部各省的出口贸易与劳务输出之间的相互促进机制仍旧处于起步阶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东  王述芬  
贸易便利化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各区域经济组织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政策环境、海关及边境管理、物流和通讯设施、商业环境四个指标,应用经调整的国际贸易引力模型,从实证角度探讨贸易便利化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后针对四个指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晓萍  于英川  方培基  
采用1980年到2006年间FDI和贸易数据,对FDI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结构、FDI分行业流入对我国贸易结构以及FDI对于我国贸易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FDI对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贸易产业竞争力有明显促进的量化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蒂  李晓钟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了1983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俞者对后者有重要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宗益  李建春  孙忠艳  
本文利用 1980-2000年中国的年度经济数据, 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 (ECM) 的因果分析方法, 分析FDI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 着重检验FDI对不同种类商品进出口贸易的作用, 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从而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洁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和入境旅游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统计资料显示两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选取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四个旅游和贸易伙伴国,依据1985~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美国、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入境中国客流量,与中国和四国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及进出口贸易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说明贸易与旅游之间的确存在着协整关系;(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美国和德国的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均促进入境中国旅游的发展,而日本和澳大利亚却是入境旅游推动进口、出口和进出口贸易,这说明了国际旅游与国际贸...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昭玲  宋平  
笔者在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使用1993年~2009年中国对105个国家(地区)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应用动态VAR模型和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及进口之间均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对外直接投资是贸易创造型的,但这种创造效应还较为有限。因此,应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并发挥其与贸易的良性互动关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管涛   魏俊杰  
本文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测算中国进出口贸易弹性并估计J曲线效应。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变动在短期内对于调节进出口贸易及其差额的作用有限。相较于汇率变动,外需对于出口金额的影响程度更大,内需和大宗商品价格对于进口金额影响更大,表明进出口贸易的收入效应远大于汇率的价格效应。此外,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变动的时滞约为一年,双边汇率的J曲线效应更为显著,这与中国进出口计价结算中美元占比较高有关。本文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的背景下,外贸企业要进一步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加强汇率风险管理能力;金融机构要丰富外汇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自身汇率风险敞口管理;政府部门要进一步丰富汇率避险服务,完善人民币跨境交易结算的基础设施,培育更多贸易双循环企业,提高对内外部经济形势变化的适应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绍媛  郭强  李秋阳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中国长期以来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凸显了环境问题,特别是工业行业进出口贸易的环境问题。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量化分析中国工业行业的进出口污染排放,衡量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为他国承担的环境成本,提出兼顾平衡贸易收益和环境成本的贸易发展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基平  魏浩  
本文基于2000~2012年期间美国的移民与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移民流入与美国和48个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国际移民流入能够显著促进美国与移民来源地之间的双边货物和服务贸易;按照官方语言和发展水平分类发现,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地区的国际移民、人类发展指数较低地区的国际移民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美国的国际移民政策值得我国考虑和借鉴,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经济影响力的提升,应该考虑合理的移民流入政策来吸引国际劳动力流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娟  
随着国际贸易专业化的发展,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对劳动收入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基于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形势的演变及现状分析,探讨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对劳动收入带来的冲击影响,从完善进出口贸易监管政策、根据国际形势优化各区域产业布局、大力开发新贸易产业缓解劳动收入差异、推动企业积极创新进出口贸易合作方式、加大对农产品的投资及出口份额等方面,提出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增加劳动收入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求光  黄平川  
选用1992-2006年浙江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从总量、结构及贸易效益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存在积极的拉动效应,对进出口商品构成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通过提高加工贸易比重改变了浙江省的贸易方式结构,还在一程度上促进了浙江外贸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发现浙江省对外贸易与外资引进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康银功  
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大幅增长,带给人们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的印象。但实际上,从总体上看,我国进出口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还很微弱,对待不同的进出口产品应当具体分析。面对相对外生的世界市场价格,为防止贸易条件的下降和贫困化增长的出现,我国应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加快步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剑  
本文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文中引入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作为二元经济结构的代理变量,发现其是形成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根源。实际汇率低估幅度越大,净出口的概率越大,越易形成贸易顺差。进、出口对二元经济结构、实际汇率错位等变量具有自我修正的动态调整功能。因此,当前解决我国巨额贸易顺差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改善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而不应该仅仅采取人民币升值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