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3)
- 2023(9149)
- 2022(7847)
- 2021(7358)
- 2020(6341)
- 2019(15227)
- 2018(14812)
- 2017(28762)
- 2016(15214)
- 2015(17822)
- 2014(17846)
- 2013(18156)
- 2012(17068)
- 2011(15512)
- 2010(15431)
- 2009(14710)
- 2008(14738)
- 2007(13155)
- 2006(11278)
- 2005(10235)
- 学科
- 济(74324)
- 经济(74265)
- 业(41925)
- 管理(41765)
- 方法(36702)
- 数学(32945)
- 数学方法(32741)
- 企(31870)
- 企业(31870)
- 贸(24092)
- 贸易(24082)
- 易(23449)
- 中国(21007)
- 农(19415)
- 财(16706)
- 学(13295)
- 地方(13182)
- 业经(12896)
- 农业(12318)
- 制(12219)
- 银(11132)
- 出(11113)
- 银行(11108)
- 融(10752)
- 金融(10750)
- 行(10661)
- 关系(10066)
- 和(9987)
- 环境(9905)
- 务(9554)
- 机构
- 大学(231910)
- 学院(229496)
- 济(110768)
- 经济(109045)
- 管理(86353)
- 研究(83332)
- 理学(74402)
- 理学院(73584)
- 管理学(72516)
- 管理学院(72089)
- 中国(64165)
- 京(49154)
- 科学(47723)
- 财(46775)
- 所(42476)
- 研究所(38683)
- 农(38417)
- 财经(37868)
- 中心(37040)
- 经济学(36413)
- 经(34500)
- 经济学院(33179)
- 业大(32308)
- 江(32281)
- 北京(31526)
- 农业(30495)
- 院(29400)
- 范(28092)
- 财经大学(27974)
- 师范(27861)
- 基金
- 项目(148925)
- 科学(117109)
- 基金(110892)
- 研究(108098)
- 家(96591)
- 国家(95928)
- 科学基金(81085)
- 社会(71170)
- 社会科(67739)
- 社会科学(67722)
- 基金项目(57436)
- 省(54552)
- 自然(50622)
- 自然科(49484)
- 自然科学(49467)
- 教育(48727)
- 自然科学基金(48649)
- 资助(47246)
- 划(46863)
- 编号(42164)
- 部(35075)
- 成果(34270)
- 重点(33755)
- 发(32953)
- 国家社会(30906)
- 创(30434)
- 中国(30311)
- 教育部(30210)
- 科研(29061)
- 人文(28834)
- 期刊
- 济(114983)
- 经济(114983)
- 研究(70005)
- 中国(40495)
- 财(35753)
- 学报(34765)
- 农(34254)
- 科学(32205)
- 管理(29666)
- 大学(26129)
- 学学(24692)
- 农业(23465)
- 经济研究(21574)
- 融(20441)
- 金融(20441)
- 贸(20343)
- 技术(19118)
- 财经(19077)
- 国际(17826)
- 业经(17302)
- 教育(17216)
- 问题(17048)
- 经(16583)
- 世界(14159)
- 业(13920)
- 技术经济(12616)
- 统计(12244)
- 商业(11617)
- 策(10460)
- 理论(10251)
共检索到341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冀申 王慧娟
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迅速发展,即加工贸易的发展。但同时,外贸发展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如加工贸易利润率过低、附加值不高等,甚至有学者认为加工贸易发展已经出现瓶颈。本文认为,相比出口企业利润率等指标而言,国内增值链是评价加工贸易更为合适的指标,并给出了国内增值链的度量方法。研究显示,中国进口中间品的国内增值链明显延长,表明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在增强。此外,本文通过对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延长国内增值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垂直专业化 国内增值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钟棣 李璇
本文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低成本人力资源供应、人力资源禀赋、运输成本、地区技术研发能力、规模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共7个解释变量在内的模型,并用实证检验测试了这些变量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同时,根据这些检测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一些对策措施。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增值因素 模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兵 张明
基于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构建模型,采用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加工贸易规模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为负,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的相对稀缺程度不同,劳动力成本、资本深化、外商直接投资、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增值率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慧 左昊华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中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货物贸易额大幅增长,这也使中国自然地融入了世界新一轮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潮流中,本文探讨估计中国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和价值增值链条中能够获得多少净收益的某种方法,并对近些年来中国所获得的净收益做出粗略的估计。
关键词:
贸易伙伴 价值链 价值增值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荣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能以年均10%的速度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增长。本文根据1978~1998年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数据,应用统计指标和回归方程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贡献和长期贡献,并得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中长期的结论。
关键词:
中国 对外贸易 贡献率 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大中
本文对中国服务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状况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在“51个经济体模型”,还是在“12个经济体模型”的框架下,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相比,其服务贸易在总体上均处于很弱的竞争地位。在分部门研究中,中国只是在通信服务、旅游服务方面具有较高的显性比较优势,但其他服务部门则表现不佳。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显性比较优势 无频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封旭红
