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5)
- 2023(13500)
- 2022(11314)
- 2021(10666)
- 2020(8999)
- 2019(20803)
- 2018(20171)
- 2017(38533)
- 2016(20229)
- 2015(22895)
- 2014(22185)
- 2013(22098)
- 2012(20224)
- 2011(18066)
- 2010(17592)
- 2009(15941)
- 2008(15376)
- 2007(12757)
- 2006(10874)
- 2005(9375)
- 学科
- 济(94411)
- 经济(94327)
- 管理(56022)
- 业(55343)
- 方法(47802)
- 企(45783)
- 企业(45783)
- 数学(42624)
- 数学方法(42058)
- 贸(27348)
- 贸易(27333)
- 易(26660)
- 中国(24841)
- 财(22149)
- 农(22093)
- 业经(19238)
- 地方(16791)
- 出(14970)
- 学(14844)
- 制(14420)
- 技术(14307)
- 农业(14133)
- 产业(13308)
- 务(12917)
- 财务(12876)
- 财务管理(12848)
- 环境(12780)
- 理论(12543)
- 和(12345)
- 企业财务(12132)
- 机构
- 大学(287652)
- 学院(286411)
- 济(134047)
- 经济(132187)
- 管理(114452)
- 理学(100929)
- 理学院(99922)
- 管理学(98137)
- 管理学院(97616)
- 研究(95821)
- 中国(72267)
- 京(58231)
- 财(56431)
- 科学(55094)
- 财经(46684)
- 所(45611)
- 经济学(43545)
- 中心(43521)
- 经(42968)
- 农(42650)
- 研究所(41847)
- 业大(40190)
- 经济学院(39676)
- 江(38242)
- 北京(35835)
- 财经大学(35253)
- 院(34997)
- 范(33664)
- 农业(33648)
- 师范(33283)
- 基金
- 项目(202984)
- 科学(163832)
- 基金(154415)
- 研究(145922)
- 家(134507)
- 国家(133557)
- 科学基金(116634)
- 社会(97895)
- 社会科(93508)
- 社会科学(93491)
- 基金项目(80545)
- 省(75970)
- 自然(75212)
- 自然科(73633)
- 自然科学(73620)
- 自然科学基金(72354)
- 教育(66772)
- 划(64486)
- 资助(63792)
- 编号(55125)
- 部(46632)
- 重点(45618)
- 发(44020)
- 创(43277)
- 国家社会(42907)
- 成果(42540)
- 教育部(40910)
- 创新(40564)
- 科研(39531)
- 人文(39421)
- 期刊
- 济(129823)
- 经济(129823)
- 研究(80732)
- 中国(47909)
- 财(42386)
- 管理(42283)
- 学报(41914)
- 科学(40496)
- 农(37154)
- 大学(33126)
- 学学(31582)
- 农业(26044)
- 技术(25414)
- 经济研究(24178)
- 财经(23035)
- 贸(22334)
- 融(22002)
- 金融(22002)
- 教育(21339)
- 业经(20033)
- 经(20005)
- 国际(19090)
- 问题(18935)
- 统计(16905)
- 策(15218)
- 业(15191)
- 世界(15141)
- 技术经济(15072)
- 决策(13610)
- 商业(13073)
共检索到404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芳
加工出口生产中,中间投入占比较高,因而增加值率较低,但正逐步改善;国内中间投入占比偏低,因此其对国内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仍然有限,但正逐步增强;加工出口生产的影响力明显低于国内使用产品生产和非加工出口生产,但其影响力正逐渐增大;由于全部加工出口产品在总产出中的占比有限,所以除个别部门外,加工出口生产对各部门的产业关联特性和产业波及特性均没有根本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芳
在中国近三十年发展中,出口(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普通的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做了进一步开发,编制出中国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然后采用包含居民部门的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就2002年与2007年中国加工出口和非加工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2002年至2007年,出口对中国总产出、增加值和劳动投入的诱发量均显著增强,其中加工出口所诱发的绝对量大大小于非加工出口,但其诱发增长速度超过了非加工出口;从拉动机制看,出口对总产出和增加值的间接诱发系数增大,引致诱发系数却在下降;出口对劳动投入的直接诱发系数、间接诱发系数和引致诱发系数均在下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芳
文章介绍了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并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海关的对外贸易统计数据,编制了2002年和2007年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国加工出口的产业关联特性和加工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加工贸易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优化更新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宇
贸易隐含碳排放对于一个国家实际排放量的估算非常关键。国内外学者对贸易中的隐含二氧化碳排放做了很多研究,发现其价值很大,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严重高估。本文使用最新的2007年区分加工贸易进口非竞争型的投入产出表重新测算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盟以及其他国家双边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结果显示,2007年中国因贸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4亿吨,远远低于目前的估计。2007年我国消费侧二氧化碳排放只下降了4亿吨,为56.28亿吨,按照百分比看,贸易转移碳排放只占生产侧排放的6.6%。因此,中国隐含碳排放量实际上远远没有那么大,不应再强调贸易转移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而应该立足于我国自身的...
