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7)
- 2023(17644)
- 2022(15179)
- 2021(14076)
- 2020(11714)
- 2019(27115)
- 2018(26773)
- 2017(51201)
- 2016(27659)
- 2015(31247)
- 2014(31223)
- 2013(31107)
- 2012(29049)
- 2011(26606)
- 2010(26666)
- 2009(24682)
- 2008(24427)
- 2007(21438)
- 2006(19187)
- 2005(17588)
- 学科
- 济(120792)
- 经济(120637)
- 管理(80646)
- 业(76061)
- 企(61506)
- 企业(61506)
- 方法(50919)
- 数学(43904)
- 数学方法(43520)
- 中国(36234)
- 农(32251)
- 财(30036)
- 贸(28905)
- 贸易(28884)
- 易(28004)
- 地方(27634)
- 业经(26776)
- 制(25660)
- 学(22871)
- 农业(21301)
- 银(20463)
- 银行(20419)
- 融(19913)
- 金融(19910)
- 行(19646)
- 环境(19000)
- 和(18057)
- 技术(17897)
- 理论(17720)
- 务(17703)
- 机构
- 大学(402321)
- 学院(398677)
- 济(171052)
- 经济(167615)
- 管理(154369)
- 研究(141459)
- 理学(132380)
- 理学院(130888)
- 管理学(128968)
- 管理学院(128241)
- 中国(107945)
- 京(87133)
- 科学(82766)
- 财(79750)
- 所(70859)
- 研究所(63899)
- 财经(62767)
- 中心(62573)
- 农(62248)
- 江(58918)
- 经(57109)
- 北京(56136)
- 业大(55784)
- 范(52860)
- 经济学(52640)
- 师范(52402)
- 院(51249)
- 农业(48360)
- 经济学院(47435)
- 州(47383)
- 基金
- 项目(263664)
- 科学(208125)
- 研究(196541)
- 基金(192328)
- 家(166578)
- 国家(165193)
- 科学基金(141572)
- 社会(125953)
- 社会科(119511)
- 社会科学(119486)
- 基金项目(100918)
- 省(100312)
- 教育(89559)
- 自然(89200)
- 自然科(87077)
- 自然科学(87058)
- 自然科学基金(85526)
- 划(84799)
- 资助(79939)
- 编号(79413)
- 成果(65990)
- 部(59719)
- 发(59070)
- 重点(59005)
- 课题(55342)
- 创(54349)
- 国家社会(52490)
- 教育部(51766)
- 创新(50831)
- 制(50773)
- 期刊
- 济(192649)
- 经济(192649)
- 研究(127030)
- 中国(82105)
- 学报(59520)
- 财(59440)
- 管理(58721)
- 农(57753)
- 科学(56151)
- 大学(46030)
- 教育(45396)
- 学学(43031)
- 农业(39929)
- 融(39879)
- 金融(39879)
- 技术(33652)
- 经济研究(31643)
- 财经(31350)
- 业经(30609)
- 经(26855)
- 问题(25963)
- 贸(24580)
- 国际(21418)
- 业(20914)
- 图书(19946)
- 世界(19785)
- 技术经济(19265)
- 理论(19172)
- 科技(18105)
- 现代(17891)
共检索到611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卫锋
本文认为,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并没有带动制造业劳动就业数量的增加;其发展的原因除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之外,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技术性资本品的相对短缺;加工贸易的发展同加工贸易行业的制度变革之间几乎没有多大的联系。鼓励技术性资本品研发和生产的发展是今后我国通过对外贸易途径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乔晶 刘星
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框架,本文分别构建加工贸易进出口影响因素模型,实证检验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国内经济总量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是解释加工贸易进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理位置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但汇率对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的调节作用不大;世界经济波动也会引起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变动,世界人均收入对加工贸易出口影响不明显,但会显著增加加工贸易进口。
关键词:
加工贸易 进出口 引力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婧
1992年,中国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提出了"微笑曲线"概念,即用一个开口向上的(也可用字母u表示)抛物线来描述个人电脑制造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附加价值。之后,"微笑曲线"概念被用来说明各种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附加值分布情况。对于中国目前的加工贸易,微笑曲线理论很生动地说明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走出目前加工贸易所遭遇的发展瓶颈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微笑曲线 加工贸易 附加值核心技术 品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德学 李晓姗
文章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出发,基于广州242家企业样本数据,重点考察加工贸易的升级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国内产业配套能力是影响加工贸易升级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作用是直接的,而产业配套能力的作用是通过前两个因素而间接实现的,这表明企业能力是加工贸易升级的核心因素和内在源泉。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实施出口退税率差别待遇不再是推动加工贸易升级的有效工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乔晶 刘星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加工贸易对第二产业及工业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工贸易出口对就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加工贸易进口对就业具有负向挤出效应;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前者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后者的就业排斥效应均趋向衰减。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就业 动态面板模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邓娜 侯少夫
