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28)
2023(20907)
2022(17997)
2021(16761)
2020(14310)
2019(33191)
2018(32515)
2017(60996)
2016(33518)
2015(37862)
2014(37639)
2013(37264)
2012(34351)
2011(31083)
2010(30781)
2009(28593)
2008(28298)
2007(24661)
2006(21249)
2005(18846)
作者
(99645)
(83414)
(82727)
(78867)
(52745)
(40065)
(37747)
(32762)
(31552)
(29507)
(28239)
(28078)
(26478)
(26278)
(25780)
(25758)
(25376)
(24678)
(23910)
(23848)
(20955)
(20373)
(20327)
(18830)
(18707)
(18484)
(18424)
(18369)
(16952)
(16526)
学科
(134096)
经济(133951)
管理(92321)
(88291)
(71743)
企业(71743)
方法(64205)
数学(56145)
数学方法(55442)
中国(36745)
(35947)
(34821)
(31208)
贸易(31193)
(30758)
(30280)
业经(28542)
地方(25628)
农业(24065)
(23510)
(21960)
财务(21880)
财务管理(21832)
理论(21106)
企业财务(20595)
(20252)
(20157)
银行(20157)
环境(20010)
技术(19940)
机构
大学(480873)
学院(477051)
(193658)
经济(189742)
管理(182447)
研究(166782)
理学(158641)
理学院(156788)
管理学(153722)
管理学院(152884)
中国(123815)
科学(106439)
(102669)
(88110)
(86317)
(85779)
研究所(78838)
业大(77493)
中心(75281)
农业(69880)
财经(69790)
(68333)
北京(64676)
(63633)
(61517)
师范(60755)
(60264)
经济学(58834)
(55105)
经济学院(53282)
基金
项目(330179)
科学(256923)
基金(239809)
研究(231468)
(213298)
国家(211620)
科学基金(179129)
社会(145101)
社会科(137543)
社会科学(137505)
(127961)
基金项目(126343)
自然(119826)
自然科(117082)
自然科学(117042)
自然科学基金(114964)
(109187)
教育(106442)
资助(100285)
编号(92298)
重点(74891)
成果(74416)
(72221)
(69795)
(67837)
科研(64478)
课题(63916)
创新(63510)
计划(62556)
大学(60997)
期刊
(202191)
经济(202191)
研究(135517)
中国(88128)
学报(87349)
(78739)
科学(75371)
(66017)
大学(64501)
管理(64249)
学学(60896)
农业(54224)
教育(47732)
技术(39966)
(38913)
金融(38913)
经济研究(34330)
财经(33532)
业经(32157)
(29229)
(28832)
问题(26991)
(26406)
图书(24524)
(24404)
科技(23160)
统计(23079)
国际(22996)
技术经济(22839)
业大(22530)
共检索到694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晓英  
增值率不高是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笔者用2001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能力、产业结构是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重要因素,提高研发能力可以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加工贸易增值率越高;资本深化程度、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全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不显著,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显著负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兵  张明  
基于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构建模型,采用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加工贸易规模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为负,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的相对稀缺程度不同,劳动力成本、资本深化、外商直接投资、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  胡兵  
加工贸易增值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加工贸易在我国境内加工链条的长短,更反映了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和层次,影响到我国贸易利益的获得。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时间序列处理技术,对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已经替代物质资本,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提升的主要制约;而且,较低层次的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到专业化分工的演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规模效应尚未得到发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卫平  陈能军  钟表  
版权贸易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为服务贸易强国的重要指标。以1998—2010年全国26个省市版权输出和输入数据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版权贸易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版权输出和输入都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正向作用,其中版权输出的作用大于版权输入的作用。另外,由版权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发现中国版权贸易竞争优势较弱,且国内地区差异很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续竞秦  杨永恒  
运用基于谢泼德能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我国省际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大多数省份的能源效率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转折点一般出现在2006年左右,表明"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政策效果明显;我国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不高,呈现出从东向西梯次递减的区域分布特征。全国范围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电力占能源消耗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资本-劳动比和第二产业比重具有负向影响,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德震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劳动力禀赋优势是我国承接加工贸易的重要原因。但为何我国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却集中在平均工资水平较高的东南沿海?