关键词:
隐含碳排放 非竞争型 加工贸易 消费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艳 王诏怡
本文利用OECD-WTO最新国际投入产出表,通过测算19952011年中国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部门的GVC地位指数,测度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结果发现: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存在明显差异,加工贸易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但大体呈上升趋势,而非加工贸易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高但大体呈下降趋势;制造业不同细分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悬殊很大,电子及光学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及皮革制鞋业等出口主导产业国际分工地位较低,而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高。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分工地位 加工贸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杨超 祝合良
文章根据我国2010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流通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得到了流通业分配系数,直接消耗系数,中间需求率,附加值率。进一步分析了流通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得出了流通业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综合就业系数以及综合资本系数。揭示出流通业的产业定位,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带动就业的能力,提出了流通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王明雁
在对流通业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的前提下,以历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流通业的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相关指标,对流通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历年相关数据,揭示流通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的演变趋势。从产业关联视角看,流通业在中间需求结构方面呈现出中间产品属性逐渐减弱、最终消费属性逐渐增强的趋势,但目前其中间产品属性仍高于最终消费属性;在中间投入结构方面的演变趋势呈现出行业分化的态势,批发和零售业的中间投入率逐渐递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独孤昌慧 吴翔 周小琳
该文考虑到生产技术差异及中间产品贸易等因素,利用非竞争型(进口)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了2000-2009年我国对美国工业进出口贸易含污数量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因向美国出口而产生的隐含污染量远远大于我国自美国进口而减少的隐含污染量,我国负担了较大的环境成本;经过因素分解发现,虽然技术进步因素对贸易含污量起减少作用,但仍旧抵消不了贸易规模因素对贸易含污量的增加作用,贸易结构因素的作用还比较小。因此我国要加大清洁生产技术的使用,降低单位污染排放,同时要挖掘对外贸易结构的减排潜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庆英
文章基于多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运用非完全假设抽取法计算了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首先,房地产业表现出商品属性时与传统意义上的上下游产业关联紧密,表现出资产属性时与金融等虚拟经济部门联系紧密。其次,房地产业发展程度越高与金融业的关联度越高。再次,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与实体经济的关联越来越弱。中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已经在房地产和金融领域集聚了大量风险,建议采取措施疏导房地产业市场的过剩资金逐步流出,实现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并有效拓展投资渠道,使其为实体经济服务。
关键词:
产业关联 资产属性 实体经济 软着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小兰 喻静琼
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08年~2014年出口总量、大类产业和中类制造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与美国、德国和韩国出口附加值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出口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传统出口额虚高约20%。各大类产业出口附加值率差异显著,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出口附加值率最高,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出口附加值率最低高、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稳定上升,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于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2014年四国总体出口附加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和韩国中国高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显著低于美国,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是导致中国制造业整体附加值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改进贸易统计方法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小兰 喻静琼
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08年2014年出口总量、大类产业和中类制造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与美国、德国和韩国出口附加值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出口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传统出口额虚高约20%。各大类产业出口附加值率差异显著,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出口附加值率最高,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出口附加值率最低。高、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稳定上升,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于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2014年四国总体出口附加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小兰 喻静琼
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08年~2014年出口总量、大类产业和中类制造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与美国、德国和韩国出口附加值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出口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传统出口额虚高约20%。各大类产业出口附加值率差异显著,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出口附加值率最高,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出口附加值率最低。高、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稳定上升,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于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2014年四国总体出口附加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和韩国。中国高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显著低于美国,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是导致中国制造业整体附加值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改进贸易统计方法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羽 臧新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能源—经济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23个非能源行业和4个能源行业的能源密集度系数和污染密集度系数,结合2002~2006年中国货物出口和服务出口统计数据,测算了在此期间由出口贸易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日渐增长的同时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世界能源耗用和CO2、大气污染物质排放转移,对中国的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伟如 张贤 查冬兰
笔者基于中日两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1995年~2012年中日贸易内涵能源进行了测算,并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对影响中日内涵能源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解。测算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中国对日本出口内涵能源和进口内涵能源整体都呈现增长的态势,但中国一直是内涵能源净出口国。分解结果表明:出口规模的扩大和中间投入结构均促进了出口内涵能源的增加,其中出口规模的影响最为显著;直接能耗强度的下降和出口结构的优化抑制了出口内涵能源的增加,但不足以抵消出口规模所引起的内涵能源的增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久香 方齐云
本文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外增加值进行了分出口方式、分产业类型核算及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作为出口大国,我国全行业和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增值率并不高,但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增值率要低于其他行业,高新技术制造业比传统制造业拥有更高的出口品国内增值率,但出口增值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高;国际上技术领先的发达经济体及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较高的出口品国内增值率,而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的经济体出口增值能力较弱。针对核算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