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20)
2023(18657)
2022(15851)
2021(14971)
2020(12630)
2019(29162)
2018(28819)
2017(55301)
2016(29974)
2015(33884)
2014(33817)
2013(33476)
2012(30538)
2011(27743)
2010(27802)
2009(26071)
2008(26140)
2007(23082)
2006(20521)
2005(18839)
作者
(86120)
(71734)
(71269)
(67896)
(45779)
(34056)
(32418)
(27934)
(27268)
(25693)
(24352)
(24269)
(23093)
(22769)
(22239)
(21838)
(21346)
(20840)
(20512)
(20454)
(17821)
(17666)
(17271)
(16372)
(15981)
(15980)
(15964)
(15777)
(14371)
(14039)
学科
(128935)
经济(128757)
(105136)
管理(100852)
(93799)
企业(93799)
方法(58947)
数学(48303)
数学方法(47562)
(38108)
(36530)
业经(35586)
中国(33560)
(29429)
贸易(29411)
(28605)
(28034)
(26154)
财务(26067)
财务管理(26029)
企业财务(24648)
农业(24589)
理论(23439)
(22843)
技术(22443)
(21763)
地方(21656)
(20510)
(20275)
(19923)
机构
学院(434158)
大学(433847)
(183539)
经济(179927)
管理(173369)
理学(149133)
理学院(147578)
管理学(145090)
研究(144872)
管理学院(144304)
中国(113166)
(93145)
(86044)
科学(85628)
(72428)
(68535)
财经(68060)
研究所(65275)
中心(64665)
(63944)
(61875)
业大(61521)
北京(59455)
经济学(55340)
农业(53580)
(53572)
师范(53115)
(52330)
(50983)
财经大学(50380)
基金
项目(284766)
科学(225332)
研究(210472)
基金(208615)
(180729)
国家(179247)
科学基金(155031)
社会(134213)
社会科(127376)
社会科学(127343)
(109162)
基金项目(109141)
自然(99838)
自然科(97566)
自然科学(97545)
教育(96271)
自然科学基金(95825)
(91441)
资助(87291)
编号(85065)
成果(69300)
(63962)
重点(63350)
(60452)
(59924)
课题(58329)
创新(55985)
国家社会(55678)
教育部(55345)
(54456)
期刊
(204977)
经济(204977)
研究(132376)
中国(84528)
管理(69226)
(68691)
(63361)
学报(63108)
科学(60344)
大学(49358)
学学(46453)
教育(45433)
农业(44056)
技术(39844)
(39194)
金融(39194)
财经(34016)
业经(33317)
经济研究(33130)
(29263)
问题(27018)
(25669)
(24970)
技术经济(23216)
国际(21847)
世界(20937)
现代(20441)
统计(20270)
理论(20045)
科技(19516)
共检索到654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学岭  沈玉良  孙楚仁  
中国加工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加工贸易产生开始,理论界就对是否要进行加工贸易进行了争论。2000年来,随着外国直接投资(FDI)以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入,理论界开始讨论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等问题,同时讨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控制模式。本文在对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就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仰焰  沈玉良  
光伏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永久利用的清洁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生产已经有20多年历史,但是真正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是在2003年以后,民营企业陆续在海外上市融资,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而在国内形成生产基地,并将最终产品通过自己的网络销售到发达国家。在全球光伏产业价值链中,我国光伏企业集中于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的制造环节。由于我国在上游的多晶硅环节缺乏生产能力,企业需要进口大量料件,同时,因光伏发电成本较高,光伏产品主要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从而形成了加工贸易的生产方式。这种商业模式使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光伏产品制造商不仅拥有料件的采购权,而且拥有产品的销售权和自主品牌,因而当国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楚仁  沈玉良  
本文基于六省(市)加工贸易企业水平调查数据对加工贸易生产控制模式(企业所有权、采购权和销售权的配置模式)同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同跨国企业参与加工贸易企业程度越高则该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更高的直觉想悖,在给定采购权和销售权配置的情况下,外商独资企业生产效率最低,合资企业生产效率最高。在其他权力配置给定的情况下,采购权或者销售权掌握在中方手中比掌握在外方手中效率更高。这意味着外商独资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并不能带来中国加工贸易生产技术和效率的快速提升,它们不可能成为将来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楚仁  沈玉良  
本文考察了我国加工贸易生产控制模式即加工贸易企业所有权和原材料采购权在中方和外方之间的配置及其影响因素。不同于Feenstra和Hanson(2005)所认为的我国加工贸易生产控制模式可分为4种类型的结果,本文认为我国加工贸易生产控制模式至少有9种,我们可进一步将其归为所有权和采购权在外方和中方之间的独占、彻底分治、部分分治以及共同分治4类模式。根据我们对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和山东6个省的242家加工贸易企业调查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水平、主要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通用性程度、企业中中方和外方对劳动力的培训程度等因素对企业从彻底分治模式转向其他模式起着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玉良  孙楚仁  徐美娜  
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方式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它不仅同加工贸易方式有关,更与所有制性质有关。从全国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看,存在着苏州模式、东莞模式和晋江模式,其中以苏州模式为主,由此基本决定了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路径,但是也并不排斥拥有销售权的民营企业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怀民  