不完全契约理论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该理论认为,地区间契约实施效率的差异是影响加工贸易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中国29个省份2002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契约实施效率的提升能显著地促进加工贸易,并且在控制了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和经济规模等因素后这一结果依然显著。此外,为了解决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内生性问题,文章还分别采用了FGLS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明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国内外均衡发展是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目标,扩大进口是目前中国改变进出口失衡、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此,从影响进口需求的因素出发,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应用中国省域1987—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进口贸易具有内生性,不同省域、不同时期经济变量对进口的影响存在差异,FDI、储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因素对进口具有正向影响,GDP与进口贸易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通过利用新的方法,测算出2008年中国出口贸易总体技术含量最高的地区为上海;一般贸易技术含量最高的为重庆;加工贸易技术含量最高的为北京。在测量出各省市出口贸易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引入多个变量,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人均GDP、进口贸易等变量对中国出口贸易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这说明加工贸易有利于中国贸易结构升级,并没有产生所谓的加工贸易低附加值路径依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蒋含明  李非  
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1995~2010年间大陆9省市与台湾的贸易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海峡两岸贸易成本总体呈现下降,但大陆不同省市与台湾贸易成本的绝对值以及下降幅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岸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降低了贸易成本;两岸贸易成本对地理距离的弹性仍然很大;福建省与台湾的历史联系紧密度较高对该省与台湾的贸易成本影响已经不显著;台湾当局"戒急用忍"的经贸政策对两岸贸易的负面影响较大。研究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海峡两岸可以继续挖掘贸易成本下降的途径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共同繁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田中景  李迎旭  
本文分析了中日中间品贸易发展现状和趋势,发现两国中间品贸易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在中日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规模不断扩大,但其占中国与世界中间品贸易比重逐渐下降。此外,本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工业总产值、企业数量、资产总额、劳动力数量、流动资本周转率、成本费用总额以及关税税率对两国中间品贸易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曹芳  
本文从静态和动态角度考察了2002~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业总体、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其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纺织服装总体产业内贸易发展缓慢,水平不高,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各子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低不一,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导。经济规模、人均收入水平与我国产业内贸易尤其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呈正相关,且有显著增强趋势;人均收入差异对我国纺织服装VIIT起到正向作用,且影响显著;地理距离对中国纺织服装TIIT、HIIT和VIIT起到了较显著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纺织服装TIIT、HIIT和VIIT正相关,且影响程度有增强趋势;贸易不平衡与我国TIIT、HIIT和VIIT显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学君  
本文在详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产业层面提出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4个假设命题,运用静态面板数据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产业层面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工农产品的产品差异、外商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直接投资、产业资本密集度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模经济阻碍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康立  李振飞  
依据我国证监会的行业划分标准,采用我国A股市场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行业因素代理变量与股票市场收益率之间的经济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A股市场存在行业效应。行业集中度越低,行业市值规模越大或行业账面市值比越高,行业收益率越高。行业系统风险变量Beta值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的波动并不具有解释力。对于投资者来说,行业选择比个股选择更重要。正确理解国家产业政策,把握行业市场结构变化,投资者能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钟棣  李璇  
本文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低成本人力资源供应、人力资源禀赋、运输成本、地区技术研发能力、规模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共7个解释变量在内的模型,并用实证检验测试了这些变量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同时,根据这些检测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一些对策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金田  刘冬  
文章运用G-L指数和GHM分类方法,通过对2000~2010年中国与非洲2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各国来看,中国与非洲12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趋势明显;而从农产品各章目来看,中非农产品贸易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时,GHM分类方法显示中非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此外,回归模型表明市场结构与中非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关系,而人均收入差异、国家贸易政策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非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