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1)
- 2023(15333)
- 2022(12934)
- 2021(12121)
- 2020(10325)
- 2019(24096)
- 2018(23784)
- 2017(45223)
- 2016(24127)
- 2015(27828)
- 2014(27658)
- 2013(27355)
- 2012(25291)
- 2011(22978)
- 2010(23007)
- 2009(21450)
- 2008(20918)
- 2007(18308)
- 2006(15880)
- 2005(14151)
- 学科
- 济(121739)
- 经济(121629)
- 管理(68594)
- 业(64430)
- 方法(53845)
- 企(52702)
- 企业(52702)
- 数学(48422)
- 数学方法(47724)
- 中国(29749)
- 农(27238)
- 财(25442)
- 地方(23692)
- 业经(22793)
- 学(21953)
- 贸(21470)
- 贸易(21458)
- 易(20862)
- 制(18622)
- 农业(18055)
- 理论(16384)
- 环境(16367)
- 和(16274)
- 融(15760)
- 金融(15757)
- 银(15700)
- 银行(15674)
- 务(15498)
- 财务(15435)
- 财务管理(15397)
- 机构
- 大学(356127)
- 学院(355899)
- 济(160190)
- 经济(157308)
- 管理(138481)
- 研究(121193)
- 理学(120204)
- 理学院(118904)
- 管理学(116687)
- 管理学院(116027)
- 中国(92027)
- 京(74099)
- 科学(71890)
- 财(68923)
- 所(60565)
- 财经(56140)
- 农(55576)
- 中心(55383)
- 研究所(55223)
- 经(51102)
- 经济学(50964)
- 江(50749)
- 业大(50617)
- 北京(46721)
- 经济学院(45854)
- 范(44238)
- 师范(43790)
- 农业(43718)
- 院(43171)
- 财经大学(41706)
- 基金
- 项目(238589)
- 科学(189375)
- 基金(176449)
- 研究(171892)
- 家(153932)
- 国家(152750)
- 科学基金(131910)
- 社会(111863)
- 社会科(106302)
- 社会科学(106273)
- 基金项目(92317)
- 省(91232)
- 自然(85276)
- 自然科(83407)
- 自然科学(83384)
- 自然科学基金(81925)
- 教育(80073)
- 划(77161)
- 资助(74046)
- 编号(67767)
- 部(54059)
- 成果(53959)
- 重点(53903)
- 发(51459)
- 创(49580)
- 国家社会(47544)
- 教育部(46864)
- 课题(46597)
- 创新(46471)
- 科研(46086)
- 期刊
- 济(171589)
- 经济(171589)
- 研究(103014)
- 中国(64124)
- 财(53397)
- 学报(52665)
- 管理(51416)
- 科学(50279)
- 农(49475)
- 大学(40527)
- 学学(38437)
- 技术(33921)
- 农业(33861)
- 教育(32272)
- 融(29862)
- 金融(29862)
- 经济研究(29526)
- 财经(28456)
- 业经(25306)
- 经(24581)
- 问题(22468)
- 统计(21211)
- 技术经济(19914)
- 贸(19555)
- 业(19162)
- 策(18766)
- 世界(17753)
- 决策(17095)
- 国际(16930)
- 商业(16047)
共检索到518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睿
随着TPP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使得中国难以置身事外。本文通过GTAP模型模拟了中国加入TPP的经济效应,模拟的结果认为:加入TPP后,中国的总产出下降,贸易条件恶化,进出口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农业和制造业部门的进出口从整体上来看会有明显增加,绝大部门服务业部门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中国加入TPP使得美国、日韩和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总产出和进出口都有所增加,贸易条件改善,几乎所有部门的进口都有所增加;美国、日韩和欧盟的农业出口增加,除了美国的制造业部门出口有增有减外,日韩和欧盟的制造业部门出口增加,美国和日韩几乎所有的服务业部门出口下降,欧盟的服务业部门出口有增有减。在对中国加入TPP...