本文利用Feenstra和Hanson提出的分析框架,建立一个研究中国加工装配活动中生产控制模式的博弈模型,认为合约的不完全程度、资产专用性程度和谈判权力是影响中国加工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的重要因素。本文还得出了产业特征和生产率水平也是影响生产控制模式的重要因素的结论。借助新的理论假说,本文对中国沿海省区和内陆省区以及不同产业存在的生产控制模式的巨大差异进行了解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璇  
选取代表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现状的电子和纺织行业2008年~2013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司治理层面,无形资产对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高管持股能更有效地发挥无形资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力;加工贸易企业规模和企业转型升级效果呈反向特征运行;民营企业应当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中扮演主导角色。基于这些结论,提出了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努力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觅  余淼杰  Madhura Maitra  
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在特定行业与所有制中低于非出口企业,存在"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本文通过对2000—2006年企业—海关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一现象完全是由中国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导致的。在中国,近20%的出口企业完全从事加工贸易,这些企业的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低10%~22%。剔除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就能使我们回到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的传统结论中。本文说明区分加工与非加工贸易企业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出口企业的表现至关重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  
国际贸易作为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已得到共识,许多学者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个角度对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不同的考察。随着出口加工区的兴起,加工贸易作为一种既有进口又有出口的特殊贸易方式,其是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也逐渐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希望对进一步认识加工贸易的作用及如何促进其发展提供帮助。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顺武  陈杰  
中国加工贸易呈现出典型的"三角贸易"(TTP)模式的特点,该模式是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首要原因。在构建一个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贸易成本影响中国加工贸易模式的两个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出口距离和进口距离的增加均会减少中国加工出口贸易额;与对发达经济体的出口相比,中国对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加工出口贸易对出口距离的变化更敏感,而对进口距离的变化相对更不敏感。基于OLS和HT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这样的假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龚唯平  董华  
从动力、能力、市场、政策和企业家精神五大基本条件来看,大多数的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并不具备升级转型的条件,因而不能对所有企业一刀切的都要求升级转型,应该针对不同企业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措施,以局部升级转型促进整体升级转型。淘汰关闭、产业转移、升级转型,是企业整体升级转型的三大基本路径;价值链攀升、整合集群、腾笼换鸟、资源替代和改制内销则是推进升级转型的五种具体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杰英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传统加工贸易生产方式面临生存挑战,广东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本文从加工贸易产业发展规律出发,从把握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发展趋势、加工贸易生产方式本质再认识、广东加工贸易企业转型战略路径选择等方面入手,厘清当下存在的不少似是而非的认识误区,把握科学转型的实质,结合广东实际,探索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新思维。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  金戈  
加工贸易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试图对研究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众多理论和实证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以期能对进一步认识加工贸易的作用及如何促进其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先锋  丁亚娟  
与早期的贸易理论侧重于研究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比较优势陷阱"问题不同,近年来的贸易模式锁定理论认为,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市场和原有技术水平优势,会不断强化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和相应的贸易模式,从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贸易模式演进理论认为,受要素积累、技术进步、需求偏好变化和制度变迁等因素的影响,贸易模式是动态演进的。实证分析则更倾向于支持贸易模式演进理论。目前,贸易模式演进的内在机制、演进路径、政策福利效应的研究及相关的实证分析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彪  张晔  
苏州的案例表明,中国沿海地区的工业化道路中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模式,尽管在初期能迅速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演进,但也极易导致当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失衡,形成外资挤压性的二元化发展格局,进一步引发本土企业空心化和边缘化的危机。因此有必要在重视本土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鼓励和发展本土企业的国际代工,努力提高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并实现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互动和平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