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从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情况看,根据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国别进行的统计分析,服务贸易提供方式的不同与我国具体情况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提供方式 定量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勇 周明勇 肖宏伟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工贸易顺应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94年起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就已超过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成为我国第一位的支柱性贸易方式。文章将全面梳理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加工贸易增值税政策效应进行分析,文章着重以全国加工贸易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江苏地区加工贸易行业发展为蓝本,力图深入剖析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翟士军 黄汉民
廉价而庞大的劳动力被认为是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来临和工资上涨压力,加工贸易增值强度呈现停滞趋势。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以及对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工资刚性对加工贸易出口额和增值强度都具有显著负效应,而人口红利对加工贸易出口额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对加工贸易增值强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促进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与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解决人口红利拐点和工资刚性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工资 加工贸易 增值强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圆 徐康宁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11个制造业的季度进出口贸易数据,利用面板DOLS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升值联合出口品本土增值对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出口品本土增值度的提升,原本缺乏汇率弹性的加工贸易出口将变得敏感,而加工贸易进口由于与出口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因而汇率弹性也表现出显著为负。加工贸易的本土增值将放大人民币有效升值对减少中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因此,加快国内技术进步,生产更加复杂的中间品,将适当缓解人民币"被迫"持续快速升值的压力。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加工贸易 本土增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 胡兵
加工贸易增值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加工贸易在我国境内加工链条的长短,更反映了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和层次,影响到我国贸易利益的获得。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时间序列处理技术,对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已经替代物质资本,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提升的主要制约;而且,较低层次的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到专业化分工的演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规模效应尚未得到发挥。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增值率 人力资本 规模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晓英
增值率不高是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笔者用2001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能力、产业结构是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重要因素,提高研发能力可以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加工贸易增值率越高;资本深化程度、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全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不显著,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显著负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书华 李辉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系统地阐述了其存在的原因及趋势。通过国际竞争力系数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上存在比较劣势,尤其一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新型服务产业劣势更为突出,传统服务产业也只是存在稍弱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丽萍
非关税壁垒较关税壁垒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分散性、隐蔽性和动态性,这就使得非关税壁垒的量化分析研究进展缓慢。现有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类:即频率工具、价格/成本工具和数量工具,从分析思路、基本定义、应用局限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详细评述这三种常用的贸易保护量化分析工具,总体上研究思路比较简洁,计算方法也各有优缺点,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运用、相互补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舒 王伟
本文将智力资本界定为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以创造性智慧为突出特征的、能够给企业带来持久竞争优势的一种企业资源。归纳了智力资本所具备的创造性、无耗性、效用递增性、协同性、互补性等特点。提炼了智力资本影响企业价值增值的三种模式,并利用净现值法对价值增值的程度进行了定量的分析。
关键词:
智力资本 企业价值 净现值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