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4)
- 2023(14468)
- 2022(12610)
- 2021(12027)
- 2020(9908)
- 2019(23151)
- 2018(22981)
- 2017(43923)
- 2016(23754)
- 2015(26840)
- 2014(26733)
- 2013(26798)
- 2012(24920)
- 2011(22648)
- 2010(22512)
- 2009(20512)
- 2008(20015)
- 2007(17243)
- 2006(15268)
- 2005(13657)
- 学科
- 济(103974)
- 经济(103872)
- 管理(65532)
- 业(63658)
- 企(51961)
- 企业(51961)
- 方法(44151)
- 数学(38370)
- 数学方法(37990)
- 中国(28899)
- 农(27893)
- 地方(25501)
- 业经(22882)
- 财(21719)
- 贸(20776)
- 贸易(20761)
- 学(20680)
- 易(20164)
- 农业(18510)
- 制(18149)
- 和(15788)
- 环境(15782)
- 技术(15189)
- 银(14632)
- 银行(14597)
- 理论(14546)
- 融(14319)
- 金融(14316)
- 划(14154)
- 行(14029)
- 机构
- 大学(340131)
- 学院(337589)
- 济(142314)
- 经济(139559)
- 管理(134504)
- 研究(121020)
- 理学(116529)
- 理学院(115157)
- 管理学(113421)
- 管理学院(112797)
- 中国(89909)
- 京(74110)
- 科学(73286)
- 所(60780)
- 财(60590)
- 研究所(55723)
- 中心(53100)
- 农(52840)
- 江(52288)
- 财经(49140)
- 业大(48606)
- 北京(46689)
- 范(45758)
- 师范(45367)
- 经(44801)
- 院(43959)
- 经济学(42802)
- 农业(41244)
- 州(39365)
- 经济学院(38625)
- 基金
- 项目(232693)
- 科学(183812)
- 研究(171703)
- 基金(169789)
- 家(147998)
- 国家(146864)
- 科学基金(125686)
- 社会(109083)
- 社会科(103462)
- 社会科学(103433)
- 基金项目(90043)
- 省(88741)
- 自然(80732)
- 自然科(78815)
- 自然科学(78797)
- 教育(77537)
- 自然科学基金(77389)
- 划(75310)
- 资助(70036)
- 编号(69051)
- 成果(56305)
- 重点(52374)
- 部(52291)
- 发(51122)
- 创(48198)
- 课题(48169)
- 创新(44994)
- 国家社会(44975)
- 教育部(44832)
- 科研(43865)
- 期刊
- 济(156745)
- 经济(156745)
- 研究(102676)
- 中国(64850)
- 学报(51482)
- 管理(50435)
- 科学(49625)
- 农(48041)
- 财(43129)
- 大学(38789)
- 教育(36650)
- 学学(36282)
- 农业(33700)
- 技术(28469)
- 融(28463)
- 金融(28463)
- 经济研究(25211)
- 业经(24728)
- 财经(23609)
- 问题(20700)
- 经(20279)
- 业(18544)
- 图书(18072)
- 贸(17858)
- 资源(16628)
- 技术经济(16607)
- 世界(16340)
- 科技(16295)
- 国际(16186)
- 理论(15771)
共检索到501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峰
进入21世纪,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势头依旧强劲,但是这一地区也存在着产业结构雷同、专业化系数不高、产业自主创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针对上述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应该通过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协同整合地区规划,加强合作,合理分工,实现地区经济又好有快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亚
在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自身的经济发展,各地区在产业结构上存在相当程度的趋同,甚至导致了局部的恶性竞争。立足"互利共赢"原则,着手解决产业结构同构问题,本文运用"蓝海战略"对江浙沪三地各自的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创新地提出了"四步动作"式的产业调整步骤,并就长三角未来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产业发展 蓝海战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永红 奚玉芹
长江三角洲地区要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提升综合竞争力,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各地区间协调发展。本文在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同构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能级提升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同构 产业发展能级 区域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靖学青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工业结构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层面的分析,最后在对比较分析结果总结的同时就其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重点及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产业结构 比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建军
本研究从产业经济和市场体制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各次区域之间产业同构产生的原因 ,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的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过分夸大这一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我们需要重视的是由产业同构所反映出来的制度问题 ,即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问题。而这正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所在。进而以浙江为例 ,认为必须从长三角正在形成的广域产业集聚和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客观现实出发 ,在长三角次区域实行“趋同”的产业发展定位 ,进而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互动格局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产业结构 产业定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世斌
文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内部的极化效应,表现为浙江和江苏的生产要素在向上海的移动。找出了促进极化的3个因素:一是我国的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强化了极化效应;二是来自上海方面对于生产要素的吸引;三是周边省份的生产扩张。阐述了上海极化作用为浙江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的四大机遇,即房地产业、休闲旅游业、服务业、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浙江在应对极化过程中第三产业结的构调整战略,即规模战略、层次战略、国际化战略、地域整合战略和市场主导战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敏 顾朝林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与国外发达国家都市连绵区相比面临着一系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与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港澳回归并和珠江三角洲结合以及多条新的南北通道出现将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的地位遭到进一步的挑战。有鉴于此 ,本文提出一系列实施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建设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2 )加速城市化进程 ,促进都市连绵区最终形成 ;(3)加大支柱产业、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与园区和基础设施投入 ;(4 )加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内部的分工与协作 ;(5)加强政府对区域发展的调控能力 ;(6)开展跨行政区规划 ,促进长江三角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都市连绵区 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秉建 程久苗 罗世俊 樊小凤
在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模型,从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能力三个方面研究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新型工业化水平,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灰色关联模型 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乃政 张桃林 王兴祥 刘红樱 梁晓红
土壤碳库变化对于全球温室效应、全球碳循环有重大的影响。研究基于最新完成的1∶250000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2、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实测统计。长江三角洲地区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库储量分别为50.99、356.47、677.26Tg,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70、4.90、9.30 kg/m2。研究区主要分布土壤为水稻土、潮土,水稻土0~20、0~100、0~180 cm深度土壤无机碳密度分别为0.57、3.85、8.86 k...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查志强
近年来,随着台湾地区IT产业向祖国大陆投资的纵深拓展,长江三角洲成为这一轮台商投资的主要接受地,其中台资IT产业的集群现象日益显著。现以台资IT产业落户苏州为例,对台资IT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效应进行分析,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台资 IT产业 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守红,周向红
开发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开发区内产业、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本文从产业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行业结构三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两类主要开发区进行分析,认为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已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但整体上技术层次不高,产业结构趋同,外资占据主导地位,自主创新机制弱,产业的持续国际竞争力不强。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开发区 产业结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福泉 胡锈腾 赵银银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从反映城市化不同侧面的内涵出发,建立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建立两者的主成分回归模型,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和发展过程的协调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协调度模型,量化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协调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这一地区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8个省市,土地面积约33方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土地面积的3.4%,人口约1.6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7%。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3436亿元,占全国的19.4%。这一地区在我国经济战略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