关键词:
TPP GTAP模型 零关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强
美国和澳大利亚倡导高标准的服务贸易谈判——TISA(Trade in Service Agreement,服务贸易协定)谈判,其成员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70%以上被认为是服务贸易自由化中最热门、最有发展前景的谈判。使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型,对TISA谈判可能达成的不同成果及中国的不同参与路径进行模拟,从宏观经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三个角度定量测度主要经济体和中国的潜在影响。模拟结果显示:TISA谈判成员进行服务贸易壁垒削减会产生比较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在TISA谈判成员达成较低水平服务贸易壁垒减让的情况下,中国的主要经济指标均会提升;若TISA谈判成员达成较高水平服务贸易壁垒减让时,中国会遭受较大损失。中国除建筑服务业外,其他种类服务业的产出均会产生增长;中国所有种类的服务贸易出口均会出现增长,增长幅度居前的种类有通信服务、保险服务、建筑服务和贸易服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淑梅 倪菊华
本文运用GTAP模型,模拟RCEP完全建成时区域内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效应、贸易效应以及产业效应,特别是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RCEP建成后,就GDP、进出口、社会福利等总体指标来看,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将收益于关税减让而得到显著提升。对中国而言,贸易区域、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产业层面的积极效应显著,但同时对采掘业、机械电子与运输以及服务业有较大冲击。根据研究结果,论文最后分别从国家和产业层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中海 袁凯彬
缔结FTA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建设的预选方案。文章利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国-欧亚经济联盟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对双边产生的经济贸易效应,并进一步运用偏效应分解法分析各类效应的特征及引致原因。研究发现: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若缔结FTA,那么非关税壁垒削减比关税减让更能显著提高双方的经济福利和实际收入;不同区域在FTA下的行业产出水平会因为贸易创造效应而出现差异化调整;中国行业产出主要受双边关税壁垒影响,而欧亚经济联盟和中亚三国则视具体产业而呈现差异化特征;中亚三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会出现"多赢"局面。此外,FTA框架下的中国、欧亚经济联盟及中亚三国之间的经济福利具有较强契合性,且福利提升呈现典型的帕累托改善特征,但中国产能过剩的部门产出将面临负面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中海 袁凯彬
缔结FTA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建设的预选方案。文章利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国-欧亚经济联盟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对双边产生的经济贸易效应,并进一步运用偏效应分解法分析各类效应的特征及引致原因。研究发现: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若缔结FTA,那么非关税壁垒削减比关税减让更能显著提高双方的经济福利和实际收入;不同区域在FTA下的行业产出水平会因为贸易创造效应而出现差异化调整;中国行业产出主要受双边关税壁垒影响,而欧亚经济联盟和中亚三国则视具体产业而呈现差异化特征;中亚三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后,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朋春
基于GTAP模型,文章模拟了不同TPP谈判结果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在TPP未实现的情况下,中韩自由贸易区可以使两国实现双赢,但中国获益有限;TPP谈判的达成将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果目前参与谈判的12个国家完成TPP谈判,将吸引韩国加入,这将进一步导致中国福利水平下降;无论韩国是否加入TPP,中韩自由贸易区均可以减小TPP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理想的贸易战略选择。
关键词:
中韩自由贸易区 TPP GTAP模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立强 鲁淑
当前围绕TPP及中日韩FTA的两大谈判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议题。将中国排除在外的TPP有可能人为地撕裂原有的亚太经济联系尤其是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亚区域经济联系,造成亚太经济的"阵营化"以至导致经济"冷战"时代的到来。GTAP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加入TPP的情况下,促成中日韩FTA就成了中国应对TPP和改善自身宏观经济指标的主要途径。因此中国要以"立足周边,重点突破,借力打力,另起炉灶,重塑规则"为指导应对当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侯丹丹
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及中韩FTA的实际降税幅度,分析中韩FTA对东亚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中韩FTA将对中国大陆、韩国带来正的经济效应,且韩国的经济改善幅度要大于大陆,但东亚其他经济体将遭受经济冲击,其中,台湾、日本所受冲击将更为显著;大陆的渔业、采矿业、食品加工业、制造业以及韩国的制造业将受益于中韩FTA的建立,出口普遍增长;东亚其他经济体的产品出口所受影响会有所不同,但出口受阻较为严重的经济体为香港、日本、台湾。
关键词:
中韩FTA 东亚 GTAP模型 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含明 李非
本文采用GTAP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了两岸签署ECFA的背景框架,并基于GTAP模型从宏观经济和产业层面模拟预测了ECFA的建立对于两岸经济贸易等方面所可能造成的影响。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ECFA的签订推动了两岸贸易的成长,提高了两岸实际GDP的增长速度与福利水平。从产业层面看,ECFA的签订一方面对台湾的农产品出口与生产较为有利,另一方面有助于大陆更好地发挥在石油及煤炭制品、化学橡胶制品等工业品的生产与出口方面的潜力。此外,ECFA的签订通过构建自由贸易区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还将有效地调整与优化大陆的产业结构。大陆的工业品生产会得到拉动,而农产品生产则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关键词:
ECFA GTAP 两岸 经济贸易 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丁蕾
采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中国与TPP国家关税减让合作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中国与TPP国家双边关税减让会强化双边的贸易联系,其中,制造业双边关税壁垒的取消比农业双边关税壁垒取消对中国及TPP国家的对外贸易影响更大;双边关税减让将提升双边的福利水平,同时也会使中国与TPP国家的贸易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结果表明,考虑到单边关税减让将损害减让国福利水平,采用双边关税减让以平衡双方利益是一个可行的合作途径。
关键词:
TPP GTAP模型 关税减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建国 丁蕾
采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中国与TPP国家关税减让合作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中国与TPP国家双边关税减让会强化双边的贸易联系,其中,制造业双边关税壁垒的取消比农业双边关税壁垒取消对中国及TPP国家的对外贸易影响更大;双边关税减让将提升双边的福利水平,同时也会使中国与TPP国家的贸易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结果表明,考虑到单边关税减让将损害减让国福利水平,采用双边关税减让以平衡双方利益是一个可行的合作途径。
关键词:
TPP GTAP模型 关税减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斌 庞超然
中韩自贸区是截至目前我国对外商谈的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中韩两国之间的关税减让幅度较大,但仍存在许多敏感性产品,未来依然有很大的关税减让空间。本文基于最新的GTAP 9数据库进行情景模拟,研究发现中韩关税减让有利于中韩两国双边贸易增长、经济发展和福利提高。在考虑到TPP协定的情形下,我们发现TPP协定将削弱中韩自贸协定对两国经济的正向效应。如果韩国先于中国加入TPP,我国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将受到冲击。鉴于此,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主动参与TPP谈判。
关键词:
中韩自贸区 GTAP 经济效应 TPP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帅
采用基于GTAP模型的Malcolm方法刻画了不同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动逆转的3种状态及其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资本流动逆转对3类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存在门槛效应,但门槛值呈现差异性;资本流动逆转均会促使3类新兴市场国家服务业产出下降、贸易条件恶化及福利水平下滑,导致出口总值增加、进口总值下降,其中资本管制型国家冲击最为严重;资本流动逆转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进口规模、贸易条件和福利水平均起到改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启荣 任飞
本文利用GTAP模型,从宏观与行业两个层面,模拟分析日欧自贸协议、美欧自贸协议、美日自贸协议以及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地区)加入日本与美欧签订的自贸协议这4种情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分析了中国促进技术进步,以应对上述4种自贸协议影响的效果。结论如下:上述自贸协议不但引致中国的GDP、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和资本回流净收益率下降,外贸顺差扩大,还使得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与总产出水平下降,而且随着参与自贸协议国家(地区)数量的增加,中国宏观经济与产业受到的影响也随之扩大;中国促进技术进步,能够减轻甚至可以消除美日欧自贸协议对中国宏观经济与产业的冲击。
关键词:
自贸协议 GTAP模型 技术进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帅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以后,中国同中亚国家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进一步推进中国同中亚国家间的货币金融合作将是未来努力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采用GTAP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效益进行实证模拟,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区域货币金融合作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大部分产业的进口;能够实现我国及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的扩张、贸易条件的改善、GDP增长的提升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但会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区域内国家经济效益的提升更为显著。最后就中国同中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从TPP到CPTPP:我国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模拟研究——基于GTAP模型的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基于GTAP模型的政策模拟分析
“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海合会FTA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的模拟分析
发达经济体碳关税政策冲击与中国的应对之策——基于GTAP-E模型的模拟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经济效应——基于GTAP模型分析
上海合作组织贸易便利化的经济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研究
中蒙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评估——基于动态GTAP模型的模拟分析
资本流动逆转对中国实体经济的短期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林木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分析