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3)
2023(6445)
2022(5005)
2021(4815)
2020(3967)
2019(9062)
2018(8758)
2017(16552)
2016(8807)
2015(10350)
2014(9734)
2013(9794)
2012(9190)
2011(8587)
2010(8166)
2009(7606)
2008(7410)
2007(6415)
2006(5847)
2005(5125)
作者
(24390)
(20521)
(20473)
(19721)
(13078)
(9835)
(9300)
(8082)
(7920)
(7325)
(7060)
(6859)
(6677)
(6569)
(6544)
(6271)
(6085)
(5962)
(5925)
(5589)
(5243)
(4921)
(4912)
(4721)
(4710)
(4575)
(4543)
(4145)
(4132)
(4075)
学科
(41898)
经济(41750)
管理(20165)
(18879)
方法(18843)
数学(15510)
数学方法(15443)
(15308)
企业(15308)
中国(15268)
(10418)
(10121)
贸易(10116)
(9970)
业经(9449)
(8565)
(8114)
(7689)
(7458)
(6510)
银行(6499)
(6370)
农业(6236)
关系(6222)
环境(5920)
(5863)
(5851)
金融(5850)
理论(5823)
(5538)
机构
大学(128967)
学院(124992)
(62552)
经济(61730)
研究(52529)
管理(45078)
中国(41381)
理学(38791)
理学院(38289)
管理学(37793)
管理学院(37545)
科学(29321)
(28017)
(27126)
(26313)
研究所(24171)
中心(22880)
财经(21958)
经济学(21495)
(20359)
(19396)
经济学院(19378)
(18795)
北京(18450)
(17164)
师范(17050)
财经大学(16575)
(16561)
科学院(16247)
业大(15646)
基金
项目(85261)
科学(69246)
基金(66550)
研究(62096)
(59232)
国家(58826)
科学基金(49641)
社会(44893)
社会科(41553)
社会科学(41540)
基金项目(34240)
自然(30150)
自然科(29519)
自然科学(29512)
自然科学基金(29061)
(28032)
教育(27846)
资助(27217)
(25933)
编号(22367)
(21423)
中国(20726)
国家社会(20159)
重点(20112)
成果(18997)
(18648)
教育部(18586)
(17260)
人文(16886)
科研(16616)
期刊
(65271)
经济(65271)
研究(43173)
中国(25994)
科学(20155)
学报(19731)
(19636)
(17604)
管理(16810)
大学(15248)
学学(14339)
经济研究(12563)
农业(12234)
财经(11910)
(11901)
金融(11901)
教育(11484)
(10423)
(9772)
世界(9608)
问题(8986)
国际(8805)
技术(7973)
(7835)
业经(7678)
资源(6339)
技术经济(5841)
统计(5826)
(5295)
经济问题(5257)
共检索到192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宜勇  
21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这个时期的经济社会特征可以分解为本体因素和外部因素来描述:本体因素指产业结构、经济体制、经济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分层、社会细胞、人力资本、发展阶段等特征,外部因素包括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技术进步不断加速、和平呼声高涨;这个时期的变动取向则是:制度、工作不断创新,系统转换风险加大,政府机构面临最大冲击,先进生产力和第三部门发展最快,行政性垄断集团和权力寻租集团损失最大,广大人民群众将获得最大实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冯琦  
中国改革开放 2 0年来 ,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特征可粗略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 1 978年至 90年代中期为产业结构扩展阶段 ,二是 90年代中期以来的产业结构优化阶段。转型经济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特征表现为 (1 )产业结构调整中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影响 ;(2 )中央政府影响力的弱化与地方政府影响力的强化 ;(3)“过度竞争”与“冷反应” ;(4)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替代”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蒲艳萍  
文章通过1997~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显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转型期的中国就业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就业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负相关;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就业破坏效应,产业结构变动的净结果使就业增加;转型期的就业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岚  高薇  栾胜基  
国内外现有的农业转型理论及研究多是基于社会、经济视角,很少会涉及资源环境,而农业转型发展与资源环境息息相关,研究农业转型期的资源环境特征对协调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方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状况和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在1952~1958年间开始进入农业转型期。然后将我国农业转型期分为三个阶段,并详细分析了各农业发展阶段的资源环境特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涂巍  王治国  邹恒甫  
本文使用1978—201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从总需求、产业、生产力、就业与工资、价格水平、货币与利息6个方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的规律。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果,本文发现中国经济波动具有明显的"转型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周期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0年和1991—2013年。前一阶段,主要是供给面因素造成经济波动,且波动率较大。后一阶段,经济波动表现为需求驱动型,波动幅度明显减弱。二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与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之和的比值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这反映了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空间上频繁迁移的特点,即宏观经济景气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反之,则迁移回农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晓瑜  王茂军  李诗朦  文谨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职住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职住所带来的空间结构是居住与就业选择后的结果。全面揭示居住与就业选择过程显得尤为重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正式进入转型期,中国就业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居民择业的自主性增加,就业行为日益复杂化,就业行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已有研究主要通过与男性比较,探讨女性就业率、就业结构、职业流动等特征,以及特定类型女性在转型期的就业行为特征。这些研究忽视了不同女性在就业市场的转职特征的复杂性。本文基于职业女性的深度访谈,分析发现不同类型职业女性就业历程表现出稳定—波动、波动—稳定、稳定、波动转职过程特征;职业女性因自身属性的不同对就业市场转型的响应存在差异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永军  
社会转型期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在把握时代发展态势的同时,以人的解放、自由、自主以及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作为终极价值指向。在指导改革的教育哲学发生根本性转变以后,课程与教学尚需在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相应变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将转型期划分为改革开放探索阶段和改革深化阶段。描述性分析表明,前一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后一阶段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孔煜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调整转型期,正确看待和认识调整期中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调整转型期中房地产市场运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产生波动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今后的调控走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田丽娟  
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转型时期多元取向的表现 ,探讨了多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亚娜  
以浙江义乌为例,比较全面具体阐述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区教育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特征,对科学把握社区教育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功能定位,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毛慧芳  付八军  
不同的大学教师具有不同的心智模式与职业性向,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与动机,在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均存在差异。对于大学教师个体来说,要有意识地选择差异性发展;对于高校组织来说,要积极探索差异性教师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申悦  柴彦威  
基于2007年深圳居民活动日志调查的一手资料,结合时间地理学方法与GIS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深圳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征进行描述,将近期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以揭示近年来居民行为发生的变化。研究发现:工作在居民的日常活动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男性的工作强度大于女性;工作日出行以单次多目的为主,休息日出行以多次多目的为主,休息日出行比工作日活跃;近年来,居民在时间利用及出行特征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作、移动、购物活动时间增加,工作日出行频度下降,休息日出行频度上升,出行的多目的率显著增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富华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客观描述了经济转型期我国收入分配关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种特征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