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和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选择。当前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不是取消加工贸易,而是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要保持加工贸易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协调处理好加工贸易顺差与延长产业链、直接税收与间接税收、保税政策与国际竞争力等四个关系,把握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关键词: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 中国创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本文首先从加工贸易在东道国的产业链和外资作用的角度对加工贸易做一个国际比较,然后分析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加工贸易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开放型经济对加工贸易提出的新要求,尝试提出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加工贸易发展新战略——"基于高级要素的加工贸易发展战略",最后论述这一战略的内涵和目标。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发展战略 中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兵 乔晶
加工贸易已成为中国外贸的主要形式,但对于加工贸易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争论。本文基于协整理论的实证分析揭示,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结构、中国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等5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短期内,加工贸易进口对我国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比加工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但从长期来看,加工贸易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加工贸易进口则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今后,我国继续发展加工贸易,不能仅看重微薄的加工费用,应更多地关注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联系,增强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能力和进口替代能力,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动态利益,以促进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转型。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成钢
研究当前中国外贸的发展,必须首先研究中国的加工贸易,因其在整体的规模、结构以及所体现的竞争态势等方面,直接影响到中国外贸的发展水平和竞争优势的提升。因此,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看待中国外贸竞争优势,应该通过提升中国加工贸易的竞争优势来进一步提高中国外贸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竞争优势 产业链 提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春辉
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有较大贡献,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比较优势的转变,中国再鼓励发展加工贸易不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加工贸易的政策需要调整。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政策 调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茂森 徐强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已成为世界上普惠制最大的受益国。与此同时,全球普惠制改革进程使我国的普惠制利用频增变数,我国正进入后普惠制时代。本文在回顾欧日对华普惠制毕业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工贸易和直接投资对普惠制利用的促进作用,探讨了以境外加工贸易开拓普惠制利用的可行性,最后就促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利用普惠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普惠制 境外加工贸易 普惠制毕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曾贵 钟坚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的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对深圳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圳加工贸易正面临着经济要素和资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外贸摩擦等困难,亟需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变化了的经济环境。为此,深圳要转移低端加工贸易企业,同时严把审批关,重点引进高技术和附加值的外资企业;加强对本土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资金和服务的支持;改革和完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效率。
关键词:
深圳 加工贸易 转型 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斌全 熊启泉
国内外加工贸易的发展经验表明,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基于1981~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数据的长期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加工贸易规模增长的贡献较小,且存在着初期效应明显与后期效应弱化的现象。对后者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经济增长引致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从而改变了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加工贸易正处于转型升级中。最后勾勒出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的机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杨伟
后危机时代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出口急剧萎缩,然而加工贸易确是当前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文章对造成加工贸易顺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进一步调整加工贸易政策:通过建立健全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完善加工贸易产业评价体系;利用出口转内销政策,将加工贸易内销和外销都作为政策的导向;利用加工贸易平衡的调节器——内外销弹性调节机制,促成加工贸易发展趋于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